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後熱敷是誤區

2020-12-19 正北方網

崴腳,即踝關節扭傷,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扭傷。在日常生活中,路面不平、上下臺階、鞋子穿的不舒服(高跟鞋、厚底鞋、鞋碼偏大)等因素都極易誘發踝關節扭傷。那麼崴腳後該如何處理?冷敷還是熱敷?能不能貼膏藥?要不要手法按揉活血化瘀?事實上,不正確的處理方式不僅無法改善扭傷症狀,反而可能會留下後遺症,讓習慣性崴腳、骨骼脫臼等一系列潛在風險離你越來越近!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明確踝關節損傷的正確急救措施。

如何辨別腳踝損傷的輕重程度

大家都有過崴腳的經歷,有的人休息片刻就可以行走、運動;有的人即便休息後也無法站立或是行走,必須靠支撐面或是其他人幫助才能完成上述動作;還有的人可能當時可以行走,回家後就腫了很大一塊凸起或是損傷處淤血發青了………總之,每個人崴腳的輕重程度是不同的,那麼急救方法也就因人而異了。因此,選擇正確的急救方法前,必須先明確自己腳踝損傷的嚴重程度。

醫生表示,一旦踝關節發生扭傷,應該立即停止活動,要先檢查扭傷的部位和傷害的程度再做處理。絕大多數為足內翻所致,主要造成踝關節外側副韌帶不同程度的損傷;而因足外翻導致的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較少發生。受傷部位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壓痛明顯、活動受限、腫脹、青紫、甚至骨折、畸形等。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扭傷:踝關節的內側或外側,尤其是內踝或外踝的下方,若是壓痛明顯,被動屈曲踝關節、牽拉受傷的副韌帶時疼痛加重,局部迅速的出現腫脹,甚至是出現淤血,局部青紫,就應該是扭傷了。

○骨折:若是出現急性,甚至出現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應考慮為骨折,需要儘快就醫;少數嚴重者出現軟組織破損、出血,甚至骨的斷端與外界相通,形成開放性骨折。

明確了損傷程度才好「對症下藥」。不然如果把骨折當成普通的扭傷處理,就有可能耽誤治療時機!

正確的踝關節損傷急救處理方法

1.立即停止行走、運動或勞動等活動,取坐位或臥位。同時,可用枕頭、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墊高,以利靜脈回流,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2.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使毛細血管收縮,以減少出血或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在受傷48小時內,每2-3小時一次,每次15-20分鐘。冷敷時,皮膚感覺有四個階段:冷、痛、熱、麻,當感覺麻木時,便可停止冷敷。

小編親身經歷分享:之前一直都弄不清楚,直到在醫院實習的時候被氧氣罐砸到了腳,腫起了個包,立馬去照了個片子,沒有骨折才安心回去。科室的老師給我送了幾個冰袋,冷敷了一晚上,才慢慢開始消腫。這也讓我更加印象深刻,崴腳後應先冷敷!

3.冷敷的同時或冷敷後可用繃帶、三角巾摺疊成條帶或衣物等布料對踝關節及其周圍進行「8」字形加壓包紮。亦可用數條寬膠布從足底向踝關節及足背部粘貼,每塊膠布壓住前一塊膠布的2/3,固定踝關節,以減少活動度。

無論包紮或用膠布粘貼均應使受傷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受傷的內踝形成足內翻,以減輕對受傷的副韌帶或肌肉的牽拉,從而減輕或避免加重損傷。

4.如已發生或懷疑發生骨折,應選用兩塊長約30釐米的木板或硬紙板分別置於受傷部位的內外兩側,並在受傷部位加放棉墊、毛巾或衣物等,然後再用繃帶或三角巾等物把兩塊木板固定結紮。如為開放性骨折應加壓包紮止血後再將骨折處固定。

5.受傷後切忌推拿按摩受傷部位,切忌立即熱敷,熱敷需在受傷24-48小時後開始進行。

6.最好用單架把傷員送往醫院進一步診斷救治。必要時可撥打急救電話120,請專業急救人員進一步處理。

急救踝關節損傷的誤區:

誤區1:揉搓腳踝腫起的部位,想要把淤積的血揉散。

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後,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恢復。如果扭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強迫運動,血管就會擴張,勢必會增加出血和滲出量,加重腫脹和疼痛。因此,崴腳後24小時內切忌不可揉搓。

誤區2:用熱毛巾敷,想活血消腫

崴腳當時不可以熱敷,因血管擴張,出血和滲出量都會增多,同時也會加劇腫脹和疼痛。但24-48小時後可以進行熱敷,這樣做也是為了讓血管擴張,擴張後那些已經滲出的物質可以重新吸收回去,從而減輕了腫脹。

