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中藥海外開煮,中醫藥抗「疫」成效明顯,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

2020-12-16 網易新聞

在中國疫情不斷向好之時,全球疫情卻在不斷惡化。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德國,法國,西班牙……紛紛告急。

來源:人民日報

如果不做出一點改變,僅僅是如今的狀態的話,難免會讓人想到歐洲百年前的大流感,當時的慘狀讓人聞之喪膽。

中國應對疫情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西方國家也在借鑑中國經驗。

世衛組織:肯定中國抗疫經驗

世界衛生組織2月24日召開發布會,考察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說:「中國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的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方法。」

2003年,世衛組織高度評價了中西醫結合應對非典的效果及安全性。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非典病例共8422例,死亡919人,平均病死率近11%。其中發病百人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大陸5327例,死亡349人,死亡率6.6%;中國香港17.1%,中國臺灣27.1%。

當時中國大陸相較於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死亡率低得多的直接原因,就是有中醫的參與。

世衛組織高度評價非典中西醫結合療法

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官網也在2月29日發布消息稱,由5人組成的中國醫療專家團隊抵達新冠疫情嚴重的伊朗,幫助談抗擊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

海外抗疫為什麼選擇中醫?

1、西醫對儀器的依賴性大

很多國家在新冠肺炎的救治方面經驗較少,醫療資源也嚴重不足,伊朗的副總統感染後是在家隔離的,由此可見其醫療條件是非常有限的。

而西醫的診斷主要是靠儀器,沒有儀器的支持,治療起來也是寸步難行。

2、中醫療效好,中醫針灸都已經證明療效顯著

在我國的疫情防控中,中醫中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想來,對於中醫中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巨大作用,關心中國疫情的人,都能夠在新聞媒體中看到。

截至2月26日,江夏方艙醫院收治的患者中,沒有一例轉為重症,首批23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

截至2月25日12時,雲南省確診患者中醫藥治療率達96.6%,出院患者中醫藥治療率達95.3%,總有效率達98.2%。

截至2月22日,北京市新冠肺炎中醫藥治療率總體為87%。中醫藥治療總有效率為92%。

2月20日,中醫專家團隊在武漢的臨床研究顯示,102例中西醫結合治療輕症患者,臨床症狀消失時間比對照組縮短2天,臨床治癒率提高33%,普通轉重症比例降低了27.4%。

2月17日,10個省57個定點醫療機構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湯」的確診病例中,有130例治癒出院,51例症狀消失,268例症狀改善,212例症狀平穩沒有加重。

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療中,中醫藥在湖北地區確診病例參與率達75%以上,在其他地區超過90%。……

「一針、二灸、三用藥」,作為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次抗疫中都已經證明療效顯著。

大鍋中藥海外開煮

匈牙利僑胞介紹說:大鍋中藥在匈牙利非常火,從27號開始,每天上午11點開始連續七天在布達佩斯八區「歐洲廣場商貿中心」和十區「唐人街商貿中心」免費提供贈飲,因為需求量逐漸增大,一些中餐館也加入了義工行列,協助兩位博士熬製中藥。陸陸續續有歐洲其他國家的華人開車過來喝藥茶,裡面還有不少外國人。

據匈牙利僑胞介紹:大鍋熬中藥在匈牙利還十分火爆,從27號開始,每天上午11點開始連續七天在布達佩斯八區「歐洲廣場商貿中心」和十區「唐人街商貿中心」免費提供贈飲,因為需求量逐漸增大,一些中餐館也加入了義工行列,協助兩位博士熬製中藥。陸陸續續有歐洲其他國家的華人開車過來喝藥茶,裡面還有不少外國人。

「我們中國自古就有「大疫賑災」的傳統,現在我們所有的中醫湯藥全部免費煮泡提供給大家飲用,不取分文。而且我們計劃開放網絡預訂,避免大家排隊聚集,只要我們能供的上。」

