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小榮的兒子出現了「大下巴」還兼顧「兜齒」的相貌特徵,她可能永遠也不會帶孩子出現在醫院的耳鼻喉科,也不會想到兒子存在腺樣體肥大的情況。其實,這種疾病多存在我們的家庭中,尤其是小孩子們。
當家長發現,孩子突出有張嘴呼吸、睡覺打呼嚕、時常嚷著頭痛時,還是要警惕起來,你的孩子很可能存在腺樣體肥大的情況。當然,孩子此時的病狀,也可能會被家長與鼻炎等情況混淆。於是給孩子洗鼻子、使用消炎藥,但事實上,這些做法對於腺體肥大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南轅北轍,不會起到一點治療效果。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腺體肥大到底是個什麼病。腺樣體肥大也被醫生稱為增殖體。從這個臨床上的名稱裡不能發現,這個肥大的部位屬於「增加」的「多出來」的部分。
這塊隸屬於淋巴組織的「桔子瓣」位於鼻咽部與咽後壁處。通常在一個人2歲-6歲的時候生長最為旺盛,大致在孩子10歲以後就開始發展緩慢,直到漸漸萎縮了。看起來,一切都是那麼的正常。
可這種增殖體一旦膨脹的過大,就會堵塞原本就狹窄的「所在地」。導致孩子呼吸困難、供氧量不足。為了「自救」,孩子只好張嘴呼吸。而張嘴呼吸最大的危害就是會致使孩子面部發育發生變化,形成我們所謂的「兜齒」,也被醫生稱為「腺樣體臉」。
還有些情況比較嚴重的孩子,因呼吸不暢,引發肺擴張不足,甚至形成畸形胸廓。此外,腺樣體肥大還會造成兒童生長激素分泌紊亂,引發生長發育障礙。看起來,這毛病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危害還真是很多,很嚴重啊!
@楊媽媽:我家孩子就是腺樣體肥大,可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手術,說真的,我還真是覺得不太容易接受 。
@張媽媽:記得小時候我也是腺樣體肥大,當時家人也是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可因為某種原因錯過了安排好的手術時間。我兒子都十幾歲了,再看看鏡子裡的自己,除了有點腺樣體;臉其他的還真是一切正常。所以,如今面對我兒子的腺樣體肥大的病,我還真是本著保守治療的思路。
通過這兩位寶媽的代表的陳述,不難發現,家長對於給孩子實行手術治療腺樣體肥大的做法都有些牴觸情緒。其實,孩子的腺樣體肥大到底要不要做手術?還要看孩子的情況到底是屬於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
一般情況下,病理性的腺體肥大多半是由一些急性炎症刺激導致的。在解除炎症以後,孩子依舊存在這兩種情況時,那就有必要通過手術的辦法來解決孩子的問題了。
1.必須積極手術的情況:出現陣發性呼吸阻塞情況、正常的身體發育受到了顯著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面頰發育變形、懷疑可能存在其他惡性疾病。
2.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性手術的情況:存在上呼吸道呼吸障礙,已經出現吞咽困難、發音障礙的情況,出現每年二次以上的中耳炎或鼻竇炎等。
看來可能有相當多的孩子屬於不必手術的範疇,但必要的物理治療、按摩治療或者中醫治療還是很有必要的,具體治療方法,可以掛相關的專家診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