誤區3:強忍著疼走路、活動,想要「存住筋」

人們常說的「存住筋」,實際上是損傷後軟組織的粘連,而出現這種情況是在損傷的中後期。

誤區4:馬上貼膏藥

請勿在短時間內就使用膏藥貼,否則有可能會加重症狀。具體使用應根據嚴重程度在一定範圍內酌情掌握。不可忽略持續地疼痛,應讓疼痛的肌肉得到休息。

[責任編輯:賈丕銳]

相關焦點

  •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時間:2018-12-26 15:12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有時候走路著急,經常會不小心崴到腳。而且一些女性朋友喜歡穿高跟鞋,走路不穩,也很容易崴腳。
  • 崴腳後,如何正確恢復!
    主要原因是因為很多人對崴腳的不重視,認為「沒有骨折,還可以走,休息一下就可以」的心理,導致再次崴腳。所以崴腳後的康復過程,對下一步的訓練至關重要。什麼是崴腳?崴腳,以足部強力內翻導致外側韌帶損傷較為常見。腳踝既要承受身體的重量,又要傳導力讓人在地面上進行靈活的運動,而足踝的韌帶則有保護關節穩定性的重要作用。
  • 崴腳後到底熱敷還是冰敷,資深崴腳倒黴蛋告訴你,咋處理好得更快
    很多朋友崴腳脖子,都表現為外側韌帶的痛疼、腫脹和活動不便,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儘管大部分人的崴腳並不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可處理不當就會造成踝關節穩定性下降,發生反覆崴腳的問題。一旦下次崴腳時受到的外力衝擊過大,就會造成韌帶撕裂或踝骨骨折,患者的踝關節就有致殘的危險。
  • 崴腳後按摩、熱敷、擦藥油……這些操作很可能毀了你的腳踝
    例如生活中最常遇見的崴腳,看似是小事,但是處理不當會引發大問題。「5.29,我愛腳」明天是第5個「世界愛足日」,今年的主題為「科學健足,重返運動」。快看一看,你是自己腳踝的殺手嗎?骨科的常見病之一腳踝扭傷俗稱崴腳。河南省人民醫院創傷治療中心副主任醫師範磊介紹,這幾乎是骨科急診接診最多的病種之一,即使在平地行走,也有可能出現踝關節扭傷。
  • 那些經常崴腳的人,一定是踩過這5個坑!
    有些人在崴過一次腳後,會習慣性的崴腳,走路多了腳踝就會腫脹、疼痛,時間長了,踝關節的軟骨出現磨損,甚至出現骨刺,這都是因為患者在第一次崴腳時沒有正確處理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崴腳後會造成後遺症的那幾個坑!
  • 為何一朝「崴腳」,就常常「崴腳」
    崴腳了,到底要不要緊?有很多人,在運動或走路時發生了踝關節扭傷,也就是崴腳,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養兩天」就好了,可是後來卻隔三差五的崴腳。有統計顯示,未經正規治療的踝關節扭傷,往往會遺留踝關節不穩定等後遺症,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崴腳」。所以,對待」崴腳「這個小毛病,切莫大意,以免留下後患。踝關節扭傷會造成什麼後果?急性踝關節扭傷是一種最常見的運動損傷。
  • 崴腳後醫生讓打石膏 靠譜嗎? 足外科專家:這事挺靠譜
    近日,讀者劉先生向瀋陽晚報新聞熱線求助:他一周前打桌球時不小心崴了腳,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一次普通的崴腳竟然還要打石膏。劉先生說,崴腳後自己並沒當回事,可是幾天過了仍不見好轉。觀點崴腳後有必要藉助石膏固定楊茂偉接受採訪時表示:「踝關節扭傷也就是老百姓(603883,股吧)常說的崴腳。很多人覺得骨折了才需要打石膏,崴腳沒有必要打石膏,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楊茂偉說,踝關節扭傷容易導致內外側韌帶等組織的損傷,早期如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久而久之會導致踝關節韌帶鬆弛和踝關節不穩定。
  • 崴腳了可怎麼辦?想要消腫止疼,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
    一般來說,崴腳後由於局部軟組織的受損,崴腳處常呈現腫痛表現,並表現出一定的關節活動障礙。崴腳後及時的處理對於後續的治療十分關鍵。那麼,崴腳後,有什麼較好的方法可以快速消腫止痛嗎?崴腳了怎樣快速消腫止痛?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下面就跟小編具體的來認識了解一下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吧。  二、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24小時後,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淤血消散。
  •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用熱敷還是冷敷?
    我們外出遊玩或者運動鍛鍊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好防護工作,是很容易就會崴腳的。並且最近崴腳似乎就變成了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於那些喜歡打籃球的小夥伴們來說,愛崴腳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崴腳以後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以及如何進行正確的護理和鍛鍊,對於崴腳以後傷勢的恢復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的。崴腳在醫學上又稱為足踝扭傷,俗稱也就是腳脖子扭傷了。在運動鍛鍊的時候,又或者是在不平整的地面走路的時候,再或者是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出門的時候都是非常容易扭傷的。
