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
1.
26度的春日中午,屋外沒有風。我讀著手中這本《大師和瑪格麗特》,竟有點倦意。布爾加科夫也許沒有馬爾克斯深刻,但是和他一樣充滿了魔幻色彩。我決定要做個夢,在這慵懶而性感的春天中午。
慢慢閉上眼睛,我發覺我好久沒有聽歌。若干年前,睡覺前,我總是捧著隨聲聽,塞上耳機。
打開手機裡的音樂播放器,一大串名字映入眼帘。幾乎都是我不知道的名字。我打算找出我喜歡的《close to you》或是《try to remember》,卻不知道如何搜索。於是,我漫不經心的打開一個叫做《天賜的聲音》的合輯。
2.
便看到了陳志朋的名字。
不知道為什麼,正如伊斯坦堡對於帕慕克,在他的童年是代表著憂鬱的事物。陳志朋的某些歌,在我的少年也宣告著憂傷的存在。
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早晨的風吹向何處,我的美學趣味感性、激烈、燥動、蓬勃,不屑於理性對它進行規範和約束。
我已不記得他曾經唱過的那首撩動我心弦的歌的名字,只記得裡面有句歌詞:byebye mylove 就要說再見。
哪個少年不多情,只怕空被多情累。
3.
但我始終覺得,他與張國榮只有形似。
這種超級模仿秀,讓他失去了自我。從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他的契機,但是要從別人的陰影裡活出自我的精彩,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悖論。
他需要的不是遷就與順從,而是姿態與綻放。
他和我都喜歡的那首《我》裡唱到: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不一樣,才能做一個區別他人的真實的自己。
4.
也許,他現在的年紀將成為他重新出發的羈絆。但在《天賜的聲音》裡出現,他一定做好了準備。
這是一種勇氣的爆發,一份沉澱的噴湧,一個傲嬌的宣誓。他沉著、淡定、從容,經歷了那麼多,他重新站在了舞臺上,有了一絲捨我其誰的霸氣,有了一些寵辱不驚的坦然。
他會華麗轉身嗎?
5.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陳志朋唱到。
如果,你喜歡現實中不擅長表達的小編的,這篇文字,那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