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在馬路邊麻辣燙串串情系八十年代,打造老成都特色風情麻辣燙

2020-12-13 和訊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餐飲市場的發展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在現在的餐飲市場中,越來越多的餐飲店讓人目不暇接,像這兩年在市場中很受歡迎的麻辣燙,就有不少的「網紅店」夾雜其中。近日,一家名為「味在馬路邊」的特色麻辣燙加盟店追本溯源,通過對麻辣燙情懷的深刻表達,讓不少消費者重新感受到了麻辣燙本身應有的精彩,在市場中受到了大量消費者的追捧。

味在馬路邊追尋老成都文化,打造上世紀八十年代成都特色餐飲店

相比較現在市場中所追尋的網紅店風格,味在馬路邊追尋舊時風格,以老成都八十年代街邊麻辣燙為基底,通過對上世紀80年代建築風格的再創造,將其融入了一家小小的串串香店中。用美食傳播文化一直是味在馬路邊的經營理念,通過對美食的深度研究,味在馬路邊成功引發了70-90年代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從而在市場中收穫了不小的成功。可以說,味在馬路邊通過一家小小的餐飲店,將老成都文化韻味與舊時風情展現給了每一位前來的消費者。

在味在馬路邊麻辣燙店中,消費者可以感受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代印象。相比起一般網紅店千篇一律的「ins」風格而言,味在馬路邊選擇了專業的設計團隊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成都風格為特點,將街道、照相館、副食店、裁縫店、公用電話等一系列在現今時代中很難找尋的店鋪恰當融合,將一個時代的記憶展現在了每一位消費者的眼前。消費者在來到味在馬路邊後,如同穿越回了舊時代,自身童年的那份回憶縈繞在心間,是為難以忘卻的時代風情。

味在馬路邊精研特色美食,用特色餐具助消費者重回舊時成都回憶

伴隨著如同穿越回舊時代的裝修,消費者也能在這裡感受到優質的美食。味在馬路邊麻辣燙通過對四川冒菜美食的深度研究,除了主營麻辣燙外,也有許多的特色小吃。在味在馬路邊中每個特色小吃都被賦予了富含時代特色的名字,像「供銷社百葉」、「老媽火鍋粉」等等,這些名字無疑代表了一代人的記憶,富含著顯著的時代特徵,無一不在牽繞著消費者內心最柔軟的記憶。當然,這些特色小吃是由四川美食多年的廚師團隊製作,味道與賣相都十分出眾。

除此之外,味在馬路邊麻辣燙在細節上也做到了盡善盡美。味在馬路邊為了更好地展現一個時代的風情,特意定做餐具,將消費者使用的所有餐具都替換成那個年代的特殊物品,像搪瓷盆、搪瓷碗之類,這些在現今社會中難以看見的物品無疑更能勾起消費者的回憶。

