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認輸賣掉1號店,京東為何400億當接盤俠?

2020-12-16 雨果網

沃爾瑪從2011年開始染指1號店,到15年收購剩餘股權絕對控股,期間不斷曝出沃爾瑪與1號店運營理念不一致、員工排隊離職、出創始人出走等消息,到了今天曝出賣掉,沃爾瑪對1號店的整合宣告徹底失敗!

沃爾瑪入股後,對於1號店的發展規劃和創始團隊之間始終有出入,沃爾瑪在乎的是有實際的利潤,而1號店卻一直在燒錢。隨著創始人於剛的離去,1號店曾經靠沃爾瑪的大樹快速成長而隨後又掉隊一落千丈。

昨天下午,據業內很多微信群內都在瘋傳一條消息,沃爾瑪400多億賣掉了1號店,接盤俠是京東!

當然,這種投資買賣的事情在沒有官方正式發文前,可以向外界做任何的辯解。我們不用去糾結這樣的消息什麼時候去坐實。但至少有幾個問題,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被沃爾瑪為什麼要賣掉1號店。

沃爾瑪從2011年開始染指1號店,到15年收購剩餘股權絕對控股,期間不斷曝出沃爾瑪與1號店運營理念不一致、員工排隊離職、出創始人出走等消息,到了今天曝出賣掉,沃爾瑪對1號店的整合宣告徹底失敗!

美國消費市場的疲軟,激發了沃爾瑪在中國的野心。只不過,1號店交出的成績並不能讓他滿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拖垮了沃爾瑪整體的業績。賣掉可能已是最好的結果。

1號店與沃爾瑪的前世今生

1號店創立於2008年,定位於B2C模式的網上超市,主營日化、食品、快銷等品類。2008年1號店銷售額為417萬元,第二年該數字就翻了11倍,增長到4600萬元,到2011年的時候1號店的銷售額達到了27.2億元,成為中國排名前十的電商品牌。

在銷售業績增長的同時,1號店還引入了更多資本的加入。2010年5月,中國平安集團出資8000萬元收購1號店80%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平安整合1號店未果後,逐步將1號店控股權轉讓給了沃爾瑪。2011年5月,沃爾瑪首次染指1號店,當時佔股17.7%;2012年8月,中國商務部批准沃爾瑪對1號店的控股增至51.3%,至此這個美國超市巨頭成為1號店最大股東。而在此過程中,包括於剛和劉峻岭在內的1號店管理層及其員工股份被嚴重稀釋,所佔股份僅剩下11.8%。

據《2015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上半年十強榜單》的數據顯示,1號店的市場份額在逐年下降。截至2015年6月,1號店市場份額排名第六位,僅為1.5%左右。1號店在幾年的時間內被蘇寧易購等迅速超越。

沃爾瑪入股後,對於1號店的發展規劃和創始團隊之間始終有出入:一、沃爾瑪重視中國的線下市場;二、相比門店,沃爾瑪更加重視集群效應的商業地產模式;三、該模式下,網上商城將是最好的O2O聯動模塊。

在這些布局裡,1號店更多的是一個參與者,但不是主角。沃爾瑪通過1號店更多的是摸索通過網際網路觸達中國消費者的路徑,以及供應鏈線上線下磨合的方式。

而這也為於剛和劉峻岭的出局埋下了伏筆。大股東急著將一號店沃爾瑪化,創始人的股權一再被稀釋,原本創業團隊的氣氛逐漸消失,這直接導致了於剛和劉峻岭出走。

1號店一直嘗試向綜合性電商平臺轉變,但最終效果也不盡人意,電商市場大局已定。1號店自身品類的擴充並沒有獲得沃爾瑪的支持,沃爾瑪對線上和線下的平衡策略做得很到位,堅決不讓線上的1號店影響到自己線下業務的推進。

1號店正逐步退化為「上海店」,其市場範圍一直在收縮,全國範圍的影響力日漸減弱。而沒有空間制約的B2C電商業態是很難「守住」的,不可能像實體店那樣,存在空間緩衝帶,要考慮商業選址、店長培訓、供應鏈等一系列長周期工作。

