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李文方,山東臨沂人,2012年6月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後,帶著青春和夢想,從首都北京來到康巴諾爾草原,落戶康保縣二號卜鄉喬士連村,任大學生村官,並與康保當地青年王雄飛喜結連理。 三年多時間裡,她盡心盡責,在當地鄉親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併入選康保縣「2016·感動康保十大人物」。
李文方 (左一) 入戶家訪。
李文方在康保有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李文方 (右一) 向村民了解膜下滴灌技術實施情況及成效。
核心提示
她叫李文方,山東臨沂人,2012年6月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後,帶著青春和夢想,從首都北京來到康巴諾爾草原,落戶康保縣二號卜鄉喬士連村,任大學生村官,並與康保當地青年王雄飛喜結連理。 三年多時間裡,她盡心盡責,在當地鄉親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併入選康保縣「2016·感動康保十大人物」。
在美麗的康巴諾爾草原,傳誦著一段美麗的佳話。 今年27歲的山東沂蒙姑娘李文方,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後,來到康保縣二號卜鄉喬士連村任大學生村官。 期間,她被樸實、憨厚、善良的康保小夥王雄飛感動。為了愛,他們有一個約定,誰也不離開美麗的康巴諾爾。為此,她把愛的繡球拋給了他。如今,他們的兒子已經一歲半了,這段美麗的佳話還在延續。
從首都來到康巴諾爾草原
李文方是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花園鄉於莊村人,2008年, 她以620分的成績考入中國農業大學,所學專業為公共管理專業。
在大學裡,她成績優秀,曾獲得中國農業大學 「國家勵志獎學金」、「社會工作三等獎學金」、「第一屆道德模範」等榮譽。
大學畢業前,中國興業銀行山東煙臺支行準備錄用李文方。然而,2012年,康保縣實施的引進人才計劃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2012年6月份,當李文方聽說康保縣來校特聘招錄大學生村官時,她放棄了當「白領」的機會,毅然報名。 經過老師推薦、學校審查、筆試、面試等層層選拔後,如願成為康保縣的一名大學生村官。
當李文方把她選擇了到康保當村官的消息告訴了家人後, 一位親戚在電話中說:「聽說河北張家口的壩上可冷了, 你將來可要後悔了。 」但是,李文方說服了家人,收拾行李,毅然同其他七位校友一起踏上了開往張家口的列車。
奔走在公益為民的路上
剛到康保,藍天、白雲、草原、風車……一切都讓李文方感到新鮮。
來到康保縣二號卜鄉喬士連村任大學生村官後, 她把自己從北京帶來的高跟鞋、連衣裙放了起來, 穿上了和農民一樣的衣服,下地幹活。
「你是從城裡來的大學生,見多識廣,幫幫我家的孩子吧。」剛來不久,李文方就接到了二號卜鄉白土卜村一位花甲老人的求助。原來,他的兒子考上大學後,因家庭貧困而極度自卑,最終患上嚴重精神分裂症,家裡東拼西湊借錢治療了一段時間,卻終因交不起醫療費而被迫出院,無奈之下,只能休學在家。
看到老人悲痛欲絕,李文方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幫他渡過難關。
在二號卜鄉領導的建議和支持下,李文方舉辦了一場愛心募捐,縣文明辦、供電分公司、移動公司、鄉政府等單位的愛心人士都積極伸出援手, 籌集善款15000餘元,送到了老人手中,老人連聲道謝、感動不已。
這件事深刻觸動了李文方柔軟的內心,從此以後,她便奔走在公益為民的路上。
在鄉裡,她積極參加團縣委「情暖夕陽關愛老人」青年志願者在行動活動、縣司法局「關愛老人」法律援助等活動;在縣城,志願服務康保草原風箏節、冰雪節、馬拉松賽事等大型活動,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曾獲「康保縣十佳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
