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釣魚總脫鉤?把魚鉤放大一號試試,大板鯽一釣一個準

2020-12-26 小飛的釣魚閣

夏天釣魚是魚找人,冬天釣魚是人找魚,別看天冷水溫低魚活性差,在冬季只要你釣位選得好找到了魚窩,那真是可以連杆上的,而且個頭還大。話是這樣講,但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會碰到一些問題,比如說跑魚問題。有些人在冬季作釣,跑魚情況是比較嚴重的。一方面在於裝備選擇錯誤,另一方面是冬季一般都是挨著水草邊下鉤或者直接釣草洞,當中魚後它要是往障礙物裡鑽,脫鉤率也會增加。冬天上大板鯽的機率很高,好不容易逮住一條半斤、一斤的,跑了就太可惜了,所以咱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脫鉤跑魚的問題。文章內容其實是比較簡單,主要就是魚鉤的選擇,另外在抓口上我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

脫鉤跑魚到底是鉤子大了還是鉤子小了?在我看來這並不是絕對的,小鉤會跑魚,大鉤也會跑,我們要討論的只是在某一種魚情下哪個概率更大點。冬天釣鯽魚,如果你老是脫鉤、頻繁跑魚,若不是看漂抓口的原因、或者是雜魚鬧窩的情況,那我個人覺得是鉤子小了!說具體點,冬釣鯽魚,不管魚多大,你使用蚯蚓和使用餌料魚鉤的選擇是不一樣的,掛蚯蚓鉤子可以放大點(紅蟲也一樣),掛餌料就小點。原因是:用商品餌作釣,你魚鉤越大餌團就越大,餌團越大就越容易擋口,而且冬季的魚對商品餌興趣不是很大,不會很大口地吃。用蚯蚓紅蟲,魚喜歡吃,經常會深喉,就算它吃進去感覺到有問題又吐出來了,鉤子也能勾住它的嘴唇,但這個時候肯定是鉤子越大越不容易被吐出。特別是用蚯蚓,有些蚯蚓又肥又大,你如果用個很小的鉤,鉤門和蚯蚓的身體差不多寬,那麼魚吸入又吐出時,魚鉤就不容易掛住魚唇。即使它不吐,你一提竿、鉤子鉤的也比較淺,照樣會脫鉤。

釣鯽魚用什麼鉤、多大的鉤?只釣鯽魚的話,考慮到冬季水溫低、魚活性差、吃餌力度不是很強,所以鉤條細一點、鉤輕一點還是有必要的,比如說溪流鉤就不錯、海夕也行。使用商品餌我用的最多的是無刺的袖鉤,如果魚個頭偏大或偶爾有鯉魚咬鉤,那麼可以試試新關東或海夕。至於魚鉤大小真的得看魚情,按照我的習慣,三號和四號的金袖使用率比較高,如果你那資源差都是些麻將鯽最大不超過三兩,那可以再小點,或者直接使用秋田狐,這個鉤是「小魚殺手」。

掛紅蟲蚯蚓包括麥子,我用的最多的是伊豆,用活餌肯定是帶倒刺的更方便,伊豆通用性還是很強的,鉤條不是很細所以碰到鯉魚也不怕。你要是純釣鯽魚,想入口性好點,那就用溪流鉤,絕對沒問題。前面說了掛活餌魚鉤要用的大點,以伊豆為例我比較推薦四號,要是資源好、老是遇到大板鯽(半斤以上)那不要猶豫五號六號都可以。補充:如果你作釣的地方水草等障礙物比較多,需要直接飛魚上岸或用手抓線,那麼魚鉤也要大一點、鉤條粗點。大鉤子相較小鉤子,肯定沒那麼容易吸入,可一旦吸入它也難吐,刺到魚唇後抓到的肉也會多點,況且魚鉤大、鉤條粗肯定更結實。

看漂抓口有什麼好的技巧只要你裝備選對、合理搭配了,那就是解決了基礎問題,而看漂抓口它是一個熟能生巧的事,你看再多視頻文章,不如多釣幾次積累一下實戰經驗。非要說什麼技巧的話,使用餌料你得抓小口,越小越有力的口命中率越高,這個無論釣什麼魚在哪釣什麼時間釣都是一樣的。冬季還好,小魚相對少,幹擾因素少了很多,你的任務就是仔細盯漂,不要放過任何細節,有時候浮漂一點、一頓、一陰都能中魚,往往是那些看似百分百中魚的大頓口、大頂漂反倒不中。使用蚯蚓紅蟲原理上也是抓短促有力的漂相,但活餌有個優勢是你可以多放口,不像商品餌錯過一個口也許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當你發現脫鉤跑魚或者空竿的時候,你就一直放口,如果是鯽魚、它想吃餌,它肯定會把蚯蚓紅蟲吞進去的,你一直放的結果就是吃死口,大不了取鉤麻煩點、效率低點罷了。當然我也不想把話說死,肯定也有幾條淘氣的魚咬一口就不咬了的,咱們這裡只說大概率的事。

