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玩意 廈門「海鮮大叔」能辨300多種魚

2020-12-17 臺海網
廈門「海鮮大叔」

臺海網12月1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利萍)近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熱播,廈門各種海鮮美食在第五集「登臺亮相」,廈門獨特的烹飪和調味方式——「醬油水」,也展現在全國億萬觀眾面前。

紀錄片中有一位人物,簡直就是「行走的海鮮活字典」,只需看上一眼魚的外觀,就能詳盡說出它們的生物屬性及烹飪方法。

他就是江湖人稱「海鮮大叔」的陳葆謙。讓我們跟著「海鮮大叔」,一起識海鮮挑海鮮吃海鮮。

「醬油水」來源於漁民的智慧

《風味人間》第五集《江湖夜雨》裡,有約5分鐘的片段記錄了廈門的風味。這個片段中主要的跟拍人物,就是人稱「海鮮大叔」的陳葆謙。

去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總導演陳曉卿及其團隊要來廈拍攝《風味人間》,聯繫上了陳葆謙。陳葆謙愉快地答應了,他說:「我也想藉此機會,推廣廈門的好風味!」

據介紹,攝製組第一次過來是去年5月份,但不湊巧,碰上了休漁期,市面上的海鮮種類也沒那麼多,能展現的廈門風味不多。今年,攝製組避開休漁期,又來了一次。雖然介紹廈門風味的片段只播出約5分鐘,可拍攝團隊兩年來了兩次,前後拍了十多天。

片中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陳葆謙烹飪「醬油水黃翅魚」的過程:爆香蘿蔔乾,用醬油和水做底,魚肉肥厚細膩,燜煮後,鹹鮮紅亮的醬油水趁勢而入,染色、提味、增鮮,一道至簡至鮮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成為廈門人日常飯桌上的美味佳餚。

陳葆謙說,「醬油水」來源於漁民的智慧。

很早的時候,因為漁船上條件簡陋,漁民們只能用醬油加水煮這類簡單的方式烹飪海鮮。但這種因陋就簡的做法,無意間成就了大道至簡的「輕功」,最普通的醬油水最容易保留住海鮮的鮮甜滋味,製作起來也快速方便,於是,這種烹飪方式便在廈門流行開來。

「海鮮大叔」能辨認300多種魚類

陳葆謙家住沙坡尾,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漁民後代,對海鮮研究頗深。「小時候,我家後門一打開就是避風塢,來來往往的漁船很多,我看著漁船進港出港長大,因此比普通的孩子多認識了一些魚。」陳葆謙說。

陳葆謙的日常工作與漁業毫不相關,但閒暇時間,他喜歡隨身攜帶專業相機逛逛海鮮市場、漁港碼頭,對各種海鮮進行拍照存檔,並做系統的積累資料素材。

十多年前博客流行時,他在上面解答關於海鮮的問題。慢慢地,他發現自己認識的還不夠多,於是開始積累海鮮知識,現在能輕鬆辨認出300多種魚類,擅長東海、南海魚類分類辨識,也知道怎樣烹飪更好吃。

廈門有一家名為上青本港海鮮的餐館,老闆吳傑貨源多渠道廣,陳葆謙在那兒拍到200多種海鮮品種。海鮮餐廳講究「不鮮不食」,以及「不時不食」,所以到手的魚要鮮、活,狀態良好。「比如,所有魚鰭要張開,觸鬚和顏色都生動活潑,這種狀態下拍照片,有時連專業人士也未必有機會。」陳葆謙說,對比來看,許多專業書刊或網站的圖片,多以冰鮮狀態為主。

別人旅遊逛景點,陳葆謙則喜歡去逛當地海鮮交易市場,甚至凌晨去。「我去過基隆和澎湖的魚市場,凌晨兩三點開市就過去,想看看當地主要的水產品品種。」

放什麼料理 他都瞭然於心

陳葆謙長期研究搜集魚類信息,哪些魚可以食用,肉質口感如何,適合什麼料理方式,他都瞭然於心。

在紀錄片中,他也介紹了一種八市較為少見的海鮮——鶴鱵。「由於鶴鱵肉質較為鬆散,油煎或者油炸最好吃,味道著實不錯。」他說,鶴鱵魚體上較容易有寄生蟲,不宜生食。

在廈門的海鮮市場,市民或許會見到這樣一種長相奇特、「似手又似足」的海鮮,乍一看好像不能吃,想吃又不知該如何烹飪。

陳葆謙介紹,這種海鮮叫龜足,俗名佛手貝、觀音掌。不少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挺喜歡吃,吃的是龜足的柄部,一般是白灼或爆炒,當做下酒小菜,把外面的硬皮剝掉,裡面是一塊白肉。「這塊肉口感緊實,有點像蟹肉味,吃時就像嗑瓜子一樣。」

「海鮮大叔」就是一本「行走的海鮮活字典」。

提醒

廈門市場海鮮從何而來?

