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17 飯店小廚子

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是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我知道的河北、東北和山東都有這個風俗習慣。

我們這裡不光是「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而且閨女出嫁那天新郎家也要給「娘家」準備一刀肉,稱作「離娘肉」。

這刀肉一般由參加婚宴的「娘家客」帶回,一般都是半生不熟一大塊的五花肉,這個經常辦婚事的「大知賓」都會提前招待廚房安排好。現在去酒店訂婚宴,一般酒店的負責人都會貼心的給贈送這個「離娘肉」。

六十六是中國老人最講究的大壽,這天不論兒女走多遠,都會回家給父母祝壽。女兒照例也要割上「一刀肉」,這刀肉叫「歸娘肉」,寓意女兒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這天要歸還給娘。一般六十六的這刀肉,都是閨女給媽的,好像父親祝壽這刀肉是可有可無的。

俗話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為什麼不是兒子而是閨女呢?

一,老的傳統風俗習慣

閨女一般都是外嫁出去,老話講「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出去的閨女基本就跟著婆家和夫家生活,孩子也是跟著夫家姓。很多地方閨女出嫁以後是不能老跟自己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這時候閨女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做為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閨女要用一刀肉來回報自己的母親。兒子是自己家的人,都說「養兒為防老」,兒子是給父母養老送終的。雖然同為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但是兒子是要繼承自己家的血脈傳承的,這塊肉自然是不用還的,因為就是自己家的。

二,「一刀肉」的講究

我記得我丈母娘過六十六的時候,媳婦也去割了「一刀肉」。去市場買肉的時候,跟肉販一說。他就很明白的了一刀,這刀肉一般都是六斤——七斤之間,要是能夠出六斤六兩那麼就更完美了!這刀肉以前都是由紅繩拴著提著上門,現在也得講究最起碼用紅塑膠袋裝著帶去。

現在不論城裡還是農村,我們這裡對老人過「六十六」都很重視,不過這個「六十六」是虛歲,也就是周歲六十五那年過。

有的地方是正月裡過,也就是過六十六在正月初六過,八十大壽在初八過,不論老人是哪天的生日。這個習俗的由來還真不清楚,但是河北一帶基本都是這麼過。

現在的生活水平跟以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很多地方這塊「歸娘肉」已經不太講究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珍貴的禮品,我媽就天天念叨:「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閨女」!看樣有閨女還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相關焦點

