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平臺為三江源生態畜牧業「增效減壓」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寧6月15日電 (記者 羅雲鵬)在中國五大牧區之一的青海省,千百年來牛羊吃草到哪裡牧民們就跟到哪裡。當前,一項名為「三江源智慧生態畜牧業平臺」項目正引導此間畜牧業從粗放、集約向智慧轉變,破解人、草、畜三者之間的矛盾。

資料圖:紅外相機在三江源區域記錄到的巖羊影像。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供圖

青海總面積72萬平方公裡,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區佔該省總面積的96%,天然草地面積5.47億畝,其中犛牛存欄481萬頭,佔世界的三分之一,省(區)排列居中國第一位,素有「世界犛牛之都」美譽。

青海省科技廳介紹,通過開展基於智慧生態畜牧業技術平臺的業務化運行和政府諮詢服務,目前已創新性的發展了無人機遙感監測、衛星定位跟蹤、紅外相機自動拍攝、地面樣帶調查相結合的大型野生食草動物種群數量調查技術,並首創航空遙感監測野生動物和家畜解譯標誌庫。

「傳統的放牧方式草場利用率低,且牧民很難全面、便捷地掌握牧草生長、氣象災害和動物疫情等信息。」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生態養殖所所長裴青生介紹,現在牧民通過北鬥手持終端「牧民通」,依據北鬥衛星制定的放牧方案以及北鬥短報文雙向通信功能,便可以實時掌握遊牧路線、草場動態、疫病防疫等信息。

「牧民靠的是牛羊,牛羊靠的是草原。」黃河源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扎陵湖鄉擦澤村牧民更登尖措說,以前他家的5萬畝草場養著130頭犛牛和500隻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富裕,但只是暫時的,因為草原在退化。」

據了解,「三江源智慧生態畜牧業平臺」在研發過程中集成有天然草地合理放牧、優質人工草地建植、優良牧草青貯飼草料精準配置、犛牛、藏羊冷季補飼和健康養殖、特色畜產品加工、追溯和電商平臺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技術體系,並在專業合作社、家庭聯營牧場、保種場、國營牧場、私營企業等5種不同經營主體的基地展開示範。

來自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青海畜牧業生產效益趨優,牧草長勢為近10年來最好,出欄牛羊約990萬頭只,呈現肉類增加,奶類減少之勢。目前青海96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入社牧戶達到11.5萬戶,入社率達72.5%。(完)

