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冬天這麼冷,為什麼不集中供暖?

2020-12-15 數說浙江

我住的城市幾乎不下雪,記憶裡卻堆滿冷的感覺。在「浙」裡一到冬天,全身自動開啟震動模式。

網友調侃到:

@我是一隻蔡奇奇: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卻在浙江凍成了一條狗。

@forcolor:浙江人教你怎麼在5度的天氣裡光腿!

@胖墩墩:天冷了,又到了洗澡不敢開始,開始不敢結束的日子了…

@陳等等等:我們浙江人冬天保暖基本靠抖。

浙江冬天的冷是走心的,來自東北的同學問我怎麼抵擋浙江的冷,我說什麼「怎麼抵擋」,明明就是無奈認命任其蹂躪……這大概就是包郵區的代價吧。

一般人都覺得北方比南方冷,單看溫度差別自然不錯,北方動轍零下十幾二十度,像黑龍江冬季零下二三十度也屬於家常便飯;而在南方,最低溫度也就零下二三度,少有低於零下五度的,浙江「最冷月」一月份日均最低氣溫也才零上2度。

北方人:你們浙江人也敢說冷?

浙江人:不信你來試試,不冷算我輸!

南方冬天到底冷不冷

北方的冷VS南方的冷,其實用遊戲就很好解釋了:北方乾冷是物理傷害,南方溼冷是法術傷害;北方人抗寒是裝備好,南方人抗寒是屬性高。

去年冬天,浙江究竟下了多少場雨,很多人已經數不清了。原本以為熬過2018年底那股跨年寒潮,就能迎來大晴天,卻沒想到整個冬季幾乎都是陰雨不斷。浙江省水利廳拿出了一組長達51天(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8時,浙江全省平均降水量達201.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76%,部分地區偏多一倍以上。

很多北方人都只知道南方冬天溼冷,但是並不明白溼冷到底有多冷。空氣溼度高,那麼空氣導熱的能力就強些。北方吹的是幹風,雖然涼涼的,但不易滲透到身體裡面,所以,北方冷,也只是周圍的溫度低,頂多就是覺得風大有點涼罷了。而在南方,吹的是溼風,雖然溫度不是很低,但是卻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可以很快地把人體的熱量帶走,讓你的身體表面與周圍的溫度一樣低。氣溫越低會更冷,但體感溫度冷才是真真切切的冷啊~

一到冬天,浙江的網友們紛紛自覺地開始在朋友圈「種太陽」。然而浙江網友的「種太陽」似乎並沒有感化太陽公公,連日的陰雨寡照使得大家叫苦連連,許多人都進入了「沒雨就算好天氣」的模式。

室外冷,室內更冷

北方人跟南方人說自己冬天在屋子裡光膀子時,南方人可能覺得北方人真牛x,當北方人告訴南方人室內20度的時候,南方人會覺得你有事嗎?

假如北方冬天室外溫度-10度,在集中供暖的情況下,室內溫度20度,溫差在30度;南方室外溫度3度,沒有供暖的情況下,室內溫度1度,溫差只有2度但是室內的溫度比室外更冷啊!每次回家都在質問自己,為什麼要回來,還不如在外面暖和……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北方人冬天進屋取暖,南方人冬天抖腿取暖;北方的被窩是溫室,南方的被窩是冰窖;北方人起床靠自制力,南方人起床靠勇氣……那麼大的床,容得下我的地方卻只有三分之一,梁靜茹請給我一點起床的「勇氣」~

南方冬天這麼冷,為什麼不集中供暖?

為什麼這兩年南方集中供暖的聲音突然高漲,都想把這個供暖分界線往南這挪一挪了呢?因為老百姓收入高了?北方人跑到南方了?冬天變冷了?

都不是!以前網絡不發達的時候,誰知道北方人冬天過得這麼舒服……但隨著網絡的發展,讓這樣魔幻的畫面對比成了可能——黑龍江穿單衣,陝西穿毛衣,浙江穿棉衣。

(2016年網絡春晚)

在北方暖氣的刺激下,南方群眾終於忍受不了自己還在抖著過冬這件事兒了。但集中供暖哪有那麼容易?

當年我國是在蘇聯援助下安裝集中供熱系統的。但我國當年能源緊缺,只讓部分地區先暖。當時採用了前蘇聯的氣候計算方法,累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或等於5℃的日數大於或等於90天被界定為集中供暖的地區,主要包括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

現在供暖格局已經形成,再想動,就沒那麼容易了。南方幾十年來都不供暖,建房子時也沒有考慮供暖管道,要強行加上,家家戶戶都得挖牆開洞。並且南方的房子牆壁一般較薄,開窗較大,更注重通風設計,保暖性能不高,城市集中供暖基礎設施基本為零。

現在分戶供暖已經基本普及開來,南方很多小區物業都安裝了暖氣,比起集中供暖,分戶供暖好像更適合冬季時間沒那麼長的南方。

浙江的冬天,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手夠不著的地方都是他鄉,每一次起床都是背井離鄉,抗寒路漫漫其修遠兮,浙江人上下而求索。小編教給大家三個在浙江過冬的秘訣:多穿點、多吃點、多貼暖寶寶!希望在浙江的大家都能順利地過冬~不說了,敲鍵盤,手冷……

