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地標的建設,象徵著當地的文化因素,一個地方地標的人氣包含著各種因素。鄭州「要發達了」,投了22億建了個「大玉米」,竟打造成了新地標!
建築物起飛時,應該預測這座建築物的未來趨勢,但建築師在施工前人類想像力多麼豐富,能以建築的外表把思考擴展到哪裡,比如昨天我們說的北京的「啦啦隊」,所以理想和最後現實之間的偏差相當大 因為是北京的事。 因為這座建築物已經被當地人喜歡稱為「大玉米」。 這座建築物叫什麼名字? 那個綽號的由來是什麼呢?
鄭州受歡迎的這個地標是千璽廣場,又名「千璽廣場」,這個地標佔地面積29181.7平方米,其資金投入22億元,而且最重要的額師這個地方是「中原第一高樓」,其高度280米
這座建築的設計靈感來自河南嵩嶽寺塔,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使被中國人稱為四君子之一的「竹」融入這個設計,展示鄭州的活力和自信,據說這個設計師是上海金茂大廈的設計師 這棟樓的投入資金這麼多,既然建設時期花了這麼多功夫,這裡是怎麼被人們「壞」的呢?
其實,這個地方是城市綜合服務設施。 也就是說,你可以從事商務和辦公室等工作上的工作,展覽和觀光。 這座建築物的影子碰到水的話,會給人雙倍的喜悅。 裡面反映了兩倍的高度,所以和周圍的環境放在一起沒有違和感。
這座建築物的地上部分有60層,5-35層是國際5A甲級寫字樓,38-56是超五星級酒店,到了58層就可以觀光了。
關於「大玉米」的稱號,很多人認為並不奇怪,主要是因為它的形狀和玉米棒沒有太大差別,所以有這樣親切的稱呼。 這個稱呼表明大家對它很親近,其中有很多是發自內心的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