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傳誦了千年

2020-12-20 慶餘說詩詞

古人說詩言志,但詩更能傳情。豐富的思想情感,不僅是詩歌生命力的保證,也是詩歌內涵更廣闊、更深沉的有力保障。而詩人的諸多種思想情感中,最牽動人心的無疑是那剪不斷的故鄉情。「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鬢明朝又一年」,這些傳誦了千年的名句,無一不是具有語短情長的藝術魅力。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峨眉山月歌》,便是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時創作的一首思念故鄉山水的七言絕句。這首詩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當時李白正處於離開四川赴長江中下遊的舟行途中。所以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通過對李白在舟中所見到的夜景的描寫,來表達李白心中難捨的故鄉情。雖然只有短短4句,卻是一首傳誦了千年的名作。

除此之外,這首詩還有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方。即在僅有的28字中,李白卻用12字,寫出了5處地名,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所以清人趙翼在《甌北詩話》中說:「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見堆垛之跡,此則浩氣噴薄,如神龍行空,不可捉摸,非後人所能模仿也」。而這樣寫最大的好處,便是展現了一幅千裡蜀江行旅圖。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首句「峨眉山月半輪秋」,意思是說,在高峻的峨眉山上,懸掛著半輪秋月。「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當時蜀地的代稱,所以這裡的峨眉山月也就是李白的故鄉之月。雖然對於峨眉山月的美,李白僅用了一個「秋」字。但是可以想像出秋高氣爽,月色通明的唯美景象。而半輪月,又可以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

次句「影入平羌江水流」,意思是說,在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通明的月亮的影子。平羌江,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的東北。由此可見,李白這裡所見到的景色,已經是他離開故鄉一段路程了。也就是說,李白順流而下,才會看到這樣一幅「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故這句詩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還點明了李白秋夜行船之事。

第三句「夜發清溪向三峽」,可以更為清晰地看到李白的一個蜀江行旅路線。它的意思是說,李白在夜裡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省犍為縣。「三峽」,則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從這句詩可以看出李白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去實現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夢想。

