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變:一場生命與貞節的博弈,經濟與文化的遷移

2020-12-16 騰訊網

「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嶽飛

1127年,開封城破,徽欽二宗被抓、文武百官被捕,連帶著皇后、公主、妃嬪等,具都被捕,這就是後世所說的「靖康之變」。

歷來關于靖康之變的由來、結局都講了許多,所以這點倒可以不講。反而是靖康之變後帶來的影響,其中有部分鮮少提及,反而能重點講上一講。

北宋滅亡後,後宮嬪妃、宗室婦女也被擄往北方。相較於被困於北方的徽欽二宗、一幹大臣,這些女性的命運並不好。若是位份稍高,尚且只能如螻蟻一般偷生;若是位份不夠,那就只能為奴為娼。

這一次事件,引發了宋代道學家的關注。靖康之恥就是一個烙印,印在南宋的歷史上,讓每一人都不敢忘卻。而這種外在的恥辱,經過發展,逐漸轉變為內在的禁錮,這就是我們今日要說的第一點——生命與貞節的博弈。

在明清時代,貞節和生存成為一個悖論。對女性來說,此時社會思想讓每個人苦不堪言。靖康之變後,道學家開始注重女性的貞節問題。當然這還得歸結於被俘虜到北方的那群女性,她們本沒錯,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這群道學家認為她們應該輕生存,重貞節。

在北宋時期,女性的地位相較以往還是有所提高。此時不管是體制、民風,都反映出女性的地位雖不如男,但卻有一定的人權。其中最具代表的一個制度,那就是女性能夠提出離婚,並且能再婚。

對於這點,不少人恐怕是不信的。畢竟一般認識下,古代女性的地位還是比較低的。尤其是明清時期,女性不僅要「三從四德」,還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誰能想到,北宋女性地位居然這麼高。

可在靖康之變後,女性地位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反轉!

原本稍有人權的婦女,在靖康之變後,徹底成為男人的附庸。此時道學家們開始提倡「重貞節、輕生存」。這種倡議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逐漸被接受。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常事。所以夫妻不合,想要尋求愛情,其實並無不可。但自北宋之後,這就成為了禁忌。

此時社會講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並且還流傳了一句話,叫做「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為了宣揚這種精神,貞節牌坊隨處可見。

到了明清時代,這種觀念愈演愈烈。在社會大輿論的壓迫下,面對貞節和生存,女性只能選擇貞節。

除了這種意識形態的變化,北宋滅亡,也導致了經濟中心南遷、北方受到系列破壞。

首先就是遍布各地的瓷器,北宋瓷器各具特色,但在金朝大舉南進後,製造瓷器的各大廠多少都受到了影響。一些技術精湛的師傅,也被俘虜到北方。這對於南宋瓷器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朝令夕改,各州所造銅、鐵錢不足往日之數。」

金兵兩次南侵,使得北宋根本沒法正常運轉。可即便如此,北宋依舊沒有做出有效的反抗。當金兵南下,仿佛入無人之境。這使得金兵感慨,宋朝無人乎!

北宋的鑄錢業、採礦等各方面都受到影響,使得北宋的經濟一退再退。北宋滅亡之後,取而代之的是南宋。

南宋偏安一隅,所佔據的僅僅是秦嶺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區。此時南宋的國土面積僅有北宋的三分之二。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此時作為傳統耕種區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盡數落入金朝,以至於南宋的經濟中心轉移到非農業產業。

並且隨著南宋政權的建立,經濟重心也開始南移。這是繼「衣冠南渡」之後,再一次南遷。面對金兵的兩次南侵,北方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不少百姓只能背井離鄉,再度南遷。

無數難民遷移到南方,加之北方經濟受到破壞,這也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但是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中,南北方又進行了一次大融合。

結語

靖康之變直接導致北宋滅亡,使得南宋建立。這次事件,更像是不能適應歷史洪流,最終被迫滅亡。當然北宋滅亡,其中一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北宋軍政腐敗。當民不聊生之時,一大群士大夫卻只知道宴安酖毒,結果可想而知。

