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去年4月11日,一位名叫「楚學友」的微博用戶,轉發了一條有關西貝漲價的微博。
就在前幾天,這條微博被翻了出來,瞬間火上熱搜。
這條微博大言不慚地認為「95%微博網友月收入在5000以下」,瞬間引爆了網友們的情緒。
如果這位學友哥,只是一個普通人,那他的這番轉發也許不會掀起什麼風浪。
可惜,他當時的身份,是西貝副總裁。
那這件事就很有意思了。
全世界都能轉發那條微博,就西貝人不行。
學友哥作為西貝的高層轉發,就意味著他認同這條微博的兩個點:
第一,西貝的漲價,一點問題都沒有。
第二,95%的微博網友月收入5000以下,都吃不起西貝。
我直接就是好傢夥,你不上熱搜誰上熱搜?
目前學友哥已道歉,但眾怒難平
回到那條爭議微博:
學友哥轉發這條微博的用意其實很明顯:
他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西貝漲價。
他覺得西貝漲價是很正常的商業行為。
真的嗎,他真的覺得西貝漲價正常嗎?
我笑了。
我們必須要弄明白,西貝漲價的前因後果,才能對整件事有最客觀的評價。
去年2月1日,一篇名為:
《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的文章,在各大網站刷屏。
2月5日,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發文,表達了對員工、顧客的感謝。
言語中滿是與西貝共存亡的悲壯之情:
這一連串的操作,讓西貝成為了疫情期間「最受關注」的餐廳之一。
而就在西貝發聲5天後:
浦發銀行便核批完成了4.3億元授信額度,幫助西貝渡過難關。
連相關政府部門也出手撈了西貝一把:
OK,西貝終於挺過來了。
然後它居然開始漲價了…
來,我們來捋一下邏輯:
疫情期間百廢待興,大量餐廳倒閉,何止你西貝一家餐廳遭遇困難?
拿著我們納稅人的錢脫困了,疫情過後國家要刺激消費,你反手就是一個漲價?
朋友,不合適吧?
退一萬步來說,我就算你西貝要漲價。
麻煩你看看你們店裡的菜單,這價格還不夠貴嗎?
「一個饅頭收21塊」
你不如直接搶我的錢好不好?
「一碟菜心收46塊」
就這?46塊??
「一份麵筋39塊」
「一份蔬菜沙拉55塊」
再來看看其他菜品的價格。
都賣這麼貴了你們居然還喊著漲價?
你們怎麼敢的呀?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那句話:
「有些飯館的味道明明是那麼普通,卻又顯得那麼自信
」。
西貝漲價惹眾怒後,西貝迫於輿論態勢被迫道歉。
而學友哥的爭議微博,正是在漲價風波那時候轉發的。
現在回過頭來,你已經知道事情的原委了。
你說是他有問題,還是我們有問題?
我知道有人會說,餐廳漲價與否是他們的自由,大不了就別去吃好了。
但學友哥這番言論,擺明了就是來噁心人的。
拋開西貝的價格問題、口味問題:
我覺得這位西貝副總裁,水平實在太次了。
你怎麼想別人管不著,但是你不能說出來,因為你的用戶不愛聽。
這跟之前某手機品牌高管直指用戶是「DS」,有什麼區別?
你打心裡輕視這些顧客,那你別說出來啊。
直接貶低信任你的用戶,實在是Low穿地心了好嗎?
西貝在我眼裡,一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家餐廳。
馬雲提倡的「996福報」被眾人Diss後,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居然在公開演講中表示:
西貝的員工都是「715」工作制!
所謂的「715」工作制,就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個小時。
這個工作制也被賈國龍形容為:「白天加晚上,夜裡總開會」。
賈國龍還表示:32年了,西貝的員工一直如此。
演講結束後,賈國龍覺得還不過癮,甚至還發了條動態,宣揚自己的「715」工作制。
這件事被捅上熱搜後
賈國龍只能發博澄清:
不僅是西貝的高層頻頻翻車。
就在去年5月28日,有網友發帖稱在西貝消費後,結帳時發現店家收取5元一人的茶位費。
西貝官方也不得不出面道歉,承諾會退還茶位費並加以改進。
2020年全年,西貝能上的熱搜,幾乎都不是太好的熱搜。
饒是如此,西貝莜麵村的營業收入依然傲視群雄,位於眾多連鎖餐廳的前列。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黑紅」吧:
不管如何,西貝作為西北連鎖餐廳的代表,我還是希望它能正視自己的品牌建設。
至少在網上這一塊,關於西貝的評價都不是很好:
網友們一直吐槽的痛點,西貝一直沒理會。
在這件事上,做的甚至還不如學友哥。
至少學友哥是各個平臺誠懇道歉,並且認真回復網友的指責:
而西貝呢?
依然還是一片「歲月靜好」。
真的,你們家的菜實在是太貴了。
我就算月薪有5000也不會來你們這吃的。
希望西貝能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