除了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李文方還聯合其他校友利用周末、節假日組織開展公益活動。到處長地鄉敬老院、二號卜鄉敬老院、屯墾範家營互助幸福苑等養老機構,給老人們送牛奶、水果、生活用品等,幫他們打掃衛生,陪他們拉家常;到屯墾鎮中心小學與孩子們一起歡慶「六一」,還專門為五名留守兒童買了蛋糕, 和全校師生一起給他們過生日。 有個小女孩吃著蛋糕哭了起來,仔細詢問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小女孩第一次吃生日蛋糕,太激動了。
共同愛好步入婚姻殿堂
2012年6月,李文方到縣城參加全縣大學生村官經驗交流會。 在這次交流會上,滿德堂鄉李生寶村的大學生村官王雄飛做了工作介紹,王雄飛的個人魅力和對康巴諾爾的熱愛,讓李文方大受感動,在佩服王雄飛的同時,李文方的芳心也被王雄飛叩動。
「王雄飛當村官比我早,他在農村工作中有獨特的視角,尤其是他的個人體會文章《靠知識, 讓個人的青春在農村廣闊天地中飛翔》,贏得了與會大學生村官們的共鳴,也打動了我。 」李文方說。
王雄飛今年30歲,康保縣人,2011年6月份從湖北理工大學畢業後,來到康保縣滿德堂鄉李生寶村任村官。王雄飛把在大學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村民致富的實踐中。 他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帶領下,引導鄉親們建起了大棚,搞起了種植和養殖,村裡80%的家庭脫了貧。 他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的故事,在十裡八村傳誦。 他靠著個人的實幹和村集體的智慧, 讓鄉親們的生活變了模樣,村民們的收入發生了很大變化。
王雄飛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李文方,李文方暗下決心, 今後一定要像王雄飛那樣,把自己在中國農業大學學到的知識,運用到鄉親們的生活實踐中,為鄉親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出於對王雄飛的敬慕,李文方來到王雄飛所在的滿德堂鄉,找到王雄飛,希望王雄飛能夠介紹一些農村工作經驗和村民致富門路。
由於王雄飛是土生土長的康保縣農村人,從小跟著父親到地裡幹活,播種、鋤、耬、收割,雖說不上精通,但也有一定基礎。倆人認識後,王雄飛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從滿德堂鄉來到二號卜鄉李文方所在的喬士連村,手把手教她鋤地、耬地,漸漸地,李文方從一個書生成了一個和鄉親們融合在一起的「村民」。
時間一長,你來我往,李文方與王雄飛在相互的工作學習中產生了好感。
2013年11月, 李文方與王雄飛喜結連理,共同步入婚姻殿堂。
如今他們的兒子王博已經一歲半了。
用自己的雙手造福村民
為了做好「村官」工作,服務廣大群眾,李文方每天走家串戶,及時了解並掌握村內動態,虛心向村幹部和村民請教,協助村幹部處理各項事務,大到項目申報,小到解決鄰裡糾紛,事無巨細,堅持把每項工作做細做實。
自上任以來,她充當了國家政策的宣傳員、農村決策的參謀員、文字材料的撰寫員、村民矛盾的調解員、傳遞信息的通訊員等多個角色,在土地流轉、村道路硬化、環境衛生整治、新農合參保、村級衛生室建設、綜合維穩、防汛抗旱、生態禁牧等工作中,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由於李文方是外地人, 不懂當地方言,對所學專業知識與實踐的結合也缺乏經驗,她在康保開始了新的學習。初到二號卜鄉喬士連村, 李文方便接到1500畝膜下滴灌工程建設任務。 任務陌生而艱巨,李文方就一次次地跑到水務局向專業技術人員請教,一遍遍地研讀相關書籍, 挨家挨戶地走訪,了解村民的想法。 那段時間,儘管每晚九點多才能吃飯, 但她依然堅持坐在檯燈下總結一天的走訪心得,經常忙到深夜。就這樣,她寫下了2萬多字的走訪日記。後來這項惠民工程順利實施,2013年工程區1500畝土地同比增收40多萬元。
三年來,共赴康保縣的七位校友,由於考研、轉行、返鄉,目前已有三人相繼離開村官崗位。 李文方說:「我雖然也有過徘徊、有過糾結,但是我仍不忘初心。我的青春夢想已經在這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我要堅守夢想, 用自己的雙手造福村民。」(記者張進寶 通訊員胡年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