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清理腸道功能受質疑 含菌飲料玩概念

2020-12-28 騰訊網

不少乳酸菌飲料都打著清理腸道,有助健康的旗號?到底有沒有這功能?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如果乳酸菌飲料選用的不是很優質的益生菌,在經過胃部高酸區到達腸道的過程中,基本上70%甚至80%的益生菌就都已經被殺死了。」

一條關於乳酸菌飲料含糖量過高的微博近日引發公眾的廣泛關注。不僅如此,乳酸菌飲料清理腸道有助健康的功能也存在著較大的爭議。

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如果乳酸菌飲料選用的不是很優質的益生菌,在經過胃部高酸區到達腸道的過程中,基本上70%甚至80%的益生菌就都已經被殺死了。」據其介紹,只有活菌才具有相應的清理腸道等功能,而乳酸菌中的有效菌群會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自然衰亡,相比於出廠時的活菌數,銷售時可能連1/10都沒有了。

「乳酸菌飲料確實能夠帶給消費者一定益處,不過目前市場上也存在著諸多亂象。」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表示,早在2003年就已經頒布實施的相關標準亟待完善,通過相關部門的調控與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該行業繼續向前發展。

專家如是說

乳酸菌飲料可以調節人體腸道健康,「幫助腸道做運動」,這早已成為商家的核心賣點。

農紹莊介紹說,所謂乳酸菌飲料是一種含有益生菌的飲品。從微循環理論來看,如果我們攝入一些有益菌進入人體腸道並形成有益菌菌群,就會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長,確實對身體有益。不過,乳酸菌飲料能否有效地發揮其應有作用,卻是「有條件」的。因為人體的消化道內存在大量胃酸,乳酸菌要通過消化道進入腸道內其實是比較困難的,甚至在這種條件下,很多有益菌可能就都死掉了,會損失很大一部分。

因此,如何保證這些有益菌能夠安全到達腸道,就成了人們攝入乳酸菌的一大關鍵問題。據王丁棉介紹,一些做得較好的乳酸菌企業,在其產品出廠的時候,往往會有意識地提高其活性乳酸菌含量,以此來保證消費者的最終攝入量。此外,除了乳酸菌通過人體高酸區的能力外,其在相關產品保質期內的衰亡速度也非常重要。「一些產品的缺點就在於,出廠一個星期左右時進行檢測,其所含乳酸菌還是有活性的,但是再放置一段時間的話大部分可能就都死掉了。」王丁棉說,「這樣本來就是死菌的產品,吃下去就更沒效果了。」

在多數乳酸菌飲料的外包裝中,雖然都標註著其中含有糖類成分,但是幾乎都沒有清楚地顯示出其具體的含糖量。據了解,在乳酸菌飲料營養成分中,所謂的碳水化合物一項其實指的就是含糖量。在對比了多種乳酸菌飲料後筆者發現,按照相關產品上標註的碳水化合物指標,大半以上產品的含糖量都超過了9g/100ml。如果按照每塊方糖4.5g、每瓶飲料500ml進行計算,普通一瓶乳酸菌飲料就可能含有10塊方糖的糖分。

在王丁棉看來,一些乳酸菌飲料的含糖量雖然較高,但是其營養價值卻是普遍偏低的。「這是因為乳酸菌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低,品質好些的能夠達到1.2g/100ml,而大部分還都是在0.7g到0.8g左右。」農紹莊也認為,經過調配加水加糖的才是乳酸菌飲料,其蛋白質含量遠不如酸奶等一些乳品。「乳製品核心就是蛋白質含量,乳酸菌的蛋白質含量遠低於牛奶。」乳製品行業資深人士餘斌品表示。

看不懂的產品宣傳

「歡迎您品嘗下我們的產品,它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對您的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多家乳酸菌飲料的導購都在向消費者進行著宣傳推廣。

在眾多的乳酸菌產品外包裝上,各大品牌紛紛打出了五花八門的「概念」,有「活力C菌」、「植物乳桿菌」等眾多品類,讓人眼花繚亂。

王丁棉認為,某些企業宣傳的以英文字母為代稱的菌種,其實就是在玩手法。他表示,由於其菌種名字很長,於是他們就用英文字母代表的縮寫來表示,但這個菌種究竟是什麼,很多時候只有企業自己清楚,甚至連搞研究的專家都看不懂,更別說消費者了。

