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的脾胃問題是很多媽媽關注的問題,孩子不愛吃飯,容易生病,大便乾燥等等,最後可能都會被歸結到脾胃問題上。也許不止一次的有醫生對您說,您的孩子脾胃不好,需要調理。孩子們的脾胃問題是不是真的有這麼普遍?遇到問題我們又該如何幫助孩子?網易親子特意請到了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的兒科大夫翼曉華為大家一一解答。
訪談全文
兒童脾胃虛弱常見,但只有小部分需要藥物治療
網易親子:各位網友大家好!我們今天請到的嘉賓是西苑中醫院兒科專家冀曉華大夫,先請嘉賓和大家打個招呼。
冀曉華: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兒科的冀大夫。
網易親子:很多媽媽帶孩子去看中醫,醫生都會說孩子脾胃虛弱,需要調脾胃,首先我想問一下冀大夫,是不是大多數孩子都會有脾胃的問題?
冀曉華:要說這個問題首先要簡單說一下中醫對脾胃是怎麼認識的,中醫認為脾是主運化,胃是主受納和腐熟,腐熟水谷的腐熟。什麼意思呢?胃把食物接受了,做初加工,脾把精微物質提取了,這樣輸送到肌體各部位去,作為營養,糟粕的東西就通過胃腸排出來了,這是中醫對脾胃的認識。
臨床上,因為孩子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兒童脾胃發育的特點經常是不足的,所以這種情況下脾胃虛弱是容易出現的。
網易親子:是不是像大家想的,孩子大多數都會有脾胃虛弱問題?
冀曉華:只能說在孩子裡脾胃虛弱比較常見,但是真正需要用藥物做調理做治療的,我個人認為是一小部分,因為孩子有許多脾胃不足的情況可能與餵養、與膳食均衡都有關係,因此不能一概而論,不是說有一點問題就一定要做藥物的調理。
從另外一個方面講,因為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通道中,所以他出現這些問題,通過肌體自我的調節是完全可以的,不必都通過藥物調理,好多脾虛的孩子,如果我們正確指導他的飲食,讓他膳食均衡一點、全面一點,一些輕度的脾胃虛弱完全可以糾正,沒有必要都通過藥物來解決。
先天脾胃虛弱需要及早進行藥物調理
網易親子:什麼樣的標準可以定義為脾胃虛弱?
冀曉華:從中醫角度講,脾胃虛弱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脾虛,一個是胃虛,一般我們都是把脾胃虛弱連在一起講,因為兩個功能是連在一塊兒的。
脾胃虛弱,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中醫是通過症狀推斷症形的,可以出現哪些症狀呢?有些病人可能是面色不好,中醫叫「面色萎黃」,還有的是乏力,玩著就沒勁了,還有的是出汗比較多,小朋友一塊兒玩,別人出汗不多,他就大汗淋漓,衣服都溼了,有些孩子不愛吃飯,還有些孩子大便不調,經常腹瀉或便幹,飲食非常差,這些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網易親子:脾胃虛弱是不是天生的?看到一些內容介紹,小孩兒會脾胃虛弱,但隨著他長大,脾胃就會好了。
冀曉華:對,剛才我也說過,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通道中,有一部分孩子在小時候脾胃虛弱,大一些時候是會有明顯好轉的。另外「先天」這個問題的的確確也是有的,有些孩子在母體之內由於母親有什麼問題、有什麼病,孩子發育不太好,有些孩子生下來,先天脾胃有點虛弱,這種孩子還是要及早用藥物進行調理的。
網易親子:是不是成人相對來說脾胃虛弱的問題會減少很多?
冀曉華:應該說也不少,因為現在的生活方式不是很健康,所以孩子和成人脾胃虛弱的都不是很少見。
脾胃虛弱會導致很多常見問題
網易親子:脾胃虛弱一般都容易讓孩子得上哪些病?我知道很多兒童常見的,像咳嗽。
冀曉華:中醫認為,脾是後天之本,我們後天的營養物質是來源於脾的運化,如果脾胃虛弱,整個肌體的營養狀況就會差,會導致很多常見問題,比如感染,經常感冒,家長說孩子隔三差五的感冒,咳嗽,這是一類情況。還有一類是消化系統本身的,比如孩子厭食,長時間的不愛吃飯。還有一部分孩子大便不調,或者特別幹,或者是大便幹稀,一段幹一段稀,還有一段孩子會長期腹瀉,尤其是小一些的嬰兒,腹瀉是比較多見的。
調理脾胃的關鍵是合理的餵養,藥物只是輔助
網易親子:有鄰居介紹說北京的某位名醫,治脾胃虛弱特別好,他們家孩子吃幾幅藥就明顯見效果,愛吃飯了,體質也好了,脾胃虛弱有沒有可能通過幾幅藥就調理好?
