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二胡比賽佳作頻現 美玉還需磨出中國韻味

2021-01-18 搜狐網

  11月1日晚,在無錫給今年獲得金鐘獎二胡比賽獲獎選手頒發獎盃時, 「二胡皇后」閔惠芬笑得十分開心,就如同五十年前,她自己首次獲得全國大獎一樣。在複賽結束時,閔惠芬就對55名選手說,「你們的比賽是演奏家級別的」 ;在決賽結束時,二胡演奏家劉長福則把這次比賽稱為「驚心動魄」 ,因為聽了選手們的演奏,非常的激動,受到感染;二胡演奏家、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主任王國潼則認為這批選手中,尤其是在獲獎選手中,有「百年一遇」的天才,如果未來的道路走得正確的話,她會成為走向國際的大師級人物。不少評委都用「震驚」來形容自己的感受。

  難度係數是難以想像的難

  中央音樂學院的閆國威以毫無爭議的分數獲得金獎,在十餘位評委中,只有兩位評委沒有給她打出第一名的分數,其餘評委都給她打了第一名的分數。 (參加決賽人數為12人,每個評委打出的分值分為12檔,每檔有三個層級,不得打出重複的分數。 )而在獲得銅獎的選手中,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二年級的高白則非常引人關注,這是進入決賽的選手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大家對她小小年紀就顯示出卓越的二胡演奏才華表現出極度驚喜。這兩位選手在決賽中分別與樂隊合作演奏兩首樂曲,而且她們都抽中了2011年臺灣作曲家王乙聿創作的《藍色星球——地球》 ,決賽中共有7名選手演奏了這一曲目。這首曲子有多難呢?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於紅梅說:「這是決賽曲目中最難的一個作品,它與其他曲目不在一個難度係數上,很多選手在拉這首曲目時都有失誤,但是能展現一個選手水準。 」決賽的其他曲目有《雪山魂塑》 《第四二胡狂想曲》 《追夢京華》等,這些已經算是二胡樂曲中技術難度很高的作品了, 《藍色星球——地球》比它們還要難,可見目前二胡一流選手的技術水平達到的高度。

  難得的是不少選手在完成演奏的同時,還展現出曲目的藝術性。很多選手在抽中這首曲目後,表示這首曲子很難拉,但是還是很期待在決賽中與樂隊合作這首曲目,有點摩拳擦掌的味道。以致於東方演藝集團藝術總監、二胡演奏家周維為一些抽到了這一曲目的選手們抱不平,他甚至提出建議,在今後的決賽中採取規定曲目的辦法,避免選手之間因所拉曲目不同帶來基準的不同。

  二胡作為民族樂器,如果從劉天華算起,歷史不足百年,它的技法、表現力一直在拓展。近年來,二胡演奏技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沛東認為,現代音樂教育提升了二胡演奏水平,現在二胡教育中重視視唱練耳、和聲訓練,注意吸收各弓弦樂器的技術,學生們練習之勤奮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二胡演奏家中出現天才式的人物不足為奇。

  於紅梅在談到中央音樂學院的二胡教學時,提到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幾個優勢,一是附小、附中、大學一條龍的模式,這是三大音樂學院民樂中的獨一份;二是教師梯隊建設完善,將各年齡段的一流演奏家納入麾下。而對高白的培養也很有借鑑價值。在高白小學四年級時,於紅梅相中了她。於紅梅不光讓她練二胡,還叫她學唱京劇、學舞蹈,而且她還是個博覽群書的孩子。「她對樂曲把握能力很強,是會成為世界級大師的苗子。 」於紅梅評價道。

  頂尖創作不絕於耳

  「在兩天時間裡聽了24位選手拉了24遍《心香》,可從來沒有聽煩。 」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說道。作為半決賽的指定曲目,也是第九屆金鐘獎二胡比賽的委約作品,中國音協主席趙季平創作的《心香》時而婉約時而令人心潮澎湃,在二胡與鋼琴的協奏中,優美的旋律不斷扣人心弦,同時在技術上也能全面地考察選手。閔惠芬說,這首作品曲譜今年6月1日在中國音協網上發布,時間對所有選手來說都是一樣的,很有難度,「不知要付出多少艱辛的勞動才能完成」 。

