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近視的重中之重是防控高度近視,因為高度近視可能會帶來不可逆性的視力損傷和失明風險。」前不久,在第八屆「關愛近視,微笑論壇」上,上海市眼視光學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周行濤表示,由於網絡已成為社會主流人群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很難輕易改變,因此,近視防控策略重點在於探索針對高危人群幹預。
目前,我國近視發生低齡化、高度化的現象日益嚴重。相關數據表明:2017—2018學年上海市中小學視力不良率為57.0%,其中小學46.9%,初中76.8%,高中89.5%。
2018年8月發布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指出:「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目前,上海正在探索近視防控新模式。據悉,這個全新的近視防控模式將為中小學生為主的青少年群體建立屈光檔案,目前建檔率已達到95%以上;同時在轄區內對中小學衛生老師、社區醫生、非公醫療單位、志願者及機構開展專業的近視防控培訓,開展近視篩查,並就如何科學用眼進行宣教等,通過上述機構和人士再逐步滲透到學校、家庭、幼兒園等。
「一旦發現疑難、特殊、高度近視合併其他異常的患者,將直接轉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周行濤說。
目前,控制近視發展公認有戶外活動、光學方法(包括OK鏡)及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治療三種有效方式。其中,OK鏡對低中度青少年近視者控制效果,在不同的報導中結果有所差異,相比單光框架鏡片而言,平均減少眼軸增長41.7%。仍有不少配戴者不能很好控制近視發展;而低濃度阿託品據以往文獻報導有較好的近視控制效果及更小的藥物副作用。
針對戴OK鏡治療效果不佳的孩子,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近視呢?為此,周行濤領銜的上海角膜塑形鏡研究團隊研究發現,角膜塑形鏡(OK鏡)聯合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治療近視可顯著控制近視發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接觸鏡與眼前節》,這是中國科學家創新的近視防控領域中的「雞尾酒療法」。
「阿託品眼藥水具有一定副作用,『雞尾酒療法』必須在醫生指導和監測下進行,家長不要自行隨意使用。」周行濤還否認了網上流傳「滴阿託品眼藥水可以預防近視」的說法。
此外,研究人員還證實,接受OK鏡治療後,近視控制依然不佳;近視快速增長的人群,聯合治療比單一治療控制效果更佳。(黃辛)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482510
《中國科學報》 (2019-04-01 第6版 醫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