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故事有很多,能玩的書籍卻有限:互動繪本,親子閱讀新境界

2020-12-19 在讀書的安之騰

1.我心目中的親子閱讀

我原來心目中的親子閱讀是這樣的:我和孩子,拿起一本書。輕輕地翻開書頁,我和孩子相視一笑。他給我指出他喜歡的畫面,我給他講我所知道的一切。濃濃的愛意,在眼神中傳遞。時常,他抱抱我,我親親他。就是這樣的美好。

現實中的親子閱讀是這樣的:孩子拿起一摞書,走向疲憊不堪的我。他讓我給他讀繪本,但又不專心聽。有時候配合我,但通常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常常書頁要被他翻壞,而我還來不及阻止,另一個地方又撕壞了。我剛拿出膠棒,他又拿起了另一本書。確實讀得很起勁,但我總感覺兩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雖然他不太在意,但我還是覺得,這不是親子閱讀應該有的樣子。

我原來對於孩子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有這麼多想法:我希望他是熱愛閱讀的,他能從閱讀中找到樂趣。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我不敢說是自己培養的功勞。可能是因為我平時也總看書,而家裡各個角落都能看到書籍,久而久之,閱讀這件事情,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了一件平常事。

我也很驚嘆於他的閱讀天賦,小小年紀,只有兩歲的他,卻已經能夠拿起自己的小畫片的本子,讀得津津有味了。儘管他發的音很多都不對,但他那起勁兒的樣子,是任誰也不想破壞的。

現在的我,對於閱讀這件事情,已經沒有了那麼多的糾結。只要他喜歡讀,不管用什麼方式,只要他有收穫的,我都覺得,是有益的。

2.尋找更有趣的繪本

生了孩子之後,我常常感嘆:所謂生活,大概便是來修行的吧。做母親更是如此。

在大人看來,再好的書籍,讀幾遍也就膩了。可孩子偏偏喜歡重複。他越是喜歡哪個,越是重複得多。

我常常講故事講到吐,可他卻還是聽得津津有味的。我也真是佩服。

長久這樣可不行,我的狀態一定會多多少少地影響他。於是,我開始尋找更有趣的繪本。這不,後來我發現了一種新形式的繪本,它不僅可以讀,還可以玩兒。這便是親子互動遊戲書。

比如我和孩子最近特別喜歡的一本《小心,你的書裡有隻龍》。

這本書,經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妻子米歇爾推薦,從眾多的親子互動遊戲書中脫穎而出。不僅如此,《學校圖書館雜誌》、《科克斯書評》也對《小心,你的書裡有隻龍》這本書,有著很高的評價。

這本書不僅僅有著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它同時還能讓孩子和家人,共同參與到這個故事的遊戲中去。不僅如此,在我看來,《小心,你的書裡有隻龍》還有著更多神奇的功效。

3.《小心,你的書裡有隻龍》

3-1.故事本身的趣味性

這本書的小龍,最開始,只是一個蛋。翻動書頁,它孵出了一個龍寶寶。這個龍寶寶會打噴嚏、會噴火。這不,它需要你吹一吹,把火焰吹滅。然而,火越吹越大,那怎麼滅火呢?

《小心,你的書裡有隻龍》裡的小龍,真的超級可愛。我家寶寶就特別喜歡恐龍,但沒怎麼見過這麼小的恐龍寶寶。他覺得,這個龍寶寶和自己一樣,都是小孩子,於是便有種天然的親切感。

故事本身,雖然情節簡單,但僅有的幾個轉折,還是非常富有戲劇性的。我們跟著小龍,也像自己經歷了一次歷險。孩子喜歡這樣的情節,喜歡這樣的故事。

3-2.互動形式的新穎性

這本書最為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可以作為一個互動的藍本,閱讀不僅僅停留在紙上,還要跟著小龍的指令,做出各種不同的動作。

比如,當小龍吐出了火,吹火,會把火苗越吹越旺。那到底怎樣才能滅火呢?小龍的主意是:發揮你的想像力,把火撲滅!

