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都愛的六合豬頭肉,你吃過嗎?

2020-09-19 新江北

中國人的餐桌上,豬肉是最常見的食材。

排骨、豬蹄、五花肉......當然,除了這些大塊的肉,豬頭肉同樣值得被認真品嘗。

尤其是六合豬頭肉,聞名遐邇。

晚清時,六合豬頭肉就已經享有盛名。

據傳,乾隆南巡每次經過六合時,必定點名品嘗豬頭肉。百姓聽聞皇上如此褒獎,為感念「皇恩」,特地將為乾隆烹製豬頭肉時的滷汁保留,並兌入新湯裡,日復一日,六合豬頭肉就有了「乾隆老湯」豬頭肉的美稱。到了鹹豐年間,六合豬頭肉已譽滿大江南北。

當然,六合豬頭肉吃起來也確實很香。其主料選用地方土豬,經過手工去毛、瀝盡血水、老滷醃製、旺火煮沸、文火燜爛等工序製成,具有香、透、潔的特色,食客「聞到開胃,進口即化,一抿下肚」,口感肥而不膩。

六合人將豬頭肉做成滷菜,光聞著味道就讓人饞得直流口水。

家裡來客人了,去買點兒豬頭肉吧;

沒有下酒菜了,去買點兒豬頭肉吧;

到逢年過節時,去買點兒豬頭肉吧;

菜場買菜看到了,買點兒豬頭肉吧;

……

豬頭肉之於六合人,就像鴨子之於南京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買點來吃。

作為肉菜,豬頭肉管飽;作為冷菜,豬頭肉下酒又解饞;作為硬菜,豬頭肉也能拿得出手。

現在,豬頭肉儼然成為了六合的美食代表。

六合豬頭肉的美味,離不開選材烹製上的考究。

首先,六合豬頭肉的豬源必定選取六合北部山區的土種「散步豬」。這種豬漫山遍野覓食,肉味純正。

其次,六合豬頭肉的烹製工藝極其嚴格。

生豬頭要先在清水裡泡四五個小時,清除掉一部分血水和毛孔裡的雜質;泡過之後的豬頭要用鹽和白醋搓洗幾次,再用開水燙一下,進一步去除腥味;再放入土灶大鍋,泡在老滷湯裡慢慢燒。

煮豬頭肉也十分講究。土灶大鍋用柴燒;老滷用的是二三十年越陳越香的老滷,每天還要再往裡頭加五六種佐料;大火燒開以後,還得文火燜煮兩個小時以上才能入味;期間,還要多次撇去浮油,再用大火收稠湯汁。煮到最後,豬頭裡的大部分油脂已經被熬出來了,吃起來才會肥而不膩。

煮熟的豬頭肉濃香撲鼻,切一塊下來,肉香四溢,足以讓人一下子忘卻減肥大計直接開吃。

恰到好處的豬頭肉,皮層厚、韌勁兒足,上鍋蒸幾分鐘,肉香四溢,讓人上癮。

尤其,在蒸燜時油幾乎全部蒸出,口味清淡,老少皆宜。

在六合,切一盤豬頭肉作下酒菜,最是接地氣。

你愛吃六合豬頭肉嗎?歡迎留言告訴小編~

豬頭肉做法

1、將豬頭治淨後劈開,割除耳圈、眼角、淋巴結塊、鼻肉軟骨及雜物。豬腦另作它用。將剔去骨的豬頭肉切成5塊,放入清水中,反覆刮洗,去盡雜物血汙後,放清水鍋中焯水20分鐘,再撈出洗淨;

2、將焯水洗淨的豬頭肉放清水鍋中連同頭骨一起煮開,撇去浮沫,煮至五成熟。撈出稍涼,改棋子塊,湯倒入盆內澄清待用;

3、另取淨鍋上火,加白糖炒成糖色,盛入碗內待用。接著將澄清的原湯放入鍋中,放入豬頭肉,加糖色、醬油、白糖、精鹽、紹酒調好色。用紗布袋裝入八角、花椒、小茴香、丁香、桂皮、蔥姜,紮好放入鍋中,小火將豬頭肉燜至酥爛,除去浮油,然後大火稠濃湯汁即成。

