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流感的多發季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公眾接種流感疫苗的意願高漲,一些地方出現了接種點號源「秒光」現象,一針難求!專家表示,流感每年都有,大家無需過度恐慌,除了接種流感疫苗,想要安然度過流感季,這些「預防招式」必須了解。
高危人群建議接種流感疫苗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傳染病防治專家組專家、江蘇省衛健委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首席中醫專家、江蘇省名中醫奚肇慶教授表示,每年的冬春季,也就是每年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是流感高發季。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最易感染。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發病急,局部症狀如流涕、咳嗽等往往較輕,但是它的全身症狀往往很嚴重,大多呈現為持續性高熱,頭痛、乏力等,症狀持續時間也更長,並且容易發生肺炎、支氣管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
因此,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體弱人群和高危感染人群,建議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板藍根不是防流感萬能藥
中醫在歷史上治療「溫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主張「扶正氣、避邪氣」。中醫中藥治療感冒是應用整體觀念,對症辨證施治。當出現怕冷、咽痛、流清水鼻涕等表證時,疏風解表,高熱、惡寒等熱象比較明顯的話,則以清熱解毒為主。感冒早期用中藥不僅可有效消除感冒症狀,還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有些家庭常備板藍根衝劑,一聽說流感來了,就馬上給每位家人都衝上兩包。其實板藍根不是「萬能藥」,它只是眾多治療流感方藥中的一員,主要用於治療流感中屬於「風熱」類型的病症,尤其適宜於發熱、咽喉腫痛、舌質紅、口渴的「實熱證」,對於屬於「風寒夾溼」類的流感患者(惡寒、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就沒什麼效果了。
扶正祛邪,科學防流感
流感病毒無處不在,有的人感冒了,而有的人卻絲毫無損。所以說應對流感,強調「未病先防」,關鍵在於提高自身免疫力,努力汲取「正氣」,做到「邪不可幹」。
「避邪氣」的方法:
1.做好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者紙巾捂住口鼻。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家庭、辦公室、學校等人員密集的場所要定期通風,每天至少通風兩次,避免室內空氣汙濁,病菌滋生。
3.注意防寒保暖:秋天適當承受一些寒冷,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自身抵抗力和禦寒力,最好根據體感及時增減衣服,尤其是頭部、腳部、腹部和脖子。
4.少去人群密集處:在流感流行季節,儘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通風不良的場所,降低感染的風險。
「扶正氣」的方法:
1.均衡飲食: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增加水分。飲食宜清淡,不宜吃油膩辛辣燥熱食物。咳嗽可以吃些柑橘、梨、百合等養肺潤肺的食物。
2.保證睡眠:不要過度勞累,避免熬夜,充足有質量的睡眠,可以保證充沛精力,維繫身體免疫機能。
3.多喝水:也可以用空氣加溼器,提高空氣溼度,改善呼吸道水分的丟失情況,保護呼吸道黏膜,以提高呼吸道對病毒的抵抗力。
4.防感茶飲:省中醫院中藥防感茶飲一方面可以增加水分,另外一方面也有助於殺滅潛伏在鼻腔、呼吸道的流感病毒,改善呼吸道乾燥的症狀。
5.防感香囊:成人、兒童可佩戴或室內、車裡置放中藥防感香囊。
6.適當鍛鍊:天氣變冷,人們漸漸地減少了戶外活動,但是運動還是必不可少的。對於老年人而言,運動量不宜過大,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通訊員 孫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