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沒有可樂和薯片,那麼這些小時候的零食你都還記得嗎?
年少時代的我們生活在小小的農村,沒有喧鬧,沒有浮華,到處都是鳥語花香,雖然沒有很多的錢,可是日子過得依然很滋潤,雖然沒有很多的玩具,但是奔跑在田野裡,穿梭在各個巷子胡同也是樂得逍遙自在,雖然沒有城市裡琳琅滿目的蝦條,薯片,蛋糕,麵包,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們嘴巴也是不曾清閒,兒時的味道,農村的味道到現在越來越多膨化食品都是取代不了的,今天我就帶大家回憶一下兒時的那些零食你都還記得嗎?
第1種就是紅薯幹,紅薯在南方也稱作為地瓜,但物質匱乏的年底裡,是大部分的主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上幾畝的紅薯,而讓小朋友最念念不忘的,除了收穫季節裡的烤紅薯之外,就是可以常常吃到的紅薯幹了,紅薯幹經過反覆的蒸曬,甘甜耐嚼食不粘牙,每一口吃到的甜軟都是純天然的,那種嚼勁和細膩粉糯的口感,都特別的好吃。
第2種就是麥芽糖,麥芽糖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懷舊小吃,叮叮咚咚撥浪鼓的聲音,賣貨郎就來了,從家裡偷偷鼓搗出兩個雞蛋,邀上玩得好的幾個小夥伴,跑到貨郎面前,雞蛋換糖,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美好回憶吧,麥芽糖是由米麥等發酵之後製成的糖類,甜度也不是很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每到年關很多人家都會生起柴火,用鐵鍋熬製麥芽糖,然後用來做成米塊牛扎糖,家裡來了客人便就會拿出來招待。
第3種就是蛋黃酥,蛋黃酥作為中式糕點的代表之一,蛋黃酥可謂是經久不衰,小時候吃到現在依舊是那麼的流行,眾人喜歡,就知道它有多好吃了,蛋黃酥外皮酥酥脆脆,裡面有流沙的蛋黃,真正好吃的蛋黃酥,都是用新鮮的餡和鹹蛋黃,比起冷凍的蛋黃口感更加的酥軟,一口咬下去真正的流沙蛋黃。
第4種就是蜜三刀,蜜三刀因為在糕點上面劃三刀,所以才得名。在山東流行了幾十年的地道美食,好多老一輩的人每天早晨都必須來一個這個美食,可以說是當地人的代表小吃,每逢佳節或者貴客來臨的時候,以前的人們都會製作這個非常美味的小吃,然後端上桌供大家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