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黑冬瓜豐產不豐收:1斤4毛回本 收購價1毛多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扣除挑工費、中轉費,瓜農已所剩無幾

  新聞最前線 深·銳 觀察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陳強

  文/圖 實習生 謝煜楠 通訊員 唐貴康

  清遠英德市,是廣東省最大的黑皮冬瓜的主產區。今年當地冬瓜喜獲豐收,但瓜農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冬瓜收購價普遍在一毛多,還不到去年的一半。據了解,一斤冬瓜要4毛錢才能回本,而一毛多的收購價意味著虧本。

  「豐產不豐收」、「菜賤傷農」。前年,清遠英德市才經歷過冬瓜滯銷時期,瓜農損失慘重,沒想到今年又再一次面臨滯銷。為此,廣東海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農業經濟學碩士導師閆玉科提醒,農民應提高掌握市場的能力。

  A

  時不等人 虧錢賣瓜

  「一斤冬瓜還不到一毛五,一個二三十斤的大冬瓜,還抵不過早餐一碗湯粉錢。」 英德市橫石塘鎮共耕村瓜農潘屺仁看著自家地裡又大又長的黑皮冬瓜,一臉無奈地說,今年該村的冬瓜都獲得豐收,每個有30斤左右,約1米長,「但今年豐產不豐收」。

  他告訴記者,他今年共種了6畝冬瓜,虧了2萬多元。「種得越多虧得越多。」潘屺仁仔細算了一筆帳,冬瓜收購價只有1毛多,但每斤冬瓜光請挑工需6分錢,還得負責挑工一頓午飯,另外從田邊地頭用拖拉機或三輪車運到大馬路,中轉費需1分錢。

  同樣在共耕村租地種冬瓜的瓜農江國房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在6月末以每斤0.17元賣了一車瓜,然後十多天都沒賣出一斤瓜。而去年7月上旬時,地裡的冬瓜都賣得差不多了,主要是售往北方市場,今年也有外地老闆來看了幾次,但都根本不願意開價。

  江國房種了9.8畝冬瓜,產量有十多萬斤。 「這麼多冬瓜,靠自己散賣一年都賣不完。一斤冬瓜要4毛錢才能回本,但沒辦法只能賤賣。」江國房告訴記者,黑皮冬瓜通常一年種兩造,上半年收成後最遲賣到「大暑」前後,而且冬瓜水分含量高不易存放,要是賣不完不僅會爛,還勢必會影響下一造作物的耕種。

  進入7月中旬,到英德採購冬瓜的外地客商有所增加,但價錢並沒有明顯提升。只是,時不等人,瓜農們為了能夠騰出耕地種植下半年作物,紛紛「虧本賣瓜」。英德市石灰鋪保安村村民何昌簡今年家裡種了15畝地的冬瓜,就趁著這幾天冬瓜銷路變好,即便明知是每斤要虧本2分錢,他仍把地裡的冬瓜全賣了。

  B

  盲目擴種 消極銷售

  這並不是英德冬瓜首次滯銷,在2014年夏天已發生了一次滯銷,當時全市滯銷的冬瓜數量一度超過12.6萬噸。林先生是英德市一名主要從事冬瓜代辦中介業務的人員,他清楚地記得,2014年不僅瓜價低,還沒有買家願意上門,瓜農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冬瓜爛在地裡。

  「今年滯銷的主要原因是,在沒有了解市場信息下,瓜農去年盲目擴種。」 英德市供銷社新供銷尚業商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榮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道,去年是英德冬瓜銷售歷史最好的一年,於是很多瓜農擴大了種植規模。據了解,英德今年冬瓜種植面積達21689畝,比去年多了3854畝,增幅超過兩成。

  而據了解,當地瓜農都是坐等採購商來收購冬瓜,並未積極開拓市場、聯繫銷售點。記者採訪來自廣州、江蘇等外地採購商則指出,今年各地冬瓜獲得豐收,市場「供大於求」,收購價自然就低。

  不過,今年情況則比前年稍好一點,基本都賣出去了。中介商林先生告訴記者,目前英德市冬瓜基本銷售一空,主要銷往江蘇、浙江、上海、湖北等中部省市。「雖然冬瓜都賣得出去,但一斤平均價錢僅在2毛錢左右,對於瓜農來說仍是虧損」。

  廣東海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農業經濟學專業碩士閆玉科分析認為,目前,我國中部和北部部分地區遭受嚴重水災,瓜果蔬菜需求旺盛,較大程度增大了對南方農產品的需求,英德冬瓜銷售亦因此搭上「快車」,促使英德冬瓜滯銷危機得以緩解。

