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格問題麥片屢上質檢總局管控黑榜 百事轉型或受牽連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屢上質檢總局「管控黑榜」 桂格問題麥片連累百事

  孫吉正

  8月26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官網發布了進口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預警通告(境外生產企業),其中,包含桂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麥片因水分超標問題,不符合我國法律法規,達到《進口食品不良記錄管理實施細則》(質檢總局公告2014年第43號)所規定批次標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要求,在相關產品再次進口報檢時,應按照控制措施的要求,向檢驗檢疫機構提交相應檢測報告或合格證明材料。

  事實上,此類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從2014年9月,桂格旗下的麥片產品就因不符合檢測數據,先後登上質檢總局「黑榜」8次。而桂格品牌所屬百事公司也曾多次強調自己要往「健康公司」的方向轉型。

  「發生此類事件雖然對國內產品銷售而言,短期不會有顛覆性影響。但在碳酸飲料市場下滑的市場大環境下,桂格產品在百事打「健康牌」的轉型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食品畢竟是與消費者的健康關聯度極高的產品。一旦出現密集的質量事件,則會連帶著波及百事的可樂、果汁、功能飲料產品。」品牌營銷專家陸勝貞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記者就此事聯繫了百事公司大中華區公關部相關負責人,百事方面表示,質檢總局公布的問題產品沒有流入國內市場,在國內生產和銷售的桂格麥片從未出現任何食品安全質量問題。

  水分超標成痛點

  對於質檢總局的「黑榜」來說,桂格的麥片已經算是常客了。記者查詢質檢總局網站發現,2014年9月到12月,桂格麥片連續4個月名列進境不合格名單;2015年9月到10月以及2016年的2月、5月桂格麥片均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桂格麥片所出現的問題,均為「水分超標」。而這些不合格的麥片主要產自中國臺灣地區和馬來西亞等地。記者在部分電商平臺以及商超發現:進口桂格燕麥片大多以產自臺灣地區為主。

  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劉少偉告訴記者,麥片水分超標,會縮短麥片的保質期,另外,也容易產生黴菌、毒素等,這些細菌會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

  水分超標的原因,劉少偉認為主要由生產過程和包裝運輸兩方面造成,「在運輸過程中,由於麥片吸水的特性,對密封性要求較高,包裝有可能沒有達到所需要的密封要求,與外界水分有交換,從而導致這一問題。而中國臺灣、馬來西亞等地,氣候溼潤,空氣中水分含量較其他地區更高,所以在密封性上應該更為嚴格。」劉少偉告訴記者,「生產方面,水分超標可能是由於生產過程中水分沒有控制好,乾燥時間不夠充分從而出現水分超標問題,或者是等待包裝時間過長,導致麥片吸收了過多的水分。」

  對此,劉少偉認為,麥片受溫度等客觀因素影響較小,不論是包裝還是生產環節,這些風險應該在企業的生產管控範圍之內,企業應該提前評估可能存在的可預判因素,將水分控制在相對安全的一個區間內。屢次出現水分超標的問題,凸顯了企業在生產階段,管控和監督手段的缺失和不到位。

  轉型「健康品牌」挑戰重重

  百事的戰略轉型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百事CEO盧英德將百事的產品重新定位劃分為三類:「樂趣型」(比如薯片和普通汽水)、「改善型」(減肥或低脂類休閒食品和汽水)和「有益型」(燕麥片等)。並為轉型投入資金,把資源從垃圾食品轉移到較為健康的產品領域,進一步發展「有益型」,改善承諾提高「樂趣型」產品的健康水平。但對於百事來說,這一進程並不一帆風順,在國外市場,桂格也遭受到食品安全問題的困擾。

  5月,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一男子向桂格提出訴訟,稱檢測速溶麥片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可能致癌的除草劑,向聯邦法院提起集體訴訟。並狀告桂格在廣告宣傳中的「百分百純天然」廣告中,誤導追求健康與天然產品的消費者,要求賠償500萬美元。

  美國天然健康聯盟組織宣稱:檢測結果顯示,美國市面上多種常見的食品,包括即溶麥片、全麥貝果、全麥麵包等,都測出殘餘的草甘膦。

  此外,在今年5月,由於供應商所供原料受到李斯特菌汙染,格林緊急召回了兩款產品。「桂格在除草劑事件上公共關係做得也比較充分。對除草劑的正面作用說得也比較到位,所以短期不會對國內造成損害性影響。在沒有證明科學它對於人類的顯性危害或潛在危害,他都會被繼續使用。但如果有足夠的研究證明,除草劑即便不含致癌物,只要對人類存在可以證明的潛在生存危害,它都會造成消費者對桂格的印象出現大的反轉。」陸勝貞分析說。