無論「北伐」,還是「打過長江去」,都不可能繞開上海,所以一號店「守土」成本會很高。

二是,市場格局固化。目前看,實體零售商自建平臺做B2C電商業務基本都處於虧損,也都在紛紛轉型O2O方式做電商業務。整個B2C市場,形成了阿里系、京東平臺的兩家「贏者通吃」局面。流量成本很高導致切入這個市場的機會已逐步散失了。

三是,市場增速下滑,估值下行。整個中國B2C電商行業的市場增速在下滑,這意味著市場開拓的成本、代價很高,「邊緣」B2C平臺持續運營所需資金很大,虧損可能擴大。

舉個例子,京東富於侵略性的「燒錢」搶佔市場的行為,發生於3C、家電市場自然增長空間好的時候。看這幾年蘇寧的銷售體量,去除通貨膨脹等因素,其實沒多大變動,沒增長什麼,也沒減少什麼,還是那一塊市場,只不過市場的增量空間主要被京東「拿走了」。擴張、「燒錢」發生於自然增長「紅利期」的成本更低、成功概率更高。

市場增速下滑也意味著行業估值的下行壓力增大。就在一年前,要收購一家垂直類B2C平臺,這個平臺運營方開口就會要2倍PS(市銷率)估值以上,否則免談。而現在,若還是這樣說,那就真的不要談了。

中國市場的變化速度太快,1號店早前看起來還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現在「砸手裡」的風險卻在大幅增加。賣掉,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新任中國執行官Dirk能否拯救業績低迷的沃爾瑪?

4年調整期後(高福瀾加柯俊賢任期),沃爾瑪中國迎來了新任領導人,Dirk Van Den Berghe(以下簡稱Dirk)將於8月22日正式上任中國。

從沃爾瑪官方的介紹看,「他曾在食品零售商——比利時德爾海茲集團供職15年,並幫助加拿大沃爾瑪鞏固了食品業務,以及強化了尤為成功的非食品運營。」

所以,他看起來像是一位「全能冠軍」。

沃爾瑪在中國市場,雖然表面看銷售額有所增長,但市場份額從2009年開始持續下滑至4個多點。主要競爭對手大潤發的銷售額、開店數、市場份額等多項指標將其全面壓倒,永輝、步步高等後起之秀亦步步緊逼。

市場形勢對於沃爾瑪極不樂觀,甚至連小弟級別的永輝都喊出了要替代沃爾瑪進入行業三甲。原本預期到2016年要開出480家門店的目標更遙不可及,柯俊賢在2015年減少關店數量,賣場下沉三四線以及山姆店開始發威,然並卵。

沃爾瑪要打好翻身仗,在鞏固完北美的基本地盤後,必須發力中國市場,歐洲市場和南美市場短期基本回天乏力。要破局中國市場必然要有大將出馬,因此,在加拿大大開殺戒的Dirk成為首選。柯俊賢在完成收回華潤手上的沃爾瑪股份以及賣掉1號店後,則順水推舟去回爐拯救更不景氣的英國市場。

中國市場已經由區域交鋒走向全國爭霸的格局,各地有望稱雄的企業都在伺機擴張,市場集中度不斷加強。隨著戰線的不斷拉長,供應鏈建設成為作戰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各地的物流配送中心、冷鏈建設等軍備競賽也不斷升級。沃爾瑪中國原有的一些優勢早已不在,再造沃爾瑪中國,重新西化加強攻擊力勢在必行。

當Dirk空降亞洲親自指揮作戰,使得整個亞洲零售局勢變得不穩定,戰火硝煙開始籠罩。在Dirk到任前,伴隨著山姆會員店加速擴張等吹風會突然開始在媒體界集中出現,新一輪軍備競賽又將拉開序幕。

京東為什麼接手1號店?