  新作品的水平對於推動二胡技術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任何一方面的「短腿」 ,都會造成二胡演奏水平的停滯不前。閔惠芬對這屆二胡比賽的評價是「這是個嶄新的時代,是創作與展現尖端的時代」 。半決賽時,選手演奏新作品有0 . 1的加分,原本閔惠芬對於這些作品沒有抱太大希望,依以往經驗來說,這些專門為了比賽而寫的曲子可能會是應景式的,她有點擔心聽到的新樂曲是對付著寫的。「沒想到還是有好作品出來,雖然算不上是重磅式的,但可以說是聽眾喜聞樂見的,並不是老腔老調,也不是把現成的民歌進行變奏,是有個性有發展有新意,如《編鐘隨想》和《納西》 ,它們是觀眾聽得懂、形象、有趣的。 」於紅梅在談到教學經驗時,著重提到了音樂院校的重任也在於創作和委約創作,讓學生們大量地演奏新作品。

  《藍色星球——地球》是決賽曲目中最新的,也是業界一致認可的一首好作品,是「臺北市立國樂團」的委約作品。這部作品的出現不光靠的是作曲家的靈光一閃,與臺灣近年來二胡演奏水平的提高有很大關係。王國潼從1994開始,受「臺北市立國樂團」的邀請一共四次到臺灣進行演出,他認為,臺灣二胡演奏水平是在兩岸密切交流中提高的:臺灣很多學生到大陸學習民樂,大陸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到臺灣演出,也會對當地學生進行指導。「學習者本身的熱情是股很大的力量;還有就是臺北市的支持,他們開始設立二胡比賽的時候遭到批評,說獎都讓中央音樂學院拿走,但是前年,他們已經能拿到第六名了。 」王國潼還笑著說,他在臺灣看到過《藍色星球——地球》作曲家王乙聿的介紹,上面寫著曾師從王國潼。

  美玉還需磨出中國韻味

  這屆比賽較上屆在半決賽的曲目上,增加了不少傳統曲目和有地方風格的曲目,如《二泉映月》 《病中吟》《苦悶之謳》 《葡萄熟了》 《河南小曲》等,就是因為二胡界都意識到了「二胡不能變成第二把小提琴」 。金鐘獎的曲目設置無疑是一種很好的引導。

  王國潼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上次他到那裡聽了優秀學生演奏,發現他們拉的都是現代作品。他問學生們為什麼都選這些曲目,他們說這個容易拿分,如果拉《病中吟》費半天勁還拉不好,拿不了高分。「現代曲目技術含量很高,他們反倒容易做到,傳統的曲目的深度、韻味、抑揚頓挫,弓子上的變化、按指揉弦的變化,這些細緻微妙的處理比純技術還要難。 」他認為,比賽中傳統曲目的比例,只能加大,不能減少,引導年輕人下大功夫去鑽研中國經典樂曲演繹中的複雜問題。

  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宋飛在點評會上對選手們說,音樂的第一層要求是表達出喜怒哀樂的情緒,第二層是解讀出音樂釋放的情感,第三層是表現出音樂的品格、氣度、氣質。當然,年輕選手要達到第三個層面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不斷的磨練。她還指出,一些選手在五聲音階的音準和調式方面還把握得不太好,應該把傳統五聲音階訓練與西方十二平均律的半音階和聲、離調結合起來。

    (文章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吳月玲)

http://yule.sohu.com/20131106/n389653132.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31106/n389653132.shtml report 2889 11月1日晚,在無錫給今年獲得金鐘獎二胡比賽獲獎選手頒發獎盃時,「二胡皇后」閔惠芬笑得十分開心,就如同五十年前,她自己首次獲得全國大獎一樣。在複賽結束時,閔惠芬

