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尾鯝釣底還是釣浮?把握好這幾個技巧,釣好黃尾鯝一點都不難

2020-12-21 釣魚人烏蘭

黃尾鯝釣魚人簡稱黃尾,是南方釣友經常遇到的一個魚種,北方數量較少。大多是鯝魚的其他分屬,黃尾鯝屬於鯉科鯝屬的魚類,這個類別分為細鱗斜頜鯝、黃尾密鯝、圓吻鯝、銀鯝等四大類,北方鯝魚較少,北京地區有較少水庫偶有釣獲,多為長江流域魚種,咬鉤後衝擊大,針對釣魚人來說屬於比較有手感的對象魚,本文主要是以介紹黃尾為主,想必很多釣友釣不好黃尾魚,希望本文能提供一些幫助給喜歡釣黃尾的釣友們。

黃尾鯝的覓食特性

想要釣好黃尾,首先就要了解它的特性,釣魚人想要釣好魚,就要了解魚的覓食習慣,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黃尾和大部分常見淡水魚不同的是,口下位,吻略長呈弧形,以下頜角質邊緣刮食底層藻類等食物。

正是這樣的特性造成了釣魚人的不便,最為常見的現象是浮漂出現動作造成空竿,或者錨魚等,主要原因就是其形狀和覓食習慣造成的。當黃尾靠近餌料後,因是口下位,也就是說魚嘴偏下方,它採取的是刮食方法,魚吻突出會觸碰到釣線造成浮漂的虛假信號。

這就是很多不太熟悉黃尾的釣友經常看見魚口抬杆不中魚的原因。更有很大機率造成錨魚,所以很多不太會釣黃尾的釣友認為黃尾衝擊力巨大,其實黃尾雖然力氣大,但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覺得力氣大是大多是錨中魚體,自然會覺得衝擊力大,如果錨中的是尾部位置,半斤的黃尾給釣魚人的感覺都不亞於3、5斤的鯉魚,但這其實並不真實。

釣底還是釣浮

恐怕很多釣友都在糾結這個問題,針對黃尾採取哪種釣法,我的經驗是無論釣浮還是釣底都可以,無非是採取的策略不同。

首先是釣底,因為黃尾的自身構造問題,釣底是最容易出現上述空杆、錨魚問題的,但這不是不能解決的。要解決黃尾蹭線問題,那麼可以在調漂時採取調鈍的方法,例如調平水釣4目,儘量讓子線大幅度彎曲,雙鉤躺底,這樣很大程度就避免了蹭線造成的虛假信號。同時魚鉤不要使用太大型號,黃尾跟紅尾相比,嘴要小很多,只要是正口不是錨魚的話,其實袖4號鉤都可以,當然也要根據當前水域黃尾的平均大小而定,但多數伊勢尼2、3號也足夠了。

其次是釣浮,很多釣友會採取這個方式,歸根結底一是黃尾屬於中下層魚種,不會經常在底部巡遊,二是因為釣浮可以適當緩解蹭線問題,但也無法完全避免。畢竟黃尾的自身結構註定了無法完全避免蹭線。就我個人而言,最近兩三年總結出來的經驗,如果單純輪釣浮還是釣底,我更傾向於釣底,畢竟採用釣鈍的方法還是可以出現很多正口的。但我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請繼續閱讀本文。

餌料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技巧

在談辦法之前,我們先簡單聊一聊餌料,黃尾和大多數對象魚一樣,屬於雜食性魚種,但偏向腥。而且這類魚種有一個共同性就是需要密度,只有密度到一定程度後才可以作為對象魚種,那麼既然密度到達可以垂釣的程度,其實這類野生魚對餌料要求並不高,在小魚鬧窩不嚴重的情況下,加腥是很好的選擇。沒必要在餌料上太在意,只要注意狀態即可,餌球要圓潤,否則會同樣產生虛假信號。

本文的重點到了,釣黃尾和紅尾、翹嘴一樣,更多的是釣技上面考慮的更多,黃尾同樣可以借鑑釣紅尾的方法,只不過有一點點區別,下面我會重點提到。

這個技巧就是長子線大鉤距,底浮釣法。可能我的粉絲看過我以前專門講述過這類釣法,但確實也比較適合黃尾魚,只不過需要稍稍變通一下。什麼是長子線,1.5米的子線對摺後,上鉤子線約3-40公分左右,那麼下鉤子線近1米長,如此大的鉤距就是為了兼顧兩個不同的魚層,下鉤躺底,上鉤釣浮。這裡和釣翹嘴略有不同的是,需要下鉤再鈍一些,完全躺底,如果有必要可以在下鉤子線上穿過一個鉛皮座和八字環,在靠近魚鉤的位置固定好太空豆,徹底把下鉤躺底。