這突然讓人想起中國古代,那時候沒有現代醫學,瘟疫來臨之時,中醫在前線熬大鍋湯給病人喝的場景,沒想到這一幕竟然在遙遠的歐洲上演

外媒:中醫抗「疫」戰果值得注意

美國fox5新聞網報導截圖

美國fox5新聞網上周報導稱,中國正在使用傳統中醫藥來幫助抗擊新冠病毒。

「中醫標本兼治,這樣患者的治療效果才能更好。」專門研究中醫的當地醫生陳婉婷(音譯)對記者說。

她同時補充說,中醫藥有幫助,但所有人也需要遵循疾控中心的建議做好個人防護。「您需要出門戴口罩,用洗手液洗手,儘量少出門。」

加拿大《環球郵報》網站報導截圖

加拿大《環球郵報》網站近日報導稱,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心武漢,許多人正把目光轉向本土醫藥,當地衛生官員說中西醫結合發揮了重大療效。

報導指出,這些建議與2003年為應對SARS病毒而提出的一種配方很相似。

報導稱,德國研究人員200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甘草根提取物可能會對抵禦SARS有幫助。

這項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病毒學家因德裡希·奇納特爾說,武漢建議使用中藥「是有道理的」,它應與西藥結合使用。

他在採訪中說:「在西方醫學中,我們的藥物僅能攻擊一個具體目標。而用中醫療法,則可以防止病毒吸附細胞、病毒複製等。」

印度《經濟時報》報導截圖

印度《經濟時報》近日刊發標題為「傳統(醫學)前來救援:中國正利用已有成百上千年歷史的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文章,報導了中醫藥在中國抗疫中的作用。

文章援引彭博社的報導稱,據中國衛生部門官員介紹,武漢的醫院採用了中西醫結合療法,湖北地區許多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接受了中醫藥治療,而且這些工作已經顯示了一定的成效,頂尖的中醫專家已被選派到湖北進行「科研和救治」工作。

外國網友:期待中醫能帶來更多好消息

在全球疫情洶湧蔓延之際,外國網友們也對中醫藥的抗「疫」效果十分期待:

在YouTube網站上一條關於中醫藥抗「疫」效果的視頻下,網友「Prince Kuragin」評論道:「中醫藥對我幫助很大,尤其是針灸……我希望它會成功。」

網友「M9」也表示,用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很明智。他希望獲得更多關於中醫療效的消息。

另一名網友「SaintTrinianz」聯想到了非典時中醫藥的作用:「我最近一直在想中醫藥在對抗新冠肺炎時會發揮何種作用……在抗擊SARS時,中醫藥的療效可是令人印象深刻!」

網友「6packter」則讚嘆中國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他說,在逆境中,(中國文化)可以提供大量資源供利用參考。

