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解「三點水」——歐陽詢有哪幾種寫法?

2021-01-20 書法入門

這是為您分享的第369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大家知道一下,這個三點水這些寫法上,大家不必拘泥就是了,但是要知道這幾種寫法。」

本節圖文來自田蘊章系列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80集:「館閣體書法」與「澤」字。

主持人:田老師,在今天的《每日一字》節目當中,您要給大家講解和示範哪一個字呢?


田蘊章:我們今天講一個「澤」字,這個「澤」就是「潤澤」的「澤」。


我先把這個字寫下來,我們先看一看楷書這個「澤」字的寫法。




這是這個澤字,關於這個「澤」字,我們要向大家從技術上多說幾句。



(圖:「澤」字楷書示範一)


先說一下從文字的意義上說,不用解釋大家都明白這個字,但是要告訴大家,如果你要學詩詞,學寫對聯、楹聯這樣的話,要知道這個「澤」字是入聲字,是入聲。而且入聲字在咱們北方人來講,一般的認讀比較困難,記憶當中只有死記硬背。但是關於這個「澤」字,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竅門,大概咱們北方凡是讀「澤」字的音,讀「澤」字的這個音基本上都是入聲字,它不像其他的入聲字。


比如說「時」,這個「時間」的「時」,這是個平聲,陽平,但是「石頭」的「石」,就是個入聲,比如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那個「十」字,也應該是入聲。所以它在北方同樣都讀「十」,有的就是入聲,有的就是平平聲。


但是這個「澤」字,應該說基本上都是入聲,比如說「原則」的「則」,也是入聲,「責任」的「責」,也是入聲,這個「澤」字也是入聲。我們沒有特別地查閱,在我印象當中,我知道的「澤」字大概差不多都是入聲,因此先在這點跟大家說一下。


另外關於這個「澤」字,我們今天主要講三點水。因為前幾期開始我們就是講偏旁部首,偏旁部首三點水是一個重要的一方面,單寫這三點水看來沒有什麼大的難度,但是細講起來,這個三點水卻有很多的一些個知識性的東西。我們現在向大家做一點介紹。


大家首先看這三點水,它是根據右方的字形來決定三點水的形狀,現在這三點水第一點和右方是取平的,因為右方這個字很高,很高,所以它隨著這個右方的字形的長,所以這三點水寫的也比較直。為什麼呢,因為你如果不直的話,就和右方不對稱了。所以這樣的字,一般地寫得比較的直,三點水,略有弧度。




一點也沒有,完全點成這樣的三點水,這樣的,這就不好,太直了,但是總是有一點弧度。下方的這個挑筆實際上也是一點,這個挑筆也稍稍地向外一點,總的體形是有一點弓形,但是弓到什麼程度,是決定右方的這個字形。


我再寫一遍這個「澤」字大家看。




注意,這一點是這樣,這邊稍靠外一點,這一筆往上起。注意,這個尖峰起筆的時候,是直指這個首點的這個部位,注意看,指的是這個部位。



(圖:「澤」字楷書示範二)


黃自元在《九十二法》當中,對於這個三點水解釋的非常精到。他說,「末點之鋒遙指首點之駐」,這講得非常的精確,講得好。我們把這句話寫下來,讓朋友們看一看。




就是「末點之鋒,遙指」,就是「遙遠」的「遙」字,「遙指」,「指向」的「指」,「首點」,就是第一點,指的是第一個點的「之駐」,哪個「駐」呢,就是「駐筆」的「駐」,停下來的意思。「末點之鋒遙指首點之駐」,就是末點的這個鋒芒所向遙指著第一個點最後駐筆的那個地方。



(圖:「澤」字楷書示範三)


這有一點意思就是說,「水流千遭歸大海」,或者是水流來流去,周而復始,又轉回去了。可能有這麼一個含義,也許是我的曲解,但是無論如何,在寫這個楷書的時候,這一點應該是最後一點遙指首點之駐,應該是這樣。行書草書怎麼樣呢?一會我們再講,它的方法不一樣.