  三年兩次經歷了冬瓜銷售危機後,英德市石灰鋪保安村村民何昌簡和當地的瓜農十分失望。目前,他打算下半年減少冬瓜種植,當地一些瓜農甚至把地裡長到一尺高的冬瓜苗拔掉,改種了其它作物。「虧不起。」何昌簡說。

  記者了解到,當地農民普遍不具備把握市場信息動態能力,時常跟風種植。潘屺仁從2014年開始種黑皮冬瓜,今年是第三年,種植規模翻了一番。「去年種了4畝,由於價格不錯,每斤8毛出售,我共賺了三四萬元,於是又增加種植了2畝,沒想到今年跌成這樣。」

  專家支招

  加大農戶培訓 教會自主經營

  針對英德市前年、今年因產量過大而造成的兩次不同程度滯銷危機,閆玉科建議,當地冬瓜、甘蔗等經濟作物要儘快實施種植獨特品種、樹立品牌和組建農業生產合作社等措施。

  「組建合作社,從而引進特殊品種、種植反季節作物,是規避滯銷風險的良好途徑。單個農民力度有限,需要政府組織農民共同參與。」閆玉科說,政府應該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除了扶持農業新品種,還要加大本地特色農產品宣傳力度,建立系列品牌。「這樣做不但冬瓜、甘蔗和玉米等農產品的產量可以上去,還可以賣個好價錢」。

  閆玉科表示,農民把握市場行情知識的能力有限,政府要加大對農戶的培訓,提高農民經營管理、考察、學習和種植等分工協作的能力,從根本上教會農民怎麼去自主經營。「現代的農民是農業的商人,首先是商人,然後才是從事農業生產,這樣才能發家致富。」閆玉科如是說。

  他山之石

  利用網際網路 黃皮銷全國

  除了冬瓜,英德也盛產黃皮。而眼下,也正是黃皮大規模上市的時候了。英德英紅鎮果康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社長宋勇輝,試水通過淘寶把黃皮賣到全國,不僅解決了自家黃皮的銷路,還幫助了合作社鄉親們賣黃皮。

  記者日前在英紅鎮農村淘寶田江村服務站看到,七八個農戶正在熟練地分揀黃皮,然後稱量、打包。宋勇輝介紹,自黃皮上市以來,每天的訂單都很多。「我們在網上是按份售賣的,一份五斤,每份售價98元」。

  三年前,英德英紅鎮農民宋勇輝,試水通過淘寶把自家黃皮賣到全國。宋勇輝說:「我們早上採摘,下午打包,第二天就能到客戶手上,這個透氣的包裝,它就不會壞,而且客人收到很滿意,都說比批發市場還新鮮。」

  「幾年過來經驗比較豐富,訂單量也多了。」 宋勇輝介紹,他在淘寶上賣黃皮已經是第三年了,隨著銷量越來越高,自己種的三十餘畝黃皮已經供不應求了,現在還幫助周邊的果農在網上賣黃皮。