此外,對於與產品質量直接相關的活菌數量,目前在標註上也並不統一。王丁棉說,乳酸菌活菌量標識最好由國家統一規範到百分比的形式,而且要將其與產品的保質期掛鈎。他說,乳酸菌飲料需要進行低溫保存,以降低其中乳酸菌的衰亡速度,而現在有的廠家在產品包裝上標註的卻是「冷藏最佳」,有的甚至沒有任何提醒信息。

歡迎收聽「西安健康幫」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幫」(英文ID:xian_healthy)。

相關焦點

  • 乳酸菌市場潛力凸顯,但最後多少活菌進腸道一直存質疑
    對於解決腸道健康問題,在此報告給出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多吃乳酸菌發酵乳製品。長期食用含益生菌的奶製品(如益生菌酸奶),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促進腸道消化吸收,改善腸道微生態,有利於人體健康。在國家出臺的《GB/T 21732-2008 含乳飲料》中對乳酸菌飲料的規定顯示:未殺菌型乳酸菌飲料出廠期乳酸菌活菌數指標必須高於1×106CFU/ml,即每毫升乳酸菌飲料中要含100萬個活菌;而銷售期要按照產品標籤標註的乳酸菌活菌數執行。
  • 選購乳酸菌飲料要關注「活菌」
    □杜學峰    很多人喜歡喝些酸甜的乳酸菌飲料。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有關《乳酸菌飲料的消費提示》,指導消費者正確挑選及食用乳酸菌飲品。      看標籤,選活菌型。乳酸菌飲料是指乳或者乳製品經過乳酸菌發酵後,再加入糖或甜味劑等配料製備而成的飲料。
  • 燕塘酸奶乳酸菌含量不達標 酸奶和乳酸菌飲料誇大腸胃調理功能?
    經過模擬人體胃酸的實驗中,所有產品中的乳酸菌幾乎全軍覆沒,也就是說,即便喝下這些含有益生菌的產品,益生菌也無法「活著」到達腸道。「300億活性乳酸菌」、「讓腸道做運動」,酸奶和乳酸菌飲料的營銷概念讓消費者難以捉摸。乳酸菌真的能夠承受人體嚴酷的選擇機制,活著到達腸胃,起到調節腸道的作用嗎?
  • 乳酸菌飲料調節胃腸?別被「幾百億活性菌」騙了!
    要說清乳酸菌飲料,我們繞不過一個話題——腸道菌群。人的腸道中有著數量龐大的微生態系統,即腸道菌群。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對健康的影響力驚人,從正常的營養代謝、免疫功能,到癌症、糖尿病、肥胖症、過敏等疾病,都與腸道菌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選購乳酸菌飲料應關注「活菌」
    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都喜歡喝些酸甜的乳酸菌飲料。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有關《乳酸菌飲料的消費提示》,指導消費者正確挑選及食用乳酸菌飲品。乳酸菌飲料是指乳或者乳製品經過乳酸菌發酵後,再加入糖或甜味劑等配料製備而成的飲料。乳酸菌飲料大致分為殺菌(非活菌)型和未殺菌(活菌)型,一般認為,活菌型乳酸菌飲料調節腸道菌群功能更強。
  • 好彩頭小樣乳酸菌飲料誇大宣傳
    含菌功效遭質疑  記者從好彩頭食品官方商城看到,2014年4月18日,好彩頭獨家冠名《爸爸回來了》一文中提到,小樣小乳酸引進全球領先丹麥丹尼斯菌種技術,完美體現好彩頭創新實力與全球領先技術的合作。高含量,乳酸菌含量高達300億;高活性,進口原料運輸全程冷凍乾燥,確保菌種活性;高保障,包埋技術確保乳酸菌有效直達腸道。
  • 常溫乳酸菌產品功能不及低溫乳酸菌產品
    北京商報聯合北京兩家權威檢測機構選取市面上鋪貨率較高的常溫乳酸菌產品與暢銷低溫乳酸菌產品進行對比發現,常溫乳酸菌產品中並不含菌群。另有專家介紹,常溫乳酸菌飲料不僅不涉及接菌種的工藝,還為了延長保質期殺掉了菌種,雖然該類產品在生產中因採用發酵技術而產生了活性成分,但是其所宣稱的"助消化、潤腸道"功能已大打折扣。