這樣的技巧就是為了兼顧不同魚層,因為無論是釣底還是釣浮,都只能照顧一個魚層,這種方法很好地解決了中下層魚種,包括不限於黃尾、紅尾、翹嘴、鯿魚、草魚等常見魚種。這種底浮釣法是特別適合中下層魚種的。如果發現黃尾徹底離底,那麼可以去掉鉛皮,調整為下鉤離底,上鉤釣浮(更高)的方式,尤其是配合飛鉛後,長子線擺幅更大,更利於魚發現餌料進行索餌。

這是我以前畫的一個關於底浮釣法的示意

所以我一直在強調,釣這類魚種餌料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技巧上面,底浮釣法除了拋竿不太方便外,但對於中下層魚種是非常實用的,而且變化萬千,完全可以適應不同的魚情。

寫在最後

每年的夏天到秋天,南方地區黃尾鯝都會進入瘋狂覓食的階段,成群的黃尾會讓釣魚人打呼過癮,但無論任何水域,總有釣得好的,也有釣的不好的,原因就在於此,找到合適的釣法,漁獲自然就不同,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如果覺得說得不錯就點個關注唄,一起交流釣魚那些事。

相關焦點

  • 五月它的尾巴變黃,還是抓緊看看黃尾鯝都成別人的了!
    「大麥黃了,尾巴黃了」這句魚諺就是說,每年5月份左右,就是釣黃尾鯝的最佳時節。馬上就要到釣黃尾鯝的最佳季節了,很多釣友卻頭疼起來,不知道怎麼釣黃尾鯝,釣黃尾鯝的底窩和餌料用什麼,釣黃尾鯝需要些什麼樣的釣魚技巧?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釣黃尾鯝的技巧。
  • 水庫釣黃尾、青尾鯝怎麼選擇浮漂,很有講究
    黃尾鯝,嘴小勁大,手杆作釣手感十分好,所以讓眾多釣魚愛好者趨之若鶩,回味無窮。黃尾、青尾的嘴巴較其他魚而已更小,嘴巴是突出而且向下,吃餌的方式與一般的魚也不同。所以釣黃尾調漂很關鍵,選漂也很關鍵。一般而言,水庫釣黃尾、青尾鯝最好選擇近岸處的小斜坡為佳,水深2米左右合適。釣這種黃尾青尾之類的鯝魚,有兩種釣法,釣底和釣浮,兩種釣法不一樣,對於浮漂的選擇也有較大差別。先來談談底釣黃尾、青尾該如何選擇浮漂吧,根據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學到的一些小技巧,分析一下。底釣黃尾鯝,浮漂一般需要調得很,通常用的是帶雙鉤調平水釣兩三目。
  • 夏季三伏天,黃尾鯝如果這麼釣,有多少釣多少,連杆上魚停不下來
    黃尾鯝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力氣很大,釣起來的手感非常強烈,是許多釣友非常喜歡垂釣的目標魚,尤其是黃尾鯝和草魚與鰱鱅類似,非常耐高溫,因此在夏季伏天酷暑時節,仍然是垂釣黃尾鯝的黃金季節,只要大家掌握對路的釣法,就可以連竿上魚,爽釣不止!
  • 冬季擒拿黃尾鯝的路數,學會了就急三火四滴往釣點跑!
    黃尾鯝俗稱黃尾刁、黃尾魚、黃片、板黃魚,屬鯉科、鯝魚鯝亞科,是分布我國江河湖泊的一種中小型鯝魚。頭小而尖、呁鈍、口小、下位、下頜緣發達常用於刮吸食物,尾鰭淺黃,又以園吻鯝、黃尾密鯝、銀鯝之分。食牲以天然水生昆蟲、浮遊生物、底生藻類、腐泥屑為主,是池塘水庫的清潔夫。
  • 夏季手竿釣黃尾鯝的兩大核心要點,注意用餌和調漂,黃尾鯝連竿上
    黃尾鯝是小體型魚類,分布廣泛,很多水庫湖泊都有黃尾鯝,但是這種魚對水質有一定要求,所以水質差的地方往往沒有黃尾鯝。這可能跟黃尾鯝的進食特點有關係,黃尾鯝喜歡進食水底的藻類,如果水質較差,透明度不夠,水底往往難有青苔和藻類,自然也就難有黃尾鯝。