相關焦點

  • 北方人冬天集中供暖,南方的農村是如何取暖的?
    冬天已經到了,在北方都開始集中供暖了,可以說是整個家裡都是暖和的,可以安心過冬了。只不過在北方有集中供暖,但是在南方人卻是沒有這樣的待遇的,那麼南方的農民是如何取暖的呢,下面為大家說說這個。北方人冬天集中供暖,南方的農村是如何取暖的?
  • 長江新城納入集中供暖規劃代表委員建議武漢集中供暖儘快鋪開
    集中供暖體現城市品質和城市溫度  城市集中供暖,是由一個或多個熱源廠(站)通過公用供熱管網向整個城市或其中某些區域的眾多用戶供熱的方式。  7日,多年來持續關注武漢集中供暖問題的市政協委員、江漢大學商學院教授許以洪表示,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冬季供暖區域界線分明,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北方地區集中供暖,武漢不在此列。
  • 深度觀察丨長沙,離集中供暖還有多遠?
    不過,使用電烤爐的問題在於一旦烤起來了,就根本不想起身,因為離開了火爐就會冷。此外,火災風險也比較高。目前由洋湖生態新城智慧能源中心(站)集中供暖的小區只有雅和苑、湘江時代、西雅韻三個小區,連同湘江時代寫字樓一起,供能面積24萬平方米左右。
  • 從燒煤火到集中供暖:鄭州人的取暖史|鄭說·城記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要冷一些。但大部分鄭州人仍可以在屋裡穿著秋衣、吃著火鍋,因為,家裡來暖氣了。熱力公司的資料顯示,今年鄭州主城區四環內已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實現了「一城一網」,供熱面積也突破一億平方米大關。隨著時代變遷,鄭州市民都在享受著城市發展帶來的舒適生活。
  • 冬天用空調比集中供暖省錢?看完電費帳單,同事做了一個決定
    北京前兩天的最低氣溫低至4°,給女同事冷的,把家裡的暖手袋和電熱毯都帶到了辦公室。還說,過幾天再冷點就準備開空調供暖了。覺得空調供暖起熱快,而且電費便宜。但是,事實真的像她說的這樣:冬天供暖用空調,電費便宜嗎?我給她算了一筆帳。
  • 河南省唯一的「南方城市」,冬天不集中供暖,你知道是哪座城市嗎
    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在冬季,北方採取的抗寒措施是室內供暖,而南方的冬季,只能靠著一身正氣度過。但在我國河南省就有一座很「特殊」的城市,是河南省唯一的「南方城市」,冬天不集中供暖,當地人更愛吃米飯。這座城市就是信陽了,按理說信陽作為河南省的城市,理應是一座北方城市,那為什麼會有信陽是「南方城市」的說法呢?
  • 合肥集中供暖收費標準 市政供暖平均花費超2000元/年
    近日冷空氣來襲,氣溫持續走低,市民對於供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合肥集中供暖已於11月中旬啟動,但因為合肥沒實現全城集中供暖,人們在冬天的取暖禦寒方式,可謂五花八門,各有選擇。哪種效果更好哪種更划算,本報記者幫您來算一算取暖帳。
  • 在日本人冬天不穿秋褲不冷嗎?
    日本人總給我們的感覺很耐凍,是不是不穿秋褲? 造成這種印象是因為大家看到日本人對小孩子的教育中有一條就是抗凍。下雪天孩子們光腿走在上學的路上,這事兒是真有▼
  • 南京這個小區實現集中供暖
    南京這個小區實現集中供暖】「我是北方人,但是到南方定居後,感覺比北方還冷。現在通上暖氣了,感覺回到北方了,很暖和,很高興。」12月17日,南京市江北新區泰山街道迎江雅居開通供暖,小區居民張阿姨臉上滿是笑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迎江雅居暖居項目是江北新區第一個暖居試點工程。
  • 南方何時集中供暖?
    眼下,北方已經開始了供暖。每年一到供暖季,「你在北方的暖氣裡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凍成冰棍」,這樣的熱詞就會在網絡上被熱烈討論,今年也不例外,南北方的巨大供暖差異,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有人說北方的冷是物理攻擊,南方的冷是魔法攻擊,冬季南方的氣溫在零度左右,相對於北方的氣溫來說並不算冷,但是從氣象學角度來說,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很大,溼度每增加10%,人體感受到的溫度就降低一度,也就是說在溼冷的南方,人體感受到的溫度要比實際溫度低不少。
  • 事關供暖!湖北2地又有新消息啦!|集中供暖|暖氣片|供熱系統|地暖...
    近日,宜昌中燃公司已經啟動暖居工程,多個小區正在進行相關改造,爭取在今年冬天實行集中供暖,