我們再寫一遍「澤」字的楷書寫法。




注意,這中間在寫到右邊這一塊的時候,它有很多很多的結構需要有筆畫方面這種距離,有很多講究。這筆要有力量,這個「澤」字。



(圖:「澤」字楷書示範四)


關於右方的這個「睪」字,這個字一般的在我們現在的規範字當中,在繁體當中,它應該是兩橫,但是古人在碑帖當中都寫三橫,包括「幸福」的「幸」字,差不多都寫三橫,乃至「辛苦」的「辛」字,也很多人都寫成三橫。因為古碑帖都是這樣寫,多數是這樣寫,所以我們也向大家說一下,介紹的也是這個三橫的。比如說,我一定要寫兩橫的,那也不難寫,三橫能寫好,兩橫就不成問題。


我們再來解釋一下這個三點水,這個三點水歐陽詢寫的時候經常是這樣的,注意看,一小短撇,一個豎筆,再一挑,他是這樣,這是歐體字寫三點水的一個基本的風格面貌。




歐陽詢的這種寫法,也主要是學魏碑而來,魏碑當中過去就有很多是這樣寫的,只不過歐陽詢用的更技巧、更高妙,所以在這點上應該說歐陽詢是把北碑的一些個技法,更加高度的囊括和進步化了。因此在寫這個的時候,歐陽詢經常用這種點法,再看。




也許頭一筆用了這樣一個點,第二筆就是這樣下來,第三筆這樣挑上去。或者是頭一筆就是撇,然後再寫再寫,這是歐陽詢寫三點水的一個基本方法。



(圖:「澤」字楷書示範五)


但是歐陽詢偶然的寫,特別是我在查閱歐陽詢字帖當中,發現有兩個字,歐陽詢都用的是我現在三點水這個點法。他比如寫一個「池水」的「池」,他就是這樣寫,比如說「池」,他就是這樣寫。




所以,歐陽詢為什麼在寫「池」字的時候,基本上都用這樣的三點水,而不用前邊我說的那一種,我到現在不知道為什麼。



(圖:「澤」字楷書示範六之「池」)


但是經過我查閱,他寫三點水當中,專用這麼樣的我們通常現在所點的這個三點水就是這樣,一二,這樣三點水,而不用這種,而不用這種,多見於「池」。




還有一字就是「沉」,「沉淪」的「沉」字,這樣的字,他基本上都是用的這樣寫,是這樣,類似這些字。什麼原因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能總結得出來,歐陽詢寫三點水有兩種方法。


至於左邊三點,用三個帶有遊絲的這樣的一個點法,也不盡相同。偶然歐陽詢寫三點水有這樣的時候,這點了一點,下邊就直接拉下來,使這兩點相連,連在一塊這樣寫,大家看。





(圖:「澤」字楷書示範七)


所以這樣寫的時候也有,我們知道一下就可以了,這三點水寫起來的時候大家不用拘泥,說這歐陽詢寫這個「澤」字的時候,就用了那樣的三點水,寫「潤澤」的「潤」的時候,就用了那樣的三點水,我一定也要這麼死搬硬套的,不必要,知道這三點水的寫法,怎麼寫都是可以的。


所以大家知道一下,這個三點水這些寫法上,大家不必拘泥就是了,但是要知道這幾種寫法。我們關於這個楷書的這個「澤」字,三點水的技法,就向大家介紹這麼多。


(未完待續,接下來講解示範「澤」字行書技法。)


臨習參考



晉王羲之楷書《黃庭經》之「澤」字



唐歐陽詢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澤」字



唐歐陽詢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池」字



唐歐陽詢楷書《虞恭公溫彥博碑》之「池」字



唐歐陽詢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沉」字



唐顏真卿楷書《多寶塔碑》之「沉」字


講座視頻





文字編輯/彭澎

動圖製作/彬子



最通俗的講述,最正統的書法


「書法入門」(微信號:shufarumen):

