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寶哥講故事
在人類社會,人分為三六九等,是有高貴卑微之分的。地位尊貴之人高高在上,身份卑賤之人仰人鼻息。這種分法,最早出現在兩千多年前。東漢的班固將人分為上等人(上智)、中等人(中人)、下等人(下愚)。這三個等級中的每一個等級都有三個細分,分別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這就是三六九等的最早說法。
不曾想,在西遊世界中,神仙也分為三六九等的。他們是這樣排位的: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二十八星宿。
整個天庭又委託玉皇大帝作為管理者,他高高地坐在靈霄寶殿正中央統領三界,就連三清都要朝他行禮稱臣。
作為三界主宰,各路神仙是怎麼稱呼玉帝的呢?是不是跪在玉帝面前叫他「玉帝」?我們一起到原文中看一看吧。
在西遊記的第三回裡,因為孫悟空初得神功,他輕鬆地打敗了巨靈神和哪吒,於是玉帝決定再派高手出戰。這個時候道派的太白金星走了出來,他是這麼稱呼玉帝的:「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
無獨有偶,就連道派始祖太上老君也是這麼稱呼玉帝的,在原文的第五回裡,太上老君朝玉帝如此說:「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
不僅道派大小神仙稱呼玉帝為「陛下」,就連西天的觀音,也是這麼稱呼玉帝的。在原文第6回裡,由於孫悟空在花果山大殺四方,打得十萬天兵天將竟潰不成軍。觀音見狀後向玉帝舉薦二郎神,她是這麼說的:「陛下寬心,貧僧舉一神,可擒這猴。」
要知道在西遊記裡,觀音的身份可是非同小可,她不僅是四大菩薩之首,更是有七佛之師的身份。在天庭,觀音還是五方五老之一,可就這麼一位大人物,也要向玉帝尊稱一聲「陛下」。
知道了太上老君、太白金星、觀音菩薩對玉帝的稱呼,靈山的掌舵者如來佛祖,他又是怎麼稱呼玉帝的呢?原來在西遊記原文中,如來佛祖從不叫玉帝「陛下」,這又是為什麼呢?
當孫悟空出了八卦爐打得滿天諸神丟盔棄甲的時候,玉帝叫人喊來了靈山的如來過來幫忙。此刻的如來正在靈山的課堂上課,他聽聞了旨意後,對著滿教室的學生是這麼說的:「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當降服了孫悟空之後,如來被邀請去參加安天大會,當如來見到了玉帝,他是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
大家注意到沒有,如來沒有和太白金星一樣自稱「臣」,也果然沒叫玉帝「陛下」,他反而叫玉帝為「大天尊」!
何為大天尊?在古代道書中曾寫道,玉帝稱之為「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因此玉帝又叫做「大天尊」。
為何唯獨如來不叫玉帝「陛下」,反而叫他「大天尊」呢?原來在西遊世界中,吳承恩有明顯抬高如來的身份地位。不僅如此,整部西遊記都有明顯地揚佛抑道。
在吳承恩的西遊記裡,玉帝雖然是三界主宰,他好比古時的周王,而如來的身份地位像極了那時候的諸侯王。所以在靈山,如來有屬於自己的內閣。當開啟西天取經計劃的時候,原文說觀音是「奉旨上長安」,這裡的「旨」就是奉如來的「旨意」。
所以,如來不需要喊玉帝「陛下」,也不需要自稱「臣子」,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