相關焦點

  • 海南冬瓜滯銷: 1毛1斤無人要
    現在,正是瓜果蔬菜大量上市的時候,農產品出現滯銷的難題也不少,據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報導,今年4月以來,海南黑皮冬瓜出現滯銷,收購價從最高時每斤1塊8,跌落到了每斤1毛錢,但即使是這樣的價格,也還是很少人問津。
  • 南瓜大豐收卻遇滯銷,3毛1斤無人要,眼看快凍壞,農民急盼銷路
    今天分享的主題:南瓜大豐收卻遇滯銷,3毛1斤無人要,眼看快凍壞,農民急盼銷路農民真的很不容易,除了外出城市打工之外,就是在家種植農產品,天年好的話收成還算不錯,但是今年對於農民來說,農產品的收益遇到了一些挫折,可以說是很困難的一年,上半年的桃子、李子出現了嚴重了滯銷,很多農民出現了虧本,尤其是今年的養豬戶,遇到了非洲豬瘟,很多養殖場的豬幾乎全部死掉了
  • 廣東東莞道滘春造黑皮冬瓜豐產不豐收
    隨著最後一輛滿載黑皮冬瓜的貨車從道滘鎮道路駛出,今年東莞市道滘鎮蔡白上口村春造黑皮冬瓜整體銷售完畢。「今年冬瓜產量不錯,但收購價不高,收入不如去年。」蔡白上口村農民劉叔告訴筆者,「今年春造冬瓜豐產不豐收」。  據悉,今年黑皮冬瓜發源地上口村春造黑皮冬瓜面積600多畝,產量960萬斤左右。
  • 收購價1斤4塊跌到4毛,果農愁白了頭,城裡卻高價賣8塊錢一串
    水果市場今年的價格可以說是一直很「迷」,從開始被炒的沸沸揚揚的天價車釐子,到後來高達10多塊一斤的蘋果,價格可以說是發生了多番轉折,而水果漲價的背後,有時候也是經銷商的營銷手段,多多少少會起到一定的推波助瀾的效果,其中就有一種水果,收購價從1斤4毛漲到了4塊,隨後又跌到4毛,果農愁白了頭,城裡卻高價賣8塊錢一串。
  • 又遇滯銷,收購價跌破2毛一斤,產地堆成小山,不值錢了
    比如現在正是桔子豐收的時候,一些種植戶也在忙在採摘,就是希望能早點上市,賣上一個好價錢。在市場上隨處也可以攤位上有大量的桔子售賣,而且價格相當便宜,只賣到了1元一斤左右。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具有很高的性價比,花上幾塊錢就能買上幾斤,一家人都能吃過夠。
  • 去年每畝虧損近1000元,今年收購價低到5毛,果農:想把樹砍掉
    摘要:去年每畝虧損1000元,今年收購價低到5毛,果農:想把樹砍掉文/農夫也瘋狂柚子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水果,其甜甜的口感,水分也很豐富,無論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吃。這個時候正是柚子集中上市的季節,然而對於集美後溪鎮新村社區的村民來說,雖然今年的紅心柚子大豐收了,他們卻高興不起來。去年所種植的柚子每畝虧損近1000元,而今年的收購價低到了5毛錢一斤,但是依然還有近1000萬斤的柚子沒有賣出去,村裡的果農們說,真的有種想要砍樹的衝動。
  • 洋蔥價格最新行情2017 洋蔥價格暴跌:1毛1斤仍無人無津
    ­  洋蔥價格最新行情2017 洋蔥價格暴跌:1毛1斤仍無人無津  從5月份開始,全國各地的洋蔥就陸續開始上市了,今年洋蔥的畝產量高於往年,然而價格卻出現暴跌,如何把這些洋蔥賣出去,成了蔥農的一塊心病。
  • 1毛1斤仍然乏人問津 山東圓蔥主產區遭遇賣難
    ­  聊城市東昌府區朱臺村農民李書文家門口也堆滿了圓蔥:「還有8萬斤沒賣出去,每斤1毛5都賣不上。如果按每斤1毛的價格賣,一畝地得賠2000多塊錢。」李書文今年種了20畝圓蔥,雖然賣出一半,也不足以收回成本。­  辛苦一年的大豐產,成了隨時會爛掉的「定時炸彈」­  「種圓蔥的成本一畝2000多元,每斤至少得賣到3毛才不虧本。
  • 湖北陽新沙港村困「橘」:80萬斤柑橘滯銷 5毛1斤乏人問津!
    據沙港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嚴庭學介紹,今年全村400餘畝柑橘獲得豐收,柑橘年產量300萬斤。由於受全國柑橘普遍豐產、市場飽和等因素影響,目前尚有80萬斤柑橘滯銷,乏人問津沒人要。12月5日,《荊楚正能量》新媒體記者來到沙港村,還沒進村,路邊就看到一棵棵樹上掛著還沒有採摘的柑橘。
  • 這麼好的蔬菜不吃太可惜,5毛1斤0脂肪不長胖,女人多吃皮膚白
    這個季節正是豐收季,市場上各種蔬菜水果鋪天蓋地,每天換著花樣兒吃都吃不完。有一種蔬菜,如果你不吃真的太可惜了,它的脂肪含量是0,熱量低到忽略不計,價格便宜到無法想像。女人多吃不長肉,皮膚還會越來越白嫩,你猜到它是什麼了嗎?這蔬菜就是——冬瓜。
  • 2020年02月21日雞苗、毛雞、麻雞,雞蛋行情