");}

相關焦點

  • 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落幕 技術過硬曲目豐富
    特別是決賽環節,在樂隊的輔助下,選手們仿佛把比賽當做個人獨奏音樂會,與觀眾一起享受其中。  「比賽過程中,無論是對音樂的表現還是創造,這些選手都處於尖端,呈現出超越以往的賽時狀態。」二胡演奏家閔惠芬說。  「這次比賽令我大開眼界。這些選手個個達到了演奏家的水平。」香港二胡藝術中心主席王國潼說。
  • 雲上星廣會:聆聽金鐘迴響
    中國音樂金鐘獎 喜歡音樂的人一定要知道的一個獎項——中國音樂金鐘獎,這個創辦於2001年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業大獎是與戲劇梅花獎 沒錯,7月11日今晚這場名為《聆聽金鐘迴響——第七場雲音樂會》就與「中國音樂金鐘獎」有關。四位分別獲得過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的演奏家們領銜了這場演出。
  • 「金鐘之星」閃耀,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音樂會在南京奏響
    、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省音樂家協會、劉天華阿炳中國民族音樂基金會、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承辦的2020中國江蘇二胡之鄉民族音樂盛典系列活動——「金鐘之星」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奏響。
  • 感受民樂的美妙 金鐘之星民族器樂專場音樂會在成都舉行
    演出現場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10月24日報導 「放歌十月·盛世金鐘」,24日晚上,金鐘之星民族音樂專場音樂會在天府音樂廳舉行,往屆二胡、古箏、琵琶等金鐘獎獲得者,以及金鐘獎評委等重量級嘉賓分別帶來了精彩的獨奏表演
  • 肥媽參評金鐘獎拒絕毒舌 「三出神功」重現江湖
    昨天,深圳衛視「中國流行音樂金鐘獎」港澳賽區在香港舉辦新聞發布會,年近六十的肥媽Maria Coredo作為大賽評委,一出現便引起深港兩地媒體的熱情圍觀。  鼓勵孫子參賽  肥媽是香港著名的歌手和主持人,自從2009年擔任亞洲電視臺《亞洲星光大道》的評審後,她又多了一個「評委」的身份,並經常受到各大比賽的邀請。
  • 2017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名單一覽表
    11月27日晚,金鐘新星閃耀,第11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閉幕式暨頒獎音樂會在廣州大劇院舉行。程皓如、陳學弘、王澤南、於海洋等20名選手獲得本屆金鐘獎。  本屆金鐘獎是黨的十九大之後首個音樂界盛事,也將成為音樂藝術邁向新時代的開始。經過16年的不斷創新與發展,金鐘獎評獎機制更加科學,項目設置更加合理,比賽質量穩步提高,品牌效益與日俱增,受眾面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逐漸增強。金鐘十六載,一批批優秀音樂人才和音樂作品從金鐘獎走出,並在全國乃至國際舞臺綻放光芒。
  • 中國音樂金鐘獎得主於海洋:黃河口走出去的「金嗓子」
    ,以總決賽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本屆金鐘獎聲樂(民族組)5位金鐘獎得主之一。於海洋高中就讀於利津一中,2006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現為空政文工團青年獨唱演員,師從聲樂教育家孟玲教授和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師,曾多次在各大比賽中獲獎,並多次參加央視及各地衛視的大型文藝活動,個人代表作品《為祖國站崗》《母親是遊子的故鄉》《還能陪媽媽多久》等,如今是民族歌壇頗具實力的青年歌唱家。
  • 東營青年歌唱家於海洋獲「金鐘獎」聲樂(民族組)冠軍
    11月26日晚,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決賽在廣州圓滿落下帷幕,我市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於海洋以98.88分的高分榮獲本屆金鐘獎聲樂(民族組)冠軍。  據悉,中國音樂金鐘獎創辦於2001年,是中宣部批准設立、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家大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共廣州市委員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二胡演奏家鄧建棟做客「民樂大講堂」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受深圳市民族管弦樂學會的邀請,著名二胡演奏家鄧建棟將做客2020深圳市「民樂大講堂」中國民族樂器鑑賞活動,將於12月19日15:00在寶安區新安街道嶺南胡琴藝術館,以「二胡演奏中常見的問題及公開課」為題舉行講座,同時給現場的部分愛好者以面對面的輔導。
  • 秋冬之夜「弦風」起——四海弦風二胡名家名曲音樂會在台州舉行
    鄧建棟,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音協二胡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天華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
  • 中西方樂器融合碰撞,第八屆「百川獎」比賽出爐