  在美國曝出除草劑事件後,據新華社報導稱,同年5月末,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抽驗市售36件燕麥片產品檢驗農藥殘留量,結果共10件燕麥片檢出禁用農藥嘉磷塞。其中,「桂格」共4項產品上榜。食品藥物管理署稱,農藥嘉磷塞俗稱「年年春」,為臺灣農委會核准的農藥除草劑,但臺灣食安對此項農藥採取最嚴格管制規定,殘留容許量為「不得檢出」。百事方面向記者表示,對於國外關於草甘膦等問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所發布報告稱,草甘膦僅僅是有可能存在致癌風險。

  陸勝貞分析認為,桂格在美國等地區出現的除草劑等問題,在短期不會對國內市場出現大的波及。但是長期看,不能保證此類問題不會造成對國內市場的衝擊,而且這種衝擊的程度還要看消費者的成熟程度,和對生物農藥、轉基因農藥危害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殘留物是否保持一個警惕意識。

  桂格作為百事收購的品牌之一,桂格旗下的桂格麥片和佳得樂已經成為百事在向健康品牌轉型中的重要品牌,2015年百事在國內首次建立了燕麥工廠,並在同年桂格推出了燕麥系列的乳飲料。

  陸勝貞認為,尤其是在健康觀念流行、消費者逐漸遠離傳統可樂產品的情況下,這種屢上「黑榜」的事件都是會對其轉型「健康公司」有很大影響,尤其是此類事件牽扯食品質量管控問題,這是百事方面包括桂格必須重視的問題。

(責任編輯:曹元水)

