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閒來無事,花三天的時間看完了劇版《紅高粱》,不得不說是一部良心好劇,值得觀看,從主角到配角,每一個演員的演技都在線。
劇中的主角九兒是一個女中丈夫,在大是大非前看得很清,當日軍侵略時能夠與仇人摒棄前嫌,甚至於能夠犧牲自己和女兒的性命來幫助餘戰敖抗日,對於一個鄉下女人來說能有這樣一個是非觀值得令人敬佩。
但今天我們說的是劇中九兒的丫環戀兒,與九兒相比她更能代表那個時代大部分的人物。戀兒本是九兒院子裡的一個丫環,但應與九兒命運相同被得當九兒同情,九兒與她惺惺相惜和戀兒以姐妹相稱,而戀兒也更是真心的待九兒,把九兒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看。
然而戀兒也像大多數小女子一樣,因男人與姐妹決裂。當九兒要與餘戰敖分手時,戀兒站出來質問九兒是不是真的不喜歡餘戰敖了,並且大膽地說出自己喜歡餘戰敖,隨後便拋棄了九兒奔到餘戰敖身邊,完全忘記當初是九兒救了她她才能不被哥嫂賣給別人。
戀兒與九兒相比多了份小家子氣。戀兒待在餘戰敖身邊只會和九兒爭風吃醋,盲目崇拜餘戰敖。戀兒就像那個時代的封建殘餘,在她的眼裡餘戰敖就是無所不能的英雄,因餘戰敖是高密響噹噹的人物而常常幻想著餘戰敖能建立高密國自己可以做正宮娘娘,這也充分地說明了戀兒思想的落後,不知外面的天下是怎樣的。
格局太小。在戀兒的眼裡只有餘戰敖,仿佛就是古時的女人以男人為天。戀兒只會一味地依附於餘戰敖,並且心高氣傲。戀兒喜歡餘戰敖,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在高密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當土匪不是正道,而相比於九兒,戀兒沒有勸過餘戰敖走回正道,她的喜歡只能是喜歡不能說是愛。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戀兒跟隨餘戰敖多年卻還是得不到餘戰敖的喜歡。戀兒根本不明白餘戰敖喜歡的是什麼,以為只要一味的付出就可以感動餘戰敖,實際上只感動了自己。勸說餘戰敖不要與日本人對抗,與錢玉郎及成麻子等人商量如何讓隊伍投靠日本人,一切都是為了讓餘戰敖安全。但戀兒跟餘戰敖這麼多年都不知道餘戰敖是個怎樣的人,他豈會是貪生怕死之人。
聽信錢玉郎的話以為日本人很大度還可以原諒餘戰敖,所以奉獻了自己的身子,還拐騙了餘戰敖的女兒。在民族大義面前,戀兒只顧自己的小家,就像當時很多中國人一樣沒有家國意識。
但其實戀兒本性不壞,沒有想過要害人,壞就壞在太過愚蠢,容易相信別人。最後戀兒本是想讓琪官逃跑的,而琪官要和戀兒一起走,這也充分說明了戀兒對琪官是視如己出的。
戀兒是那個時代多數人的代表,沒文化沒見識,思想封建。她太愚蠢,太愛餘戰敖,以至於最後那樣的結局。
這部劇由諾貝爾文學獎莫言同名小說《紅高粱》改編翻拍成電視劇,劇情以及還原度都極高,如果大家無聊的話可以去看一看,一部很值得觀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