  • 秋季黃尾鯝的垂釣要點,調漂用餌有訣竅,熟練掌握魚兒連竿上!
    這跟黃尾鯝的習性有關係,黃尾鯝口下位,嘴巴上有角質,喜歡刮食水底的青苔和藻類,水質不好的地方透光性較差,水底難有青苔或者藻類,所以黃尾鯝也就會比較少。黃尾鯝味道鮮美,體型小但是掙扎有力度,所以很多釣友都非常喜歡垂釣。再加上成群結隊進食,只要釣法得當,往往都能享受連竿的樂趣。關鍵還在於,別看常見的黃尾鯝只有筷子長,但是這魚十分有力度。
  • 垂釣黃尾鯝與翹嘴的異同
    黃尾鯝在自然水域亦有生存,就是對水質要求較高,但在汛期,也會在較為渾濁的水質中出現。黃尾鯝特別耐高溫,在大太陽天垂釣,往往能見到釣位前方水底下,一群群的魚群反著白光,那就是黃尾鯝在群聚。 2.
  • 釣黃尾鯝魚用什麼餌料最好?餌料配方和調釣方法分享給大家!
    黃尾鯝又稱為黃尾,屬於小體型魚,在很多水庫都有,喜歡釣黃尾的人很多,原因在於黃尾魚雖然體型不大,但是力量很足,釣起來非常有趣。三、釣黃尾鯝魚用餌黃尾鯝魚雖然愛吃藻類,但其實什麼都吃,葷素均可,黃尾鯝魚平時吃的天然餌料以藻類和青苔為主,這些食物沒多大營養,所以黃尾鯝每天都需要大量進食,才能保證每日所需。打窩的話用豆餅、顆粒飼料都可以。
  • 盛夏庫釣黃尾鯝正當時,注意用餌和調漂,魚兒連竿上,一釣一個準
    一、黃尾鯝的經典習性黃尾鯝是小體型魚類,身體細長,最大不會超過40釐米,生長兩年也只有20釐米左右,手竿能釣到的黃尾鯝基本都是巴掌長短,太大的也是比較難碰上的。黃尾鯝的第一個特點就是非常有力氣,很多釣友會把黃尾鯝跟鯪魚對比,這兩種魚都是體型不大,掙扎力度大的魚類,傳說兩到三倍體型的鯉魚才會有這麼大的力度,所以別看體型小,垂釣起來非常有樂趣。第二就是黃尾鯝的食性,黃尾鯝是雜食性魚類,葷素均吃,但是有進食水中植物碎屑、腐殖質、水底藻類的特點,在進食上跟鯪魚又是比較類似的。
  • 黃尾鯝這樣釣才最有效,四大絕招,釣一次爽一次
    黃尾鯝又稱黃尾,小體型魚類,在很多水庫總都有。喜歡垂釣黃尾的人非常多,原因就在於此魚雖然個頭不大,但是力量十足,釣起來非常有樂趣。對於黃尾,不會釣的人一天下來也釣不到幾條,甚至幾乎全是錨上來的,但是會釣黃尾的人一天下來幾十斤的都有。
  • 什麼釣法釣鯝魚 鯝魚的幾種多變方式釣法
    鯝魚的種類和垂釣手感鯝魚是黃尾密鯝、細鱗斜頜鯝、圓吻鯝和銀鯝這四種鯝魚的統稱,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產。其中,黃尾密鯝、銀鯝這兩個品種較為釣魚人所熟知。鯝魚的幾種釣法詳解1、底釣鯝魚底釣就是大家最普遍的釣魚方法,風大浪大的情況下線組都拋不出去,餌料一到水面都全被風浪打散,談不上釣行程,因此這時採用釣浮可能幾個小時什麼魚也釣不到,有經驗的釣友這時採用底釣法就會不斷上魚。底釣鯝魚的浮漂信號一般都是黑漂。
  • 手竿釣黃尾鯝魚,用上這兩種「必殺技」爆爽
    黃尾鯝,為鯉科鯝屬的魚類,俗名黃尾、黃片、黃魚、黃姑子。黃尾鯝是淡水生長的中小型魚類,生活在水體的中下層,體長稍扁,頭小、尖,吻端圓突,口近下位,呈一橫裂,下頜有一發達的角質邊緣;背側灰色,腹部白色,大黃尾鯝垂釣黃尾鯝魚的最佳時間是5月到10月這段時間。下面分享釣黃尾鯝魚的兩種必殺技給大家。