這就很有趣了。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想法。特別小的孩子,還不太理解著火的概念,就此正好可以引導孩子,去避免生活中的這類危險。

龍寶寶餓了,需要孩子為他想像出一頓美餐。這美餐可是最能激發孩子想像力的了。當閱讀的答案,需要在書外尋找的時候,孩子們的想像力,才是得到鍛鍊的時候。答案沒有什麼固定的,我和孩子想像出了好幾個版本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是他喜歡的,並且孩子也想把自己喜歡的食物和小龍分享。雖然小龍最終吃的是冰淇淋,但其他的食物,也未嘗不可以在想像中餵養。

這種種的互動,既提升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想像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3-3. 「共情」的力量

一本書中,什麼最能打動孩子呢?

是「情感」。只有在情感上,孩子被打動,他才能發自內心地覺得,想要改變。

「共情」是情商中特別重要的一個指徵,是我們人際交往中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共情」能力強的孩子,他會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在理解問題的角度上,也能更貼近人性,想他人之所想。

而一個人能走多高,「共情」能力,又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只有我們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少一點,彼此理解起來,才會更容易。

3-4.增進親子關係的密切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也是所有親子閱讀最終追求的意義所在。

沒有誰不希望和自己的孩子,能夠親子關係和諧,但更多的人,是真的不懂孩子的內心。

如果覺得走進孩子的內心有點困難,那不如試著從親子閱讀這個方式開始,通過和孩子閱讀中的親密互動,形成愉快的夥伴關係,我們和孩子靠得近,自然對孩子的心理,也更能體會。

當孩子與家長之間,能夠沒有隔閡,那教育,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用強求,孩子自然會長成我們希望的模樣,甚至,他會超出我們的想像。為人父母,做好輔助,剩下的,還是要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讓他們自主選擇。

4.驚喜之外

總之,如果你和孩子讀書讀膩了,不如換換口味,用這種新穎的形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也提高自己的參與度,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體會到遊戲的樂趣。