  • 狂砸綜藝節目 好彩頭小樣乳酸菌飲料誇大宣傳
    含菌功效遭質疑  記者從好彩頭食品官方商城看到,2014年4月18日,好彩頭獨家冠名《爸爸回來了》一文中提到,小樣小乳酸引進全球領先丹麥丹尼斯菌種技術,完美體現好彩頭創新實力與全球領先技術的合作。高含量,乳酸菌含量高達300億;高活性,進口原料運輸全程冷凍乾燥,確保菌種活性;高保障,包埋技術確保乳酸菌有效直達腸道。
  • 記者調查:乳酸菌飲料五花八門 國標卻是十年未變
    市民面對五花八門的乳酸菌飲料往往挑花眼   「減肥」「清理腸道」……隨著夏季的到來,這些和人體健康緊密相聯的字眼兒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類乳酸菌廣告中。然而乳酸菌的優劣到底靠什麼斷定,那些諸如益生元、C菌、ST-Ⅲ等一系列新名詞的背後又意味著什麼呢?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乳酸菌飲料的國家標準已經十年未變,關於提高出廠後的活菌數量的標準以及規定保質期臨界的活菌數量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   市場上熱銷的各類乳酸菌飲料的國家標準竟已沿襲十年未變!
  • 乳酸菌飲料你該知道的「秘密」
    隨著多家企業的積極加入,乳酸菌飲料已成為國內飲料行業最熱門的品類,然而隨著該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低溫乳酸菌飲料不低溫保存、常溫冒充低溫等問題頻發,帶給消費者的是概念混淆和對食用安全性知識的缺失。另在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高級營養師楊爽看來,乳酸菌是細菌,並不是營養,它是一大品類,在人體內,以公斤計存在。「乳酸菌在腸道內,有的對飲食消化有促進作用,它還能夠抑制有害菌的生存。」楊爽說。  針對乳酸菌作用,上述微生物專家稱,乳酸菌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類腸道,並在腸道中穩定存在,主要功能是調節腸道菌群,改善微生態的環境。最有益的作用在於抑制有害菌的生長。
  • 「0脂肪」卻增重 伊利等活性乳酸菌飲料你還會買嗎?
    「幫助消化、促進腸道健康」是這類飲料最大的宣傳點,而「0脂肪」作為一項附加宣傳,會讓想要減肥或者青睞低脂低糖食品的消費者對它們第一時間放下戒心。宋女士反映的伊利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飲料的產品宣傳語中,就這樣介紹道:「每益添是一種健康的活菌乳酸菌飲料,採用脫脂奶粉發酵,0脂肪無負擔。還特別添加膳食纖維等,消化消脂,保持健康好身材。」然而在這誘人的「0脂肪無負擔」背後,又隱藏著什麼呢?
  • 乳酸菌飲料市場亂象:1瓶相當10塊方糖含糖量
    不僅如此,乳酸菌飲料清理腸道有助健康的功能也存在著較大的爭議。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如果乳酸菌飲料選用的不是很優質的益生菌,在經過胃部高酸區到達腸道的過程中,基本上70%甚至80%的益生菌就都已經被殺死了。」
  • 乳酸菌飲料風行 活菌數量並非越多越好
    乳酸菌飲料風行 活菌數量並非越多越好 超市裡多款乳酸菌飲料正在售賣。有業內人士認為,「乳酸菌」因為富含益生菌等對身體有益的活菌,最近一年在市場上迅速流行。    11月8日,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在冷藏區陳列的乳酸菌飲料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面對多種品牌的選擇,消費者也呈現出了茫然的狀態。記者在伊藤雙楠店對20名購買者進行了隨機調查,結果顯示,13名消費者認為,活菌數量越多越好。而另外7名消費者則基於口感選擇購買。
