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人類文明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男子在生產部門中突出地位的出現,原來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發生重大變化,男子開始佔據主導地位。從此,父系社會的傳統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被傳承。
現代婚姻,仍有很多人主張男主外女主內的相處模式。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產業的多樣化需求和人類素質的不斷提高,女性在社會中佔據著同樣重要的角色,她們也為社會創造著價值。現在已經是男女平等的時代,女人早已不是生育工具和家裡的保姆,她們有自主的選擇權和獨立的思維,世俗也不再道德綁架女人就該相夫教子。在城市生活中,家務及育兒也更多的由兩個人共同承擔,家庭的經濟來源也是兩個人共同努力去創造。
畢竟中國歷史悠久源長,習俗和思維仍影響著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比如,結婚時的彩禮,男方必須購置婚房等等。過去認為,女兒嫁到男方家裡,就是男方家的人,女人要生兒育女並照顧男方父母和操持家裡的一切。而且,過去婦女的能力和認知有限,似乎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中應有的價值,所以才會有「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麼一說。
而如今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女性並不需要承擔全部家內的事情,她們也有自己的圈子和生活,她們有自己的事業,她們並不需要依附男人來生存。她們也有自己的父母可以依靠,她們也需要陪伴自己的親人。在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我們常聽到的反倒是男人應該怎麼怎麼樣。
男女生理和心理結構的不同,造就了那女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勞動能力。當今社會的輿論對男人要求往往仍遵循過去的習俗。例如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男人要不斷打拼,賺錢養家的能力來衡量一個男人是否合格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女性對男性又有了新的要求。男人應該大度,不要計較得失;男人要疼老婆,會哄老婆;男人不要和老婆講道理;男人的收入要上交,自己賺的錢要由妻子分配;男人要學會調節婆媳關係,處理好家裡每一個人的情感;男人在外要保護妻子,無條件的站在妻子這一邊;男人的工作能力要超過妻子,家裡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男人......這是很多站在道德高點的人對於現代合格丈夫的要求。可是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男人因為生而為男,就要背負這麼多所謂的道德準則活著嗎?
婚姻本就是兩個人共同經營,相互付出、相互幫助的一場生意經。它除了愛情,更多的是需要彼此的合作。我並不贊同家裡的家務和育兒都由女人承擔,這是兩個人共同的責任,那些大男子主義,只知道在外打拼回家扔錢的男人的確是不合格的丈夫,更不要說那些有不良嗜好的男人。很多人也說婚姻裡不應該計較得失,可是平衡才是維持婚姻長久的的不變真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和子女沒有誰應該為誰付出,在婚姻裡不應該給男人或女人加上條條框框,女人需要自己的生活圈和自己的事業,同樣男人也需要被理解和自由。不要再把「男人就應該怎樣怎樣」綁架到別人身上,疲憊和需要不只是女人的專利,彼此扶持、相互理解、平等對待才是維持婚姻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