參考資料

《宋史》

相關焦點

  • 大宋的靖康之恥,歷經百年才得以雪洗,為何王安石被認作罪魁禍首
    大家應該都知道嶽飛想要迎回二帝,卻被趙構一直攔著不讓,而這兩位皇帝之所以被金軍俘虜,正是在被稱為靖康之恥的事件中。嶽飛還有一首《滿江紅》中這樣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在公元1126年到1127年之間的這段時間,金軍攻破宋朝的京城,俘虜了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位皇帝,以及大量的皇族、大臣、貴族等等,在此之前很少有哪一個朝代發生過如此屈辱的時間,因為正好在靖康年間,才被稱為靖康之恥。熟悉《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宋徽宗在位期間,蔡京與童貫等奸臣當道,混亂朝政,民不聊生。
  • 靖康之變的北宋滷簿鍾在遼寧(圖)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這是南宋大將軍嶽飛《滿江紅》中的名句。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 靖康之變後,金人以牽羊禮迎接徽欽二帝,為何被認為是奇恥大辱?
    我國民族眾多,所以與之對應的還有很多奇異的民俗。我國北方民族歷史上有一種牽羊禮,這種「禮」基本上是用於襯託自己侮辱敵人的,那麼這種禮節有什麼獨特之處呢?靖康二年,即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攻陷北宋都城開封。次年五月,金人帶著包括北宋徽欽二帝在內數千趙宋宗室俘虜北歸,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靖康之變中,北宋皇室宗親五千餘人淪為俘虜,另有9000餘人的文武官員及家眷、工匠、技師亦被俘虜北上,這裡還不包括金人在破城後的燒殺淫掠,以及被強制北遷的民眾。
  •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在金國遭遇如何?生育14兒女,還能種田寫詩
    在金庸的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長春道人丘處機為郭嘯天和楊鐵心的兒子分別取名郭靖、楊康,就是讓二人勿忘「靖康之恥」。郭靖楊康二人出生時,距離「靖康之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可見在宋人眼中,「靖康之難」是多麼刻骨銘心。
  • 10倍於北宋靖康之恥
    10倍於北宋靖康之恥   我國具有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在這個漫長的歷程之中,出現過雄起於一方的強國,四海之內的小國紛紛朝拜於中原地區;也出現過軟弱無能的王朝,面對這外來異族的瘋狂掠奪而無可奈何。不管是哪種王朝,時至今日,都盡數歸於塵土,因為時代總是在發展的,落後的制度始終會被新的制度給推翻。即便是開國的時候多麼強盛,也終有衰亡的時候。
  • 北宋「靖康之變」這種滅頂之災是如何釀成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除了徽欽二帝外,還有大批趙氏、後宮妃嬪、貴卿、朝臣等共計三千餘人北上,其中東京城內公私積蓄為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滅亡。浩浩蕩蕩的帝國崩潰了,留下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足以蓋過中原的疆土——滅國之禍究竟是如何釀成的?首先要分析的是,金朝為何執意攻宋?
  • 今年的經濟學諾獎,又雙叒叕頒給了博弈論
    他除了對拍賣理論有深入研究外,還致力於把理論應用於實踐之中,其得意之作就是成功設計了美國電訊市場的拍賣機制。他還在激勵餘組織、書裡經濟與博弈論、網絡簡介、價格戰略、精算科學等領域多有著述。 羅伯特·威爾遜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一般理論、經濟學數學方法、博弈論以及交易理論。
  • 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蒙難,百年後金國滅亡,南宋是如何向金國復仇的?
    文丨笑傲天下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宋朝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統一王朝,他以高度繁榮的經濟和文化水平聞名於世,但是同時與之相對的卻是非常孱弱的軍事力量。在三百多年的宋朝歷史中,少有對外戰爭勝利的時候,大多不是失敗就是求和。
  • 講座預告:古錢幣中的無價珍品——靖康錢略說
    講座題目:《古錢幣中的無價珍品——靖康錢略說》講座地點:長沙簡牘博物館多功能廳內容簡介:一部中國古錢幣史反映出中國社會三千年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演變。動蕩的亂世和短命的朝代,往往造就古錢幣的珍品。靖康(1126年—1127年)是宋欽宗的第一個年號,也是北宋的最後一個年號,靖康之年是歷史上著名的恥辱之年,北宋王朝破滅,徽欽二帝被俘,於是才有了嶽飛的《滿江紅》中:「靖康恥,猶未雪」這樣的名句。而靖康錢作為這一朝代標誌性的鑄幣,其價值也因鑄量稀少和背景特殊,而被稱為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成為北宋錢幣甚至中國錢幣的代言人。
  • 完全可以參考靖康之變
    1127年的靖康之變,北宋徽、欽二宗被金軍擄至北方,同時遭難的還有眾多皇親宗室、朝臣和百姓,所有人都受到了金軍的虐待,尤其漂亮的帝姬們,簡直慘不忍睹。但歷史往往是一個輪迴,107年後的1234年,北宋皇室受過的苦,金國皇朝也嘗到了。
  • 正義從不缺席之金國滅亡慘狀較靖康之恥如何?百倍尤甚!
    所以我喜歡歷史,熱愛中國的文化,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而華夏民族歷經磨難而不衰,更加昂揚,中國文化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讀史使人明智而以史為鑑,更好地生活!今天我們來一覽歷史上滅北宋釀靖康之恥的元兇金國滅亡時的慘狀,其慘景較靖康之恥何如?百倍尤甚!靖康之恥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