相關焦點

  • 智慧平臺助力三江源畜牧生態「增效減壓」
    東寶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森多鎮的一名普通牧民,也是當地規模較大的嘉倉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股東之一。2017年,青海省三江源智慧生態畜牧業平臺建設項目覆蓋了東寶所在的合作社,當地數百名牧民利用手機、溫度計、智能秤等先進的技術開始「智慧養殖」,牧業生產更輕鬆高效。
  • 智慧畜牧業雲平臺覆蓋 普陀實現畜牧業全程信息化管理
    近日,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浙江省智慧畜牧業平臺」是省畜牧獸醫局開發的綜合採用計算機、移動網際網路、二維碼和物聯網技術,在全省實施建設的一套完整的畜牧獸醫行業管理系統工程,整個系統涵蓋動物養殖管理、動物防疫管理、動物檢疫、無害化處理、屠宰管理、GIS等系統整合而成,讓畜牧業生產、加工、流通、監管等各環節實現了信息化。
  • 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二期工程成效顯著
    隨著一期工程的順利完成,以及二期工程的深入實施,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生態環境狀況等級以「良」為主,各項生態修復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效,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取得實質性進展。  從瑪多縣城出發,沿214國道向玉樹行駛,便可看見星羅棋布的湖泊和沼澤。放眼望去,綿延的草原上,金光閃閃的湖泊如星辰散落大地,讓人目不暇接。
  • 立法保護三江源生態安全
    中國綠色時報3月12日報導   嘉賓: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青海省委主委 杜德志  採寫:記者 田新程  「通過工程建設,三江源生態保護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目前主要依靠立項投資來推動三江源生態保護的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需求。」
  • 三江源國家公園今年正式設立
    打破「九龍治水」  三江源國家公園,是我國首個體制試點的國家公園。因其覆蓋範圍廣,地處三江之源,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如此廣袤的生態保護區域,實施生態保護管理體制尚屬首次。近三年來,我省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抓住「根節部位」、找準難點、打通梗阻、突破利益藩籬,創新建立體制試點平臺載體。
  • 青海生態 三江源:珍貴物種的基因庫
    張德海為我們勾畫出了這樣一個三江源的形象——遺世獨立,卓爾不群,深藏幽谷,豔壓群芳。   不僅如此,三江源更以其博大和豐富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三江源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野生動物王國。」張德海說。   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生活著85種哺乳類野生動物和237種鳥類以及16種兩棲爬行動物,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就有69種。
  • 生態青海:我願意為你……
    我們一家以前和諧快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我不得不到外州縣租借草場放牧和投靠親友以幫工維持生計,如此現狀讓我們這些世世代代以放牧為生的牧民不知該怎麼辦?我們的出路在哪裡?  二  日益惡化的三江源生態環境,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2003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中國太平洋保險向三江源國家公園捐贈生態管護員保險
    10月10日,中國太平洋保險——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保險捐贈儀式舉行,並籤署捐贈協議。副省長匡湧,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慶偉共同出席捐贈儀式。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已全面實現了園區生態管護公益崗位「一戶一崗」。
  • 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協同發展
    央廣網西寧8月22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任龍翔 李文慧 郭四輩) 三江源國家公園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同時,積極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使他們在參與生態保護、公園管理中獲得穩定長效收益,實現園區內生態持續向好、人民生活富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冬蟲夏草行業轉型升級,助力三江源生態保護
    其一,會使冬蟲夏草的工廠化培植產業在整個生產過程在無菌過程下,在人工控制下,讓產品更健康,而野生的冬蟲夏草受環境的影響,其重金屬含量不可控;其二,工業產品產量可以隨著人們健康的需要,而不斷提升,不斷增產,為百姓健康的普及和健康中國做出貢獻;其三,由於冬蟲夏草的發展和普及,可以將全面的無休止的亂挖蟲草,破壞草地生態系統這一系列落後的生產方式代替掉,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其四,工業化的冬蟲夏草生產和普及
  • 梅隴:生態畜牧業枝繁葉茂
    合作社根據草場的氣候、地形、植被、水源和載畜量,將四季草場進行科學調整,實行劃區輪牧,優化放牧制度,提高草地資源科學利用水平,保護了草地生態環境。過去,梅隴村實行「大戶制」經營,牧民在流轉的草場上往往進行掠奪式放牧,導致草地退化嚴重。天峻縣草原站監測,梅隴村2008年畝產可食鮮草僅為152公斤。
  • 中國農大參與主辦2020年智慧畜牧業亞洲論壇
    中國農業大學作為一所具有農業、生物、農業工程等特色和優勢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主辦本次論壇將為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管理人員、產業界搭建起溝通與交流的平臺,對畜牧業向安全與健康、動物和環境友好型方向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生態「賦能」展綠顏
    近年來,我省切實扛起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隨著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相繼啟動,成為了全國首個「雙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省份,並開啟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的序幕,目前我省正在以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三年行動為抓手,努力完成「五個區、一個體系、一個典範」和「爭當第一、走在前端、打造高端」的目標任務。
  • 浙江畜牧業打造綠色發展新格局
    生態高效 特色精品 安全放心 浙江畜牧業打造綠色發展新格局  2013年,浙江畜牧業破題「兩個軟肋」,畜牧業轉型升級開啟徵程。2016年10月,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省創建任務落地浙江,省政府印發《創建全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省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全面啟動示範省創建工作。
  • 中國太保向三江源國家公園捐贈總保額55億元的 生態管護員意外傷害...
    10月10日,中國太保向我國首個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的17211名生態管護員捐贈意外傷害保險,風險保障總額達55.08億元,這是中國太保助推脫貧攻堅、服務「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又一有力踐行。  中國太保向三江源國家公園捐贈管護員意外險。
  • 三江源亮出厚實「家底兒」
    此項工作由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牽頭,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省草原總站、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為主要技術支撐單位,歷經半年,分別完成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的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地等區域自然資源本底調查。
  • 海西天峻組建62個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
    原標題:天峻組建62個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 地處「祁連山下好牧場」範圍內的天峻縣鼓勵牧民以草場、牲畜作價入股組建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實現資源綜合利用,走出了一條增長方式和經營方式「雙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發展路子。
  • 畜牧業網際網路平臺愈發強大的未來,代理商還有什麼機會?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用戶習慣的改變加速,畜牧行業像豬易商城這樣的平臺也在快速增長,會不斷的擠壓代理商的生存空間,因而平臺愈加強大,代理商的生存空間便會愈加狹窄。那麼,面對當下的市場形勢,代理商是不是還有機會?
  • 2020智慧畜牧業亞洲論壇在京開幕
    本報訊(記者 劉強)近日,2020智慧畜牧業亞洲論壇在中國農業大學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為「數位技術支撐畜禽養殖信息化」,旨在推動畜牧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引導智能畜牧提高產業效能,增進智能畜牧跨界交流合作。
  • 白加扎西:三江源的保護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廣大群眾的綠色獲得...
    保護三江源,青海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和責任,您來自三江源的核心區,我想請問,您認為現階段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保護好三江源?謝謝。  白加扎西: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很高興,我是來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說到果洛,大家不一定很熟悉,但是大家一定知道三江源,果洛就在三江源的核心區,三江源的環境保護,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全國人民也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