最後補充一下蚯蚓的掛法我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就是掛蚯蚓紅蟲都是露鉤尖比較好,如果雜魚不是很多,你就像李大毛老師那樣直穿一次,只要從蚯蚓頭部穿入然後露出鉤尖即可,這樣蚯蚓活得最久。如果有小雜魚,那你就用纏繞式穿法,即魚鉤穿入蚯蚓身體三次左右,這樣掛的比較結實而且蚯蚓還是能活一段時間,如下圖。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冬天想釣大板鯽,這些釣大鯽魚的技術學會了一點都不難!
    冬季釣到大鯽魚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是釣到大鯽魚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餌料搭配、線組選擇、魚竿、釣技、天氣、水情等因素綜合考慮,如果你只是隨便竿一拋就不管了,那想要釣大鯽魚是很難的,為什麼老釣手總能釣到,那是因為他們懂一些我們新手不懂的技巧,今天就來分析一下老釣手釣到大鯽魚的幾個技巧
  • 黃金釣魚季還在釣瓜子鯽?教你幾個靠譜的方法,包你鯽魚越釣越大
    所以這個季節的釣友一般不會釣不到魚,而是頭疼釣到的魚都很小,就拿釣鯽魚來說,釣上來的都是瓜子鯽,大鯽魚卻很少釣到。是水裡沒有大板鯽嗎?當然不是,只不過是你的釣法出了點差錯而已,只要適當調整一下大板鯽咬鉤的機率會明顯高很多。
  • 自製餌料:仲秋釣大板鯽,老釣友最喜歡用這種餌料
    野釣大板鯽在秋季釣魚人一般會主釣大板鯽,不僅僅因為大板鯽煲湯和紅燒異常鮮美,還因為大板鯽在垂釣拉魚時手竿也特別好。可以說對於釣大板鯽,釣魚人一般都是百釣而不膩的。野釣大板鯽在釣魚的時候非常難受的一點就是小魚鬧窩,非常小的魚又釣不上來,半大的魚又不想要,非常影響釣魚人的心情。如果要主釣大板鯽就必須想辦法把小魚鬧窩這個事情給解決掉。
  • 只需3招,讓你在瓜子鯽的窩裡釣板鯽,一定要收藏
    初入冬入春的時候很多釣友都熱衷於釣鯽魚。但是很多人調到鯽魚的個體都比較小,也就是俗稱的瓜子鯽。這種鯽魚在水底的吃口是比較猛的,本來小魚鬧窩讓人頭疼,小鯽魚鬧窩就讓人哭笑不得。那如何在自己的瓜子鯽魚窩裡面釣到大板鯽呢?今天就分享一些心得,希望對被這些問題困擾的釣友有所幫助。
  • 鮮蝦拉餌,蚯蚓、紅蟲拉餌的製作技巧,尤其適合冬釣大板鯽!
    鮮蝦拉餌,蚯蚓、紅蟲拉餌的製作技巧,尤其適合冬釣大板鯽! 原標題:鮮蝦拉餌,蚯蚓、紅蟲拉餌的製作技巧,尤其適合冬釣大板鯽!
  • 尋新釣點,偶遇大板鯽,魚湯又有著落了
    真是晴空萬裡,天氣好人的心情也好,看到這樣的天氣就想著去釣魚,正好今天不忙,所以一早就決定中午去釣會。唯一有點擔心的就是魚浮頭取暖,或者計劃趕不上變化,突然一個又是電話。再看看說明,鯽,鯉,草,青,紅黃尾,翹嘴,再加個省略號,絕對的通殺啊,一個字就是!腥香的,也符合這天氣。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 沒有給予魚鉤太多的重視,跑魚脫鉤是家常便飯!
    我們常用的魚鉤大致種類分為:伊勢尼,小磯鉤,伊豆,袖鉤,新關東伊勢尼,鉤尖向內微彎、鉤底鉤門、較寬,鉤條較粗,也有無刺、有刺、搶先之分。這是非常適合釣底的鉤型。由於鉤尖微微內彎,一般中魚後很少脫鉤跑魚,但是再釣離地接口、半水、快魚、釣浮的時候,又沒有直鉤尖那樣便於快速刺魚。