冀曉華:如果有的話,那應該說是偶然的,大家都知道,老百姓都這麼說,胃病是三分治七分養,脾胃功能的調理應該是比較漫長的過程,指望幾天就達到某個目的比較難,並且在這裡面藥物的治療只佔小部分,也就是說,脾胃虛弱最關鍵的問題是家長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餵養,注意良好合理的飲食衛生和習慣,這是第一位的。
有些孩子不愛吃飯,這就要找原因,有些可能是餵養不當導致的,家長整天端著飯碗追著孩子滿屋子跑,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餵養方式。但有一部分,的的確確與脾胃虛弱有關,但不管哪一種方式,作為脾胃虛弱的恢復,我覺得藥物應該是輔助,主要是自己要在整個營養搭配方面注意,包括注意良好的生活習慣,我覺得這是最關鍵的一條。
氣虛容易出汗,陰虛容易便秘
網易親子:我看過一個介紹,有的孩子舌紋會有明顯裂紋,這種屬於脾虛典型的症狀嗎?
冀曉華:應該說這是屬於脾胃陰虛的表現,現在裂紋舌挺多見的,舌面比較光,上面有裂紋,這種孩子相當一部分還伴隨著便秘的表現,大部分食慾比較差,飲食也不是很好,是需要用中藥進行調理的。
網易親子:您剛才提到陰虛,脾胃虛弱分為陰虛和陰虛?
冀曉華:陰虛和氣虛,也有陽虛,從中醫的角度講,脾胃是氣虛、陰虛、陽虛都有,但從兒科來講,因為作為兒童的特點,陽虛的不是很多見,也有,但比較少見,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氣虛和陰虛的。
網易親子:氣虛和陰虛怎麼理解?
冀曉華:陰虛一般我們在臨床上,剛才說的脾胃虛弱大部分都是指氣虛,孩子偏向於乏力、出汗多,這些。如果說偏於陰虛的孩子,那麼他就經常出現便秘、口乾,或者是唇紅,有部分內熱的表現,也有一些孩子手腳心容易熱,出汗比較多。
比較長時間的厭食一般與脾胃不足有關
網易親子:剛才您提到脾胃虛弱有個表現,孩子不愛吃飯,孩子不愛吃飯,是不是一定屬於脾胃虛弱?
冀曉華:那不見得,儘管厭食是脾胃虛弱的一個表現,但厭食有好多原因導致,有的孩子可能是短期內不愛吃飯,這可能與他現在有沒有病有關,或者是食積,消化不良,感冒期間肯定會吃得少一些,這也是人體的自我保護。
如果有時間比較長的飲食問題,一般來講與脾胃不足是有關的,但這種脾胃不足也應該辯證地去看,中醫在厭食這方面也是分好幾個症形的,要辯證地看問題,有一些可能就是脾胃氣虛,也有些是肝瘀脾虛,還有一部分屬於陰虛,究竟怎麼著,可能就需要專業的大夫來看。
孩子胃不好但吃得多是「脾弱胃強」的表現
網易親子:有的孩子屬於不愛吃飯,還有一種是屬於愛吃飯,吃得多的,網友問,胃腸功能比較弱,但孩子吃得多,怎麼辦?我首先想問一下,胃腸功能比較弱,是不是也屬於脾虛?
冀曉華:你說的這種孩子,特別能吃,但家長反映,孩子吃什麼拉什麼,不吸收,長得特別瘦還特別能吃,中醫講這種叫「脾弱胃強」,小馬拉大車,藥物調理一些適應症,注意吃一些健脾的食物,薏米、茯苓這些,也可以到醫院看一些補脾的藥物,同時飲食方面注意不要讓孩子吃得太多,千萬注意不要暴飲暴食。
網易親子:就是說他的胃不一定是虛的?
冀曉華:對。
網易親子:經常連著說脾胃虛弱,是不是脾虛一定胃虛?
冀曉華:剛才我也說過,中醫脾和胃的功能,脾是運化的,胃是受納的,功能連在一塊兒,一般來講脾胃不足我們都是一起說,脾強和胃強只是相對的概念,不能說這種情況就是脾虛胃不虛,只是胃虛程度差一些,我們說脾弱胃強只是胃沒有那麼虛而已,這個時候用一些健脾的藥物,應該是有效果的。
網易親子:把他脾的功能提上來。
冀曉華:對。
捏脊對孩子的保健非常好
網易親子:聽說捏脊對調理脾胃有很多好處?
冀曉華:捏脊是物理療法,沒有副作用,並且也簡單,可以操作,家庭裡完全可以實施,我覺得這對孩子的保健是非常好的措施。
網易親子:是不是也要堅持?
冀曉華:對,對這種病,不管哪種治療手段,堅持是第一位的。
網易親子:有一些藥物,比如雞內金,山楂,對孩子脾胃有好處,還有說吃枸杞子的,是這樣嗎?
冀曉華:這是有道理的,中醫認為這些藥物消食有不同的方面,你說的雞內金、山楂,都是消肉積比較好,我們吃肉、蛋、奶吃多了,服用這些是比較好的,另外還有谷麥芽,還有神曲,這些藥物是消面積比較好。但話說回來,如果真正需要消積的話,通過飲食調理不是更好嗎?所以藥物只是不得已的途徑,如果在飲食方面注意了,這些不用特別用的。
網易親子:比如山楂水,很多家長經常會給孩子喝一些這樣的水,如果孩子平時正常,是不是沒有必要給他經常喝?