我們平常在市場上所購買的海鮮從何而來?

陳葆謙介紹,廈門市場最大宗的海鮮貨源(冰鮮和野生活鮮)來自龍海浯嶼島。浯嶼島是廈門周邊最大的漁業專業村,擁有四五百艘鋼質大型外海拖網捕撈漁船,所捕的漁獲由專門的運輸船接駁運回廈門,活鮮運至閩臺中心漁港夏商水產批發市場和第八市場上市;冰鮮運至高崎閩臺中心漁港交易分揀,再分銷至市內各個農貿市場。

閩臺中心漁港夏商水產批發市場是國外各色野生及養殖海鮮的集散地。每天傍晚6點至隔天凌晨3點,各地來的活鮮、冰鮮在這裡集中上市,批發給蜂擁而至的市場攤販,通常都是水洩不通。通過這一批發市場出來的海鮮,第二天一早就會出現在廈門各個市場海鮮攤檔之上。

近海作業的小漁船大多來自龍海和翔安,以翔安瓊頭及龍海海門島居多。小漁船所捕獲的海鮮品種規格都較小,但其作業半徑小,往往能在潮汐漲落之間完成捕撈作業回港販售,漁獲鮮活度高,廈門人又偏好鮮甜度高的近海小海鮮,因此其價格反而一路高漲逐年攀升。這些漁獲除小部分進入市場外,多集中於觀音山、高崎閩臺中心漁港、演武大橋廈大醫院後等處售賣。

挑選海鮮要「望聞按問」

如何挑選海鮮?「海鮮大叔」總結四步法:

一望。看看魚的體表是否有光澤,體表黏液透明不渾濁、魚的眼珠清澈凸起、魚鰓鮮紅為佳;

二聞。這就稍微要有點經驗,魚是否新鮮可以靠嗅覺感受出來;

三按。挑揀海鮮的時候,可以用手指按壓感受下紮實又有彈性的新鮮魚體,不新鮮的魚肉無彈性,按壓後魚肉不易反彈恢復原狀;