十年一劍勇擔當,阻擊瘟疫奉岐黃。對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始終充滿信心,惠及世界、造福人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良方+良法=良效 一一來自鹹寧中醫藥抗"疫"的實踐
    1月28日,從瑞典回國探親的王維武主動請戰,加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和專家組團隊,無償公開中醫藥「肺毒清」藥方,參與救治工作至今。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中醫統方施藥與西藥同用的治療方案,運用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義大利追加10萬盒中藥!中醫藥抗疫效果顯現,中醫黑閉嘴了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23日在武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提到這組數據令許多中醫藥人士振奮,被視為中醫藥走向國際化的新證據。中醫藥在國內抗疫一線廣泛應用,一場新冠疫情,全球一體,我國在向其他國家分享抗疫經驗時必然離不開中醫藥,援助後再追加的消息真的意味著走出國門的中醫藥已經得到國外民眾的認可,相關中成藥企業甚至可以藉此打開國外市場嗎?
  • 中醫藥在海外火了,助力全球抗疫大顯身手
    中醫藥在海外火了。據《中國日報》3月24日報導,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醫藥貢獻了重要力量,已經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美國著名媒體CNN近日援引中國有關機構的數據指出,截止到3月9日,有5萬名確診患者出院,大多數患者使用了中醫藥。臨床研究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輕症患者,臨床治癒率提高33%;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患者住院天數、核酸轉陰的時間平均縮短2天以上。相較於外國民眾剛開始關注中醫藥,在我國抗擊新冠肺炎之初,中醫藥便已廣泛參與到診療當中,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成為我國新冠"戰役"的獨特優勢。
  • 中醫藥期刊抗「疫」在行動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為全力配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和診治工作,記錄和展示中醫藥在防治疫情方面的獨特優勢,更好地服務於疫情防治一線,中華中醫藥學會系列期刊積極組織高質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和研究進展,通過OA(開放獲取)出版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國、全球廣泛傳播中醫藥在防治疫情方面的經驗和進展,截至2月14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系列期刊已發表新冠肺炎科研論文
  • 中醫藥企業積極抗「疫」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
    廣譽遠捐贈610萬元雙天然安宮牛黃丸和龜齡集、天士力捐贈1200萬元藿香正氣滴丸等藥品、片仔癀捐贈36萬支藿香正氣水、東阿阿膠捐贈百萬餘支複方阿膠漿、佛慈製藥捐贈90餘萬元防風通聖丸等藥品……疫情當前,諸多中醫藥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加班加點,增產保供,積極抗「疫」,全力保障抗疫藥品的生產和供應,並為一線捐贈大批藥品物資,努力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貢獻
  • 天大藥業(00455):「抗疫一方」中藥顆粒劑獲許可進入澳大利亞醫療...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天大藥業(00455)發布公告,該集團的「抗疫一方」中藥顆粒劑已獲得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許可,以登記類藥物進入醫療用品登記表製造商為公司旗下擁有澳大利亞良好生產規範認證的全資附屬公司天大藥業(珠海)有限公司。
  • 中醫藥抗「疫」成績單為何如此亮眼?專家給出權威解答
    第十二場直播由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腫瘤醫院特聘專家、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帶頭人陳衛建與荷蘭、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巴西等地的海外浙籍僑胞代表「雲端」相會,就大家普遍關心的疫情趨勢、疫苗研製、中藥救治、國際旅行等問題做了詳細解答。···············
  • 中醫正「當歸」,走向世界是時代需求,疫後中藥材行業將迎新高點
    中醫在本次抗疫中「大顯身手」,取得了顯著成效,讓世界看到了中藥的「能耐」。戰「疫」中彰顯中醫力量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在中國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醫藥參與面之廣、參與度之深、受關注程度之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
  • 戰「疫」,中醫藥復興響春雷
    戰「疫」讓我們再次看見中醫。    驀然回首,凝結5000年文明的中華瑰寶,一直在護佑我們前行。    從張仲景到屠呦呦,一部跌宕起伏的戰「疫」史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終身研究員屠呦呦從中醫典籍裡得到啟發,發現青蒿素,為人類帶來了一種全新結構的抗瘧新藥。