冀曉華:山楂、雞內金這些都屬於食品類的,所以要用也可以,隔三差五喝一點吃一點也沒什麼,但沒有必要特別刻意地追求。
脾胃虛弱的孩子在護理方面要注意
網易親子:脾胃虛弱,有的時候看醫生,醫生也說這樣的孩子儘量別讓他著涼,著涼了就容易感冒。
冀曉華:對,因為這種孩子,剛才我們說過,有兩個方面的原因,脾胃虛弱,中醫認為,太涼的事物入胃後是會傷陽氣的,太涼了是不好的;再一個方面,脾胃虛弱的孩子容易外感,這種情況下,如果一著涼,也很容易感冒,所以這種孩子在護理方面要注意一些。
網易親子:我有的時候對醫生說的「著涼」還是不能特別準確地理解,有時候就想問,是不是給孩子多穿點衣服,穿上襪子,不讓他穿少了,中醫說的「著涼」是不是這個概念?
冀曉華: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我覺得應該辯證地看,有時候在臨床上病人經常問我們「我吃這麼多多不多?」「我穿這些多不多?」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有時候我也跟病人講,你要看你是什麼狀態,看你平常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比如同樣在這個季節,有人穿長袖,有人穿短袖,作為成人來講,也有這種情況,這裡面你不能判斷是非,所以多和少,包括飲食的多和少,穿衣的多和少,是你自己的對照。
比如在這個季節,前幾天我還穿著毛衣,一下穿上了背心或短袖,那就很有可能著涼,如果前幾天我一直穿襯衣,現在我穿上短袖了,我覺得應該沒什麼問題,所以對孩子來說也是,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項和大人是一樣的。有時候我也跟病人開玩笑,「一定要把孩子當人看」,為什麼呢?他也是人,我們對自己怎麼樣,就對孩子怎麼樣,包括飲食和一些生活習慣,我自己認為這是比較客觀的。
咳嗽期間肉和魚都要少吃
網易親子:還有的,比如咳嗽,現在天氣乾燥,家長喜歡給孩子喝梨水、蘿蔔水,有些東西是偏寒的,孩子脾胃虛弱,如果經常喝這些水,會不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冀曉華:這個問題牽涉到食物性偏的問題了,食物性偏究竟有多偏,我覺得我們不要把食物性偏想像得有多麼大,這些東西,平常的,像梨水,有好多家長平常給孩子熬點梨水喝,孩子咳嗽,我也問,為什麼不生著吃呢?營養成分會丟失得更少,如果單純是為了讓孩子多喝水,沒有梨水的味他不愛喝,或者是入藥,如果單純是因為這個原因,可以熬梨皮,因為梨皮的藥效更高一些。
我覺得這方面問題不是特別大,但有一些病我們也要注意,比如一些咳嗽,在咳嗽後期或咳嗽期間,肉不要吃得太膩了,魚一類要少吃,因為中醫認為肉是生火,魚是生痰的,另外咳嗽不要吃太冰的食物,中醫認為咳嗽大部分都是肺感寒,與肺受寒有關係,所以飲食只是作為特殊的情況,作為正常的、脾胃虛弱不是特別明顯的孩子,飲食方面不用特別注意什麼,講究膳食的均衡與全面就可以。
夏天有節制的吃一點冷飲沒有壞處
網易親子:您提到「涼」我想起了冷飲,有人說,夏天一定不能給孩子吃冷飲,本來天氣就熱,吃了以後孩子突然涼了就不好,要吃的話也得冬天吃。
冀曉華:(笑)這個說法我還真沒聽說過,我覺得冷飲就是應該夏天吃的,當然,孩子有一個特點,因為孩子的自我節制能力差,所以他吃冷飲比較貪涼,吃得多,這就不好了,吃冷飲,如果在夏天有節制地吃一點,我覺得沒什麼壞處。
剛睡著時微微出汗是正常現象
網易親子:還有的家長問,孩子挺正常的,但就是睡著以後剛開始的時候會出汗,這種是不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冀曉華:這一種應該說是正常的表現,我們每一個孩子,包括成人也一樣,睡著了之後,一般在20到40分鐘的階段,你摸摸身上,都是微微出點汗的,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可能過一會兒就沒有了,但是有一部分孩子躺下之後能看到頭上是汗珠,或者有一部分把枕巾都能打溼一塊,這種就屬於異常了,睡眠中的出汗異常在中醫裡屬於「盜汗」,大部分來講與陰虛有關,我們剛才講脾虛的出汗是抑汗或滋汗,一活動或坐著,孩子出汗比較多,這屬於脾胃虛弱,而睡眠中出汗大部分與陰虛有關。
網易親子:也就是說,剛開始出一些汗是正常的?
冀曉華:對,剛開始身上微微發潮溼,這種是正常的。
網易親子:好的,我的問題就這些,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