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名老中醫建議不妨常發呆!

2020-12-17 騰訊網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合道堂名醫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張嗣蘭特意向上遊新聞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民間說的「笑背氣」原來是真的

張嗣蘭經常對病人說,醫生只醫三分,七分在自我調節,包括身心兩方面。「冬季養生,必須養心,這兩者緊密相關。」她表示,中醫其實也是心理學,在日常診療過程中很多情況也需要心理治療。

為什麼在冬天心臟病更容易復發?她說,由於冷空氣的刺激,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導致心梗和猝死。而內分泌系統與情緒變化緊密相關,心理調節非常重要。

她提出,冬季老年人養心就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常說的七種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如果哪一種過度都容易誘發疾病。「民間常說的『笑背氣』看似誇張,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她說,養心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心態平和,老年人一定要避免大喜大悲,除了吵架、暴怒容易腦出血,心臟驟停,過分哈哈大笑其實也有潛在危險。

張嗣蘭表示,很多老年人認為運動量越多越好,其實不然。要注意清晨不宜太早出門跑步,而是要等太陽升起來以後,否則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她表示,中醫講求天人合一,老年人尤其如此,在冬天須注意保暖,防止過度冷空氣攝入。

她看到不少老年人關注疫情新聞時,過度擔憂自己以及子女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心態焦慮和壓抑,這樣容易引起肝鬱脾虛,誘發或加重自身基礎疾病。「過多擔憂其實並無意義,有損健康,子女要多跟父母聊天,幫助老人調節,才能確保當前心態穩定。」

名中醫推薦的「私家運動」:老年瑜伽

冬天氣溫低,不宜過多在戶外,加之受疫情影響,如何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是一個難題。張嗣蘭醫生建議,老年人應該學會「自找樂趣」,在家裡做自己感興趣,以前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的事情,比如看書、畫畫,哪怕只是做做家務,烹飪美食,也是保持平和心態的方式。

她推薦了一項自己一直在練的「私房運動」——老年瑜伽。這與和普通瑜伽有明顯區別,主要在於通過練習氣息和心態的調理,達到調節人體內部的氣血運行,實現陰陽平衡的目的,並不需要肢體的過度運動,比如中國臺灣的張惠蘭創立的冥想瑜伽,就很適合老年人。坐著練,躺著練都可以,但一定要長久堅持。

她建議,老年人除了做一些簡單的瑜伽動作,每天還可以伴隨著瑜伽音樂,閉著眼轉動眼球,順時針、逆時針分別轉200圈,眼睛會更加清晰。

發呆不是「老年痴呆」

張嗣蘭建議,老年人不妨時常「發發呆」。

她解釋說,發呆,也就是不思考任何事情,是放鬆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在優美的環境裡發呆最好。腦海裡什麼都不想,只需要安靜下來,清除一切雜念。待身體徹底放鬆後,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免疫力系統可以得到充分休息和調理,如同一團亂麻得以理順和化解。

她認為在自己喜歡的地方,以讓自己最輕鬆的方式發呆,是緩解壓力,增進健康的有效方式。

「私家養生菜單」:羊肉湯也要吃得正確

冬至是中醫最提倡養生的節氣,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張嗣蘭推薦了一道自己很喜歡的——當歸生薑羊肉湯,這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名方。

需要注意的是,姜的分量要足,一般來說,對於胃寒的人,生薑的量可以是正常的3-4倍,一般人可以是正常的2~3倍。羊肉可以大補,但吃的時候也有禁忌,比如陰虛、糖尿病病人就最好不要吃。

她說,吃補品時,不要大補,需要平和地去補。比如蘿蔔和白菜,在冬季進補的菜餚裡點綴一些進去,除了幫助消化,利尿,還可以排出毒素。

她還推薦了一道自己愛吃的冬季養生菜:天麻燉魚頭,對於年輕人和老年人都適合,她建議選擇胖魚頭,一個魚頭配十到二十克天麻,一個月可以吃一到兩次,不宜過多。

高質量蛋白對老年人也比較重要,比如海魚、蝦、海參等,可以預防老年痴呆,量不需要很多,因為本身就利於吸收。

「候鳥」老人真的好嗎?

