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嘴嘗、吹孩子食物,別帶孩子去聚餐……專家:低齡兒防護應做好...

2020-12-21 瀟湘晨報

7月11日是第31個世界人口日。當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鞏固防控成果、保障婦幼健康有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新冠疫情下,低齡兒童常常會出現口罩大小不合適,或是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全,戴口罩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家長該如何做好低齡兒童防護?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表示,當前,我們其實應該繼續保持自疫情以來所養成的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和很好的自我防護意識來保護我們的孩子。1歲以下孩子的生理髮育的特殊性,對他們的防護主要是通過做好監護人的自我防護而實現被動防護,所以監護人自身的防護是非常重要的。

王荃指出,監護人如果有生病的情況,尤其是當有發燒、咳嗽或者打噴嚏時,一定要主動戴好口罩,並且要及時就診,而且要和孩子做好隔離。另外,監護人不要親吻孩子,不要對著孩子咳嗽、打噴嚏和呼氣。在咳嗽和打噴嚏時,我們應該正確的用紙巾或者肘部掩住口鼻,以免沾染孩子。

並且,家中要繼續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王荃介紹說,包括不用嘴嘗孩子的食物,甚至是咀嚼過的食物,也不用嘴吹孩子的食物,不和孩子共用餐具。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物品應該定期消毒清潔,監護人和孩子一定要勤洗手,包括在和孩子玩耍前和準備抱孩子的時候,都要認真洗手,洗手時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認真的清洗,並且要用流動水衝洗,洗手時間應該不少於20秒鐘。

對於外出時,王荃指出,可以攜帶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做好臨時的手衛生。但是這種臨時的手衛生是不能替代認真洗手的,所以我們回到家以後還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一定用流動水、肥皂認真去洗手。

