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飯、鹹湯圓、燒新丁炮、演大戲 江門臺山別樣元宵

2020-12-13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陳卓棟,通訊員譚耀廣報導: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慶。一般印象中,過元宵節總離不開吃元宵、賞花燈等。但在江門臺山市,其沿海漁家傳統文化及本地風俗結合,造就了獨居特色的元宵節慶特色。

油飯和鹹湯圓是臺山元宵的味道

在臺山,大多數人會在這一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油飯和鹹湯圓。它的香味也成了大部分臺山人過元宵的一種印記。

元宵吃油飯是臺城及周邊鄉鎮的習俗。今年42歲的許素玲介紹,油飯一般按一定比例用糯米加粘米煮成飯,再摻以炒熟的菜果粒、臘肉粒、臘腸粒、蝦米、冬菇等配料,也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食材進行搭配,近乎「八寶飯」。雖名為油飯,但吃起來卻油而不膩,鹹香可口。

鹹湯圓

而鹹湯圓的湯圓其實沒有內餡,只是一個小小的糯米丸子,它的重點在於湯底。鹹湯圓最講究的就是「鹹」和「鮮」,一般會下白蘿蔔絲、香菜、紫菜、蝦幹、雞肉絲等去熬湯,有時候也會下燒豬骨、大蠔等提「鮮」,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增減食材。高湯煮滾後,將湯圓放入,煮熟即可上桌。

許素玲說,她最難以忘記的元宵味道,是爸爸做的油飯。「記得第一次吃油飯是爸爸煮的,以前在鄉下都是炒的,用大鍋將糯米炒香,一直炒到熟。」但是現在簡單很多了,她們都會用電飯鍋或者瓦煲來煮,煮熟之後再將炒好的餡料放進去拌均勻。以前吃的東西沒有那麼豐富,吃什麼都很好吃,真的很好吃 因為是父母做的。

燒新丁炮 火樹銀花不夜天

在中國其它地方,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但在臺山市平洲村,每年元宵節的重頭戲是燒新丁炮(鞭炮)和演大戲(粵劇)。

據介紹,已有260多年歷史的平洲村是臺山市端芬鎮最大的一條村,全村有300多座房子,鼎盛時村裡有1000多人居住,現在常住的村民仍有800多人,而旅居海外的有1000多人。

正月十五的平洲村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當地人小雯介紹,平洲村一直十分重視元宵節這個傳統節日,意在祈求人丁興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增加節日氣氛。立村以來,平洲村便有了在元宵節演大戲和燒新丁炮(鞭炮)的獨特風俗習慣。

小雯說,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如當年生有男丁的稱添丁,添丁戶則在氏族祠堂高掛花燈,祭拜祖宗,隨後,村中各戶按男丁數前往領豬肉。新生男孩的家庭要為孩子掛花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孩子聰明伶俐,快高長大。晚上,全村放爆竹煙花,凡是村裡生了男丁的村民們,都會出錢請全體村民在塘基上聚餐,併購買爆竹。

正月十五當天下午,村民在村前空地用竹竿搭起一個長竹架,然後將鞭炮掛到竹架上,用繩子固定,鞭炮由村西門樓一直掛到村東的門樓。

傍晚全體村民在塘基上聚餐後,天色轉暗,村民就敲響鑼鼓,村西門樓的鞭炮被點燃。爆炮順著竹杆足足燃燒了20多分鐘。接著,由村和旅外鄉親出資買來的煙花依次在村子上空燃放,只見煙霧瀰漫,火樹銀花,人人興高採烈,氣氛異常熱鬧。儀式延續到晚上8點多。

痴迷看戲 拆了祠堂建劇場

小雯還介紹,該村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放完煙花後做大戲,即是粵劇表演。以前主要是由村民組成兩個劇團自導自演。隨著改革開放後不少村民移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改為請戲班演出。現在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連續三晚表演不同劇目,不少村民攜家人前來觀看。

她說,為了看戲,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村中專門建有一個其他鄉村不常見,可以容納1000多名觀眾的露天的平洲影劇場。「劇場是把長房的建功祖祠堂拆了,用祠堂的磚石建造的。祠堂原來是很漂亮的鍋耳祠堂,村民至今對那裡仍有很深印象。」

據悉,平洲村民愛好粵劇由來已久,外人稱之為「戲竇」,高峰時期村裡有兩個劇團。除了春節、元宵節在村中表演外,更被邀請到臺山其他地方和恩平、開平等地表演。小雯表示,因為村人對粵劇比較熟悉,所以後來請的戲班來表演都是很認真,他們都知道這裡臥虎藏龍,不能敷衍了事。

