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肥腸,這是一道非常出名的經典菜,它的主要材料就是豬腸,習慣稱之為「肥腸」是因為豬腸上面粘連的油脂比較多,自身看起來也比較油膩,所以才叫它為「肥腸」。
木桶肥腸
肥腸同豬肝、豬腰一樣同屬於豬的內臟器官,雖然這類食材看起來很髒,而且天生就自帶一股難聞的腥臭味,但是如果烹飪好了,不但味道鮮美,而且營養也十分豐富,不管是下飯還是下酒,都是難得的美味佳餚!
記得在上幾期的文章中我寫過了「爆炒腰花」和「爆炒豬肝」的做法與技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查閱。今天同樣想為大家分享有關「爆炒肥腸」的做法與技巧,爆炒肥腸這道菜做好了的確非常好吃。當然也有不喜歡吃的人,因為很多人天生就很反感吃動物內臟,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能勉強。
川味肥腸
但是還有一類人特別喜歡吃肥腸,問題就是自己做不好,包括以前的我就是如此。說實在的,對於爆炒肥腸這道菜,在輔助食材、調料、清洗和烹飪技術上的要求都比較高,裡面有很多的訣竅和細節需要掌握,很多人做不好也是正常現象。爆炒肥腸如果做得不好,那就真的很難吃了,又腥又臭還嚼不動,所以這也是造成很多人怕吃肥腸和怕做肥腸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就來幫大家解決如何才能做好「爆炒肥腸」這道菜的難題,分享其中的做法訣竅:
做爆炒肥腸,最關鍵就在焯水前這一步,也就是在清洗肥腸的同時,也是去除腥臭味的開始,而且這一步也是後來肥腸滑爽脆嫩的關鍵。肥腸是不能靠焯水來去除腥臭味的。
因為爆炒肥腸這道菜與其它的肉類烹飪方法有很大區別。許多人都知道,在做肉類食物時,習慣的手段就是用料酒和生薑對食材進行焯水去腥,這是對的。為什麼呢?因為肉中一般都含有血水,肉的腥味就是由於裡面的血水造成的,通過焯水可以煮出裡面的血水,從而達到去腥的目的。
爆炒肥腸
但是肥腸就不同了,它的腥臭味不是血水,再說肥腸裡面根本就沒有血水,它的腥臭味是來自於它的本身表皮黏膜,所以我們要用特殊的方法洗去這層黏膜和粘液就可以了。雖然要焯水,但焯水的目的只是為了縮短爆炒時間,而不是去除臭味。
那肥腸到底要如何清洗呢?具體方法是:
1、買回的新鮮肥腸先用剪刀從側面剪破,翻出裡面粘在肥腸上的油脂,用手或者刀處理乾淨,越乾淨越好。
2、將油脂清除乾淨的肥腸放入盆中,加二兩高度白酒、一勺白醋、一把幹澱粉後,用手反覆搓揉,而且是兩面反覆搓揉,大概搓揉2分鐘後,用清水衝洗掉所有粘液,多洗幾次。
3、將清洗好的肥腸再次放入盆中,同樣加入高度白酒、白醋和幹澱粉,記住這次還要加入2勺小蘇打,繼續用手反覆揉搓2分鐘左右後,用清水多次清洗乾淨即可。加入小蘇打的目的就是讓肥腸爆炒後更加清脆。
洗好的新鮮肥腸
洗淨後的肥腸應該是顏色發白,表面摸起來不沾手,聞起來除了有股肥腸特有的味道外,沒有令人作嘔的腥臭味。
好了,經過以上處理過的肥腸,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做了,按照正常的步驟進行就可以了。下面來實際操作一下。
-------爆炒肥腸-------
材料:肥腸400克,青椒、紅椒各適量、紅油豆瓣醬1大勺、植物油10克,料酒5克,鹽4克,蔥、姜、蒜、雞精、生抽、老抽各適量
操作步驟:
1、清洗肥腸,方法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就按照我上面講的方法清洗除味。
2、肥腸切成小段、焯水;青椒、紅椒洗淨,去蒂切段;蔥、姜、蒜洗淨,切末。
爆炒肥腸
3、起鍋倒油,燒至8成熱時,放入肥腸段大火翻炒30秒鐘,煸炒出肥腸裡面的油後盛出備用。
4、鍋置火上,倒入植物油,待油熱下入蔥末、薑末、蒜末和紅油豆瓣醬爆香,並炒出紅油。
肥腸同輔料一起翻炒
5、放入肥腸,青椒段、紅椒段,繼續翻炒,同時加入鹽、料酒、雞精、生抽和老抽調味,翻炒均勻至熟即可出鍋。
做好的爆炒肥腸
一道清脆爽口,香味撲鼻的爆炒肥腸就做好了。
------總結-----
做爆炒肥腸這道菜,其實關鍵的技巧在於肥腸的清洗。很多人愛犯的錯誤就在於首先想到的就是焯水除味,但是對於爆炒肥腸是不能利用焯水來去除腥臭味的,焯水只是為了肥腸易炒熟而已,不然就失去了爆炒的意義了,再說肥腸靠焯水來除腥臭味,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會誘發怪味!
我是家常美味,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如果大家覺得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留言指導,我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美食知識和技巧,您的收藏+評論+轉發,關注+點讚,將是我繼續奉獻優質美食內容的強大動力,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