相關焦點

  • 屢上質檢總局「管控黑榜」桂格問題麥片連累百事
    (原標題:屢上質檢總局「管控黑榜」 桂格問題麥片連累百事)
  • 屢上質檢總局「管控黑榜」 桂格問題麥片連累百事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要求,在相關產品再次進口報檢時,應按照控制措施的要求,向檢驗檢疫機構提交相應檢測報告或合格證明材料。  事實上,此類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從2014年9月,桂格旗下的麥片產品就因不符合檢測數據,先後登上質檢總局「黑榜」8次。而桂格品牌所屬百事公司也曾多次強調自己要往「健康公司」的方向轉型。
  • 百事進口桂格一年五上質檢黑榜 回應稱商家未經授權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上黑榜的23批不合格桂格產品中,有20批原因為產品「水分超標」,只有今年1月中的3批不合格產品原因為「未按規定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  法治周末記者從國家標準GB19640-2005《麥片類衛生標準》中了解到,目前國家強制要求標準為5%的水分限量。
  • 國家質檢總局:臺灣桂格燕麥片頻上質檢黑榜
    桂格燕麥片已然成為國家質檢總局進境不合格食品黑名單上的常客。據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公布的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名單顯示,4批次產地為臺灣地區的桂格麥片、芝麻糊產品由於「未提供所需證書」遭到退貨處理。值得一提的是,桂格麥片早先便由於「水分超標」等原因連續4次登上過國家質檢總局黑榜。
  • 臺灣桂格燕麥片頻上質檢黑榜
    臺灣桂格燕麥片頻上質檢黑榜來源:網際網路  2015-05-28 | 我要評論原標題:臺灣桂格燕麥片頻上質檢黑榜桂格燕麥片已然成為國家質檢總局進境不合格食品黑名單上的常客。據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公布的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名單顯示,4批次產地為臺灣地區的桂格麥片、芝麻糊產品由於「未提供所需證書」遭到退貨處理。值得一提的是,桂格麥片早先便由於「水分超標」等原因連續4次登上過國家質檢總局黑榜。據了解,此次不合格的4批次規格產品,包括3批麥片和1批芝麻糊,進口商為廈門市興臺旺進出口有限公司,製造商為臺灣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桂格」麥片再上黑榜
    (原標題:「桂格」麥片再上黑榜) 近日,質檢總局公布2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
  • 臺灣桂格燕麥片頻上質檢黑榜 昨遭質檢退貨處理
    桂格燕麥片已然成為國家質檢總局進境不合格食品黑名單上的常客。據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公布的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名單顯示,4批次產地為臺灣地區的桂格麥片、芝麻糊產品由於「未提供所需證書」遭到退貨處理。值得一提的是,桂格麥片早先便由於「水分超標」等原因連續4次登上過國家質檢總局黑榜。
  • 桂格燕麥片再上質檢「黑榜」
    北京商報訊(齊琳張茜嵐)在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10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中,來自臺灣地區的5批次「桂格」燕麥片因「水分超標」再上質檢「黑榜」。據悉,在9月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的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當中,「桂格」燕麥片就因「水分超標」榜上有名,遭退貨處理。
  • 臺灣桂格燕麥片再上質檢「黑榜」
    在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10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中,來自臺灣地區的5批次「桂格」燕麥片因「水分超標」再上質檢「黑榜」。據悉,在9月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的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當中,「桂格」燕麥片就因「水分超標」榜上有名,遭退貨處理。
  • 桂格燕麥片水分超標 再上質檢黑榜
    在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10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中,來自臺灣地區的5批次「桂格」燕麥片因「水分超標」再上質檢「黑榜」。據悉,在9月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的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當中,「桂格」燕麥片就因「水分超標」榜上有名,遭退貨處理。
  • 臺灣桂格燕麥片再上質檢黑榜 網絡銷售火爆
    據了解,此次不合格的4批次規格產品,包括3批麥片和1批芝麻糊,進口商為廈門市興臺旺進出口有限公司,製造商為臺灣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羊城晚報記者統計發現,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去年9月、10月、11月、12月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名單中,桂格燕麥片均榜上有名,而不合格的原因則是由於水分超標。
  • 7月份247批次進境食品被檢不合格 桂格燕麥片屢上黑榜
    7月份247批次進境食品被檢不合格本報訊 婁奕娟 8月25日,質檢總局公布7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名單,包括247批次不合格食品、12批次不合格化妝品。公布的不合格進境食品中,15批次由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麥片產品因水份超標而被依法銷毀處理,涉及產品21.2噸;另有26批次、近172.3噸的俄羅斯蛋糕產品因菌落總數超標而被阻國門外。
  • 這些知名品牌都上過黑榜
    這些知名品牌都上過黑榜   金鑼生鮮肉檢出瘦肉精   2015年9月,食藥監總局公布的65批次不合格食品通告顯示,金鑼公司生產的生鮮肉也被抽檢出含有瘦肉精。這已是金鑼食品今年第二次登上黑榜。   臺灣桂格燕麥片水分超標   2015年5月26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2015年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各類別食品共計有157批次被檢驗出不合格。其中,知名麥片企業桂格所生產的4批次麥片、芝麻糊產品遭到退貨處理。
  • 質檢總局公布不合格產品:臺灣統一泡麵登黑榜
    據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發布的2014年12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由東山縣新發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的5批次統一泡麵產品被檢出含有未獲檢疫準入的肉類成分,分別做退貨、銷毀處理。並聲稱由這家公司進口的統一相關產品不是第一次被國家質檢總局進境時檢出不合格,接下來會與該公司取得聯繫了解情況,至於統一蜜豆奶被檢出違規使用化學物質,該人士則表示還並不清楚情況。據悉,這5批次泡麵產品分別為:來一客杯麵(牛肉蔬菜風味)、滿漢大餐(珍味牛肉麵)、統一面肉燥風味特大號、滿漢大餐蔥燒豬肉麵、滿漢大餐蔥燒牛肉麵。
  • 食藥監總局:味好美花椒粉再曝鉛超標
    ■ 曝光臺  國家食藥監總局上周發布了今年第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在1319批次食品中查出不合格15批次。上海味好美、中華老字號廣州「寶生園」等也登上黑榜,並被責令整改。  ■ 相關新聞  進口食品 百事旗下「桂格」頻上黑榜  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今年4月進境食品,25個國家和地區的153批次不合格進口食品被攔截。
  • 質檢總局:紐睿智高價奶粉品質不合格 桂格燕麥片水分超標
    新華食品北京12月2日電(李楠)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了10月份查獲的287批次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涉及17類產品,主要不合格產品是糖類、飲料類和糕點餅乾類,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標籤不合格、品質不合格和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 進口桂格麥片連續3月上「黑榜」遭退貨處理
    國家質檢總局去年11月共檢出466批次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去年11月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共檢出466批次不合格進口食品、化妝品,其中食品434批次,化妝品32批次。
  • 434批次進口食品不合格,10種桂格燕麥片水分超標上黑榜
    434批次進口食品不合格,10種桂格燕麥片水分超標上黑榜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酈曉君 2015-01-09 18:55
  • 桂格、家樂氏燕麥含致癌成分?廠家稱中國在銷產品安全
    值得關注的是,知名品牌桂格和家樂氏上榜,且相關化學物檢出量最高。21日,羊城派記者走訪發現,上述兩品牌燕麥片在國內均有銷售,且桂格燕麥片佔有較大市場份額。不少家庭對此深表擔憂。桂格燕麥片在國內佔有較大市場份額眾多燕麥片檢出除草劑據了解,這項研究報告由美國環境工作組(EWG)(以下簡稱工作組)發布。
  • 日清登上質檢總局黑榜 美心月餅被檢出大腸菌群超標
    涉質量不合格及資料不全,質檢總局公布日清、佳格、美心、百事等品牌各有批次食品被拒入境3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今年1月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名單,共有403批次產品因為質量問題或標籤不合格等原因而被拒絕入境。其中包括來自韓國、日本等地的多個知名品牌食品。7批次來自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的杯裝海鮮面、咖喱方便麵、兵衛咖喱烏冬快速面等產品,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