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鱸魚,用得最多的是路亞釣法,手竿並不常見。但是也有手竿玩得好的,只是大多數釣友並不了解。
筆有好友小趙就是手竿釣鱸魚的高手,每次結伴出釣,他的漁獲總是要遠勝別人,甚至同行幾個釣友加起來都沒有他多。他也就一支手竿,很少見他用路亞,而我們幾個都清一色的路亞竿,也時常感嘆「10個路亞人也頂不過他一根手竿」!
究竟什麼原因,什麼釣法讓他漁獲總要比我們強?與其接觸多了,也試了他親自示範的方法,用起確實不錯,現總結出一些經驗與心得,與大家分享下,希望能幫到你。
手竿釣鱸魚,首先要在鱸魚經常出沒的淺水區選點下竿,沒有什麼淺水區的水庫也要打橫靠邊下竿。
因為鱸魚大部分時間都是靠邊掠食,特別是夏秋岸邊小魚多的季節。平常我們看到鱸魚在中間泛起水花掠食,多半都是在岸邊出擊,然後追到中間才下口的。而且路亞釣時也都是靠邊搜索,所以用手竿釣鱸魚,儘管都是深水,也要把竿往兩邊打橫,哪怕貼著邊都不怕,再結合釣法細節還有更好的效果。
手竿釣鱸魚要儘量打橫靠邊下竿,和路亞釣法一樣,直著往前釣深水將毫無意義。
調釣方面直接傳統釣法鉛躺底,鉛躺底後子線鉤餌也是平攤在底部,沒有臺釣直立子線的擋口,鱸魚吞食時好入口。
鱸魚口大,同時用鉤也大,直立的子線吞食時對漂相影響較大。水底環境複雜,鱸魚是從上層發現釣餌的,再由上及下出擊,這時與鉤餌子線會有一個銳角,吞食過程中會對直立子線擾動較大,漂相反應較亂,抬竿刺魚時機不好把控,早了可能掛不牢脫鉤,遲了可能吐餌。而平躺的子線,漂相要麼上頂,要麼黑漂,較鈍狀態下,出了動作都可以打,而且一打一個準。
釣餌上以新鮮小魚最佳,雖然有用蝦類比如較貴的基圍蝦作餌的釣法,但仍抵不過新鮮的小魚作餌,而且還要用你作釣水域中,最多最常見的小魚種類。
這種作釣水域常見的小魚,平常就是該水域鱸魚的主食,一生中追得最多,吃得也最平常。用其它餌食比如基圍蝦等,貴了不說效果反而不好。和釣其它魚類一樣,要想釣得穩釣得多,還是要「入鄉隨俗」。
掛鈎時把它掐斷成兩截,入水後的血腥味誘魚快,而且合口。習慣了這種氣味的鱸魚,進窩迅速,吃口沉穩,漂相反應漂亮,抓口相當精準。
上述方法是手竿釣鱸魚的成功前提,要想釣得多,在漁獲量上完勝路亞,還有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做窩。不做窩留魚,漁獲量也難以保證,除非作釣水域鱸魚泛濫成災。
用小魚剁成肉泥,再和腥味大的商品餌捏成團打下去,就能最大程度的誘魚和留魚,留住較多數量鱸魚在釣點附近,天氣情況好時,鉤餌一入水就有口,連竿基本沒問題。
腥味商品餌招小魚聚集,成為鱸魚的關注目標,攻擊時小魚逃走後,有魚肉氣味留魚久久不散,總在窩點附近遊弋,掐斷帶「口感」的餌食下去後,鱸魚爭相奪食。
如果作釣水域鱸魚較少,就更要加大窩料的用量,同時多丟一根手竿下去,也能釣取數量相當可觀的鱸魚。
反正每次出釣鱸魚,在漁獲量上總是釣友小趙最多,不服也不行,只是他經常被窩料弄得一身腥味。但這也許就是手竿釣鱸魚的精華所在,也是漁量完勝路亞的最大法寶。
路亞是隨機性的用擬餌去欺騙它,而手竿是實在性的用氣味去誘,而且有口感,讓鱸魚欲罷不能,從而漁獲量上完勝也就順理成章了。路亞呈放射狀的四處隨機搜尋,碰上一條算一條,漁獲量上肯定要大打折扣。
只是路亞的優勢是遠投,釣獲大個體鱸魚的機會可能要多些,但漁獲量上則會完敗。
而手竿只要儘量用長竿,同時保持安靜,也完全可以擒獲大鱸魚。
釣鱸魚「十個路亞人也頂不過一根手竿」,你覺得對嗎?
釣友你我他 關注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