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酒抗癌」?解讀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普洱茶致癌」?「喝白酒抗癌」?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解讀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普洱茶致癌」、「喝白酒能抗癌」、「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10%』」……這些都是真的嗎?昨天,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食品科技界的院士、專家、學者對「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了科學解讀。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博士通過視頻澄清說,世界衛生組織從未公布過「十大垃圾食品」名單,他強調,別把所有加工食品或快餐當作垃圾食品,一些提供了營養以及方便的加工食品也是現代健康平衡飲食的一部分。

  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1、保健食品欺詐性營銷

  專家:保健食品行業非法添加、假冒偽劣現象久成頑疾;虛假宣傳、違規聲稱現象屢禁不止。應加大保健品科技投入,讓科普宣傳更貼近銷售人群。

  2、普洱茶「致癌」

  專家: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風險可控,消費者可以放心飲用。

  3、「網紅食品」現安全問題

  專家:有些「網紅食品」、保健食品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銷售,游離於現有監管體系之外,容易滋生欺詐、傳銷和食品安全問題。

  4、法國奶粉被召回

  專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應加強生產加工環節中沙門氏菌及其他腸桿菌科微生物的風險監測。

  5、中式鹹魚致癌

  專家:對於鹹魚、燒烤、檳榔等1類致癌物,國家採取儘量少食用的原則以降低暴露風險,對於個人愛好偶爾吃一點也沒有必要緊張,只有長期較大量食用才是高風險人群。

  6、喝白酒「抗癌」

  專家:白酒當中發現地衣素不等同於白酒就具有相應的生物活性功能,也不能得出「在白酒中發現活性成分,所以飲酒就有益健康」的邏輯推論。因此喝白酒抗癌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7、「無礬油條」鋁超標

  專家:無礬油條不等於無鋁油條。含鋁食品添加劑可以在油條等油炸麵製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只要食品中鋁殘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8、喝王老吉「可延壽10%」

  專家:沒有一種食品甚至藥品能夠延長壽命10%。試驗沒有得出延壽結論,純系企業的有意商業炒作。消費者不要相信單純依靠吃喝就能長壽的謠言,而更應該關注如何去提高生命質量。

  9、網絡餐飲食品安全

  專家:網絡餐飲快速發展面臨三大挑戰,即入網商家資質與餐食偷工減料問題;外賣餐盒、配送箱的環保、安全問題;對派送員安全送餐的教育與培訓。

  10、掛麵可燃

  專家:有人將「掛麵可燃」的原因歸結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質,或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這屬於以訛傳訛,是低端、可笑的食品安全謠言。 (記者 楊濱)