來源| 全媒體記者 朱穎

編輯| 新江北報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宿遷豬頭肉變"十三菜" 六合:最有名的不是咱?
    原標題:宿遷豬頭肉變"十三菜" 六合:最有名的不是咱?   近日,「@新浪美食」發布一則關於「江蘇十三道菜」的微博,列出江蘇十三道美食菜餚:南京的鹽水鴨、南通的狼山雞、宿遷的豬頭肉……怎麼豬頭肉跑宿遷去了,不應該是六合嗎?對此,南京六合區也覺得很憋屈。「@六合發布」叫板說,江蘇的「豬頭肉」,當數六合出產的名氣最大。
  • 正宗六合豬頭肉的滷製配方是怎樣的?
    第四,南京六合豬頭肉,此菜早在晚清時期就已經享有盛名了,現在不僅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是當地旅遊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正宗的六合豬頭肉肥肉酥爛、精肉鮮香、味純而嫩、糯香潤滑,尤其是豬頭肉上腮幫子那塊核桃肉,更是六合豬頭肉的精華,酥爛潤滑,異香馥鬱,甚是好吃,而且經過長時間燉煮,脂肪含量非常低,也不怕吃多了會發胖,吃的時候再來點香醋,那覺得是人間美味。
  • 你吃過豬頭肉嗎?吃豬頭肉有很多好處,這些你都知道嗎?
    說到豬肉,我們都很熟悉,基本上,我們已經吃了,你和豬肉有什麼區別?豬的哪一部分最貴?你知道什麼樣的肉適合烹調嗎?如何烹調?不知道有多少人專門去了解了,甚至連肉的不同部位的價值,這些問題。由於豬肉的價格越來越貴,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好好了解,努力做到最好的菜再花最少的錢。
  • 豬頭肉吃過嗎,吃豬頭肉有很多的好處,這些你都知道嗎?
    說到豬肉,我們都不陌生,基本上大家都吃過,那麼你們知道豬肉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嗎?一隻豬的身上哪個部位的肉最貴?那個部位的肉適合用來做什麼菜,怎麼烹飪都知道嗎?不知道有多少人特意去了解過,甚至其中的肉不同的部位到底有價值幾何,這些問題。隨著現在豬肉的價格越來越貴,我覺得我們很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爭取讓自己能夠花最少的錢做出最好吃的菜品。豬頭肉,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甚至是吃過呢?
  • 舌尖上的美食 五香豬頭肉
    豬頭肉詼稱「扒豬臉」,詩云「長鬣大耳肥含膘,嫩荷葉破青青包」,指的就是荷葉包的豬頭肉。 南京的「六合豬頭肉」馳名於清乾隆十二年,距今已二百六十餘載。據傳,乾隆南巡,每次經過六合,必定點名品嘗豬頭肉。
  • 舌尖上的美食,五香豬頭肉
    豬頭肉詼稱「扒豬臉」,詩云「長鬣大耳肥含膘,嫩荷葉破青青包」,指的就是荷葉包的豬頭肉。南京的「六合豬頭肉」馳名於清乾隆十二年,距今已二百六十餘載。據傳,乾隆南巡,每次經過六合,必定點名品嘗豬頭肉。百姓聞皇上如此褒獎,為感念「皇恩」,特將為乾隆烹製豬頭肉時的滷汁保留,並兌入新湯裡,日復一日,六合的豬頭肉遂有「乾隆老湯」豬頭肉之美稱。到了鹹豐年間,「六合豬頭肉」已譽滿大江南北。
  • 舌尖上的 美食 五香豬頭肉
    豬頭肉詼稱「扒豬臉」,詩云「長鬣大耳肥含膘,嫩荷葉破青青包」,指的就是荷葉包的豬頭肉。南京的「六合豬頭肉」馳名於清乾隆十二年,距今已二百六十餘載。據傳,乾隆南巡,每次經過六合,必定點名品嘗豬頭肉。百姓聞皇上如此褒獎,為感念「皇恩」,特將為乾隆烹製豬頭肉時的滷汁保留,並兌入新湯裡,日復一日,六合的豬頭肉遂有「乾隆老湯」豬頭肉之美稱。到了鹹豐年間,「六合豬頭肉」已譽滿大江南北。
  • 午餐準備六合豬頭肉搭
    有一說一,六合豬頭肉真是太香了,怎麼吃都吃不膩,每次剁上一兩斤,回家凍起來慢慢吃。還是蘇東坡《豬肉頌》寫的好:「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南京特色滷菜——六合豬頭肉將要「申遺」
    昨天,六合區馬鞍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祁正兵向有關部門遞交申請,希望將六合豬頭肉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吃豬頭肉,做豬頭肉,是六合農民的傳統飲食文化。早在清朝鹹豐年間,六合豬頭肉就享譽大江南北。其生產廠家在選料、加工、烹製上尤為講究。豬頭,必定選取六合北部山區的土種散養豬,這種豬味道純正無異味。
  • 乾隆私訪宿遷吃黃狗豬頭肉,當場寫詩盛讚,可惜水平一般未能流傳
