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是一個外國的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因為孩子從媽媽的肚子出來的時候沒有發出哭聲,所以護士就拍拍孩子的後背,結果孩子很憤怒地看向了護士,好像就是在說:「我明明在媽媽的肚子待得好好的,非得給我整出來,把我拿出來也就算了,你還拍我後背。」等到護士把臍帶給孩子剪斷以後孩子終於發出了第一聲哭聲。
為什麼新生寶寶剛出生時,會做出一些搞怪的反應和動作?
1. 應激反應
當孩子第一次接觸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做出一些舉動,這就是孩子的應激反應,比如之前在網絡上很受關注的一個孩子,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就知道用手去拉扯護士的口罩,好像是想看看護士長什麼樣子似的。
2. 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
孩子在媽媽的身體裡對自己的身體各個地方都進行了完善,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可以做出來一些可愛的表情包,又或者是像我上文提到的那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就做出了如此搞怪的樣子,都是因為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的更加的好,孩子可以做出很多表情。
為什麼新生兒一般會啼哭?並在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還總是哭泣?
1. 為了自身的呼吸順暢
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是不需要利用自己的器官來呼吸的,他所攝取的營養物質都是由孩子的媽媽直接傳遞的,當孩子脫離母體的時候,就開始要依靠自己的器官進行呼吸了,醫生往往想讓孩子哭泣的原因,主要是想知道孩子的身體是否可以進行自主的呼吸,孩子的肺部是否可以工作。一旦孩子發出了第一聲啼哭的話,就說明孩子的身體是健康的。
2. 孩子的排洩物沒有清理乾淨
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往往給孩子使用紙尿褲來幫助孩子處理一些排洩出來的廢物,而有的時候家長不能及時地為孩子進行處理,孩子就會覺得不是很舒服,就會通過哭泣來提醒家長要為孩子換尿布了。
3. 孩子餓的信號出現
由於孩子小的時候不能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們往往會採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覺,比如自己感到餓的話,就會通過哭來找到家長,為孩子準備吃的東西,來填飽肚子。
新手爸媽應該怎麼照顧寶寶呢?
1. 照顧寶寶時耐心細緻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比較敏感,並且喜歡哭泣,家長由於是第一次照顧孩子,可能沒有足夠的耐心,但是希望家長可以逐漸地培養對於孩子的耐心,因為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是最需要家長細心照顧的時候,家長要用自己全部地細心和耐心盡力地照顧孩子,孩子才可以更好的成長。
2. 多諮詢醫生科學的育兒常識
在家長照顧孩子出現什麼問題的時候,或者有什麼地方不是很理解的時候,要及時地去問問相關的醫生,或者在書籍上或者網絡上找到相關的知識點,來得到更多對孩子有用的知識,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生活。
3. 聘請專業的育兒嫂
如果家庭允許的話,可以聘請一位專業的月嫂,或者孩子的媽媽可以在專門的機構進行孩子的生產。畢竟他們是接受過專門教育的人,對於孩子的一些照顧方法比家長要熟練很多,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