  • 農村講究「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為何要吃閨女一刀肉?
    今天農夫要和大家說的也是和農村老人生日相關的講究,並且在很多的地方都有這個說法,那就是「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你家鄉有這個習俗嗎?「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在父母六十六歲生日的時候,女兒要去市場上買一刀肉送給父母。而這一刀肉具體是多少是沒有規定的,但是很講究就是必須是一刀切下來的。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孩子來說,整理農村老話(俗語)也有一段時間了,時間越長,越深入了解,越驚嘆於老一輩人的智慧。不管是運勢、財富、健康,甚至是做人的道理都可以編成俗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這句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並沒有那麼容易懂,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有道理嗎?
    像是這句「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個在各地的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在我們這邊是這樣說的「人活六十六,閨女來送肉」,有的乾脆是「活到六十六,得吃閨女肉」,這些都稍有差別,但是關鍵詞只有兩個,分別是六十六和肉。有人會不解,這個六十六有什麼特別的?為啥一定要吃閨女的肉?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吃的是什麼肉?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吃的是什麼肉?人生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長,一百年聽起來很長,但是我們現在很少有人可以年過百歲。說到這裡,大家有知道這首曲子的可能知道這個男生是誰了,小編 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無論什麼時候,我們對於生活都有一種美好的嚮往。就好比在很多地方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做壽,因為兒女希望通過這件喜事給老人添添喜氣,現在 在人們看來,七十歲之後就相當於每天都在和閻王爺做鬥爭。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今天的俗語是不是很嚇人呢?大家初看是不是被嚇一跳,是不是覺得古人腦子不好,虎毒尚且不食子,怎麼現在人就要狠心吃女兒的肉呢?今天就讓小編來好好說道這個「狠心」的俗語吧,就讓我們看看這個殘忍的父母是怎麼做到吃女兒的肉的吧。其實聰明的人思考一會兒就能明白了,是的,只不過是此「肉」非彼「肉」罷了。怎麼會有人真的吃子女的肉,並且還讓這個習慣成為俗語,廣為流傳呢?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什麼意思?為何吃一刀肉?
    「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俗語也是我們經常能夠在農村老人口中聽到的一句話。什麼意思呢?老人六十六了,出嫁的女兒要回來給父親祝賀,其它的禮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帶回一條豬肉。可不是一般的豬肉,有講究的。
  • 農村諺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了
    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一句俗語是「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俗語前半句很容易理解,也就是人到老年後,六十六歲泛指年邁的老人,「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話則和老一輩農民迷信的思想有關,人們認為,人活到老年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已經不由自己做主
  • 怎麼看待「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農村老話?
    六十六是老人的一個坎,有的人就願意過,而有的人就不願意過。我爺爺就沒有過。聽說如果過六十六,必須要吃閨女的一刀肉,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呢?傳說六十六是個坎,下面會來人帶走這位過六十六大壽的人,只要閨女給買回一刀肉,就可以留住父親的性命。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聽著挺嚇人,真的嗎?
    在古代民間就有這樣一句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細細解讀之下,你就會明白古人的深意。 因此,如果以表面的意思去理解「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俗語的話可能就誤了歧途,虎毒尚不食子,父母安能下口?
  • 農民常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閨女要給父母多少肉呢?
    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其實,這只是農諺中的一部分,這句農諺的原話是這樣「五年六月七日八時,到了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接下來,老農我和大家具體談一談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它的意思是這樣的,人到五十歲的時候,未來的日子是按照年來算的;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日子是按照月份來算的;到了七十歲的時候,日子是按照天來計算的;而到了八十歲的時候,日子就按照小時來計算的。這句話呢,在過去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以及醫療條件落後的時候,是有道理的。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醫療技術的進步,這句話有點過時了。但是,往後推一推還是有道理的。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有啥講究?
    要不說以前人們的壽命普遍的比較低,活到五十多數的人就已經算是高齡,能活到六十歲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在農村有著很多關於人們年齡的說法,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的講究和說法,應該做些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都是有總結的,雖然這些老規矩並沒有什麼依據,但是從古自今都是這麼傳過來的,農村老人也都是這麼按規矩準守來的,農村生活的人基本都知道66、73、84、是老人的三道坎。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作為女兒一定要了解
    父母長大後,遇到困難時,他們的孩子永遠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人。農村的老年人經常談論他們的孩子過去服從父母的方式。例如,在老年人中,老年人有三個障礙,分別是66歲,73歲和84歲。其中的六十六歲有「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別的?女兒不妨看看!
  • 古人云「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老人們不妨看看
    古人云「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老人們不妨看看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流傳著這樣一條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話現代人一聽就覺得有些不舒服,憑什麼人活到六十六就要吃自己閨女的肉,這也太血腥,不把自己女兒當人了。其實,了解古代社會風俗之後,就會明白這句俗語並不是表面這個意思。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女兒們不妨看看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女兒們不妨看看!文/農夫也瘋狂近段時間最火的電視劇估計就是姚晨、倪大紅主演的《都挺好》了,劇中蘇明玉和父親蘇大強之間的父女情,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其實對於父女來說,無論在年少時有多麼大的誤解,但是等到子女長大了,父母老了,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子女永遠是父母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在農村的老輩人,也常說起過去子女孝順父母的方式,比如在民間就流傳著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分別是老人的三道坎,其中在六十六就有著「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的說法,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有何講究?女兒們不妨看看!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有何將就?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有何將就?我嶽母今年六十六了,身體健康的很。就在前幾天,媳婦和我商量著要給嶽母買一塊肉,並說:「農村有一個傳統習慣,人到六十六要,要吃閨女的一刀肉才可以」。看到這樣孝順的女兒,我自然也是高興,這不今天早上我們就去了菜市場去買肉。
  • 為何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老人們不妨看看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說的是大多農村地區所流傳的一條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可能很多人聽到這句話會感到不解、好奇甚至反感,為什麼人到六十六就要吃自己閨女的肉,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大家可能都忘了一個事實,古人的生產水平和醫療條件和現代的我們是有很大的懸殊的,由於生產工具的不成熟和對醫療水平發展的有限,古人的平均壽命都很短,五十多歲的話在古人眼中已經是老人了,而活到六七十歲更是很少,而我們今天所說的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口肉又和這有什麼關係呢?
  • 如何理解民間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
    民間流傳數不清的老話俗語,用以作為給後世子孫的一種提醒,其中有一句老話是說「五年六月七日八時,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你知道如何理解這句話嗎?第二部分:人到六十六。這要從另一句俗語說起「66.73.84閻王不要自來投」就是說周這幾個年齡段對於老人來說是一個砍,如果老人能夠邁過這個砍,接下來就是健康,而想要邁過這個砍也是需要化解之法的,那便是「閨女的一道肉」第三部分:要吃閨女一道肉,承接上面。
  • 為何古人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女兒就這麼倒黴?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有一些風俗習慣流傳下來,而作為智慧的廣大勞動人民,總是特別善於總結,將這些十分普遍的現象用通俗的話總結下來,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在老人們看來更是十分的有道理,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為何古人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女兒就這麼倒黴?
  • 俗話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很多人都不了解這是何意
    俗話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很多人都不了解這是何意中國是一個歷史十分久遠的國家,在幾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這些歷史中的人物為我們今天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正是有著我們祖先為我們打下的基業這些民間的文化流傳到現在我們稱之為俗語,中國有句俗話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都不了解其中的含義。首先我們來說一說什麼是俗語,俗語是中國民間十分流行的話語,是我們的祖先通過自己和其他人的經歷總結出來的,其中包括了很多方面,大致會有行為舉止、自然現象、社會環境等等方面,囊括的範圍十分的廣。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有何講究
    面對死亡,有多少人可以欣然接受,不畏懼的呢?天下的人,是否都有著長生不老的夢想呢?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有何講究?答案是,主要講一個人的壽命問題,具體的分析,如下!第一,人到六十六!這裡指農村老人,活到66歲,是非常不容易和非常吉利的年紀!以前的農村,生活條件普遍低下,很多老人到了60來歲,生命的計算就不再是按天或是按年來算的了,而是按時來算,多活一個小時是一個小時,也不知哪天被閻羅王勾走魂魄!於是,就會在66歲的時候,借著66的吉祥數字,舉辦一場生日宴。讓自己能更加的順順利利,活得更長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