最後一句「思君不見下渝州」,意思是說,李白思念故鄉卻再也見不到,只好戀戀不捨順流而下向渝州。「渝州」,即今天的重慶。當李白的船,行到重慶的時候,說明他再也看不到峨眉山了,也就意味著真正離開故鄉了,所以思鄉的情懷,無疑在這裡自然地流露了出來。而李白經過的地點: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無疑構成了一幅千裡蜀江行旅圖。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短短4句,卻不受絕句表現時空變化上的局限,反而在時間與空間跨度上達到了表現的自由境地。加上李白表達故鄉情的自然流暢,無疑是一首令人拍案叫絕,傳誦了千年的佳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杜甫最美的一首五絕,短短4句,一句一景,驚豔了千年時光
    作為中國傳統詩歌體裁之一,五言絕句源於漢代樂府詩,成熟於唐代。它體制短小,語言精煉,全篇僅二十字,卻能以小見大,以少總多,表現十分豐富的內容。在唐代文壇,擅長五言絕句的詩人非常多,而且經典頗出,例如王維的《鳥鳴澗》、李白的《靜夜思》、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
  • 黃庭堅登上高樓眺望,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美到令人心醉!
    譬如,李白《夏日山中》的「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楊萬裡《夏夜追涼》中的「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秦觀《納涼》中的「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由此可見,想要擁有一片清涼,就必須要擁抱大自然。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鄂州南樓書事》,便是一首夏夜乘涼的佳作。它是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白居易一首絕美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
    眾所周知,繼杜甫、李白之後,唐代詩壇影響力最大的一位詩人就是白居易了。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白居易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作內容多數都以描寫和揭露殘酷的社會現實著稱,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李白深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成千古名作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春夜洛城聞笛》,就是一首抒寫思鄉之情的千古名作。《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公元734年,也就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春,客居洛城(即洛陽)的李白,深夜難以入睡,偶然聽到笛聲,觸發思鄉之情後,便寫下了這首詩。在短短的4句詩中,李白以合理的想像與誇張,表達了對故鄉真摯的思念之情。一字一句,扣人心弦。
  • 柳宗元與朋友登山遠眺,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驚豔了千古!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柳宗元想像最奇特的一首詩。它是柳宗元就任柳州刺史期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正如題目所說,這首詩是柳宗元與好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遠眺,觸景生情,寫下的一首詩。主要是用來寄給遠在京城的長安親友,以表達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之情。
  • 第一次離開故鄉的李白,還特意寫下一首詩,可見他的一片赤子之心
    少年時代的李白便是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還有遠大的志向,這也使得他必修是要離開四川,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心中的抱負,成就自己的人生。不過他又是一位極講感情的人,當他在出發之時,面對故鄉的一草一木,還有過往純真的童年生活,也是讓他感慨萬千。
  • 秦觀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所描繪的春景,便美到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春日》,便是一首歷來為人所稱道的詠春詩。它出自於宋代詩人秦觀之手,是秦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詠春詩中,秦觀主要描繪了春雨過後的春景。即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尤以芍藥、薔薇的描摹傳神,最為動人。總體來說,秦觀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所描繪的春景,便美到令人心醉。
  • 杜牧的這首詩,短短4句,堪稱誇人典範!
    譬如,漢代音樂家李延年創作的樂府詩《李延年歌》中就有「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之句。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為了誇楊貴妃好看,寫下了著名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當然,諸如此類詩歌作品,不勝枚舉。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晚唐詩人杜牧的一首《贈別·其一》,來具體看看文人怎樣浪漫的誇女生好看?
  • 李白思念故鄉寫下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卻成為傳唱千年的名篇
    月亮與故鄉有著一種必然的聯繫,人一旦離開故鄉,便會感覺到一種深沉的孤獨和感傷,詩人往往借月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以緩解遠離故鄉的孤苦無依感。如果要在以月亮寄託憶故鄉的作品中挑出一首代表作的話,李白的《靜夜思》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千百年來為後世所傳誦。
  • 李白很「靈性」的一首詩,邀請友人相聚,短短4句卻成千古名篇
    【臨其詩境】唐代詩人中,最幼稚的人是誰,當然是李白。李白窮盡了一生,鑽研儒道釋,鑽研諸子百家,走遍了大好河山,卻始終沒有讀懂什麼是人情世故。幼稚賜予了他浪漫,浪漫賜予了他執念,執念給他以寫詩的基調,詩歌給了他化為滿天晨星,青史留名的資格。
  • 大街上偶遇美女,李白大膽求歡卻遭拒,他寫下一首詩,香豔了千年
    王安石說,李白的詩十句有九句離不開女人,雖然這個比例略顯誇張,但是這種文化現象卻是不爭的事實。下江南遇上十五歲吳姬,李白悠然寫下「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濃濃霸道總裁的氣息;他醉酒後突發奇想,幻想學習古人「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黯然銷魂;遙念遠方舊人,李白赫然寫下「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令人猝不及防。李白是無人能及的詩仙酒狂,也是膽子肥壯的多情浪子,他曾經犯下的風流韻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 李白聽聞一個好消息後,寫下最興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妙絕千古
    他的詩歌或浪漫,「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或狂放,「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或瀟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但若要說他一生最興奮的詩,我認為當屬他在59歲時所寫的《早發白帝城》,後世有人稱之「驚風雨而泣鬼神」
  • 李白在成都寫的一首詩,開頭平平無奇,結尾卻相當豪氣
    而這其中最為閃亮的當屬詩仙李白。李白在20多歲的時候離開四川,仗劍遠遊,開啟了他浪漫狂放的詩酒人生。他的很多名作都是在離開四川後所寫,令人好奇的是24歲以前的李白是怎樣的呢?其實青年的李白,和後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喜歡求仙問道,好入名山遊歷。他曾深入大山拜訪名士,寫下「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美得令人心醉。他也曾登上成都的散花樓,寫下一首詩,開頭平平無奇,結尾卻相當豪氣。
  • 李白撩妹被拒絕,於是寫下一首酸溜溜的詩,流傳千古
    李白撩妹被拒絕,於是寫下一首酸溜溜的詩,流傳千古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繁華的朝代之一,那個時候經濟比較發達,人民也比較開放,還有很多國家前來唐朝學習經典文化,在唐朝的時候詩歌得到了空前法陣,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文人墨客,
  • 李白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卻出現五處地名,震古爍今!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李白年輕時初出蜀地時的一首詩《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詩人初出蜀地,雖說不是「蓬蒿人」,但是依舊是有血有肉的漢子,剛離開故鄉,心緒複雜,陪伴自己的卻只有一輪明月、連綿不斷的山巒與奔流不息的江水。詩人對故鄉、友人的思念,無處排遣,唯有佇立船頭,舉頭望月。「思君不見下渝州」,尾聯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念。我想你見,卻見不到,只能順著江水,直到渝州。此句中的「君」指友人,也可指故鄉。
  • 18歲的李白尋訪道士不遇,卻發現世外桃源,寫下一首優美的詩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無疑是唐代詩人中最另類的,他的詩歌,自帶仙氣,被稱為「詩仙」。李白的一生,也十分熱衷於求仙問道,他渴望超脫世俗,過仙人一般的生活。李白青少年時期,曾在四川戴天山中讀書,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幽雅,是修道的好地方。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如果說唐詩是歷史長河中的寶塔,那李白一定是那塔尖上閃閃發亮的明珠。說起他,不少人能想到的詞都是灑脫,飄逸,豪爽,驕傲。他灑脫飄逸,是因為他把人生的得志和失意都過成了一首詩;他豪爽是因為他將功名利祿看成身外物,只在意心中那方詩境;他驕傲,是因為他有胸有點墨,就自然有了驕傲的資本。
  • 韓愈19歲寫下的一首16字奇詩,卻不像詩不像詞,歷來為人稱誦不已
    不知大家是否曾發現這個問題:韓愈文名千古浩蕩,可是為什麼課本卻很少收錄他的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啊,他是文章巨公啊,他是百代詞宗啊,他是被諡為「文公」的風範大家啊,然而在我們印象裡,他的名號在唐宋文壇好像遠遠不如李白、杜甫、蘇軾。
  • 一官員問李白是什麼人,李白以詩回應,短短4句狂到沒邊!
    俗話說「自古狂人多才俊」,最為典型的便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與其豪邁灑脫的人格相匹配的,便是他在一首首詩中的狂狷思想。譬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等等。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也是一首能夠體現李白狂狷思想的詩作。它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面對一棵百年老柳樹,白居易寫下這首詩,短短4句語短情長
    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觸景生情的佳作《勤政樓西老柳》。勤政樓在長安興慶宮西南,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重修。白居易的這首詩,便寫於重修勤政樓的第三年,也就是唐穆宗長慶二年(822)。當時白居易已五十一歲,處於垂暮之年。而勤政樓西的那一棵柳樹,從開元到長慶,也有百年上下,已是半朽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