    ,以下是最新毛雞收購價格,僅供參考: 山東聊城1.50-3.50斤棚前收購價2.30-3.00元/斤; 山東德州1.80-3.60斤棚前收購價2.40-2.80元/斤, 河北地區1.60-3.30斤棚前收購價1.80-2.30元/斤; 河南地區1.70-3.20
  • 豐產卻不豐收 洋蔥遭遇銷售難 為何洋蔥價格迎來歷史新低?
    「昨天一家酒店來買洋蔥,10塊錢一袋,一袋80斤,賣了120袋,一共換回來1200塊錢,而這些錢轉手又交給了工人手裡。」郭學麗說,她家今年一共種了4畝地的洋蔥,產量約5萬斤,因為家裡人手緊張,不得不僱人收,一名女工一天120元,一名男工一天200元,她請來5名女工和3名男工幫忙收洋蔥,一天就開支了1000餘元,而一天下來,只收了3畝洋蔥,還剩下一畝洋蔥在地裡。
  • 鮮果2毛1斤沒人要,削皮曬乾後,價格漲到3塊1斤,供不應求
    今天分享的主題:鮮果2毛1斤沒人要,削皮曬乾後,價格漲到3塊1斤,供不應求。就拿柿子來說吧,柿子可以說是一種很好吃的水果,不僅顏值高而且營養豐富,很多人喜歡吃,在北方很多地區都有大面積種植,雖然今年的天年不怎麼好,柿子也減產了,但也還是像其他農產品一樣出現了滯銷,對於種植戶來說,真的是愁眉苦臉,新鮮的柿子地頭收購價2毛1斤都沒人要,有的收購商甚至以市場滯銷為由壓價到1毛5一斤,對於如此低的價格農民真的接受不了
  • 去年自導自演「滯銷」,今年產地8毛一斤,小販不收,網友不買帳
    導讀:去年自導自演「滯銷」,今年產地8毛一斤,小販不收,網友不買帳對於很多果農來說,去年是一個豐收年,氣候適宜、風調雨順,很多果農種植的水果都獲得了豐收,不過也因為水果豐收帶來了水果滯銷。面對口碑危機,今年黑布林剛上市就遭遇了滑鐵盧,農友告訴我,不少黑布朗產地收購價只有8毛一斤,這個收購價真的特別低,遠低於最近幾年的平均收購價。黑布林其實是一種十分不錯的水果,它口感好、營養豐富,往年價格沒有低於過15元1斤,沒想到現在直接跌到了白菜價,其實黑布林之所以跌價如此之快,和果農的擴種也分不開。
  • 2020年02月13日雞苗、毛雞、麻雞,雞蛋行情
    :山東:肉毛雞合同收購價2.80-3.00元/斤(市場棚前主流在1.50-2.10元/斤)河北地區:肉毛雞合同收購價2.70-2.90元/斤(市場棚前在1.40-1.90元/斤)河南:肉毛雞合同收購價2.75-2.95元/斤(市場棚前主流在1.65-2.25元/斤)江蘇:肉毛雞合同收購價2.75-2.95元/斤(市場棚前主流在1.90-2.50
  • 收購價6毛,水果店卻賣18一斤!比臉大,比糖甜的海南芒果你咋了
    又是一個芒果豐收年。每年,我國都會從東南亞國家進口大量芒果。據越南工貿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越南84.6%的芒果,都進了中國人的肚子。不進口的話,國內芒果夠咱吃嗎?答案是夠的。今年的海南,溫度適宜,陽光充足,芒果產量非常高。據三亞芒果協會的數據,今年的3-5月,每天都有9000多噸芒果,從海南運往全國。
  • 脂肪最怕這菜,5毛1斤,高纖維低熱量,每天吃1碗,腰肢變細了
    導讀:脂肪最怕這菜,5毛1斤,高纖維低脂肪,每天吃1碗,腰肢變細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體重不過百,而且衣服只穿S碼,而要想達到這2種情況,我們必須要多吃一些能減肥的菜餚。而在每年的夏天,我都會用冬瓜給老婆做一道菜,因為冬瓜從古至今一直就被認為是不錯的減肥蔬菜,而且冬瓜還有利尿排溼的功效,所以多吃冬瓜,能使人慢慢健康的瘦下來。並且根據近代科學研究,冬瓜中含有豐富的丙醇二酸,這種物質可以防止人體發胖,從而使人的身材更加完美呢!
  • 蛋價、毛雞、期貨價格全部下跌,這回三者同步了!
    8月13日全國雞蛋主流價格繼續回落,主銷區北京蛋價繼續下滑,上海蛋價粉蛋穩紅蛋落、廣東蛋價紅止跌企穩,粉蛋繼續弱勢,主產區褐殼雞蛋價格全部繼續下滑,粉蛋價格全部回落,淘汰雞大幅下滑,期貨也不漲,這回全部同步了!是不是跟豬肉價格下跌有關係呢?
  • 冬瓜喜變「金瓜」!平壩區天龍村700畝冬瓜喜獲豐收
    處處豐收景象,農戶喜笑顏開。8月24日,走進平壩區天龍鎮天龍村冬瓜種植基地,處處是農戶採瓜、搬瓜的忙碌身影,村民們扛起沉甸甸的冬瓜從基地走出,看著一個個大冬瓜裝上貨車駛出村外,貴州安順福安生態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富紅笑得合不攏嘴。
  • 蘋果醬香甜美味,可果農不讓買來吃,只因原材料收購價1毛1斤
    導讀:蘋果1毛1斤,做成果醬,身價翻百倍,果農說別吃:太髒老家是蘋果種植基地,家家戶戶都有很多蘋果樹,前幾天回去,正是蘋果採摘時,村民們忙得熱火朝天,開開心心地摘著蘋果,長在樹上紅的大的好的,摘下來有人收購直接交到收購商地方,無人收購,放在蘋果窖中保存等待時機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