    笛子、琵琶、二胡、小提、中提、大提、低音提琴以及鋼琴,這些中西方樂器同時出現在舞臺上會激蕩出怎樣的旋律?6月28日,10首來自奧地利、韓國、中國等青年作曲家中西合璧的原創作品在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音樂廳第八屆「百川獎」作曲比賽決賽音樂會上奏響。中國民樂和西洋樂器的交織與對話,恰當表現出音樂意境中的矛盾與衝突,對立與統一,有的營造夢幻般的夢境;還有的直指人類的渺小和不屈。
  •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北京選拔賽在海澱北部文化館圓滿落幕
    5月27日晚,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聲樂)北京選拔賽在海澱北部文化館圓滿落幕。中國音樂金鐘獎是中宣部批准設立,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業大獎,也是中國音樂界唯一常設的國家級大獎。
  • 臺灣電視金鐘獎
    隨著歲月的遞增,該獎也屢經研討調整,擴大範圍,增添獎項,現已成為臺灣地區廣播電視界的最高榮譽。   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突飛猛進,金鐘獎活動也不斷革新變化。金鐘獎設獎之初,是以廣播為主。  1965年金鐘獎設頒獎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66年增設個人技術獎;1971年,將電視節目納入獎勵範圍,自此金鐘獎正式以廣播及電視為獎勵對象,也由於電視節目的參加,金鐘獎的氣氛更為蓬勃熱鬧,獎項也隨之增加。
  • 活動預告|2019年二胡專題講座暨期末教學匯報音樂會下周舉辦!
    本人寫的彈撥樂合奏曲「映山紅開紅軍來」榮獲文化部頒發的中國優秀作品創作獎。先後11次指揮「民樂團」出國訪問演出,深獲讚譽。還跟隨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院長、胡琴演奏大師沈誠學習板胡演奏,了解了各地風格的音樂特性。後跟隨北京民族樂團指揮家張銘先生學習指揮至今。他相信學無止境,對音樂的追求更是永不停步。
  • 喜報: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敖正燚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
    喜報: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敖正燚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貴州賽區一等獎    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2019-06-05 大 中 小
  • 小柯得意門生參加金鐘獎 歐美版張靚穎獲稱讚
    其嗓音不僅受到著名音樂人小柯的大加讚賞,還多次參與各種高端演出。近日,胡儀報名深圳衛視2011「中國流行音樂金鐘獎」,雖然是參賽選手中年紀最小的,但是評委王曉鋒在聽評後對她的音色和樂感讚不絕口,並稱她為「本屆金鐘獎的第一匹小黑馬」。
  • 典輯之名名不虛矣——評嶽峰新編《中國二胡名曲典輯》
    此曲為多段體結構,由引子及四個樂段組成,1985年在『首屆江蘇省青少年二胡比賽』由鄧建棟首演而流傳至今,成為『吳派二胡』的代表作品之一。」並附作者簡介:「鄧建棟(男,1963~ )江蘇無錫人。二胡演奏家,空政文工團獨奏演員、國家一級演奏員。1975年考入江蘇省戲曲學校主修錫劇伴奏,後被南京藝術學院破格錄取,先後就教於馬友德、甘濤、張銳、閔惠芬、成公亮等。
  • 「四季哥聲」男高音音樂會下周北京亮相 鬱鈞劍助力「金鐘四星」
    去年11月,在廣州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唱法比賽出現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以往被女歌手壟斷的民族唱法,竟然被男歌手成功「翻盤」,五個金獎得主中前四名都是男高音。如今,經過一年的籌備,這四位「金鐘之星」於海洋、郝亮亮、曾勇、孔慶旺丹將於11月29日登上北京音樂廳,為觀眾帶來一場名為「四季哥聲」的男高音音樂會。北京音樂廳。劉平 攝此次舉辦音樂會的四位男高音歌手均為「80後」,於海洋現為東方歌舞團青年演員,郝亮亮現為陝西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青年教師,曾勇現為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演員,孔慶旺丹是一名藏族男高音歌手。
  • 胡瓜兩節目入圍金鐘主持人獎牽出師徒情
    臺灣綜藝主持人胡瓜今年以兩個綜藝節目雙料入圍金鐘主持人獎項,他笑說,希望師父張菲拿獎,而與胡瓜一起入圍的主持搭檔瑪莉亞則期盼胡瓜獲獎,獎項牽連三代師徒情。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胡瓜今年以節目《綜藝大集合》與主持搭檔阿翔、謝忻角逐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另一節目《歡樂智多星》則與搭檔瑪莉亞(葉欣眉)入圍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4日《歡樂智多星》錄像,胡瓜接受媒體訪問分享入圍心情。
  • 牛奶問題頻現現磨豆漿爆紅 「杭兒風」又起
    隨著牛奶問題頻現,讓不少顧客心有餘悸,而豆制飲品憑著營養豐富,易於吸收等特點脫穎而出。  目前在杭城,大大小小的豆漿店就有200多家,包括杭州「鴻光」、「祖名」在內的品牌企業也做起豆漿,回頭客不少。  喝一杯就當早餐了  超市的豆飲賣得紅火,現磨的豆飲更是滿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