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氣溫越來越高,踏青或者釣魚都十分愜意。春季魚好釣,因為這時候各種魚類都在大量進食,所以聊聊關於用餌的話題。不同的魚種對於食物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最大的差別在於味型上。比如鯽魚喜歡腥香、鯉魚喜歡香甜,草魚喜歡清香和微酸,味型是一個方面,但是還有幾個小技巧一定要注意,這些規律中有特別的地方。
一、餌料的顏色問題
先說說餌料的顏色問題,魚是可以分辨顏色的,至少對顏色是有感知的。對於顏色的認知,跟魚類進食不同的食物有關係,是慢慢累積的結果。餌料的顏色在水質差的,過肥的水域中用處不大,但是水質不是太差的地方就有用。魚類主要通過嗅覺和視覺尋找食物,視覺可以說是輔助。比如說鯽魚喜歡黃白紅,鯉魚在泥沙中翻找食物,喜歡土褐色的餌料,草魚喜歡進食各種植物餌料,喜歡綠色。在水質差的地方還可以試試白色餌料,會更容易被魚發現。餌料的顏色,目的就在於讓魚更容易發現食物。
二、餌料的形狀問題
餌料的形狀對釣魚也是有影響的,我們常說鯽魚重狀態,因為鯽魚膽小文靜,進食也比較斯文,比較喜歡絮狀的食物,這樣的食物更容易被鯽魚吸入口中。釣鯉魚其實面餌更好用一些,尤其是吸水後攤在水底的這種狀態,類似糟食,最是適合鯉魚的進食特點。使用此類狀態的餌料釣鯉魚,還需要注意調漂,不能讓餌料霧化後魚鉤就被浮漂拉離底,所以釣鈍才行。民間有種釣法叫珠珠釣,使用彩色的珠子來釣魚,利用的就是魚類喜歡攻擊其他魚類魚卵的特點,是顏色和形狀的雙重功效。
在釣魚中儘量不要使用形狀比較特殊的餌料,會提升魚類的警戒心裡。比如時候四四方方的塊狀餌料,到不是不能用,只是這種形狀魚口可能不好。部分細心釣友在使用此類餌料的時候往往會稍微加工下,去掉稜稜角角,讓餌料的形狀更加子自然一些,這個小細節或者能讓魚口更多一些。
三、餌料味型中的特別之處
釣不同的魚,餌料的味型是有差別的,這在我們搭配餌料的時候稱之為主攻餌。餌料搭配往往是大量基礎餌,基礎餌主要是糧食作物,穀物本香為主,加入腥、香、甜等味型的主攻餌,目的就在於讓多種魚類喜歡的同時,讓某種魚類更喜歡,這個也是餌料搭配之道。不過總有比較特殊的情況,我們垂釣草魚多是使用各種穀物本味的清淡餌料,或者稍微加工發酵的食物,草魚不但喜歡清淡的穀物香,對微酸食物也比較喜歡。植物種子或者水果,掉落水中後會被泡酸,這個也是草魚的主要食物來源。鰱鱅喜歡酸臭的餌料,所以釣草魚的餌料發酵過度,用來釣鰱鱅也不錯。但是草魚和鰱鱅都喜歡大蒜味,大蒜切片掛鈎釣草魚,釣鰱鱅的餌料加蒜粉,這個味型就比較有意思了。
我們釣鯉魚,春秋季節喜歡微腥,餌料中有骨粉、蠶蛹或者螺類含量。氣溫高的季節使用甜味較重的食物,比如說家裡紅薯的餌料。不過鯉魚除了腥香甜,也會進食臭味的食物。尤其是大鯉魚,因為鯉魚能吃,自然水域中食物稀少,再加上鯉魚沒有胃,導致食量比同等體型的魚類進食量大很多。所以進食水底的腐殖質,也成了大鯉魚的進食習慣。黃尾鯝、鯪魚其實都有這個習慣。所以大鯉魚還喜歡臭味的食物。
釣魚中非常多的小細節,在很多情況下可能對收穫有決定性的作用。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