在現今餐飲市場的發展趨勢中,味在馬路邊特色的以情懷為風格的特點無疑走出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在未來,味在馬路邊將通過不斷努力對老成都風情進行復原、改造,讓每個消費者在感受到舊時溫馨情景的同時體驗舌尖美味帶來的新穎樂趣,進而打造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雙重享受。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聯妹兒探店 | 在馬路邊邊麻辣燙尋覓80年代的老成都街邊味道
    對成都人民而言,串串是一個有著時代記憶的美食。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電子遊戲的年代,站在馬路邊圍著小推車吃串串,從冒著紅油的鍋中抽出籤籤,蘸點辣椒麵與花生碎,一口咬下去,滿口留香,幸福又滿足。而這些,則是80年代的人才有的童年回憶。
  • 涮一鍋90年代的麻辣燙,嘗一口地道成都味
    「入夏耍成都」,小長假歡迎外地朋友來成都嗨吃嗨耍!來成都吃啥子呢?聽老成都推薦——擼把串、吃盤地道麻辣燙,不得錯!比起在炎炎夏日吃串串兒,成都人反而更想念冬天圍爐而坐的感覺,準確點兒說是懷念小時的味道和兒時擼串的狀態。
  • 入夏耍成都 | 涮一鍋90年代的麻辣燙,嘗一口地道成都味
    「入夏耍成都」,小長假歡迎外地朋友來成都嗨吃嗨耍!來成都吃啥子呢?聽老成都推薦——擼把串、吃盤地道麻辣燙,不得錯!比起在炎炎夏日吃串串兒,成都人反而更想念冬天圍爐而坐的感覺,準確點兒說是懷念小時的味道和兒時擼串的狀態。
  • 成都最特色的麻辣燙,小板凳小桌椅,裝修的像80年代
    其實不用80後,大概90後的人也經歷過,以前小時候在路邊,總能看到很多麻辣燙的小店,擺一張小桌子,幾個小板凳,一邊聊天,一邊吃東西,雖然吃的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卻讓每個人都吃的很滿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種路邊攤的麻辣燙,不僅味道好,價格還很便宜,吃一頓兩三塊錢,尤其是在學校和單元樓門口的那些店,生意都很好,所以對於80後和90後來說,馬路邊的小吃和串串似乎也是童年的記憶。
  • 老成都人最喜歡的麻辣燙,就是從馬路邊架起的涮鍋開始
    最近到了成都,成都的麻辣燙是一絕,自然不容錯過。今天有空來打卡了火爆全國的「馬路邊邊麻辣燙」。成都有好多家分店,我選擇了離我最近的一家,在致民路整體體驗感非常棒!一進去服務員就遞給我一條圍裙,紅色的很喜慶,這樣子吃麻辣燙不用擔心油到衣服上了,實用!裝修:店門口的裝修可以說是其貌不揚,不過走進去裡面倒是內有乾坤,裝修風格很有時代感,牆紙貼得有點意思,給人感覺似乎真的重新回到了那個年代,路邊都是磚瓦房,一路上開著各種賣其他東西的小店。
  • 找到6毛一串的馬路邊邊串麻辣燙!定位在東風路和中山后街交會處
    1.同行最想永久關停的麻辣燙;2.2019年成都最火的網紅店之一;3.無論什麼時候去你都要排隊。小郡肝作為馬路邊邊麻辣燙中的必備佳餚,可以說從老到小,無人不愛!其爽脆細緻的口感,令人擁有極致的享受!巴適小土豆吃起來是真巴適,味道很像小時候校門口賣的那種土豆,但佐料味更足些!混著佐料的坨坨土豆,散發著特有的食物清香,入口綿密厚實,令人回味無窮。
  • 成都這條美食聚集的致民路上,有家麻辣燙讓我們回到了童年!
    在成都走進馬路邊邊,80後的小夥伴一定會覺得有著濃濃的熟悉感,因為這裡的環境完全就是把我們的童年搬了進來。現如今,馬路邊邊麻辣燙已然是成都最火爆的餐廳之一,看似簡單地經營著麻辣燙再搭配一些當地特色的美食,也入駐了眾多其他城市。
  • 串串香,只屬於成都人的記憶!
    如果說對於火鍋的起源地,重慶和四川還存在著極大的爭議的話,那麼無需質疑的是,串串香一定起源於四川成都! 串串香,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類似"麻辣燙",所以人們往往又稱它為"小火鍋","串串香"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的四川成都。
  • 80年代老成都的麻辣燙,如今發展的怎麼樣了?
    後來,碼頭上的小販見這種涮燙方式有利可圖,便將菜品和爐具加以改造,置於挑擔兩頭,邊走邊吆喝,江邊橋頭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享用起來,這樣麻辣燙漸漸廣泛流傳。在80年代的成都的街頭,人們的記憶中總有那麼幕,在巷子口,在菜市場門口,一口鍋、一個煤油爐子、一籃子菜,一個三輪車。