值得注意的是,王荃表示,建議大家不要帶這麼小的孩子去聚餐或者聚會,不要扎堆,要帶他們去人少的、空曠的開放空間去玩耍。外出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家裡也要定期通風,要給孩子合理的飲食,保證給孩子的營養供給,一定要按時給孩子接種疫苗,如果孩子生病要及時就醫。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兒科專家建議:不要帶一歲以下幼兒聚餐或者聚會
    年紀過小的孩子常常會出現口罩大小不合適,或者因為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全,戴口罩容易出現呼吸困難的問題。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做好1歲以下幼兒的防護?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上,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對低齡幼兒的防護做了詳細介紹。她表示,當前,應該繼續保持自疫情以來所養成的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和很好的自我防護意識來保護我們的孩子。
  • 孩子不肯戴口罩怎麼辦?教你非常時期帶孩子出門如何做好防護工作
    非常時期,大家都知道如非必要不要出門,如果一定要出門,那必須全副武裝,帶好口罩。戴口罩很不舒服,又悶又溼,大人都在忍耐,孩子就更不能接受口罩了。先聲明:對孩子最安全的方式,一定是在家裡不出門。如果一定要出門,一定一定要做好防護。
  • 孩子咳嗽發燒是否要立即就醫?
    是否立即就醫要看症狀  如果孩子出現咳嗽發燒,是不是就一定要立即去醫院?如何區分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林道炯稱,如果孩子出現發熱、咳嗽,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決定。如果只是低熱、流涕、少許咳嗽,精神狀態好,無新型冠狀病毒暴露史或接觸史,應為普通感冒,可在家觀察,多喝水,多休息,家長不必緊張。
  • 警惕諾如病毒發作風險 衛生防護應是關鍵
    年底臨近,人群交往頻繁以及聚餐、外出就餐、旅遊機會的增加,諾如病毒感染和暴發的風險增加,因此要加強個人健康防護。諾如病毒並非新病毒據北京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諾如病毒是引起感染性腹瀉的一種常見的病原體,可以感染任何年齡的人,但以成年人和大齡兒童為多見,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 8個月大女嬰確診,疫情期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給孩子做好防護?
    去年疫情我們已經有過一年的經驗,今年隨著寒冬的到來,隨著節假日馬上來臨,也慢慢的又有新增的病例,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做好自己孩子的防護呢?心理方面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我們作為一個成年人,知道明白這次病情的危險性,也應該理智的看待,幫助自己和孩子應對外出少壓力,在孩子的心裡種下一顆懂得自我保護的種子。
  • 孩子如果發燒了,先別著急帶孩子去醫院,家長可以先做這五件事
    小七看完體溫計之後,迅速做出了判斷,應該採用物理降溫,於是她擰來冷毛巾給孩子擦身體。這些動靜驚動了婆婆,婆婆看到小七的行為之後,連忙阻止了她,還責罵道:「你怎麼帶孩子的,這麼不小心,大半夜還讓孩子發燒了。發燒之後還用冷毛巾給孩子擦身體,你是想害死他嗎?」說完婆婆也不等小七回應,就順手給孩子蓋上一層棉被。
  • 帶寶寶去公園玩,你需要做好這些防護
    不過,帶寶寶去公園玩時,家長可要做好以下防護工作:別讓寶寶脫離自己視線公園裡人員複雜,寶寶和其他小朋友追逐打鬧,到處亂跑時,就很容易被人販子盯上。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讓寶寶脫離自己視線。大家要時刻盯緊寶寶,並告訴孩子不要遠離自己。
  • 8類食物千萬別給孩子吃:8歲以內別吃蠶豆
    大人能吃的蠶豆,怎麼孩子吃就變成了「毒物」?不只是蠶豆,不能讓孩子吃的食物還有很多。記者搜羅了8類孩子不能吃的食物,為了孩子安全,都往下看看。  1歲以內別吃蜂蜜  有些家長藉由蜂蜜水來為寶寶補充營養,但專家提醒,1歲以上的寶寶才能食用蜂蜜。這是因為蜂蜜屬於不易消毒完全的食物,往往含有梭狀肉毒桿菌芽胞。
  • 帶孩子去滑雪你應注意這些
    但是,帶孩子去滑雪,準備工作還是要做好的。接下來,就看看小編為你精心準備的「帶小孩去滑雪的8點注意事項」吧!出行前好好準備,才能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享受到最開心的滑雪假期!1 挑選適合與孩子出遊的滑雪場第一次帶小孩去滑雪,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滑雪場。擁有兒童滑雪項目和兒童活動區的滑雪場絕對是首選。
  • 疫情之下,孕婦孩子怎麼防護?這些權威專家給的建議,你一定要看
    做好家庭隔離防護。比方說,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寶生病了,這時候最好是讓兩個孩子分床睡,同時呢大寶還要戴上口罩,防止飛沫傳染給小寶。 4. 每年及時接種疫苗。 所以在這裡也提醒下媽媽們,那些所謂的能提高孩子抵抗力的保健品,大家就不要盲目囤搶了,沒啥用。