  • 靖康之恥,竟然讓當時的宋朝皇室經歷了這麼多的折磨羞辱?
    今天小編都想來給大家聊聊宋朝,我們都知道,宋朝在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朝代,畢竟他們創造了那麼高超的文化。同時經濟也是非常的發達,當時基本上,宋朝的子民過的都是非常幸福安康的,但同時也是非常諷刺的,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宋朝,是非常的軟弱,無能和窩囊的,縱使他們的經濟是如此的發達,但是攔不住他們,當時是非常的懦弱的,他們一直以來竟然還去想別的國家給求饒。畢竟他們的軍事實力是非常懦弱的,而宋徽宗和宋欽宗當時的兩位皇帝,也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最為窩囊和受盡恥辱的兩位皇帝了。今天小編就來給具體大家說一下靖康之恥吧。
  • 福建最後一座貞節牌坊
    志潔行芳坊(上圖)是目前已知的福建省內建成最晚的貞節牌坊。它的完整和簇新令人訝異,也成為漳州地區眾多牌坊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它應該不單是對「貞節」的讚歌,還以「大耋長壽」為表、「孝孫承訓」為裡,凝結著遊子郭禎祥化不開的心結與鄉愁。  牌坊立於龍海市角美鎮遼東村,建於民國十一年 (1922年),為郭禎祥祖母許氏而立。牌坊為石仿木結構,四柱三間五樓,面闊8米,高9米。立坊人郭禎祥 (1859年-1935年),字春秧,祖籍角美遼東社 (時屬同安) 人。
  • 南宋沒有一個英明皇帝,是誰締造了經濟文化的巔峰?
    「靖康之變」導致北宋滅亡。 金人擄走了包括皇室在內的數萬人,把開封周圍幾十裡內的糧食、金銀錢財搜刮一空,中原陷入赤貧。清明上河圖中繁華的汴梁瞬間變成人間地獄。
  • 大國博弈,如何運用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謀略智慧?
    三是遵循自然之道「道法自然」是貫穿中國思想發展史的。其中以《道德經》最為著名,「道」文化是謀略思想的基礎。「術」其實是對「道」的一種應用。謀略智慧作為一種博弈術,其實是對「道」思想的一種運用。中國文化多樣性還源於民族的大融合。在文化統一過程中,雖然表面上看來是武力徵服結果,其實是不同民族、不同社會力量之間,以及文化和思想博弈的結果。不同的文化,孰優孰劣?只能通過戰爭或博弈。
  • 金國造成「靖康之恥」,南宋如何復仇?700萬金人僅剩10萬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嶽飛的《滿江紅》裡,寫出來一個國家臣子對靖康恥的憤懣,金國造就的"靖康之恥",是宋王朝的百年國恥,也是漢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難,後來金國逐漸衰落的時候,南宋進行了復仇,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金人慘敗,最終700萬的金人只剩下了10萬人。
  • 致使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發起者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靖康之變讓北宋滅亡了,不僅如此,徽、欽二帝還被擄走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回到中原。致使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發起者是誰,他結局如何?靖康之恥是由金人策劃的,其中這幾個人我們不能忘記,他們是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因為他們就是始作俑者。
  • 被扒光衣服身披羊皮,皇后也受辱自盡,「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
    靖康元年,金軍攻進京城,俘獲徽、欽二帝,同時將朝臣宮女嬪妃等三千多人俘虜,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變。隨著靖康之變的爆發,北宋隨之滅亡,留給後人的只剩下靖康之恥。著名愛國大將嶽飛就曾寫過"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這樣的詩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嶽飛時刻將靖康之恥銘記於心,始終是想一雪前恥的。那麼靖康之恥究竟有多恥呢?金軍在破城而入,滅了北宋以後,究竟做了什麼?除了破城賠款以外,宮中女子被扒光,身披羊皮。皇后也在受辱以後選擇自盡。先是破城之恥。
  • 北宋滅亡:一場持續百年的溫水煮青蛙
    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北宋無疑是經濟最繁榮、文化最昌盛的時代 ,經濟上遠超漢唐,獨領風騷,文化上更是湧現了諸如蘇東坡、王安石、範仲淹、柳永、陸遊等一代文豪。北宋滅亡,猶如一場持續百年的溫水煮青蛙,是緩慢的自我毀滅過程,期間經歷了三部曲。
  • 靖康之變宋徽宗被俘,淪為金國階下囚,為何還能生育10多個兒女?
    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與后妃、宗室、官員等3000餘人被金人擄劫北上,淪為階下囚。存留的各種史料中,宋徽宗父子在金國的遭遇,那都被描寫得苦不堪言。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宋朝的皇室成員也被一併俘虜北上。但是百密一疏,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因為當時奉命出京到金營議和,半路被大臣攔截,沒有自投羅網。趙構逃出生天后自行稱帝,折騰了幾年最終定都臨安,建立了南宋政權。因為趙構是徽宗之子、欽宗之弟,他的皇位來自於父兄,所以金國只要留著徽欽二帝,就可以從法理上否定南宋的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