  • 南方供暖問題不是該不該而是怎麼做
    隨著北方各地供暖季陸續開啟,每年此時都會被拿來熱議一番的「南方供暖」話題又火了起來。今年,「南方城市成暖氣片銷量增長主力」今年登上了熱搜——難道南方網友喊了這麼多年來的集中供暖,真的要變成現實了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對許多呼喚供暖的南方人來說恐怕依然冰冷。一點可喜的變化是,確有中部地區城市的部分城區,在冬季進行集中供暖,有的城市則正在規劃建設供暖項目。
  • 鵝新知 | 為什麼突然多地開始限電?受影響最大的是冬天無供暖省份
    浙江省能源局節能處工作人員稱,冬季浙江省內能源供應保障壓力非常大,省政府的行政機關將帶頭遵守,倡導節能,但居民用電會全力保障。一時間,這麼多地區開始「限電」背後原因是什麼?以下為知乎答主關於此問題的解讀,騰訊財經稍做整理:QIUSHAN(註冊一級造價工程師)國家電網前電網規劃專業員工給一個不算官方的解讀。今冬的電力緊張主要是因為國際形勢對煤價的影響。國內發電廠的發電能力,以及兩大電網的供電能力本身沒有問題。
  • 冬天開暖氣還得蓋三床被 洛陽萬眾e家小區業主期盼集中供暖
    居民們說,開發商在購房合同中承諾配套城市集中供暖,而且一路之隔的小區就是洛陽熱力有限公司提供的城市集中供暖。合同顯示集中供暖,業主想換卻屢受挫在該小區內,仍有幾棟在建樓房。小區總共有900多戶,現在已經入住的有700多戶,入住率完全符合城市集中供暖的要求。為了能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2017年底,業主們開始向開發商提出按照合同約定更換供暖方式的要求。「我們當年籤訂的合同裡寫明的是城市集中供暖,既然燃氣供暖不夠熱,我們就要求按照合同更換城市集中供暖。」
  • 壁掛爐供暖、集中供暖、空調供暖,哪種取暖方式最好?
    「空調、壁掛爐、集中供暖,究竟該用哪個?哪個取暖效果更好?哪個價格更低?」進入冬季,不少市民開始為取暖方式發起了愁。有人認為集中供暖好、價格適中;有人認為壁掛爐價格高、溫度穩定;還有人認為空調既方便又便宜。究竟哪種取暖方式的效果更好、價格更低?為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 國外別墅距離遠,冬天取暖不能集中供暖,於是還得燒鍋爐
    一到冬天南方人們就開始羨慕生活在北方的人,因為他們有暖氣!說到供暖不得不說國家的英明,能夠統一集中的為人們供暖可以避免產生許多危險時間,特別是有些人們會使用煤爐取暖,完成了人身傷亡。還別說在國外想要做到像我們國家能夠集中供暖的還很少呢,國外很多獨立別墅,距離都比較遠,確實很難實現集中供暖。所以老外很多還是依然採用壁爐取暖,可是壁爐設在室內,需要不停的烤火,到了其他房間熱氣就少了,也不實用,於是他們就想到了鍋爐取暖這種方式。
  • 有些時候,南方的冬天可能比北方的冬天還要冷
    可能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來說,大部分人的一個印象或者說大部分人的一種認識就是北方的冬天比南方的冬天更冷一些,或者說,北方的冬天一般來說是比南方的冬天更讓人感覺到寒冷的。
  • 南方到底要不要供暖,又如何供暖?
    當然也有人認為,南方冬期短,氣溫不是很低,集中供暖投入大、不划算。「老問題與新問題」事實上南方供暖既是「老問題」,也是「新問題」。「老問題」是指此前供暖呼聲已有多年,每年冬天南方民眾都頗感難熬,有時更是吐槽與調侃齊飛。
  • 830萬瀋陽人,為什麼冬天也對雪糕愛不釋手?
    830萬瀋陽人,為什麼冬天也對雪糕愛不釋手?在日常生活當中雪糕很常見,尤其是夏天,烈日高懸,空氣中翻滾著熱浪,讓人感覺悶熱又煩躁。來一塊雪糕,香甜中帶有絲絲冰爽,入喉清涼,瞬間神清氣爽。夏天吃雪糕的人很多,冬天卻很少有人會吃雪糕。不過瀋陽卻是一個例外,即使是大冬天,他們依然對雪糕欲罷不能。雪糕有這麼好吃嗎?答案是有,瀋陽屬於東北,東北的冬天異常寒冷,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天氣很正常,出門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凍成冰雕。按理說雪糕那麼涼,瀋陽人冬天應該不喜歡吃雪糕才對,然而事實卻相反。
  • 拉尼娜帶來60年來最冷冬天?供暖產品賣爆最受益股票曝光(名單)
    拉尼娜帶來60年來最冷冬天?供暖季到來,冷冬預期讓供暖產品賣爆,最受益的股票名單在這裡 今年冬天的溫度相較往年偏低,「冷凍」下不論南北人們的取暖需求高漲,供暖季開啟對A股有哪些影響,證券時報·系統梳理了供熱產業。進入12月,全國的集中供暖區域已經基本上全部實現了暖氣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