  • 乳酸菌飲品宣傳誇大功效 益生菌難以進入腸道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碩士研究生範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市面上絕大部分的乳酸菌飲料,雖然宣稱自己含有多少益生菌,但這些益生菌到了人體的腸胃道之後,在胃酸的作用下,能到達腸裡的已經不多。比如達能的銷售人員指著達能一款B益暢菌酸奶告訴記者,這款酸奶可潤腸通便,B益暢菌可以在腸道中存活兩天,而其他菌一般就是幾個小時。  另外,記者在超市中隨訪了5位消費者,他們都表示相信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功能,所以會經常買來喝。
  • 擇「菌」有道——養樂多教你選對乳酸菌
    而乳酸菌飲料是以鮮乳或乳粉為原料,經乳酸菌發酵培養製成的。按是否進行過殺菌處理,又可分為活性乳酸菌飲料和非活性乳酸菌飲料。目前,這兩大類飲料在市場上都有各自代表性的產品。其中,含活性乳酸菌的飲品必須放在冷藏的冰櫃中,為的是能夠保證菌種的活性。  乳酸菌飲料可以調節腸道健康,已是絕大部分消費者的普遍共識。
  • 乳酸菌飲品能加速腸道蠕動 其活菌含量尚未可知
    對於乳酸菌飲品中的活菌數量和對人體有益的數值,目前尚無相關標準可以檢測。記者王遠徵攝乳酸菌飲品因為宣傳的「能加速腸道蠕動」、「促進腸道排毒」而備受女性消費者喜愛,事實上,乳酸菌飲料分為活性乳酸菌飲料和非活性乳酸菌飲料的,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裡面有沒有大量的活菌。然而事實上,活性益生菌可能因加工、發酵、運輸、儲存過程中種種因素就被殺死了,我們喝進腹中的活菌到底有多少,至少目前尚未可知。
  • 益力多乳酸菌飲料含糖過高
    哪款乳酸菌飲料的綜合評分更高? ——專題執筆 尚雍賀 經過模擬人體胃酸的實驗中,所有產品中的乳酸菌幾乎全軍覆沒,也就是說,即便喝下這些含有益生菌的產品,益生菌也無法「活著」到達腸道。 測評報告一:燕塘酸奶乳酸菌含量不達標 酸奶和乳酸菌飲料誇大腸胃調理功能?
  • 乳酸菌冷藏才健康 味全乳酸菌保護腸道健康
    市售常溫的乳酸菌飲料屬於非活性乳酸菌飲品,產品中不含有活性乳酸菌,常溫的乳酸菌飲料在生產過程中將乳酸菌殺死以利於產品保存,而死滅的乳酸菌作用是有限。只有冷藏的乳酸菌飲品,才能保持產品在保質期內乳酸菌的活力,這些活菌可以通過胃酸和膽鹽的考驗順利到達腸道,直接增加腸內好菌的數目, 因此能有效改善腸道環境。
  • 我們比較了20款含乳飲料的成分,發現乳酸菌含量差異巨大
    含乳飲料的成分究竟如何?真的可以調理腸道,達到減肥效果嗎?20款含乳飲料比較試驗實驗室:深圳海關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樣品:均為工作人員在深圳、香港商場模擬消費者購買,有20款含乳飲料,其中,16款為乳酸菌飲料,4款為發酵型含乳飲料參考標準:國內含乳飲料標準GB/T 21732-2008以及其他相關標準的要求,結合檢測機構意見和奶製品、營養學專家的建議。
  • 乳酸菌素片、乳酸菌飲料,哪個是真正維護腸道健康的好幫手?
    乳酸菌素片和乳酸菌飲料,到底哪個是真正維護腸道健康的好幫手呢?華潤江中對這個問題做了分析。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越來越重視,腸道健康也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目前,乳酸菌飲料成為許多家長給孩子維護腸道健康,補充人體有益菌的代替品,但真正維護腸道健康的乳酸菌素片卻被人們所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