人永遠不會排斥遊戲的,當孩子沉醉在閱讀的遊戲中,他將收穫「書籍」這個一生的朋友。

當孩子能夠自主閱讀,很多事情,都不再變得困難,而是水到渠成。

想要讓你的孩子,也樂於閱讀,《小心,你的書裡有隻龍》,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親子育兒: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家長在追求繪本數量和作用時,儼然已經忘了繪本的最大作用是給孩子帶來快樂。優秀的繪本總能通過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也許這本繪本中並沒有什麼深刻的道理,只是透過孩子的視角看到一個有趣的事情。「通過繪本要提高的是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楊浦啟動家庭親子閱讀項目 首批6個繪本館落戶社區
    原標題:楊浦啟動「愛·陪伴」家庭親子閱讀項目首批6個繪本館落戶社區主辦方圖一座經由大巴悉心改造的移動繪本館,開到新江灣悠方廣場、楊浦圖書館新館、楊浦東外灘東方漁人碼頭、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等地標,為楊浦的親子家庭送去移動閱讀的快樂。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楊浦區婦聯聯合母嬰家庭服務平臺寶寶樹在楊浦區圖書館新館舉辦楊浦區六一親子嘉年華活動,「愛陪伴」家庭親子閱讀項目同時啟動。活動現場宣布,首批6個寶寶樹小時光繪本館落地社區並正式開館。
  • 六一特輯 | 「我家親子閱讀故事」 作品展播
    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所有那些有教養、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著熱忱的愛心的家庭。」從小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實際上相當於給孩子的幸福交了一份保險,而親子共讀就是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的捷徑。女兒成成今年一年級,我很重視她閱讀能力的培養。自蹣跚學步時,我們母女就開起了親子閱讀之旅,從最簡單的繪本故事讀起,一直到現在閱讀成本的長篇小說。
  • 常玩一個親子小遊戲,孩子不知不覺就愛上閱讀!
    一位媽媽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給孩子買了很多新書。孩子雖然有時會勉強讀一會,但就是不喜歡。每一次媽媽閱讀,鼓勵孩子也閱讀繪本時,孩子翻了幾頁就說困。「看書幾乎成了哄睡神器」,「無論睡前多搗蛋,一看書就能準時睡覺」,「說說也是挺尷尬的」……這位媽媽無奈地說。
  • 5本「玩具繪本」推薦,讓孩子愛上閱讀
    5本"玩具繪本"推薦,讓孩子愛上閱讀!愛玩是寶寶的天性,所以我們也應該選擇有趣符合孩子的繪本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我精挑細選的五本玩具,每一本都能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調動想像力,愛上閱讀。
  • 《繪本之用》:盤點繪本閱讀的那些小秘密
    一本書籍一片天,一個孩子一個夢。對於天真無邪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眼界和格局,可以說絕大部分來自他們讀過的書。在孩子幼兒時期的書籍中,繪本可謂是領軍者,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陪伴他童年,令他難忘的繪本。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繪本才是好繪本?我們又該如何給孩子選擇繪本呢?繪本閱讀中到底有哪些小秘密呢?
  • 親子育兒:一篇繪本故事重複讀n+1遍,寶媽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對於很多寶媽而言,陪孩子一起看繪本讀故事其實是一件成就感滿滿、溫馨十足的事情。但每天讀得口乾舌燥的寶媽你們還好嗎?就算口乾舌燥這也只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寶媽們明明給孩子買了一堆的繪本故事,但孩子就是只盯著其中的一兩本要求媽媽讀,真是讓媽媽摸不著頭腦啊……我家的旺寶曾經有一段時間也是沉迷於讓媽媽給他讀繪本故事,這不讀不要緊,而且他還是只拿著一本關於講飛行員小故事的書追著我要給他讀,除了每天要看三四次,每次至少還要聽媽媽念3遍,而且拒絕念別的書。
  • 【親子閱讀】書香家庭,相伴共讀——家庭閱讀小故事來啦!(二)
    兒子很喜歡聽腕龍凱文的成長故事。晴空萬裡的一天,一顆隕石墜落在它的家鄉,年幼的凱文不得不和媽媽一起遠走他鄉。歷經千辛萬苦,凱文終於和媽媽到達了一個猶如世外桃源的地方,開始了它們的新生活。 故事很簡短,兒子意猶未盡,問了很多問題。 「爸爸,凱文在哪裡?我要去找它玩。」 「兒子,恐龍已經滅絕了,凱文早不見了。」
  • 7本必讀橋梁書,帶孩子從親子閱讀走向獨立閱讀
    「橋梁書」是介於圖畫書和純文字書之間的一種圖書類型,多有大插圖,文字淺顯易懂,句型簡短簡單,故事兼具趣味性和文學性,又能深入孩子心理,調動孩子閱讀興趣,讓孩子很容易一口氣讀完。橋梁書有幾個特點:熟詞、大字、句短、行少、圖小。
  • 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那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親子閱讀這件事吧!📖📘📖判斷童書的指標有很多,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個指標就是:繪本的圖文和故事,究竟給親子互動提供了多大的「對話空間」。首先,我們父母中的很多人在親子閱讀這件事情上也許有一個誤區,那就是理所應當地以為只要大人講故事,孩子就自然會喜歡聽。