現在很多老人會去溫暖的地方過冬,就像候鳥一樣。張嗣蘭說,老年人呼吸道衰退,免疫力降低,冷空氣的刺激容易引起原發性疾病,去到溫暖的地方短暫居住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有益健康。

但「候鳥老人」一定要注意,搬到氣候完全不同的地方,要控制好自己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不要讓之前長期形成的生活規律發生太大變化。

她指出,有的老人花半年去某處避寒,另外半年又去其他地方避暑,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本土環境,這樣並不太好,她建議可以適當在自己原本的土地待久一點,否則抵抗力會大大下降。「人需要一個平衡的生態,才會具備一定抵抗力。」

張嗣蘭提醒老年朋友,現在養生節目和網絡上的帖子很多,要學會甄別,避免進入「三七粉吃了治百病」這些曾經風傳的「秘方」誤區。而且大部分養生方法都是針對大眾的,應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並且有「度」。比如人們常說雜糧吃得多有益健康,但其實吃太多也會造成不消化。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 胡杰

相關焦點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名老中醫建議不妨常發呆 !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合道堂名醫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張嗣蘭特意向上遊新聞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 名老中醫提供妙招
    原標題: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 名老中醫提供「私房」妙招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近日,張嗣蘭特意向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名老中醫提供「私房」妙招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合道堂名醫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張嗣蘭特意向上遊新聞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民間說的「笑背氣」原來是真的張嗣蘭經常對病人說,醫生只醫三分,七分在自我調節,包括身心兩方面。「冬季養生,必須養心,這兩者緊密相關。」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 名老中醫提供「私房」妙招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近日,張嗣蘭特意向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 國家級名老中醫教您冬季如何養生
    隨著人們養生保健意識的增強,「冬令進補用膏方」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膏方」這種既爽口又有補益性質的中藥調理身體。今天,安徽省針灸醫院膏方節盛大開幕,醫院除了組織知名專家義診,還有膏方現場製作、貴重藥材鑑別、中醫文化表演、中醫藥燈謎等多項豐富多彩的活動。哪些食物適合冬天吃?冬季養生要注意什麼?
  • 老年人冬季養生,老中醫說這7個點很重要!
    所以,老年人必須隨時注意防寒保暖,要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褲,避免著涼,防止感冒。避免寒風直吹,出門要戴上能遮住額頭的帽子,在風大時不要迎風走,應側身走過,並以手或前臂護頭。 2 起居有常
  • 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特別適合老年人的順時養生就應該這樣做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老百姓逐漸對自身健康更加關注,也越來越重視養生。經常聽到社區的老年人說「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和 「養生養生,養可長生」之類的話語。
  • 美食養生有四季,春季養肝,夏季養心,秋季養肺,冬季養腎!
    ,更能體會到成就感,誰也不會拒絕美食,衣食住行中我們花費時間心思最多的就是美食了,因為她每天與我們相關,喜歡美食就會關注與養生有關的功效性美食食譜,美食養生有四季,春季養肝,夏季養心,秋季養肺,冬季養腎,我們就根據季節的變換選擇合適的食物搭配食用,養生就在我們平日的生活變成了習慣。
  • 88歲名老中醫冬季養生秘訣都在這
    養生的話題也就從這一杯茶開始。「其實我養生方面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都很簡單,主要就是養好情緒、保證睡眠。只是我從工作以來一直堅持到現在。」黎文說。對他而言,每天能睡好覺是最重要的事情。從工作到現在,他已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大概晚上10點上床睡覺,早上6點起床。「這不是退了休才堅持下來的。」黎文說,「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 老年人養生 五味枸杞飲補肝腎養心血
    我們都非常重視日常的養生,老年人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越來越差,更要加強日常的保健。那麼老年人朋友該如何保健呢?下面中醫就帶來了四款養生食譜,全方位滋養老年人,祝老年人越來越健康! 五味枸杞飲 原料:五味子50克,枸杞子50克,白糖20克。
  • 老年人冬季養生吃什麼?看看這些食物和蛋白粉的功效