紫藤園張陳勇點評:京東400億收購一號店,如果是真的,我覺得對於沃爾瑪而言是甩掉包袱,原因如下:

1、一號店的業績13年是115億,之後沒有對外公布,據說13年前的業績依靠平安內部採購和平安送購物卡給客戶,平安把一號店賣給沃爾瑪後,內採支持降低,業績實在不好對外公布。

2、沃爾瑪線上業務在美國僅次與亞馬遜,但一號店在國內排名已經跌出前5,看不到逆襲的希望。

3、網上超市這個定位本身也有問題,據說天貓超市15年銷售100億,虧損10億,配送包裝成本實在太高。定位網上超市的一號店也面臨同樣問題。

4、沃爾瑪中國換帥,經營思路轉換,新官上任,沒有必要背前任的包袱,還是賣掉乾脆。

筆者認為京東400億收購一號店不太划算,對於京東的意義應該有這幾條:

1、天貓超市給京東的壓力太大,天貓超市15年在北京撒錢,搶了京東不少客戶,自營快消品雖然虧損,但發展新客,提升復購效果還是很明顯。

2、一號店的大部分銷售額來自上海,上海用戶多,訂單密度高,如果京東收購一號店,那麼在上海的市場佔有率會顯著提高。

3、京東一直不重視超市,15年並沒有超市頻道,受到天貓超市伏擊後才開設了京東超市頻道,京東超市仍然屬於消費品事業部,在京東內部地位不高。但最近京東超市已經開始獨立對外發聲,收購一號店可以看成京東重視超市頻道的戰略轉變,這有點手忙腳亂的意味。

3C、服裝等品類已經被證明適合線上銷售,網上超市做為大平臺的吸客器還好,獨立生存太艱難。最近2年京東到家、多點等想依靠近距離快速配送實現快消品線上銷售,但各種嘗試還是基本失敗,對於快消品到底如何與線上結合,目前看還有2條路

1、聽說盒馬鮮生單店每天線上超過1000單,客單價40元,毛利率30%,每單配送成本5元,如果這數據是真的,那麼這個模式絕對值得快速複製發展。

2、別搞送貨上門了,把社區超市變成線上平臺的引流器,用APP把線上平臺、社區商家聯盟、超市三者緊密結合,融合互促,疊加高頻,構建社區O2O綜合平臺。想了解這個模式的讀者可搜看「零售O2O居然能吃掉淘寶京東」一文。

網友何磊:京東最近的日子非常不好過,第二季度的財報,同比虧損非但沒有收窄,反而加大!極重的自建物流模式,多年連續虧損的讓資本市場擔憂!從京東營收來看,傳統強項的3c領域增速放緩,海外購,消費品領域做的差強人意,這個時候收購一號店無疑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一號店定位網上超市,靠高頻的快消品起家,客單價不高,無法攤薄高昂的流量成本,而京東的主營3c業務卻是低頻、高客單價,對京東來說,最好的提升客戶復購的品類無疑是快消品,京東超市聯手一號店,無疑可以佔據高頻的線上快消品大半份額,對京東現有業務也有疊加效應!

網友若水:徐新在前不久一場會議上說,生鮮電商是最後的堡壘。京東在城區的佔有率已經很具優勢,現在往農村地區擴充,而農村電商僅做工業品下行未必幹得過淘寶。一號店是個好平臺,可以直接嫁接農產品上行。這倒是突破口,也是政府最需要的。

從品類上來說,京東在3C數碼百貨等品類已經很成熟了,但生鮮一直是他的短板,京東長項的分倉+自建物流對於生鮮卻並不適合,一號店在生鮮領域有極強的行業地位,一號店的特產中國比淘寶的特色中國落地多了,是目前國內垂直電商平臺原產地概念玩的不錯的。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