  • 當紅人氣串串香,原來這才是嫡傳成都味的麻辣燙
    成都民間美食江湖風起雲湧,十年如一日不變的,是「金風火扯」創始人倆兄弟致敬美食的初心。這是一個靠賣海椒花椒和炒料維持全家五口人生活的火鍋炒料師和一位在高原部隊任職司務長長達十三年的老軍人,鄧雅馨、李建煒的故事。
  • 全世界都在吃的馬路邊邊,資格老成都麻辣燙,吃過一次就會愛上
    作為串串界的新晉霸主帶你一品老成都80年代的經典味道一頓麻辣燙,開啟30年前的時光印記!店內裝修復現了80年代成都的復古格調藍色桌椅、綠底紅字的小賣部、潮流的藍色校服...專治不想吃飯的你趕緊到馬路邊邊來吃麻辣燙啦 拿起簸箕直奔菜品區 一次性籤籤給我使勁兒裝就對了!
  • 火遍全國的串串 8毛一串 麻辣燙吃出30年的回憶
    在最近這幾年北京的大街小巷開了很多家馬路邊邊串串,各大網站馬路邊邊串串名列前茅,某網站評選的馬路邊邊串串還是中國十大美食之一。今天就去實地感受一下馬路邊邊串串的熱情,同時也去探探為什麼這麼火呢?而且迅速在全國躥紅?
  • 成都的串串都叫麻辣燙?
    ️來成都怎麼們不吃串串,在成都串串竟然不叫串串叫麻辣燙?那麻辣燙應該叫啥?來自外地人的疑問哈哈哈~️在朋友的推薦下打卡了這家麻辣燙,一開始以為是路邊的那種一碗一碗的,到了以後發現這不就是串串嗎據說這家店還挺有名的還上過天天向上和舌尖上的中國!️
  • 在馬路邊上吃串串的愜意生活
    火遍成都大街小巷的串串麻辣燙成都可以沒去過,馬路邊邊不能沒吃過超級地道的老成都味,沒有什麼比串串更讓人慾罷不能走進馬路邊邊,仿佛走進了 80年代「銻鍋」專用來涮串串各種串串和當季的新鮮食材整齊的碼放在「菜市場」上為了保證串串新鮮,所有產品當天現串,安裝噴霧系定時噴灑水霧在馬路邊邊,一吃串串,二吃冒菜,二者標配缺一不可冒菜不可少,尤其冒腦花,吸足了湯汁的味道,一口下去真的是又辣又香
  • 牛華老阿婆麻辣燙全球布局穩步推進中
    2019年10月9日,在牛華老阿婆麻辣燙品牌成都總部,來自加拿大的胡總正式籤約,成為該品牌第96位全球合伙人,標誌著牛華老阿婆麻辣燙品牌在成為國際化餐飲品牌中又邁進了一大步!
  • 麻辣燙起源於哪裡?是東北還是四川?
    麻辣燙到底起源於哪裡?是東北還是四川?這一直都是個謎。麻辣燙三個字從字面上看就很有四川特色,因為正宗四川火鍋有 6 個講究,就是麻,辣,燙,脆,鮮,香。這樣看來的話,基本不用再懷疑了,麻辣燙就是簡易版的火鍋無疑了。
  • 用80年代的鍋做出麻辣燙味道究竟會是怎樣的?老鐵鍋煮串串和鴨腿
    用80年代的鍋做出麻辣燙味道究竟會是怎樣的?老鐵鍋煮串串和鴨腿,口水都快流下來,說到大眾美食,那可就非常多了。特別是在國內很多大眾美食都是很多人每天都會吃的,就是因為美味而且很多人吃,才會變成大眾美食的。
  • 成都最有感覺的一家串串,火遍全國,最正宗的老店卻藏在巷子裡
    提起成都,我們想到的不僅僅會是火鍋,但還會有一種類似「火鍋」的美食串串,雖然串串也是火鍋的一種形式,但在成都串串可是要比傳統火鍋還要火。近年來串串香出走四川火遍全國,「麻辣燙」亦是其變體。前段時間我的單位附近就開了一家馬路邊邊麻辣燙,每天都是大排長龍,我以為和別的地方吃到的麻辣燙一樣,但是當我進去了之後菜發現她家的麻辣燙是串串類型的,這也是我第一次吃串串類型的麻辣燙,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 成都,從馬路邊邊的一頓串串開始
    關鍵詞:馬路邊邊麻辣燙、半糖民宿成都站下車,去年和凱凱一塊去川西的隊友小姐姐李飄已經在馬路邊邊等我們了,我們直接打車來致民路,未來幾天致民路幾乎成了我們三的小食堂,一排網紅店,都是種草了很久的。首先打卡的是馬路邊邊麻辣燙,串串起源於四川成都,因為它是用竹籤串上各種菜而得名的。當我們挑選好自己所想要的菜,將它們放進滾燙的火鍋中涮著吃,也算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了。馬路邊邊上的小賣部,是小時候的味道,很原始,客官你要批發還是零售啊,都有。
  • 成都串串簡史
    八十年代初期的成都,大概是受到了樂山「把食材串到籤子上吃」的方式影響,成都開始出現串串。最早的串串叫麻辣燙,是在小賣部門口支的黢黑的砂鍋裡面開始賣的,莫得啥子菜,隨機性和流動性都非常強。慢慢的,好多小販才開始在街邊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