  • 個人防護很重要!不同場景個人防護知識要記牢!
    1.儘量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應隨身攜帶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在通風不良或與他人接觸小於1米距離時佩戴。 2.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將口鼻完全遮住或用肘袖遮擋;將用過的紙巾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如果咳嗽、打噴嚏時用手遮掩,需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或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液擦洗雙手。
  • 除「葬禮」外,這4個場合也別帶孩子去,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小錢已經很久沒有回老家了,這次難得回鄉下,她決定把女兒一起帶去參加親戚的葬禮。小錢家鄉在一個比較落後的農村,農村舉辦葬禮都是在自己家門口,整個村子瀰漫著一股悲傷的氣氛。老家各方面比較落後,葬禮上不僅需要燒紙錢,還有響亮的喇叭聲。孩子從小生活在城市,從未見過這幅場面,孩子以為要發生什麼恐怖的事情,一來到葬禮就開始大哭。
  • 春節聚餐,為什麼沒有孩子菜?怎樣讓孩子吃飽飯,還有菜吃?
    宗室親友常常聚餐,滿桌子菜沒有一個孩子能吃的菜。孩子吃一口辣的菜,不由自主地吐出來。這樣就說明孩子沒有菜可以吃,然而家長能改變的就是為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孩子菜,餵好,然後帶孩子出去聚餐。餐桌上沒有孩子菜,這基本是80%家長能遇到的問題。
  • 窒息、中暑、中毒,這8件夏季防護物品應列入黑名單,快讓娃遠離
    然而,孩子就沒有這樣幸運了,他們在家裡被限制吹空調、吃冷飲,出門又總是被「全面武裝」。炎炎夏日,家長把孩子捂成個「粽子」,這上哪兒說理去?說起來,夏季有不少常見的防護用品,這些東西看似在保護孩子,卻是生活中常見的「隱形殺手」,傷娃於無形!
  • 防疫順口溜 為孩子健康保駕護航
    對醫生,不隱瞞,放輕鬆,遵醫囑,你我他,齊防護,好心情才能贏。」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給家長們介紹了一套便於記憶的順口溜。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專家們反覆建議,減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和不通風的空間。如果兒童不得不外出,比如接種疫苗,王荃建議:單獨預約,分散接種。
  • 帶孩子去超市,別買含有這三類糖的食物,浪費錢沒營養會害了娃
    世衛組織建議:食品生產商不應在嬰兒食品中加入糖分或甜味劑,若含有糖果及果汁等含糖飲料需附上標籤,說明商品不適合3歲以下幼兒。首個《兒童零食通用要求》中建議兒童零食,無糖或者是少糖。3、會影響孩子對食物的喜好1歲前是孩子味蕾的發育關鍵期,這時候孩子愛吃糖,就讓孩子的味蕾記得糖的香味,以後吃什麼食物都會喜歡糖的。經常吃太甜的食物會導致孩子肥胖,成年後高血壓,糖尿病風險也會大大的增加。
  • 要開學了,學校食堂應注意哪些問題?專家: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優化...
    要開學了,學校食堂應注意哪些問題?專家: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優化師生用餐方式金羊網  作者:馬燦  2020-04-13 開學後,學校食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 如何幫孩子安全度過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
    如果孩子要外出,我們建議一定要去空曠、通風、人少的區間活動。如果要帶孩子去這些場所去玩,請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的看護,孩子的手喜歡到處去摸、去碰,摸完碰完之後還喜歡在自己的眼睛、嘴或者是臉上去摸,甚至有一些小寶寶還可能用嘴去舔一些東西,碰到這種情況一是要看住,二是要及時制止。
  • 孩子戴哪種口罩?出門如何防護?這次疫情家長要知道這4個問題!
    就拿這次疫情來說,很多家長也是擔心會不會傳染給孩子,家裡的孩子應該如何預防這次疫情。本來從春節之前的病例來看,專家給出的結論是本次疫情對於中老年人感染機率更大,對於孩子的感染機率較小,這讓很多家長放心不少。但是隨著疫情的發展,出現很多兒童染病的病例,最小的有幾個月嬰兒就染病的,專家的結論也變成對於所有年齡段都會感染,這讓家長們的心又提了起來。
  • 帶孩子外出吃飯,這個地方別讓給孩子坐,以免燙傷後內心後悔
    01、上菜的位置別讓孩子坐帶孩子外出吃飯時,選擇合適的座位很重要,同時可以向服務員詢問寶寶餐椅,若餐廳沒有配置。最好讓孩子坐在靠窗、靠牆壁的位置上;切忌坐在過道及上菜的位置。同時在就餐的過程中,也要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儘量將一些燙的、有湯汁的菜移動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孩子吃好後,儘量別讓孩子在過道亂跑。若孩子不願在餐桌上坐時,應該安排一個成人照顧,千萬別讓孩子一個人閒逛、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