相關焦點

  • 400億接盤1號店?京東用不到100億複製了上市前與騰訊的交易
    「沃爾瑪400億賣掉1號店,京東成接盤俠」的消息沸沸揚揚傳了好幾天,忙完618的京東終於作出回應。北京時間6月20日晚間,京東集團發內部信宣布沃爾瑪成為京東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從結果上來講,京東的新晉戰略投資者沃爾瑪的確將1號店作為資產打包丟給了京東,但價格卻和之前業界盛傳的400億相去甚遠。按照協議,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億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以當前京東的股價,該筆交易的價格大約是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8.6億元),不足此前業界400億元報價的1/4。
  • 如何看待京東收購1號店? 點評結盟沃爾瑪「附加值」
    今日(6月21日)凌晨,京東宣布與沃爾瑪達成一系列深度戰略合作,而此前盛傳京東400億人民幣收購1號店的消息得到回應。根據合作協議,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而京東將全資收購1號店,擁有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等所有資產。
  • 京東證實收購1號店,與沃爾瑪聯手意欲何為?
    400億元收購一號店的消息,但京東商城和1號店均未對此事作出回應。就在輿論醞釀發酵之際,又有業內人士出來闢謠,並爆出真實消息其實是阿里巴巴即將要收購一號店(1號店到底要被誰收購?阿里可能性較大)。正當我們以為即將要上演一出「三角戀」戲碼時,京東於昨日晚間發出內部信,對外宣布與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最終以1號店併入京東為近日的傳言畫上確認符。
  • 日媒:京東沃爾瑪"結盟" 1號店易手換5%京東股份
    參考消息網6月21日報導 日媒稱,沃爾瑪6月20日宣布,與京東集團展開一攬子合作。沃爾瑪將向京東出售在華電商業務,並因此獲得5%的京東股權。此舉意在吸引京東擁有的6億客戶。將攜手物流和銷路充實的當地企業,迅速擴大在中國的電商業務。
  • 德媒:京東戰略聯手沃爾瑪 1.45億股換得1號店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6月20日報導,北京時間6月20至21日夜間,京東集團宣布,沃爾瑪成為京東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報導稱,作為此次協議的一部分,沃爾瑪將獲得約1.45億股京東A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同時各方將在多個戰略領域進行合作,其中包括沃爾瑪與京東將聯手,利用各自供應鏈擴大中國消費者的商品選擇範圍,包括增加進口產品種類。
  • 京東結盟沃爾瑪:用5%股權換來1號商城主要資產
    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多個戰略領域進行合作,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沃爾瑪將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併入駐1號商城。
  • 京東迅速吞併擴張:曝400億吃掉一號店
    京東的生意這幾年乘著國內電商大潮做得有聲有色,劉強東甚至已經有些不滿於現在的體量了。資深媒體人林豐蕾(八姐)今晨爆料稱,京東正在洽談收購沃爾瑪旗下的1號店,且談判已進入後期,交易金額將超過400億元人民幣。另有消息稱,除了京東外,海航集團也有意從沃爾瑪手中收購1號店,導致談判一度陷入焦灼狀態。
  • 1號店走進沃爾瑪時代 創始團隊「土崩瓦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不同,發出聲明的主角已經成為沃爾瑪,而最後「新聞垂詢」的聯繫人也變為沃爾瑪中國的公關總監。這意味著沃爾瑪全盤接手1號店。   從2008年創立至今,1號店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於剛曾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說過,他是在用一個做百年老店的心來做1號店,希望它能夠基業長青。   而現在,於剛為何會選擇放棄1號店?
  • 1號店現被收購懸案 買主是京東還是阿里?
    6月18日上午消息,某電商行業群裡爆料稱,京東從沃爾瑪手裡買走了一號店,並稱談判已進入後期,收購總體金額超過400億元。不過,該消息隨後又遭到了各路小夥伴的質疑。
  • 早報:思微獲IDG、萬科等3000萬A輪融資,沃爾瑪拋出1號店換取京東5%...