  • 親子閱讀時,孩子總喜歡走神怎麼辦?掌握正確方式讓孩子愛上閱讀
    文丨圖圖爸爸很多家長都知道親子閱讀的好處,而這天,小智的媽媽也給小智買了一些繪本故事,希望能夠讓小智喜歡上閱讀。還是說自己選擇的繪本故事不合小智的「口味」?於是,小智媽媽就想到了另一個辦法。現在有很多給孩子講故事的APP,小智媽媽之前的時候也聽過,感覺講的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果說小智不願意聽自己講故事是因為自己講的不好,那麼給孩子聽APP裡面講的故事,孩子應該不會感到不好吧?
  • 如果不懂親子閱讀的4種誤區和竅門,讀1000本繪本也沒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親子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家庭認可,因為這種方式不僅能培養孩子受益終身的閱讀習慣,還是傳遞親情的橋梁。很多媽媽寧願不買包、不買口紅,也要給寶寶買幾百塊錢的繪本,可很多時候寶寶並不買帳:剛讀一會寶寶就坐不住了,拿到繪本就撕、啃、咬,明明是好多媽媽推薦的經典可寶寶就是不喜歡,一本書重複好幾十遍還要讀......
  • 親子共讀繪本,不是講故事,也不是語文學習,而是讓孩子體會閱讀
    繪本讀物的流行,對於幼兒啟蒙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有些老師也會提倡,家長和孩子多在一起閱讀繪本,既改善親子關係,又能給孩子做好語文啟蒙教育。甚至親子共讀繪本還有輔導班,由專門的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怎樣閱讀繪本。家長興致盎然,還會打卡,一個月下來倒是能讀了不少繪本。
  • 「2020中國繪本展」繪本親子故事會徵稿啟事
    本次公益活動,一是豐富家長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減少使用手機,共同感受繪本世界的神奇與樂趣;二、通過親子共讀,感受那份家庭的溫馨與快樂,幫助孩子愛上閱讀;三、通過繪本視頻講述與表演,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多元化,並和更多的家庭、夥伴分享那份快樂。再有,也是通過本次活動,進行繪本出版單位的優質繪本宣傳,讓更多的人通過活動了解中國繪本,參與繪本、享受繪本、創作繪本。
  • 讓好看的書籍流動起來!幼兒園開展主題親子閱讀活動
    為了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家長共同營造家園共育環境,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近日,杭州市京都實驗幼託園兒童館開展了「與閱讀相約,與快樂相伴」親子閱讀活動。  活動以向家長發放倡議書以及圖書漂流的形式拉開了序幕。為了培養孩子愛讀書、樂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每戶家庭帶來了推薦繪本、故事書,布置了圖書漂流區、繪本推薦牆。
  • 親子閱讀繪本精講|「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堅持給孩子進行了3年英語的啟蒙,孩子從最初聽不懂、不會說,到現在能夠自如地用英語對話,自己看懂簡單的英文動畫片,真的讓田田媽覺得一切的堅持都是值得的,也讓我意識到在英語啟蒙過程中,親子閱讀是多麼的重要。
  • 親子閱讀寶寶書單:3本必讀繪本,一定要陪孩子看,值得收藏
    所以,2歲以前的寶寶,我們可以買一些容易翻閱的、卡片式的書籍給孩子,並且文字要較少、或者故事情節比較簡單的書,也是不錯的選擇。今天呢,我要推薦三本繪本,是所有孩子的必讀書單,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特色,具體我們來看看吧。
  • 2020昆明市「同悅書香·相伴成長」親子閱讀作品徵集展播(四十三)
    ,培養兒童良好閱讀習慣,推動家庭文明建設新風尚,幫助孩子和家長在親子閱讀中共同成長。每個臥室裡都有或大或小的書櫃,沙發旁、露臺上也有裝滿書的幾個書櫃。我特意把孩子們愛讀的繪本挪到了下面的一至三層,讓孩子們方便取放。孩子的床頭隨時都有三五本繪本和一本詩集,書是小朋友每天從書櫃自選的睡前故事,而詩集是我自己給他們的「加餐」。
  • 完善親子「閱讀場景」 楊浦區繼社區繪本館後再成立親子閱讀聯盟
    東方網6月1日消息:「繪本閱讀」是孩子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不少家長鍾情於家門口的繪本館。楊浦區婦聯與母嬰社區類平臺寶寶樹攜手共建設29家寶寶樹社區繪本館,將優質的家庭教育項目帶到「家門口」,完善了最後半公裡的親子家庭服務場景。今天,楊浦區親子閱讀聯盟也成立了。
  • 「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樣本一親子閱讀能讓孩子有興趣「媽媽,再講一個故事吧!」臨睡前,豆豆抱著一本自己挑的繪本跑到媽媽跟前。3歲的她幾乎每天都這樣纏著媽媽。窩在媽媽懷裡,豆豆專注地盯著繪本上的圖畫。豆豆媽隨著繪本內容,一會兒指指小熊的衣服,一會兒模仿小熊說話的語氣,帶領豆豆走進故事中。「豆豆1歲起,我就經常帶她去首都圖書館參加嬰幼兒故事會。如今,讀繪本已成我們倆每晚睡前固定的親子時光。」豆豆的媽媽說。「要想讓小朋友愛聽故事,關鍵是教家長如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