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東楚晚報 記者 胡波 文/攝)天氣越發寒冷,許多市民都拿出了取暖器使用,其中就包含制熱相當快速的「小太陽」。「小太陽」因為加熱快、溫度高等優勢,深受市民青睞。一些市民不僅用「小太陽」來取暖,還將其當做烘乾機使用。
「小太陽」在送來溫暖背後,也暗藏著安全隱患。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起火。昨日,東楚晚報記者做了一組實驗,提醒您使用「小太陽」取暖器要小心。
實驗一 3秒鐘引燃棉花
隱患:冬天床邊放一臺「小太陽」,暖暖地照著床上,這是一些人的習慣。隨著溫度上升,不少人容易靠在床上沉沉睡去。由於「小太陽」離床邊較近,一些床上用品很容易被高溫點燃,從而引發火災危險。
記者打開「小太陽」取暖器,並將按鈕調至最高檔,很快周圍暖和了起來。記者從一床棉絮上取下一團棉花,然後纏繞在一隻鐵筷子上。將筷子透過保護欄,靠近「小太陽」內核部位時,棉花在3秒鐘過後就開始冒出白煙,隨後引燃。
實驗二 2分鐘烤焦麻布料
隱患:冬天衣服不容易幹,有市民乾脆將潮溼的襪子、衣褲等搭在「小太陽」上,等待烘乾,豈料這麼做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記者將一條浸水擰乾的麻布料搭在「小太陽」保護欄上。23秒後,麻布料已經烘乾。40秒後,幹透的布料開始「扭曲」和發黃。2分鐘後,布料烤出了縷縷青煙,現場能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2分20秒時,布料開始燃燒起火。
記者又將一塊化纖質地的抹布搭在「小太陽」上,經過7分鐘左右的炙烤,化纖抹布起火燃燒。
實驗三 5分鐘讓紙巾燃燒
隱患:「小太陽」取暖器工作時,其表面溫度可達到三四百度。如果市民使用取暖器時,呆在較封閉的空間,周圍擺滿了易燃紙製品,很容易引發火災。
記者將準備好的紙巾攤開,放在靠「小太陽」保護欄外約5釐米處,紙張瞬間被點燃。5分鐘後,紙巾開始發黃、冒煙,隨後起火燃燒。
延伸閱讀
「小太陽」變身大火球
2016年1月12日晚,南京金地自在城的一戶居民就因為操作失誤,「小太陽」成了大火球,幾乎將家裡燒得面目全非。
火災的發生時間約為當晚8點半,而起火的原因,是家中常見的「小太陽」取暖器。一名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時這戶居民家中的小孩晚上想喝牛奶,又嫌剛從冰箱裡取出的牛奶太涼,於是便想出了將牛奶靠在「小太陽」上加熱的主意。「後來牛奶又變得太燙,小孩手一丟,失手把取暖器打翻了。」這名工作人員稱,倒在地上的「小太陽」隨後點燃了堆放在一旁的書籍,引發明火,火勢順著窗簾一直蔓延到了天花板上。不過,由於發現及時,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現代快報)
溫馨提醒
取暖器遠離易燃物
消費者在購買「小太陽」取暖器時,應該去正規的商場選購,並選擇合格的帶有「3C認證標誌」的產品。在使用時,一定不要把衣物覆蓋在「小太陽」上。
由於取暖器的加熱溫度高,熱空氣上行,衣物覆蓋後熱量散不出去,長時間烘烤或者睡後不關閉取暖器,一旦引發明火後果不堪設想。「小太陽」的加熱中心溫度高,如果線頭、毛髮不慎接觸到發熱部位也易引發火患,並且不同物品的燃點不同,如果遇到燃點低的材質就容易引發明火,所以「小太陽」在使用時要放置在遠離床單、沙發等易燃物的地方。此外,不要長時間連續使用「小太陽」取暖,防止其線路老化引起的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