  • 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 這些事項需注意
    那麼,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呢?崴腳之後要注意什麼?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冰敷和熱敷在崴腳之後,一般是二十四小時之內,需要對傷處進行冰敷,這樣可以抑制腫脹出血,減少疼痛。在一到兩天之後可以熱敷,這樣可以告訴血液循環。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關節扭傷、長骨骨折等是骨科常見的創傷,為了保證骨與關節功能的迅速康復,傷後的正確處置就變得十分重要。冰敷、熱敷以及適度的按摩理療是簡單易行且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其中,冰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尤其在我們機體發生急性損傷之後。
  • 崴腳了怎樣快速消腫止痛 五個小妙招快速止痛
    崴腳了怎樣快速消腫止痛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崴腳了怎樣快速消腫止痛冷敷在受傷後,可以立即將腳放入冷水中,或者是用毛巾抱著冰塊敷在腫痛的地方,這樣那個可以快速的緩解疼痛,還可以促進血管的收縮,能夠有效減少出血的量。
  • 崴腳了怎麼做,提醒:注意這8件事,幫助恢復
    崴腳之後的問題可大可小,處理不當也會影響日後的行走,想要快速恢復就要掌握一些方法,如冰敷或熱敷等,不妨嘗試下面的幾種方法。1、冰敷或熱敷。冷敷。可以減少傷口腫脹,但是冷敷之後不能馬上熱敷,以免加重受傷部位腫脹和疼痛。
  • 打球崴到腳過48小時就應該熱敷?來看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打球崴到腳是應該冰敷,還是熱敷?「崴腳」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佔到所有運動傷的接近半數(45%)。崴腳後的處置絕非僅僅是選擇「冰敷」「熱敷」這麼簡單,而是有一個系列化規範,包括傷情判斷,治療、康復以及恢復運動等。
  • 崴腳後千萬別去睡覺,眼睜睜看著它變成饅頭,實在忍不住笑了!
    崴腳後千萬別去睡覺腫的也太可愛了吧哈哈哈---@朋友圈那點事眼睜睜看著它一步步變成饅頭正確處理方式丁香醫生:崴腳以後,毛細血管處於開放狀態,局部組織中滲出液增多,於是就會腫起來,扭傷後首先應該休息,睡覺也沒錯,但應該及時冷敷。
  • 熱敷能治病,警惕四大誤區
    對於這些症狀,都可以用熱敷療法來緩解。首選熱敷神闕穴(即肚臍),祛風散寒,溫中健脾。如果頭痛、頭暈可以敷太陽穴、風門穴(第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橫指)、列缺穴(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腕後高骨的正中上方,食指尖所指的凹陷處),可起到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如果出現鼻塞、打噴嚏,可以熱敷大椎、命門穴(位於後腰與肚臍眼相對的位置),待額頭微微出汗即可。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其實,踝關節扭傷是非常常見的運動損傷,多數情況下是指足踝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即內翻應力損傷。此時,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
  •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
    自從一年前右踝關節扭傷後,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小張:「當時沒怎麼處理,休息兩天後腫消了一點,就正常上班了。但現在走路時,總覺得踝關節不舒服,而且更麻煩的是,我現在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最近去拍了個核磁,報告單上寫著『韌帶損傷』,感覺還挺麻煩。」另外,穿高跟鞋走路對踝關節不利,尤其對於習慣性扭傷的人來說,建議儘量不要穿。崴腳要小心,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 秋冬季節崴腳比春夏季節多 別讓腳脖子「僵」住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下面給大家介紹崴腳後你需要做的幾件事:損傷後24小時內儘早實施以下急救措施即適當地保護,適當的負重、冰敷,加壓包紮及抬高患肢。受傷後首先要保護受傷的地方,避免惡化,在有限制的情況下維持活動,適當地休息;並在受傷後24小時內都應冰敷,在48小時後可適當地負重活動;將受傷部位壓迫避免關節腫脹;將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