  • 【直通戰「疫」第一線】第一集: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在抗「疫」臨床有...
    在馳援武漢的20多天裡,他們應用中醫辯證論治,以及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式,有效改善了患者普遍出現的發熱、納差、咳嗽、氣喘等症狀,使部分危重患者轉為重症,重症轉為輕症,還有很多患者已經被治癒出院,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受到醫療業界廣泛關注。
  • 揭秘| 張伯禮:兩種中藥出國「抗疫」!
    &nbsp&nbsp&nbsp&nbsp昨天(3月13日),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武漢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中國帶去藥品中有中藥連花清瘟和金花清感,目前開展的研究發現,這兩種中藥對治療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療效是確切的。
  • 中醫藥在東南亞:長盛不衰 風靡「疫」時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助推了中醫藥「出圈」。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不僅在國內走紅,還成了中國大使館為海外學子配發的「健康包」裡的藥品,也成了眾多國家或地區的抗疫之需。
  • 長沙老中醫研發抗「疫」處方 熬製中藥惠及近三千人
    老中醫關注疫情 研發抗「疫」處方第一時間公布 被社區居民讚不絕口的張劍文,出身六代中醫世家,多年來,張劍文堅持自費到全國各地的貧困記者一踏入長沙肉聯廠職工醫院中醫館,一股濃濃的中藥氣息撲鼻而來。 張劍文告訴記者,每天一大早,中醫館的醫護人員就忙碌起來,取藥、稱藥、配藥,用古法銅鍋熬製2個小時後,會招呼附近的居民免費領取中藥。 「此次抗疫絕非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的事情,作為一名老中醫,我從年前就開始研究。」張劍文說,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他非常關注疫情的發展狀況。
  • 宕昌:「千年藥鄉」黃芪抗疫顯良方
    乘著「電商的快車」,宕昌的黃芪、黨參等中藥材樣品發往美國;  通過公航旅,200多包黃芪片也已經發往馬來西亞;  在哈達鋪合作社聯合社,每天都有不少的客商打電話詢問黃芪的規格、數量和價格;  不光黃芪片,以黃芪為主的黃芪茶、五寶茶也成了緊俏產品中藥抗疫,「甘肅方劑」大放異彩,也讓隴南、宕昌中藥材火了起來,尤其是黃芪 ,在甘肅省衛健委公布的「
  • 以嶺連花清瘟走俏 抗疫中藥遭熱炒
    海外訂單有所增加,但海外銷售規模和國內的銷售規模相比還不是一個量級,暫時不會對公司總體營業收入構成影響。」4月18日,以嶺藥業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繼雙黃連之後,中藥再度被熱炒。但與雙黃連的炒作不同,新冠肺炎作為新適應症首次被獲準寫進了藥品說明書。
  • 研究首次發現中藥越鞠丸具有快速持久抗抑鬱作用
    原標題:研究首次發現中藥越鞠丸具有快速持久抗抑鬱作用  中藥越鞠丸是這樣治療抑鬱症的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馬愛平)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轉化系統生物學與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教授陳剛領銜的研究小組,首次發現中醫經典方藥越鞠丸具有獨特的快速持久抗抑鬱作用,並揭示了其改善抑鬱腦區失常的蛋白激酶
  • 推薦| 小中藥 大防疫:抗疫中藥系列——半夏
    推薦 | 小中藥 大防疫:抗疫中藥系列——半夏 2020-02-27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外深圳人為打造「健康絲綢之路」奉獻僑智僑力
    ,累計向兩家一線抗疫醫院和一家老人院捐贈超過11萬元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民心相通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的基礎和支撐。在防疫過程中,世界各地海外深圳人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助力住在國相關部門和左鄰右舍抗擊疫情,身體力行地展現中華民族的與人為善、樂於助人,讓「健康絲綢之路」沿線的無數顆心貼得更近了。  除此之外,海外深圳人還積極向住在國民眾全面介紹中國及時有效的抗疫舉措及成效,消除因為信息溝通不暢、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誤解或偏見。
  • 千方百劑 萬無疫失——非遺抗疫之中醫藥名片 安宮牛黃丸:溫病之寶...
    從「清肺排毒湯」到「肺炎1號方」,從連花清瘟膠囊到安宮牛黃丸,百年傳承的非遺文化譜寫中醫藥抗疫之歌。近日,南方網聯合廣東省中醫藥局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專訪權威中西醫專家,製作「非遺抗疫之中醫藥名片」海報並推出系列報導,詳解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南方網訊(記者/申晨、周存)2月18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 正確看待中醫藥治腫瘤
    核心提示: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輕化趨勢,而化學藥品在治療腫瘤上的毒副作用又不斷出現,因此,國際上把目光轉向傳統的中醫藥領域,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上也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br>   「信口雌黃取消中醫中藥,這是無知;認為可以單純靠中醫藥治癒腫瘤,亦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