    老年人冬季養生吃什麼?看看這些食物和蛋白粉的功效時間:2020-11-17 12: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年人冬季養生吃什麼?看看這些食物和蛋白粉的功效 老年人隨著歲數的增長,身體素質逐漸變差,在面對寒冷的冬季時,更需要合理調整飲食,保證各種營養充足,從而提高老年人的抗寒能力與免疫能力。那麼老年人冬季養生吃什麼好?可以看看下面這些食物以及蛋白粉     原標題:老年人冬季養生吃什麼?
  • 老中醫教你如何秋季養生
    如何在夏秋之交合理調節身體?小嘉來到嘉定區中醫醫院向老中醫討教,一起來看看吧↓立秋來了!老中醫教你如何秋季養生陸女士想在季節轉換期調理一下身體,於是就到嘉定區中醫醫院就診。運動方面,嘉定區中醫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蔡浙毅建議,在早晚天氣陰涼的時候,多進行慢跑、遊泳等運動,低運動量,稍微出汗即可,「老年人或者關節不好的患者,我們不主張進行劇烈運動。」那秋天是否就要貼秋膘呢?對此,中醫專家認為還是應當因人而異,「現在生活條件都很好,不主張過分貼秋膘。
  • 淮安看脾胃的老中醫,淮安名老中醫講如何調理脾胃
    中醫又是如何調理脾胃的?淮安看脾胃的老中醫有很多,這位老中醫就是其中廣受好評的一位。原中醫院大內科主任——潘順成潘順成中醫,主任醫師,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淮安市中醫藥學會會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委員,在全國性和省級以上的醫學雜誌上發表過論文10多篇。
  • 冬季老年人養生 穿暖鞋泡腳均是好方法
    家中老年人的養生工作牽動著全家人的心,石獅市總醫院湖濱分院郭醫生提出幾點建議:學會做體式呼吸,穿暖鞋,睡覺前泡腳,食補藥補雙管齊下。郭醫生介紹,冬季老人外出活動時,有時因天氣突然變化,所穿衣服不足以禦寒,這時不能緊縮身子,因為越緊縮寒氣越易侵入,而應立刻做體式呼吸,方法是將兩手抬至腹前,做深呼吸,吸氣時意想四肢吸氣,並將兩手臂略向外擴張,這樣就可以增強抗寒能力。
  • 冬季養生先養心
    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冬季寒氣偏盛,陽氣相對不足,寒氣凝滯,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引起心肌缺血,使心血管疾病如心梗、心衰、腦梗、腦出血等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病死率亦急劇上升。在中醫五行對應關係中,心為火、主陽,腎為水、主陰,腎陰需要心火溫煦,冬季養生事關每個人,先從養心開始,顧護心陽、暢通血脈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重在保暖冬天早晚是最冷的時候,避免出門。如果非要出門,要穿得厚實些,口罩、圍巾、手套、帽子都要戴好。每天用熱水浴足,可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刺激足部的六條經絡及穴位,具有調節臟腑氣血,促進睡眠等作用。
  • 唐山中醫關注:冬季如何做好心血管養生調護
    因此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成為關注的話題。冬季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低溫。室內外溫差大低溫刺激血管收縮,增大血流阻力,使心臟負荷增加;寒冷刺激機體兒茶酚胺分泌增多,血管痙攣,易致斑塊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導致心絞痛發作,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氣候乾燥。
  • 老年人冬季怎麼保健
    文章目錄一、老年人冬季怎麼保健二、老年人冬季飲食宜忌三、老年人冬季保健食譜老年人冬季怎麼保健1、老年人冬季保健應早睡晚起老年人在冬季應早睡晚起,冬季早睡可養人體之陽氣。常喝溫水,吃溫熱的食物。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豬肚湯、生薑水。胡椒和生薑都有健胃、暖胃的功效,可用於調理胃寒的病症。5、老年人冬季保健應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在冬季,老人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堅持每天鍛鍊,這對增強體質,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 養生飲食:阿膠合桃生魚湯 養心健腦
    初夏時一方面氣溫顯著升高,一方面又是汛期已到,常悶熱與水溼交錯,在南方地區更是如此,還常遭雷雨襲擊。而此時亦是高考、中考的衝刺階段,許多家長和老師都擔心 孩子  們的飲食營養  ,尤其是益智健腦的湯飲,因為他們都明白過分滋補的湯飲在這天氣下會燥熱及不消,現特為考生們推薦一款性味平和且又健腦益智的湯飲——阿膠合桃生魚湯,此湯亦可作為白領一族養心健腦之用。  [材料]合桃肉80克、阿膠35克、生魚一條、豬瘦肉50克、生薑4片。
  • 老中醫為何偏愛吃豆
    通過對全國老中醫日常飲食的研究,我們發現一個秘密:幾乎都少不了豆子!做成主食:雜豆面、雜豆飯老中醫愛把豆類做在主食中,或煮成豆米飯,或做成雜豆面。比如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79歲的崔公讓教授最常吃的主食是雜麵條。
  •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專家提示:冬季老年人如何中醫養生與進補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李珂冬天適宜進補,老年人應該如何來補?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王成喜溫馨提示。冬季人體精氣收藏、食補容易吸收,是進補的最佳季節。冬季進補可以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體內、滋養五臟。尤其老年人臟腑衰弱,氣血虛少,腎氣、腎精不足更為明顯。所以,冬季養生.應重冬補。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