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綺姐姐成團算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大的烏龍了,這位初舞臺被打分x,被導師判斷唱跳能力都不太行的姐姐,憑藉著神奇的觀眾緣,竟然一路過關斬將走到了最後,還獲得了成團出道的機會。而面對這一切的張雨綺非常淡定,竟然不慌不忙地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獲獎感言開始宣讀。
現實本身就是魔幻的,用在張雨綺身上再合適不過。這位在婚姻中屢屢挫敗的女人,在事業上一而再地迎來春天。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被奉為獨立女性代表人物,而她就去刻意迎合這一標籤。這在世俗中是很難以想像的,但是商業藝人要的就是話題和炒作,只要還有人在消費獨立女性這個話題,張雨綺就會有市場和機會。
畢竟別的人即使再獨立也是晚了一步,張雨綺率先一步讓用戶知道自己,也就率先享受這波紅利。就比如這次仍然還跳粉紅色的回憶一樣,開場秀也是這一首歌,藝術角度叫有始有終,既然有人說我跳得不好,老娘就要在結束的時候再跳一次,用實際訓練的成果堵上你的嘴。
現在是不是覺得所有參賽的姐姐裡,只有這首歌記得最清楚,因為它出現了兩次。兩次都加深了人們的印象。在快消費的娛樂時代,單位時間內重複得越多越能被人們記住和流行。張雨綺顯然深諳這個道理。另外再跳粉紅色回憶這首歌,是為了打破之前人們對她的印象,讓人們看到一個在哪跌倒就能在哪爬起來的張雨綺。
問題不是張雨綺再跳粉紅色的回憶,問題是粉絲和觀眾非常吃首尾呼應這一套。也就是說即使張雨綺開場的時候表演的是另外的曲目,她在結尾的時候也大概率還會表演這個。換句話說換其他藝人觀眾也會吃這套,只不過恰好張雨綺是一個比較不錯的代言人而已。所有的表演都只不過是商業而已,如果沒有這檔節目和這些話題。就沒有辦法承載這些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