相關焦點

  • 普洱茶致癌、喝白酒抗癌?解讀2017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喝白酒抗癌」?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解讀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普洱茶致癌」、「喝白酒能抗癌」、「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10%』」……這些都是真的嗎?昨天,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食品科技界的院士、專家、學者對「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了科學解讀。
  • 白酒能抗癌?權威專家科學解讀食品安全熱點
    白酒到底致癌還是防癌?2017年,你是否對這些食品安全熱點產生疑問?1月12日,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學科領域專家,對「保健食品的問題與治理」、「普洱茶『致癌』」、「中式鹹魚致癌風波」等10個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了科學解讀。
  • 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普洱茶致癌並不可信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因為人們都知道食品對於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性,所謂是病從口入,只有嚴把食品安全關,才能給健康多一份保障,因此,網絡上關於食品安全的很多說法,一時間讓人們也是難辨真假,比如普洱茶可以致癌,白酒可以抗癌、喝王老吉能夠延長壽命等,這些說法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可信嗎?
  • 這些2017舌尖風波背後的真相 你看穿了嗎?
    原標題:年度十大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這些2017舌尖風波背後的真相你看穿了嗎?  普洱茶會致癌?喝涼茶能延壽?……過去一年的食品圈又發生了哪些食品安全大事件,事件背後的科學真相究竟是什麼?  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會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協共同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京主辦,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學科領域專家們現場解析了2017年的十大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指出,從2017年的整體趨勢來看,輿情熱點密度減少,熱度降低,而新熱點中與食品營養健康相關的內容顯著增多。
  • 2017食品安全熱點5:中式鹹魚致癌風波
    圖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發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肖/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記者 韓肖)1月12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行。
  • 喝咖啡會致癌嗎?專家院士解讀食品安全熱點
    在昨天下午舉辦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孫寶國,與來自北大、復旦、中國農大、北京食科院等科研院校的食品科技界專家學者一起,解答了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問題。
  • 2017食品安全熱點7:無礬油條的鋁超標引關注
    圖為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斌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發言。2017年12月,上海一家網紅餐飲店的「無礬油條」鋁超標9倍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斌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無礬油條」有別於無鋁油條。國內外對含鋁食品添加劑都有嚴格標準,嚴格執行則不會對人體健康有害。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京超開「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
    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人民網、中國網、新華網等多家媒體支持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這也是學會連續9年邀請權威專家對年度熱點問題進行解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副司長梁鋼等領導出席活動並致辭。
  • 2019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詞解讀(下)
    在近日舉行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權威專家進行了深入解讀。本版上期發布了四個熱詞的解讀,本期繼續刊發剩餘六個熱詞的解讀。熱詞六:自加熱食品遇發展瓶頸  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 路福平  解讀內容:近兩年來,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加熱食品市場保持了強勢、快速的增長勢頭,成為我國方便食品領域新的增長點。但操作時的安全隱患、標準的缺失等問題亟待破解,自加熱食品行業急需補齊短板,跨過「自加熱包」安全這道坎。
  • 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爭議權威解讀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在解讀會上,來自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對2018年的食品安全熱點進行再解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公布 食鹽三文魚酸鹼體質上榜
    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公布 食鹽三文魚酸鹼體質上榜金羊網  作者:吳珊  2019-01-04 金羊網訊 記者吳珊報導:1月3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
  • 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福喜、毒豆芽等入選
    【財新網】(記者 張煥平)近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聯合業內專家對2014年發生的38起食品安全熱點進行解讀,其中包括福喜事件、轉基因食品、臺灣餿水油、毒豆芽等,最終認定屬於食品安全的事件共9起。
  • 株洲發布2017-2018年食品藥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株洲新聞網10月24日訊(記者 陳彥圻 通訊員 趙鑫)今天上午,株洲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17-2018年株洲市食品藥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會議上,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李餘糧介紹了2017-2018食品藥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此次發布的10個典型案例,涉及食品方面7個、藥品方面1個、虛假宣傳方面1個、醫療器械方面1個。
  • 冷凍海鮮、毒蘑菇、酸湯子,2020食品安全10大熱點全在這兒!
    新冠兇猛,冷凍食品還能吃嗎?誤食毒蘑菇還能「看小人」?這個段子可不好笑!一碗「酸湯子」殺死9個人,木耳銀耳裡也能出現這種毒?堅決反對餐桌浪費,是因為糧食不夠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多位專家對2020年度十大食品相關熱點詞進行了深入解讀。
  • 2018食品安全熱點公布 咖啡致癌等謠言肅清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正式公布2018年12個食品安全熱點,來自於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及多家主流媒體的提名、篩選與專家複議,國內權威專家對這些安全熱點進行了正式解讀。
  • 多數食品安全問題系誤讀 評:滷水能點豆腐不能喝
    中廣網北京1月6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白酒"塑化劑超標門"、肯德基漢堡細菌超標、古越龍山黃酒含致癌物、立頓"農藥門"……綜觀這些名詞,可以排出一張"2012年我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名單。而在即刻搜索依據新聞、微博、圖片等網絡數據統計選出的12個"2012年食品安全熱點"中,這些事件悉數入選。
  • 白酒抗癌?這是要顛覆人類的醫學常識嗎?真相是...
    近日,一篇題為《白酒有抗病毒抗癌作用!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喝兩口了……》的文章在朋友圈中瘋傳,閱讀量短時內迅速突破50萬。  事情緣起於2017年11月2日,中國食品協會、中國酒業協會和江南大學舉辦了一場「中國傳統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
  • 2017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曝光
    ­  2017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曝光  6月30日,農業部在京舉辦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農業部主題日活動。活動期間,發布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真相,達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
  • 這些食品安全熱點值得關注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與會專家聚焦十二大熱點,直擊食品安全謠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2019食品安全熱點六:自加熱食品遇發展瓶頸 專家解讀:「自加熱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日訊(記者 韓肖 王城)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自加熱食品應注重製度完善,儘快建立相關標準法規。  自加熱食品行業「短板」問題亟待破解  近兩年來,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加熱食品市場保持了強勢、快速的增長勢頭,成為我國方便食品領域新的增長點,引領著行業朝特色化和跨界融合的方向發展。但市場火爆的背後也存在隱優。操作時的安全隱患、相關標準的缺失等問題亟待破解,自加熱食品行業急需補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