  • 釣黃尾魚(鯝魚)的一點簡單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鯝魚是細鱗斜頜鯝、黃尾密鯝、圓吻鯝、銀鯝等四種鯝魚統稱,屬鯉形目、鯉科、密鯝亞科、鯝屬。其中黃尾密鯝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產,由於此魚鰭與魚尾分別呈青黃色與桔黃色,規格一般在500克左右,湖南地方名為黃板刁。
  • 夏季高溫鯝魚活躍,釣友們做好這5點技巧,夏季野釣不斷上鯝魚
    炎熱夏季真正到來了,很多地區的溫度都穩定在三十度左右,隨著溫度的升高,釣友們只能選擇,早上和晚上的黃金魚口期出釣,最近有釣友問如何釣鯝魚?談到鯝魚很多釣友都比較陌生,但黃尾想必很多釣友都知道吧,黃尾也是鯝魚的一種,鯝魚有很多種,那夏季到底如何釣鯝魚,作釣時要注意哪些技巧呢?
  • 會了跟黃尾魚配套的釣法,一天下來幾十斤的都有!
    黃尾鯝又稱黃尾,小體型魚類,在很多水庫總都有。喜歡垂釣黃尾的人非常多,原因就在於此魚雖然個頭不大,但是力量十足,釣起來非常有樂趣。對於黃尾,不會釣的人一天下來也釣不到幾條,甚至幾乎全是錨上來的,但是會釣黃尾的人一天下來幾十斤的都有。
  • 秋季野河浮釣小鯝魚,這些技巧很實用,每次都能釣幾百條
    小編最近發現河裡的小鯝魚特別好釣,每年的五六月、九月十月,溫度比較高但不是特別炎熱,河裡的小鯝魚特別好釣,而且這種小鯝魚一般都是一大群一大群活動的,連杆上魚的速度特別快,也特別過癮。這次就來跟各位喜歡釣魚的朋友們分享,野河浮釣小鯝魚的一些小技巧吧。
  • 很多釣魚人都認為黃尾魚難釣,掌握五個技巧,釣一次爽一次
    最近迷上釣黃尾鮰魚我們這裡有個水庫,大量黃尾鮰,我們一般都叫黃尾魚,俗稱黃姑(音)魚,北方少量水庫才有。南方溪流很多,水質必須好。很多釣魚人常常把這種魚和紅尾、青尾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水庫裡的黃尾魚的密度比較大,我用2.7米鯽杆,1.5+0.8+3號無刺袖。釣1.5米壩身。
  • 小型魚中的大力士,了解其習性特點,野釣黃尾鯝拉到手軟
    黃尾鯝一種小型淡水魚類,別看其體型小但是力氣卻大得驚人,被釣友戲稱為「淡水小坦克」。由於其體型的原因,中鉤後爆發力很強,有很好的垂釣手感體驗,加上其嘴巴的特殊構造讓垂釣難度相對有所增加。釣魚人都是喜歡挑戰的,越難釣就越有意思,這也是讓無數釣魚人對其著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 夏天黃尾鯝魚這麼釣,才能提高正口中魚率
    這個時候要說釣什麼魚最好?肯定少不了黃尾鯝魚。雖然黃尾鯝魚體型較小,但是在水中溜魚的那種手感讓很多釣魚人慾罷不能。可是很多人在釣黃尾鯝魚的時候掌握不好要領,明明漂相很明顯,起竿卻總是空鉤。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黃尾鯝魚的釣法,包括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空竿率。首先我們要知道黃尾鯝魚它是怎麼吃食的。
  • 釣黃尾這三個絕招最有效,每次都釣到爽!
    但是很多人因為不了解,不太會釣黃尾,釣獲很少,感覺黃尾很難釣,不會釣的人有時候一天下來也釣不到幾條,有的還是錨上來的。會釣黃尾的人一天下來隨便幾十斤的都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黃尾鯝的釣法,希望對想釣黃尾的釣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