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學複課,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和午託機構也開始為正式開業做準備了,那麼,校外午託機構何時才能開業呢?
個人認為,這個時間以遲不宜早,具體開業時間還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了。獲得批准之後,才能正式開業。
筆者的朋友曾經在培訓機構工作過多年,也認識一些開辦培訓班和午託機構(小飯桌)的業內人士。因為受這次疫情影響,課外輔導班等校外培訓機構也面臨著不小的困境,不僅何時能夠開門是個未知數,就連是否能夠符合開學標準也很難說。現在半個學期的時間已經過去,如果開業遙遙無期,房租、員工工資等一系列開支加起來,從業者可謂壓力山大。
客觀地講,當學校正式開學之後,一些雙職工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孩子,把孩子送到學校附近的午託機構也是迫不得已的。如果校外午託機構不能正式開業,對於這些家長來講,真的是很難抉擇的。
不過,「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時候還是得以確保孩子的健康安全為重,校外午託機構還是要靠後開業的。
首先,從疫情防控角度來看,校外午託機構正式開業的時間的確應該排在最後。
拿安陽來講,目前規定:在普通中小學和幼兒園全面複課、校外培訓機構全面恢復線下培訓前,各類午託機構一律不得提供食宿及看護等服務。
相較來講,校外午託機構現在開業的隱患更多,管理難度也比較大,的確應該慎重考慮。
其次,校外午託機構硬體設施參差不齊,很難符合防疫標準。
目力所及之處,大部分校外午託機構為了節約成本或者貼近學校,選擇的多是獨家院、居民樓等。平日裡倒沒什麼,完全可以滿足學生的吃住需求。不過,按照現在的疫情防控標準,那些原本一間屋子可以住八個學生的,現在估計只能住兩到四個了。本來可以滿足幾十個學生同時就餐的地方,現在估計只能讓幾個學生同時吃飯了。而且,一些機構的通風條件較差,居住面積太小,做飯和就餐環境也很難達標,這些都是短時間內無法克服的問題。
再次,校外午託機構的工作人員有限,恐怕很難嚴格執行防控措施。
和普通中小學不同的是,校外午託機構的工作人員相對有限,而且資質也有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責任感。簡單來講,一個每月只拿兩三千塊錢工資的員工不可能也不會像學校的老師那樣盡職盡責。畢竟,真出了問題也是老闆擔著,和員工沒啥大關係。此外,如果真的發生意外,私人開辦的午託機構恐怕也沒有能力承擔相應責任。
總而言之,雖然校外午託機構延遲開業會有損失,但出於安全角度考慮,還是要聽從安排了,切莫操之過急,到頭來得不償失。
PS: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