    )北京】6月21日(文/趙子瀟)京東收購1號店發展電商優勢,Twitter收購人工智慧公司Magic Pony繼續賭在未來。Twitter在上個月經歷了股價歷史最低紀錄,原因是財報不及預期,京東更是連年戰略虧損,二者有點相似,均企圖擴大自己的產業版圖。重要資訊京東和沃爾瑪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1號店併入京東6月20日晚間,京東集團發出內部信宣布,沃爾瑪成為京東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 被京東收購以後名存實亡,1號店的時代開始落幕
    9 月 12 日,一篇名為《 1 號店將全面遷店至京東,POP商家不再續約》的文章稱,「 1 號店將與京東實現聯合採購,並在今年 10 月 8 日全平臺停止服務協議的通知。」相關人士稱, 1 號店今後商品可能都將來自於京東,其或將淪為單純的流量入口,此次退店或許意味著1號店的時代已經開始落幕。  一年多前,京東高調地宣布以價值14. 35 億美元的股份正式從沃爾瑪手中收購 1 號店。彼時雙方宣稱,將在過個領域展開戰略性的深度合作。
  • 京東收購1號店買的不只是市場份額 而是O2O業務的未來
    6月21日,京東發內部信宣布和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根據協議,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   這意味著,1號店被京東收購了,按照京東當前的市值,京東向沃爾瑪增發的A類普通股大約價值15億美元。
  • 1號店將成為下一個易迅?京東為何屢屢「收購即消失」
    億邦動力網援引消息人士的觀點稱,1號店今後商品可能都將來自於京東,其或將淪為單純的流量入口,此次退店或許意味著1號店的時代已經開始落幕。說實話,土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到、聽到和1號店相關的新聞了。冷不丁的看到這麼一條信息,還是讓人頗為感慨。要知道,當年1號店背靠沃爾瑪,最風光的時候,可是有當「中國電商第三極」的野心的。想不到,如今竟然消沉至此。
  • 被京東收購僅兩天 1號店下架天貓店所有商品
    日前,在被京東收購後僅兩天時間,1號店的業務出現第一個重大變動:其在天貓的旗艦店所有商品已被下架,大有要撤出天貓的趨勢。記者在天貓搜索了解到,「1號店官方旗艦店」的身影還在,用戶也還能進入店鋪,但店鋪內已經沒有陳列任何商品。
  • 1號店到底要被誰收購?阿里可能性較大
    1號店,並表示目前這項收購案的談判已經進入後期,收購總額將超過400億美元。這則驚人的傳聞一經放出,業內輿論一片譁然,外界對於京東拿下1號店的動機紛紛揣測,而高達400億美元的交易額也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數字。
  • 1號店對於京東毫無價值,卻是劉強東下一張王牌的鋪墊
    作為此次協議的一部分,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1號店是成立於2008年的電子商務網站,主打「網上超市」,2010年的時候一度與京東體量相當,只是正值資本寒冬,京東挺過來了,1號店將自己80%的股權作價8000萬元賣給深圳平安。在那之後,一步一步出讓股份給沃爾瑪直到被完全收購。現在又被賣給京東。三易其主已經證明1號店是個燙手山芋,加上在當下中國電商格局已定的市場下,已經不具有任何價值了。
  • 京東旗下1號店升級成1號會員店 原1號店正式停止使用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京東最新資訊 > 正文 京東旗下1號店升級成1號會員店 原1號店正式停止使用
  • 在沃爾瑪時代,1號店還能走多遠?
    今年7月,美國零售商沃爾瑪宣布收購1號店餘下股權,在全資控股1號店後,沃爾瑪計劃加速電商業務的發展。然而,事與願違,在沃爾瑪收購1號店之後,1號店卻接連經歷了因經營理念分歧導致的離職潮,以及市場份額下滑等諸多不幸,令外界對1號店的未來擔憂。
  • 1號店為何被拋售?從開頭你就該猜到這結局!
    從2010年,中國平安入股1號店那一刻開始,這家公司的命運其實已經難以自控。「是假消息吧?」聽到還在1號店的同事說,沃爾瑪要把1號店賣給京東的消息時,曾在這家電商公司工作的黃雷還覺得「這不可能」,因為此前沃爾瑪花了5年時間增持1號店的股份,直到去年7月才從其創始人和中國平安手上購入了最後的49%股份,把它變為全資子公司。
  • 在命運的轉角處1號店能否出現變奏?
    當1號店的高管還在朋友圈轉發1號店·618與京東比價對抗,一不留神兒,沃爾瑪就把它作為嫁妝給了京東。 1號店的命運「輾轉」了三回。 沃爾瑪收購1號店,憑藉自身的線下零售網絡優勢,瞄準線上商超這一切口,迅速搭上中國O2O轉型的快車道,然而,沃爾瑪出現了嚴重的消化不良。沃爾瑪與1號店線上線下供應鏈、庫存管理協同、甚至文化上均出現排異反應,加上1號店核心骨幹出走,4年時間沃爾瑪與1號店資源融合的局面無法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