編輯:吳彤

相關焦點

  • 油飯,屬於臺山人的元宵節味道!
    元宵佳節,除了吃湯圓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外,各地還有許多其他應節食品。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在臺山,大多數人會在這一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油飯。元宵吃油飯是臺城及周邊鄉鎮的習俗。油飯一般按一定比例用糯米加粘米煮成飯,再摻以炒熟的菜果粒、臘肉粒、臘腸粒、蝦米、冬菇等配料,也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食材進行搭配,近乎「八寶飯」。雖名為油飯,但吃起來卻油而不膩,鹹香可口。今年42歲的許素玲是端芬墩寨人,在朋友一家私房菜餐廳擔任烹飪已有10年。
  • 吃一碗傳統特色的「鹹湯圓」這個元宵節江門市民不出門一樣開心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佳節,全國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江門市民響應號召,自覺少出門,不聚會。而今天元宵佳節,他們用相互傳統元宵祝福心意,傳遞防疫信息,而更多的市民,在家裡製作具有五邑特色傳統風味的湯圓,這個元宵節江門市民不出門一樣開開心心。 居住在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的陳阿姨一早起床,就備料製作「鹹湯圓」。
  • 臺山人吃鹹湯圓習俗登上央視
    江門日報訊 (記者/林育輝) 昨日(12月21日)是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全國各地人民有著不同的慶祝方式。
  • 吃油飯咯餵!元宵節臺山人就好這口,內含製作方法……
    元宵佳節,除了吃湯圓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外,各地還有許多其他應節食品。大多數人會在這一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油飯。元宵吃油飯是臺城及周邊鄉鎮的習俗。油飯一般按一定比例用糯米加粘米煮成飯,再摻以炒熟的菜果粒、臘肉粒、臘腸粒、蝦米、冬菇等配料,也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食材進行搭配,近乎「八寶飯」。雖名為油飯,但吃起來卻油而不膩,鹹香可口。
  • 臺山人過冬至,梗系吃鹹湯圓啦!
    >說到臺山人的冬至, 鹹湯圓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您吃鹹湯圓了嗎? 臺山鹹湯圓 ▼▼▼▼▼▼▼▼▼▼▼▼▼▼▼▼▼▼▼▼▼▼▼▼▼▼▼▼▼
  • 僑鄉美食:冬至將至 廣東臺山鹹湯圓受青睞(圖)
    中國僑網江門12月19日電 題:僑鄉美食:冬至將至臺山鹹湯圓受青睞在廣東臺山,人們喜歡用各種本土食材來烹飪一鍋獨具地方特色的鹹湯圓在冬至當天與家人一起享用,寓意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臺山鹹湯圓 郭軍 攝  據臺山當地的老人介紹,以前在農村裡,每年冬至前一個多月,家家戶戶就陸續開始揀米、洗米、搗米、篩粉、曬粉。如今,到臺山各大菜市場及各鄉鎮的糧油店裡都能買到各種各樣的糯米粉。
  • 僑鄉美食:臺山菜果飯
    炒好的餡料 李曉春 攝中國僑網江門12月7日電 題:僑鄉美食:臺山菜果飯作者 李曉春北風起,腊味香。每到這個季節,廣東的部分媽媽們都開始著手製作廣式臘肉,無論是炒菜、焗飯,還是清蒸,都能品嘗到那醃製好的豬肉在北風和陽光的作用下所產生的臘香。
  • 臺山鹹湯圓上央視了!看完餓了~
    臺山鹹湯圓上央視了!說到臺山人的冬至鹹湯圓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冬至日臺山人這碗鹹湯圓被「端」上央視了↓↓↓臺山鹹湯圓臺山鹹湯圓和別處的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糯米粉搓成圓,材料煮湯底
  • 臺山鹹湯圓上央視了!看完餓了~
    俗話說:「冬至大過年」 在臺山人眼中 冬至比春節更加重要 在外打拼的臺山人紛紛回家 享受合家團圓的快樂時光 說到臺山人的冬至 鹹湯圓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冬至日
  • 鹹湯圓?還是海鮮味的?臺山人:一大鍋香味濃鬱,吃過你就知道了
    導語:臺山當地傳統特色柴火鹹湯丸,你吃過嗎?今期大喜來教你們怎麼做說起湯圓,我的第一直觀印象不外乎花生餡、芝麻餡、糖餡這種甜滋滋的口味,但是在江門的臺山,大喜發現當地人最常吃的一種湯圓,居然是鹹的!他們的湯圓本身不帶餡,純手工做成小圓,搭配一大鍋鮮味無敵的濃湯,湯丸口感香糯美味,湯底鹹香鮮甜。在臺山,每個節日,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應節美食。最重要的是,做無餡湯圓的過程很快,節省了很多時間。但口感味道絕不比其他甜湯圓差,吃膩了甜湯圓的你一定要試試,說不定你也會從此愛上了。