四問。貨比三家,多問問價格,根據前三點的判斷,再結合攤販報價,選擇價格合理的購買。

相關焦點

  • 小心「毒魚」變佳餚 廈門達人海鮮大叔教你怎麼吃
    小心「毒魚」變佳餚 廈門達人海鮮大叔教你怎麼吃 xm.fjsen.com 2013-06-07 09:45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導報記者走訪市場並諮詢海鮮專家,搜羅出六大有毒刺的海鮮。
  • 廈門"醬油水"亮相《風味人間》海鮮大叔講述背後故事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陳歆玥王紹亮)「醬油水」,這種廈門人再熟悉不過的美食,11月25日晚在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五集閃亮登場。當肥厚細膩的魚肉遇上紅亮的醬油水,一上桌,誘人的味道仿佛從屏幕中飄了出來,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今天,我們請來廈門美食大咖、人稱「海鮮大叔」的陳葆謙,為您揭秘拍攝背後的故事。
  • 去廈門吃海鮮,但是怎麼挑海鮮?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去廈門吃海鮮,但是怎麼挑海鮮?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所謂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一般去到廈門,首先肯定去海鮮市場逛一圈了,但是看著琳琅滿目的海鮮,怎麼挑選就成了個問題了。
  • 六大「毒魚」可變佳餚 達人海鮮大叔教你怎麼吃
    魟魚沙毛魚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 餘健平 呂寒偉)這段時間,海鮮傷人事件屢發,導報記者走訪市場並諮詢海鮮專家,搜羅出六大有毒刺的海鮮。不過,這「六大海鮮劍客」,並沒有那麼可怕,它們的刺傷人,肉卻異常鮮美,在廈門市場上也是常見的食材。它們如何料理?怎麼吃?來聽聽廈門達人海鮮大叔的指點吧。  魟魚:滷煮,鹹菜煮  廈門市場上較常見到的品種有黃魟、赤魟、尖嘴魟等,都俗稱「夯仔魚」,外形似風箏。魟魚尾刺具有毒性,魚肉卻鮮美異常。
  • 「調和香油」是什麼油?買香油記得「3辨」,一眼認出勾兌油
    買香油時記得「3辨」,一眼認出勾兌油!寶媽生活的小區裡,以老人居多。小區對面的菜市場,每天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退休閒居在家的老人們,時間充裕的很,菜市場也成了他們閒聊、拉家常的地方。這群老人不僅愛熱鬧,而且還特別喜歡貪便宜。這不,最近菜市場裡來了一個現場榨磨香油的攤販。現場展示白芝麻榨油,聞起來香噴噴的,而且價格還不貴,1斤才十元。
  • 海產品你知道怎麼挑嗎?「海鮮達人」與您分享購買海鮮的技巧
    開漁在即,本報特地採訪多名「海鮮達人」,了解他們的精彩故事,並傳授市民辨別海鮮、購買海鮮的技巧。  選購有門道  家庭主婦連女士能煮一手好菜,挑魚也有一套。她說,小時候吃的都是野生的海鮮,從小到大,幾乎每天都要吃魚。她說,這麼多年,嘴巴養刁了,只吃得下野生的、新鮮的海鮮,一旦買到不新鮮的,她就扔掉。
  • 1300平方米海鮮池,200多種海鮮,廈門這家排擋有點不一樣
    常見大排檔裡都有海鮮池,但一般來說,一家餐廳大多就三四個海鮮池已經算很多了,你可見過一整層樓,1300多平的超大陣仗,200多種海鮮在這裡都能見到,廈門這家排擋有點不一樣,簡直是個海底世界了。這麼多海鮮,是否覺得挑花眼了呢?這裡便是廈門最大的自有海鮮超市排擋,興旺海鮮城,雖然不位於市中心,但這種一樓可以自由挑選海鮮,二樓加工用餐的模式,卻受到了食客的追捧,飯點幾乎座無虛席。一口管,來自東山的鮮活小管,這裡用炙烤的方法,焦脆可口,肉質Q彈。
  • 廈門壹問 廈門市場上最常見的海鮮有哪些?應該怎麼燒?
    廈門市場上最常見的海鮮有哪些啊?去餐館點菜看到那些海鮮都不認識,都不知道應該點什麼。
  • 和朋友逛海鮮市場,親眼看大媽宰魚,不知這胖頭胖腦的是什麼魚?
    和朋友逛海鮮市場,親眼看大媽宰魚,但不知道這種胖頭胖腦的是什麼魚?俗話說,眾口難調,意思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樣的。雖然是不一樣,但還是能找到幾個跟自己口味差不多的朋友。比如說,有些朋友喜歡吃辣的,有些朋友喜歡吃海鮮,這樣就是口味相同了。
  • 大叔家的海鮮菜:豆瓣炒馬面魚,魚肉鮮美,豆瓣酥軟,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海鮮菜:豆瓣炒馬面魚,魚肉鮮美,豆瓣酥軟,家人愛吃!夏至到了,大叔覺得吃魚是正確的選擇,比如吃吃馬面魚,馬面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黃、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臟可做魚粉。