獨家刊發田蘊章老師系列書法講座圖文版。

如需轉載,敬請聯繫獲得許可。

相關焦點

  • 初學歐體字的幾種筆畫書寫方法
    而隋唐時期的書法家歐陽詢,其楷書,歷來備受書法研習者推崇,列為書法首學之綱目。歐楷字體遒勁有力、布局巧妙、筆畫精確、筆鋒險峻、風格硬朗。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歐體字的幾種主要筆畫書寫方法。第一,點的寫法。
  • 歐陽詢、米芾、趙孟寫的都不如姚綬
    姚姓留有從母系氏族社會傳到今的痕跡,從女兆聲,或為姚,嬈也。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至今近5000年,是中國四大歷史最長的姓之一。《說文》:「虞舜居姚虛,因以為姓。從女,兆聲。或以為姚,饒也。
  • 平治書院專題學習田英章歐陽詢歐體楷書-「安」字寫法
    2、安的字寶蓋頭要小,因為下面有一個主筆橫,以防止喧賓奪主。3、長橫要大膽的抗肩,中間略細。4、女子旁(底)是基本功,詳細見平治書院偏旁部首講解,可以關注相關平治書院帳號!歐公在九成宮的一個安字的寫法形態。臨寫不好,僅供參考。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碑林琳琅滿目,是中國文明史上一大隗寶,也為我們學習書法提供了良好的選材和臨帖資源。作為今天的學習書法的愛好者,科技、生活節奏很快,愛好者們很難靜下心來 學習書法,很多人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不到堅持。
  • 歐楷豎鉤的寫法 當今有3大流派之爭 你支持哪一派
    今天的主題是歐楷豎鉤的寫法以田英章老師的說法作為開場:「沒有人知道歐陽詢當初是怎麼寫的,只要能寫下來,怎麼用筆都是可以的。」歐楷豎鉤的寫法,目前書法江湖上大體分3種,正是前面介紹的三大流派。直接學歐陽詢的書友一般很難認同這種寫法。四、歐陽詢到底是怎麼寫豎鉤的呢?我們都知道,歐陽詢學過王羲之(南陳時候)、索靖(北派代表人物之一,與衛瓘齊名)、鍾繇、隋碑(來源於魏碑)等等。歐陽詢學得比較雜,只要能入他法眼的都學習。
  • 楷書中的兩點水和三點水怎麼寫法
    楷書中兩點水和三點水一般我們這裡講的多用於左邊偏旁的的部首,不是底部的三點水,雖然看上去這個兩個點三個點很簡單,其實如果想寫好這個兩三個點還是要注意很多的是事情,那麼我們先看一下兩點水和三點水的寫法。兩點水的寫法
  •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墨跡版,千年不朽的書法真跡,飄逸險絕格韻清雅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墨跡版欣賞:歐陽詢書法其實算是眾家的結合,他的書法不僅融入了漢朝時期的隸書的一些特點,也汲取了晉代時期楷書的精髓。歐陽詢的書法相對來講是非常嚴謹工整的,他的字體習慣性偏長,但是整體來說還是比較緊密,並不鬆散。
  • 毛筆書法中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的寫法與結構分析
    三點水和兩點水都和水有關,在漢字中經常出現。 作為偏旁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多在字的左邊,而且它們一般所佔位置較小,這樣就可以右邊字的主要部分讓出足夠的空間,這樣才會主次分明,體現出漢字結構揖讓的特點。
  • 名人丨歐陽詢與書堂山:那座山峰令人仰望千年
    繼續上山,至山頂,見一小塊凹地,一塊不規則的大石上亂七八糟刻了一些字,歐陽強說這就是歐陽詢的墓址了。雖然面對的只是一片草地,歐陽強還是虔誠地拜了祖宗。他想如幾年前那樣在山頂遠眺洞庭,樹叢遮天蔽日,未能如願。在枯樹和刺蓬中跌跌撞撞下山,佘哲軍說,沿著書堂山山腳走一圈,有五公裡。 離山腳500米處,就是歐陽詢出生的鎮南將軍府,尋去,已成一片栽滿黃瓜、豆角的菜園。但府後的兩口井還在。
  • 單人旁、雙人旁、三點水、言字旁,草書寫法均相似,該如何分辨?
    在草書當中,又很多偏旁部首的寫法類似甚至完全相同,給書法愛好者學習草書帶來困難。我們今天要分析的就是單人旁、雙人旁、三點水、言字旁這四種左偏旁的寫法。基本草書符號:在草書當中,這四種左偏旁的寫法可以一樣,是同一個草書符號,寫法為一豎略帶勾連,但是按草書習慣,一般不與右邊相連,偶有牽引,用筆也輕。1、單人旁如《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佳」字,下圖左邊這個草書符號代表單人旁。
