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的愛犬「王可可是個碧池」走丟了,朋友圈懸賞提供線索者一百萬,於是,全體網民傾巢出動,紛紛走上街頭,這件事兒也頓時被送上了熱搜排行榜,這一刻,哪個明星能與此爭鋒?於是,有人說,看似我們在養狗,何嘗又不是本末倒置:狗在養我們呢,狗養人。
——前言
2013年,我媽在一家早餐店打工,有一個穿著十分華麗的貴婦人從車上下來,要了一份牛肉包子和稀粥,同時又點了一份豆腐腦。我媽心想著,她一個人怎麼點了兩份飯,接著只聽見她懷裡竄出一個圓圓的腦袋,黑溜溜水靈靈的眼睛,乍一看,辨不清是什麼,可是隨著「旺旺」的兩聲,我媽頓時就笑了,原來這是一條狗啊……
足以見得,這個女人十分喜歡她的小狗,一聲聲的喊著「兒子,你怎麼了,怎麼不吃啊,媽媽眼淚就要掉下來了,你不是最喜歡喝這家的豆腐腦嗎?」說著,她真的紅了眼。我媽站在一邊看的目瞪口呆,因為在母親眼裡,狗和其他牲畜豬羊鵝鴨是一樣的,以前我們老家養狗,哪有這樣的待遇,被人捧著,穿著小馬甲,頭上戴著小花兒,夏天還有小涼鞋、小涼蓆,冬天專制的小棉襖。我記得我家的狗,隨便一堆麥秸窩玉米杆,就是它舒心的家,懶洋洋的趴著,遇到有人在門外走動,警覺的站起身,豎起耳朵,隨時準備戰鬥的姿態;吃的飯,也是剩下的玉米紅薯粥和粗面雜糧,即使這樣,它依然長得很強壯,不管誰見了它,都要心生忌憚。
後來,看微博,才知道了狗界中的帝尊王者——王可可。它是誰?它是王思聰的一條狗,因為主人太有名了,它也跟著沾了點福氣。同樣,它也有自己微博,每每翻開,總會讓人羨慕不已,這是狗嗎?為它舉辦生日派對,帶它外出去遊泳、滑雪;坐飛機旅遊度假,配備專職的廚師,甚至也戴上了最新款的手錶。於是一群人感慨:這年頭,不要說你累的跟條狗似的,因為狗都沒有你這麼累?更不要說,活的不如一條狗,因為狗活的真的比你要好。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狗開始一步步主宰人類的?甚至讓我們對狗的認知都顯得模稜兩可。前些日子,我的侄女問我,小爸,為什麼鄉下的土狗那麼喜歡吃髒東西,好噁心。我本想說,狗改不了吃翔,這是他們的本性,即使是那種睡軟臥,吃西餐裝飾的珠光寶氣的狗,一旦看到化糞池之類的,也會開心的跳下去。可話未開口,小侄女說,你看咱家的狗,每天喝牛奶,吃最好的狗糧,我都想吃……我笑了笑,轉開了話題,因為我不知道要如何去解釋,因為她才6歲。在她接觸到的都是城市中的狗,而鄉村田野裡那群瘋狗完全超出了她的假想範圍。當然,她更不知道,狗真正的本領是看家護院,而不是溫柔可愛撒嬌的讓人寵。
看新聞,有人為了精心打扮自己的愛犬,買的狗衣裳,動輒都上千,更誇張的是,我們樓下的鄰居買了一個吊起來的搖籃座椅,當時我以為是給嬰兒的,一問原來是買給狗的。下意識隨口問了下價格:2537元。我算了算,我真的是窮人,因為我絕對捨不得花這筆錢,不過看主人一臉開心的樣子,我只能委屈的看著我家的薩摩,真是委屈它了。還有的,要給狗做美容,打預防針,因此也衍生了相關的行業,看著樓下雨後春筍般開了幾家寵物美容美髮店,我好幾次想走進去,卻都在十步之內停了下來,因為我知道,以我的收入是完全無法消受的。
當然,愛犬離世,我見到了傷心欲絕的主人,那種撕心裂肺會讓我產生錯覺,假如她的親人如有離開,她不過也是如此吧;接下來還為它召開了一次小小的追悼會,還不惜花重金為它買了一小塊墓地,要不是我親眼目睹,我絕對不會相信,這個世界當人都在感慨生而無房,死而無穴時,狗竟然活的如此樂得其所。狗的一生,絕對是輝煌璀璨而耀眼的!
為什麼?人會痴迷,瘋了著魔似的,去愛一條狗。有人說是因為人們太孤獨了,精神太空虛,情感沒處寄託,如果一個人每天為生計奔波勞累,他是不會有閒情逸緻去養狗的,總之各種理由無法窮盡。對此,我總是笑笑,也許是,也許也不是……
我出生的時候,因為沒人看管,父母在田地裡幹農活,我就躺在一處大楊樹下的涼蔭處,陪伴我的就是一條狗,如果有人來逗我,它就會狂叫幾聲,弄得沒有人敢靠近,沒人的時候,它就趴著,我媽常笑了說,這狗就是我家的保姆,即使請了保姆也未必會有它盡職盡責。
後來,我讀了中學在鄉鎮上,每次周五下午回家,剛到門口,還沒來得及出聲喊人,它就歡快地甩著尾巴用爪子搭在鐵門的把手處從裡面朝外看,我媽開了門,它就會一下子撲到我身上。我媽說,這狗有靈性,它會記得你身上的氣味,只要你遠遠的站著,它就能聞到,即使隔著門。晚上睡覺的時候,因為我十分膽小,經常要開著燈,可一看到它鑽到我的床底,頓時心裡來了底氣,變得勇敢起來。
再後來,我讀了高中,我們全家就到了市區,離開了那個小山村,可我還是會想它,斷斷續續的聽母親回老家返城後對我的描述:狗自從我們離開,連續半個月都不吃不喝了,後來是瘦死的,飼養他的鄰居說,請了獸醫,沒有一點毛病,最後醫生走時說:害了相思病吧。聽到這些的時候,我想起了狗陪伴我度過的那些溫暖的時光,和孤獨的歲月,我像失去了一個老朋友,不,是一個至親的人,我嚎啕大哭起來。有同學看到我抹眼淚,笑著說,一條狗至於嗎……我看著他,不說話,有的只是心寒。
前段時間,有一部電影《一條狗的使命》賺取了很多人的眼淚。當時的我,忘了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完的,反正再一次在黑暗中淚眼模糊,走出影院,我甚至相信了命運的輪迴,更想起了我老家的那條黑狗,不知道它在最後死去的時候,是否也還惦記著我,恨我們全家搬到城市的時候拋棄了它;當它迎來第二世的時候,是否會依然記得我,以另一種的姿態來看看我……
狗的使命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不管經歷了幾世輪迴,它依然清晰的記得,自己第一世的時候,伊森對它的關照與呵護,它要報恩;現在的伊森老了,卻依然單身,它要幫他尋回自己最愛的那個人,看著他幸福美滿,自己也會不覺遺憾。
狗都能如此,知恩圖報,人呢?當我們都在感慨人活不如一條狗的時候,想想狗是如何對待人的?如果想通了這些,就自然會覺得,狗現在所得到的,也許正是他前世積下來的福報吧。
這麼說,突然理解了王可可,它應該活的漂亮,活的出彩兒,當我們如果能有狗的一半品質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活的比狗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