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嶽飛
1127年,開封城破,徽欽二宗被抓、文武百官被捕,連帶著皇后、公主、妃嬪等,具都被捕,這就是後世所說的「靖康之變」。
歷來關于靖康之變的由來、結局都講了許多,所以這點倒可以不講。反而是靖康之變後帶來的影響,其中有部分鮮少提及,反而能重點講上一講。
北宋滅亡後,後宮嬪妃、宗室婦女也被擄往北方。相較於被困於北方的徽欽二宗、一幹大臣,這些女性的命運並不好。若是位份稍高,尚且只能如螻蟻一般偷生;若是位份不夠,那就只能為奴為娼。
這一次事件,引發了宋代道學家的關注。靖康之恥就是一個烙印,印在南宋的歷史上,讓每一人都不敢忘卻。而這種外在的恥辱,經過發展,逐漸轉變為內在的禁錮,這就是我們今日要說的第一點——生命與貞節的博弈。
在明清時代,貞節和生存成為一個悖論。對女性來說,此時社會思想讓每個人苦不堪言。靖康之變後,道學家開始注重女性的貞節問題。當然這還得歸結於被俘虜到北方的那群女性,她們本沒錯,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這群道學家認為她們應該輕生存,重貞節。
在北宋時期,女性的地位相較以往還是有所提高。此時不管是體制、民風,都反映出女性的地位雖不如男,但卻有一定的人權。其中最具代表的一個制度,那就是女性能夠提出離婚,並且能再婚。
對於這點,不少人恐怕是不信的。畢竟一般認識下,古代女性的地位還是比較低的。尤其是明清時期,女性不僅要「三從四德」,還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誰能想到,北宋女性地位居然這麼高。
可在靖康之變後,女性地位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反轉!
原本稍有人權的婦女,在靖康之變後,徹底成為男人的附庸。此時道學家們開始提倡「重貞節、輕生存」。這種倡議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逐漸被接受。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常事。所以夫妻不合,想要尋求愛情,其實並無不可。但自北宋之後,這就成為了禁忌。
此時社會講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並且還流傳了一句話,叫做「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為了宣揚這種精神,貞節牌坊隨處可見。
到了明清時代,這種觀念愈演愈烈。在社會大輿論的壓迫下,面對貞節和生存,女性只能選擇貞節。
除了這種意識形態的變化,北宋滅亡,也導致了經濟中心南遷、北方受到系列破壞。
首先就是遍布各地的瓷器,北宋瓷器各具特色,但在金朝大舉南進後,製造瓷器的各大廠多少都受到了影響。一些技術精湛的師傅,也被俘虜到北方。這對於南宋瓷器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朝令夕改,各州所造銅、鐵錢不足往日之數。」
金兵兩次南侵,使得北宋根本沒法正常運轉。可即便如此,北宋依舊沒有做出有效的反抗。當金兵南下,仿佛入無人之境。這使得金兵感慨,宋朝無人乎!
北宋的鑄錢業、採礦等各方面都受到影響,使得北宋的經濟一退再退。北宋滅亡之後,取而代之的是南宋。
南宋偏安一隅,所佔據的僅僅是秦嶺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區。此時南宋的國土面積僅有北宋的三分之二。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此時作為傳統耕種區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盡數落入金朝,以至於南宋的經濟中心轉移到非農業產業。
並且隨著南宋政權的建立,經濟重心也開始南移。這是繼「衣冠南渡」之後,再一次南遷。面對金兵的兩次南侵,北方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不少百姓只能背井離鄉,再度南遷。
無數難民遷移到南方,加之北方經濟受到破壞,這也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但是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中,南北方又進行了一次大融合。
結語
靖康之變直接導致北宋滅亡,使得南宋建立。這次事件,更像是不能適應歷史洪流,最終被迫滅亡。當然北宋滅亡,其中一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北宋軍政腐敗。當民不聊生之時,一大群士大夫卻只知道宴安酖毒,結果可想而知。
參考資料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