  • 蕪湖包湯圓 做花燈 看大戲 歡歡喜喜鬧元宵
    編者按:春節的「年味」還未完全散去,轉眼間元宵佳節已悄然來臨,將快樂、喜慶再次帶到江城蕪湖。在元宵節來臨之際,蕪湖市通過舉辦包湯圓、做花燈、猜燈謎、看大戲、百家宴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與此同時,大家也不忘關愛孤寡空巢老人、環衛工、流動女童等特殊群體,通過送湯圓吃湯圓等活動,溫暖了他們內心深處。   老少同樂包湯圓
  • 元宵湯圓到底該吃甜還是鹹?都別爭了,答案在這裡!
    【都說吃了湯圓才算把年過完,南、北方湯圓甜鹹黨們也即將抵達「戰場」!你是愛吃甜還是鹹湯圓?】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年後假期的第一個節日,在這天,人們賞燈、猜燈謎,最少不了的還是吃元宵或湯圓。吃甜還是鹹?
  • 晝短夜長,今日冬至 | 吃一碗臺山鹹湯圓
    今天,您吃鹹湯圓了嗎?臺山鹹湯圓臺山鹹湯圓和別處的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糯米飯搓成圓,材料煮湯底用料以新鮮海鮮,肉類,蔬菜等為主,如臺山鮮蠔、蝦米、鯪魚餅、白蘿蔔絲、紹菜絲、冬菇絲、臘腸、一鍋鹹湯圓好吃與否與湯底有很大關係。
  • 安徽馬鞍山:民俗文化唱大戲 歡歡喜喜鬧元宵
    含山縣:觀燈會猜燈謎感受傳統文化  連日來,含山縣開展形式多樣的迎元宵活動,喜慶氣氛濃鬱。  在清溪鎮,傳統民俗文化——春節燈會,每晚在震撼人心的鑼鼓聲中拉開帷幕。據介紹,含山縣清溪鎮春節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主要有:春節燈會、正月唱大戲、正月族譜儀式。
  • 【明天系冬至 記得吃湯圓哦!!】附送江門五邑最愛的「鹹湯圓」製作方法,一學就會!!
    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南方則是吃湯圓,而在江門五邑(江門,臺山,開平,恩平,新會)一帶流行吃「鹹湯圓」。下面附送鹹湯圓製作方法:用手把糯米粉搓成一個個湯圓,排列在平板上備用。4. 把蘿蔔和香菇切成絲。臘腸切成細丁。5. 碎肉用醬油,鹽,味精調味,加入菱粉攪拌至起膠。6. 把蔥切成蔥花,芫茜切碎。7.燒兩鍋水,一鍋煮湯圓,一鍋煮湯。湯水的份量取決於多少人吃,及每人喝湯多寡。8. 水開了,才能放湯圓下去煮。9. 湯圓浮上水面,就熟了。
  • 鹹湯圓的獨門秘方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吃一碗熱乎乎的湯圓是元宵節的傳統湯圓象徵著一家人
  • 送命題又來了:湯圓還是元宵?甜的還是鹹的?
    小編果然不是天選之人,木有搶到票,只能在家,煮個元宵,撫慰自己受傷的心了。那麼,歷史性的問題又來了:到底是元宵還是湯圓?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家最愛的元宵吧!小時候,臺灣家裡吃的是湯圓,不是元宵,可能鄉下地方,元宵太麻煩,也買不到。
  • 元宵(湯圓)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
    在元宵節裡吃元宵是再正常的不過的了,不過說到這裡肯定有很多朋友不答應了,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吃的都是湯圓,而不是元宵。至於湯圓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這個問題就更難回答了,肯定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下面我們還是來看看網友們分享的元宵(湯圓)圖片吧,你吃過哪一種?
  • 尋味江門|這是一場吃貨之旅,帶上這份地道美食攻略...
    小編要送上一份江門地道美食榜單江門地區的飲食主要是以粵菜為主,多吃海鮮、野味等,江門下屬的區及地級市都有各自的特色美食,如恩平瀨粉、開平馬岡鵝、臺山黃鱔飯等,小吃最為出名的是粥、粵式點心、田螺。攤位集中的食街,尤其是夜排檔,燒、炒、燴、炸聲聲入耳,熱鬧非凡。其中艾餈、狗尾仔、恩平燒餅、臺山黃鱔飯、爽甜水蘿蔔、開平缽仔糕、開平軟餅被列為廣東傳統特色小吃。
  • 元宵和湯圓有什麼不一樣?南方湯圓北方元宵
    其實,湯圓和元宵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是製作方法。湯圓是像包水餃那樣包出來的;而元宵,先做好每一份餡料,和上糯米粉,用工具"篩",最後「滾」成球狀。 「元宵」,是現在我國北方的叫法;而在南方,人們通常稱為「湯圓」。俗話說「北滾元宵,南包湯圓」,元宵和湯圓,不僅製作原料和加工工藝有所不同,口味也不一樣。元宵煮的時間長,要10分鐘以上;湯圓煮的時間短,3至5分鐘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