  • 大叔家的廈門小吃:香煎牡蠣餅,表層香脆,鮮嫩美味,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廈門小吃:香煎牡蠣餅,表層香脆,鮮嫩美味,家人愛吃!說到吃海鮮,那大叔不得不提一提牡蠣了,吃牡蠣的最好方式就是生吃,感受它原汁原味的豐滿與鮮嫩,還可以採用清蒸、鮮炸、生炒、炒蛋、煎牡蠣餅等多種形式。你如果吃軟炸牡蠣,可將牡蠣肉加入少許黃酒略醃,然後將牡蠣肉蘸上面糊,用油鍋煎至金黃色,以蘸油、醋佐食。
  • 辨趨勢明未來!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辨」論壇在廈門開幕
    20日下午,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辨」論壇在廈舉行(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攝)中國日報廈門9月20日電 (記者 胡美東 張洋菲) 20日下午,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辨」論壇在廈舉行。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副會長鄭平,廈門市領導林文生等出席論壇。
  • 廈門人吃海鮮一般去什麼大排檔?好吃又不坑
    在廈門,怎麼能不知道幾家靠譜又地道的海鮮呢?廈門的海鮮餐館,大排檔隨處可見。混跡廈門的人,都知道,廈門的海鮮慣用做法是醬油水。據悉,老廈門人吃海鮮都喜歡這幾家。一、小眼鏡大排檔  推薦理由:廈門海鮮屆的網紅,海鮮新鮮、味道好、價格親民,可以敞開點、敞開吃!
  • 第一次在外面買魚,看超市大叔殺魚的經歷-意識的形成
    買的時候,其實我是一直很懵的,因為其實不知道要怎麼做。賣魚的大叔說,可以在這裡處理的。啊,我才想起來,買來魚是要把裡面的內臟都要去掉的。大叔又指著一條魚說,你看這條魚,是別人剛才挑出來的,很不錯,你看是鮮的。「是鮮的?」
  • 海鮮紛紛「跳水」雜魚受青睞價格重回「個位數」
    海鮮跳水,雜魚最受青睞。  據廈門日報報導琳琅滿目的海鮮,一路走低的價格。面對結束休漁期的海鮮市場,吃貨們的心大多蠢蠢欲動。昨日,記者在第八市場逛了一圈,為眾位吃貨「打前站」。  雜魚當道,價格重回「個位數」  清晨的八市,人潮湧動。記者剛走到入口處,就聽到小販們不絕於耳的叫賣聲。白鯧魚、帶魚、多寶魚、紅斑魚……琳琅滿目的海鮮,在攤位上一字列開,鮮活無比。
  • 大叔在街頭擺攤賣早餐,簡單好吃,每天能掙300多!
    對於上班一族來說,一天要想賺300元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畢竟沒有什麼特長什麼的想要一天賺300元確實不容易,不過就是在公交車站的附近,一位大叔卻能夠一天賺300多元。大叔在街頭擺攤賣早餐,簡單好吃,每天能掙300多!
  • 海鮮大叔淘海鮮 中秋在即先囤「節日用魚」
    ,導報海鮮搜羅隊的隊員們可是大有豐收,因為他們到八市跟海鮮大叔淘海鮮。除了上期見報的那幾種「蝦兵蟹將」以外,這次海鮮搜羅隊又發現了好幾種美味的魚。雖然中秋未到,有些海鮮價格已經慢慢漲起來了。跟「海鮮大叔」一起來看看,現在市場上有哪些漁獲正當時又美味,提前一兩天先囤起來吧。
  • 廈門旅遊必吃的煎蟹哪家強?95%的遊客不知道該去哪裡吃
    看一眼屬於廈門的海與藍天,嘗一口閩南鐵觀音的甘甜,吃一頓廈門新鮮的特色海鮮,這才是廈門旅行最正確的打開方式。當然,說起廈門的海鮮,自然不能錯過來廈必吃的——廈門煎蟹。不論高級餐廳還是大排檔,做煎蟹的飯店何其多,如何挑選一家最具當地風味的老店是個問題。
  • 廈門旅遊必吃的煎蟹哪家強?95%的遊客不知道該去哪裡吃
    看一眼屬於廈門的海與藍天,嘗一口閩南鐵觀音的甘甜,吃一頓廈門新鮮的特色海鮮,這才是廈門旅行最正確的打開方式。當然,說起廈門的海鮮,自然不能錯過來廈必吃的——廈門煎蟹。不論高級餐廳還是大排檔,做煎蟹的飯店何其多,如何挑選一家最具當地風味的老店是個問題。
  • 買香油時牢記「3辨」,一眼認出勾兌油
    買香油時牢記「3辨」,一眼認出勾兌油!寶媽生活的小區裡,以老人居多。小區對面的菜市場,每天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退休閒居在家的老人們,時間充裕的很,菜市場也成了他們閒聊、拉家常的地方。這群老人不僅愛熱鬧,而且還特別喜歡貪便宜。這不,最近菜市場裡來了一個現場榨磨香油的攤販。現場展示白芝麻榨油,聞起來香噴噴的,而且價格還不貴,1斤才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