乳製品作為以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製品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且乳製品少糖少鹽,降低了「三高」風險。隨著健康中國的推行,居民的健康意識將逐漸提升,居民食品消費對乳製品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乳製品介紹
乳製品主要分為液體乳、乳粉、煉乳、奶酪,其中液體乳根據製作工藝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殺菌乳、滅菌乳和酸牛乳。
經過乳製品多年消費的發展過程,乳製品的消費結構也不斷升級,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奶粉階段,受保鮮技術、運輸渠道限制,需要將牛奶製作成奶粉進行銷售;第二階段為液態奶階段,隨著消毒滅菌、包裝技術的發展,乳企可以在滅菌之後將牛奶運往各地銷售,液態奶開始普及;第三階段為奶酪、黃油階段,奶酪具有不易保存的特性,受限於物流和包裝水平,是生產、物流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乳製品消費的最高形態。
隨著社會進步及生活水平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營養價值,傾向於消費高端乳製品,奶酪銷量有所提升。目前中國液態奶市場已處在成熟期,奶酪市場剛剛起步,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19年中國乳製品消費規模突破4000億元
根據Euromonitor統計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乳製品消費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元,到達了4196.3億元,2010-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6%。根據Euromonitor預測數據,未來五年我國乳製品市場依然保持穩定發展。至2024年我國乳製品市場消費規模或將突破5500億元。
酸奶消費規模最大,巴氏奶最具成長性
2019年,酸奶是乳製品消費最大的細分奶,消費規模達到1492.99億元,佔比為35.6%,消費規模同比增長11.5%,2015-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5.5%;UHT奶消費規模佔比22.4%,雖然消費規模佔比較大,但2019年其消費規模941.57億元,同比增長只有1.7%,以個位數增長。巴氏奶增速不斷上行,2019年達到了11.6%,略微超過酸奶的增速。巴氏奶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鮮奶的營養成分和口感,未來隨著消費者營養健康意識的逐漸覺醒,巴氏奶有望保持量價齊升趨勢,市場提升空間較大。
中國乳製品行業雙寡頭競爭
我國乳製品行業競爭激烈,受奶源分布、產品物流配送和儲存條件的限制,當前乳製品行業呈現少數全國性大企業與眾多地方企業並存的競爭格局。2019年,乳製品行業整體市場份額中,伊利和蒙牛合計44.8%,分別為24.5%和 20.3%。2019年,我國乳製品行業CR2超過40%的水平,說明我國乳製品市場己經呈現出高度集中的雙寡頭競爭型,預計未來我國乳製品行業競爭格局較為穩定。乳製品行業主要企業市佔率排前五的還有光明、君樂寶和新希望,這三家企業市佔率遠遠落後於蒙牛和伊利,三家企業市佔率均不及4%。
乳製品行業前景分析
近年來,我國乳製品行業發展的速度較快,但我國的乳製品人均消費量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還很大。發展中國家乳製品消費的的顯著特點是人均年消費水平較低,這對於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而言,乳製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我國城鎮居民以及農村居民人均年乳製品消費支出、人均年鮮奶購買量、人均年酸奶購買量、人均年奶粉購買量都在逐年遞增。隨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對乳品消費需求也將會隨之快速增長,預計我國消費需求佔世界需求增長總量的比例還會進一步提高。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乳製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