  • 歐陽詢楷書結體92法之一:天覆,下面筆畫,盡在五指山掌控之中
    文中示例以歐陽詢楷書為主,有些地方會用顏真卿、柳公權等名家的楷書進行對照,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黃自元在介紹歐陽詢楷書結體92法的時候,開篇就說道:「天覆者,凡畫皆冒於其下。」簡單的說就是,在楷書的結體中,如果上面的部分橫向開張,下面的筆畫,都要盡在五指山的掌控之中,形成一個上寬下窄的收放對比。
  • 歐陽詢的行書代表作《張翰思鱸帖》
    奉應一篇歐陽詢的行書代表作《張翰思鱸帖》,此帖也稱《張翰帖》,《季鷹帖》。紙本,縱:25.1cm,橫:31.7cm,行書,11行98字。此帖於我而言多年前已經觀摩,對於其的第一印象依舊記憶如新:字體修長&左低右高。
  • 真正的楷書筆法,四川成都書法家李小龍奉獻,歐陽詢秘傳
    天心聰明正直,監觀四方,考察有德,授之百藝,降之百福,使傳天命。大道廢,聖賢出。於是四川成都書法家李小龍大師,攜龍鳳之姿滿腹絕學,閃亮登臨百家號,以迅雷烈風之勢聚天下群儒,講學布道傳授正大光明的儒門絕技。
  • 看看歐陽詢的生平事跡,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書法的這種「逆境」很難自己控制,最好是有老師來指導,這也是為什麼「自學書法等於自殺」的原因,自己給自己製造逆境非常困難!03 養父江總能詩書 官場仕途助信本(歐陽詢,字信本)歐陽詢成為孤兒後被江總收留。
  • 福大命大、大難不死的書法家,說一說歐陽詢
    歐陽詢其祖父和其父親都是軍人出身,都是帶兵打仗的,尤其是其父親完全繼承了其祖父的大業,20歲時就隨其祖父從軍,且驍勇善戰,但歐陽詢卻沒有機會子承父業了,因為他父親遠離皇帝,擁有重兵在手,皇帝聽了風言風語,擔心其父親會謀反,準備取消其父親的職務,不再擔任重要軍職,其父親被逼無奈起兵造反,但只堅持了一年就失敗了,除了歐陽詢,全家都被殺了,謀反是要誅滅九族的,全家只有
  • 「福」字從古至今有哪些寫法?至少3-5種你重未見過!
    (福字紋雨花石)中國「福」文化淵源流長,各種「福」字寫法超過了一萬種(很多地方建有「萬福園」、「萬福長廊」等景點),還有各種福字紋(如上圖),不可枚舉。先來看看幾種不太常見的寫法:下面將書法文獻中較為常見的「福」字寫法分享給大家共賞:清 · 鄧石如 · 張子西銘馬王堆帛書漢 · 禮器碑漢 · 曹全碑泰山金剛經:
  • 蘇東坡為何罵歐陽詢的字「勁險刻厲,正稱其貌」?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蘇東坡「評書入人」,嫌歐陽詢長得醜。所說歐陽詢長得非常醜,《新唐書·儒學傳》中說歐陽詢「貌寢侻,敏悟絕人」,「寢侻(tuì)」就是醜陋的意思。還有資料說歐陽詢長得像猿猴,長孫無忌曾打趣歐陽詢「聳膊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閣上,畫此一獼猴?」
  • 歐陽詢78歲時寫的小楷,如今意外出土,這字讓很多人看懵了!
    楷書哪一家最強?毫無疑問,自唐以來,以歐陽詢為最。歐陽詢是「楷書四大家」之一,其書法開了唐代楷書之先河,繼承了《蘇孝慈墓誌》等一系列北碑的用筆技法,同時又能夠參以南朝筆法,從而奠定了歐體楷書在唐代楷書中的地位。
  • 我為什麼選擇《化度寺碑》原帖來練歐陽詢的楷書
    唐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書,貞觀五年(631)十一月刻。原石早佚,宋代已有翻刻本數種流傳。據吳湖帆藏本前所制的碑式還原圖,原刻可能分35行,行33字。《化度寺碑》的妙處,在於嚴謹縝密,神氣深隱, 具有體方筆圓之妙,有超塵絕世之概。
  • 比對下歐陽詢的字,你就懂了!
    我們先看用筆上的不同,對比一下田英章與歐陽詢的「無」字!再來看結字,比較一下田英章與歐陽詢的「般」字:學習歐楷,要勤於臨帖,而對於歐陽詢而言,最為成熟且字數較少,並且字字經典的作品莫過於他的歐楷《心經》了,常常抄寫《心經》具有積累功德的作品,下面這部歐陽詢的《心經》字字精穩,無絲毫習氣,當你將這件作品臨摹多變,才能真正體會到歐陽詢楷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