    就比如,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即公元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時來到江蘇宿遷時,偶遇當地的黃狗豬頭肉,當場被驚豔到,於是靈感迸發寫了一首詩讚美。只可惜,這首詩實在是寫得水平太一般。可是,當得知溢香之物為豬頭肉時,乾隆皺起了眉頭,只是這簡單粗暴的東西?他心存疑惑,但還是點了一份豬頭肉。
  • 吃豬頭肉有什麼樣的好處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吃豬頭肉?
    文/玉濁清吃豬頭肉有什麼樣的好處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吃豬頭肉?不過要說到有很多中國喜歡吃的東西,也並非外國人就能夠喜歡,但是他們一開始拒絕,但嘗過味道之後卻紛紛的表示愛上了這種食物。而且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食物,就是我們經常吃的豬頭肉,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這種食物的出現,在市場上非常的常見,也深受很多吃貨的喜愛,也有很多人十分的疑惑,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吃豬頭肉呢?
  • 豬頭肉怎麼做好吃?盤點豬頭肉的吃法,有你喜歡的菜式嗎?
    其實提到豬頭肉,除了想到我們重慶夏天大街小巷各個滷菜攤滷菜館的明星產品核桃肉以外,最多呈現在腦海裡的還是老家過年的時候媽媽總愛做的家常滷豬頭。關於豬頭肉的故事,其實還挺多的。農村很多傳承多年的民俗,我對其不太了解但是一直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我老家有一個叔叔,我爸的堂弟,很會看風水,在我們那兒一代有點聞名,家裡古書一摞子,我還去幫忙抄過。
  • 六合人,南京食物鏈頂流
    腰肚面、活珠子、豬頭肉、蟹黃湯包、鹽水鵝、盆牛脯、新集雞湯……這些風靡南京的美食,其實都是>提起一筷子麵條嗦入口中,辣意和鮮香共同叫人味蕾振奮,配面的肉圓和腰肚都飽含著肉香滿大街看不著幾家店,那不是六合人買來請客or送人的東西嗎?
  • 被乾隆稱讚的宿遷黃狗豬頭肉的做法,就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黃狗豬頭肉為江蘇省宿遷市名吃,也稱為宿遷黃狗豬頭肉、乾隆老湯黃狗豬頭肉,為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黃德所創。黃狗豬頭肉與揚州扒燒整豬頭齊名,都是北方豬頭肉做法的代表。不同的是,揚州的豬頭是整形上桌的,而宿遷的豬頭肉是切成塊燒的,外形上與紅燒肉無異。
  • 南京六合的牛肉麵,來吃的多是當地頂級拆遷戶,這才是人間美味
    ,卻是牛肉的「三中全會」,眼看著一大鍋牛肉澆頭,你可以點牛肉、牛肚、牛尾、牛舌、牛雜……只要是牛身上能吃的部位,你都可以點。來這裡吃的大多是六合的頂級拆遷戶,人均都是三到四套拆遷房,平均年齡50加,一碗單面一碟牛肉,一瓶二鍋頭,整上一口,南京城都是我大爺。
  • 黃狗豬頭肉 海內應無雙
    中國江蘇網12月20日訊 在宿遷市區市府東路運河橋西側有一家酒店,每有外地親友前來,熱情的宿遷人都會帶客人來這家酒店品嘗宿遷獨特的黃狗豬頭肉。酒店的老闆黃金德今年50歲,是黃狗豬頭肉的第十代傳人。
  • 想吃吃不到,才最寂寞:豬頭肉,如何燒出天籟感?
    朱弦已為佳人絕文字原創 / 盡色之前聊豬頭肉總有百般顧忌,你想啊,只要是熟菜攤點,幾乎都有豬頭肉在售,如果說這不好、那不對,那是擋人財路,形同殺人父母。想了半天,只說做得好的,總可以了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 好吃的豬頭肉,要麼脆生生,要麼軟糯黏唇
    夏季,揚州人大愛燻燒攤,尤其是豬頭肉。好吃的豬頭肉,要麼脆生生,要麼軟糯黏唇。所以香味濃鬱的揚州豬頭肉,備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你知道嗎?豬頭肉的美味,在民間可是早就聲名鵲起了,據說其還是以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的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也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
  • 世界美食之都|扒豬頭與豬頭肉
    這豬頭上的肉,可稱之為豬一身之精髓,豬頭肉是大氣渾成,肥瘦一體,肥中有瘦,瘦中有肥,最肥的地方,長出一塊精肉疙瘩,最精的所在,忽然又有一線肥膘。 最妙的地方,便是豬鼻,似肥不肥,似精不精,味道有精有肥,又好過純粹的肥肉或者瘦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