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這個綜藝節目自從開始,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關注。因為《奇葩說》中經常就一些精彩時代熱議話題展開討論,無論正方還是反方,精彩的博弈總能吸引到每個人!在最新一期的《奇葩說》中,李誕結尾的就本期主題:鍵盤俠是不是俠,作出的精彩的點評為本期《奇葩說》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從六位辯手的精彩博弈中,李誕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情緒,但在最後的總結中,李誕依舊堅持自己的反方觀點,認為鍵盤俠不能稱之為俠。但剛一開口,李誕就說,自己以前就是一個鍵盤俠,這倒是讓其他的導師很吃驚,尤其是蔡永康,節目組給到他吃驚的特寫呢!原來李誕在大學的時候,沒有工作的,就是個鍵盤俠。
李誕打趣說,沒工作的時候,認為做啥都簡單,拍個電影用腳趾都能拍!但後來工作之後,所謂的鍵盤俠,很多時候,是一些人在自己不了解的領域發表的一些不成熟的言論。後來做節目的時候,才發現是任何一件小事很難,很慶幸鍵盤俠,沒有機會自己去經歷這些困難的事,只能靠說或者評論,沒有爭辯的意義。
重要的的不是辯題的意義所在,而後能不能給大家提供一個更好地網絡言論環境。可以承認鍵盤俠裡是有俠但是不能認為鍵盤俠是俠,這是一個很不好的鼓勵。現在網絡環境的惡化,大家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很多人受不了這些網絡輿論的壓力而選擇自殘、輕生的情況大有發生,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他人的好壞,先不說馬蓉事件這個一段時間成為輿論的焦點,就說喬任梁,他的悲劇希望不要再重演。
其實很多時候,鍵盤俠已將不是說是傳播一些正能量和即時信息的人了,已經開始慢慢的做成生意了。為什麼忙著評論又為什麼急著點讚,往往點開哪些鍵盤俠的主頁還不是有廣告嗎?經常會出現哪些十萬加的文章,很多時候的言論沒有正能量,所謂的討論成為互相攻擊。所以為了點擊率和閱讀量,不鼓勵大家成為鍵盤俠。
在最後,李誕認為,每位辯手內心還是甚善良的,隨著在他們辯論的時候,李誕不願意有什麼表情,但最後還是總結到這個社會還是需要彈性,社會沒有想的那麼好,也有很多不精彩的一面,但是內心向善,努力有一個好的環境。
在本期《奇葩說》中,陳銘也深刻就鍵盤俠作出了闡述不少網友也表示支持。無論是網絡暴力還是鍵盤俠也好,我們所希望的鍵盤俠應該是不用極端行為,合法有序,維護社會正道此為忠,隱藏自己,行正義之舉時不給家庭父母徒增煩惱此為孝,沒有用最終手段解決問題,而是給予社會公眾更多思考和反思的方式來促進道德進步,此為仁。用網絡輿論彌補社會不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心態此為義!如此忠孝仁義當然是俠。
只希望以後的網絡環境越來越好,沒有網絡暴力,最後你們心中對於鍵盤俠是什麼樣的定義呢?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