  • 冬季釣魚,做好天時地利人和,釣獲大板鯽不再難
    很多釣友通常會陷入誤區:天氣晴朗,氣溫高的天氣適合冬釣。其實不然,冬釣,首選晝夜溫差小的天氣;其次,是大降溫的前兩天;最後,也是最容易釣獲大板鯽的天氣,就是下著小雪的天氣。晝夜溫差小的天氣,一般都是陰天。這種天氣下,氣溫水溫晝夜溫差小,魚兒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去適應水溫的變化,它們會變得活躍而且會開始覓食,正是釣獲它們的好時機。
  • 夏季釣鯽魚,多大的魚鉤更適合?看釣魚高手推薦的是這種鉤
    每個季節釣同類的魚,其釣具和線組的使用情況也不一樣,這一點很多釣友是有認知的。夏季釣魚與別的季節釣魚也是不太一樣,那麼當我們去野釣個鯽魚時,用什麼樣的魚鉤好呢?本期《漁課堂》就來告訴大家這個問題。很多釣友都知道,且非常地認同這麼一個觀點,就是「大鉤釣大魚」,這想法有對的一面,也有誤導人的一面。當我們面對大魚的時候,的確是只有大鉤才更合適,但當我們釣的水裡沒有大魚時,或者大魚不多時,你用大鉤就能吸引到大魚吃餌嗎?天真了,不但不會,反而會讓能釣到中小魚的機會也浪費了。
  • 冬日暖陽野釣,連上大板鯽,這個牛可以吹一年了!
    隨遇而安吧,餌盆將就一下,又發現出絲不是太好,水也加多來點,反正目標是鯽魚,基本屬於野生的,吃口不會太差,乾脆隨便一點吧,打散之後臨時加了一點釣魚王黃面面進去,搓餌上鉤。下杆就有口,是個好兆頭!動作幅度還不小,一個大頓口,揚杆刺魚,刺中、下潛、脫鉤。。。。。。
  • 到了秋天還在釣瓜子鯽?這4個細節調整一下,鯽魚只會越釣越大
    2,魚鉤可以大一點,讓瓜子鯽吞不進餌 很多釣友在釣魚的時候喜歡走入一個誤區,釣鯽魚特別喜歡小鉤細線,小到2號袖鉤搭配0.4子線,這樣的狀態下
  • 冬季釣魚找到這樣的釣位,一把酒米,一包蚯蚓,全是大板鯽!
    所以冬季釣魚講究人找魚釣,只要能找到魚兒的藏身之所,就不愁釣不到大板鯽。那我們究竟該如何精確找到魚兒的藏身之所呢?冬季想要釣獲大板鯽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抓住魚兒「趨溫趨氧趨食」這三個特性就足夠了。「神仙難釣午間魚」、夏季大多釣友選擇夜釣,其中蘊含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天氣,一般有輕微流動走水的位置基本含氧量都會比較充足,就像閘門洞位置,基本都會走輕微走水,水也深,很多吃的東西也會因為水流衝擊至此處,所以這裡一般都是魚兒的藏身覓食之所,在這裡下竿漁獲基本不差。就像冬季玩橋筏一樣,總能釣到不少魚。
  • 野河冬釣,酒米逗釣土鯪魚,收穫滿滿一箱野生大板鯽魚
    冬季水溫低魚是比較難釣的,水溫低魚的活性就不足,活動範圍變小,進食也會變少,喜歡躲在某些地方,所以冬季釣魚比較講究找魚窩。找魚窩絕對是技術活,甚至可以說是冬釣的核心,奈何就算是釣魚老大爺幾十年的垂釣經驗,也未必找的準,所以雖然都知道找魚窩,但是冬季魚窩在哪裡,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所以冬季釣魚,雖然打窩效果不太好,也是需要打窩的,「試」的程度超過了「誘」。
  • 到了冬天,還嫌大板鯽不好釣?換用這3招,一周至少釣五次
    不可否認,冬天確實是一個釣魚淡季,但讓很多釣友感到慶幸的是,還有耐寒性較強的鯽魚可供我們垂釣。儘管本人算不上是老釣手,可以多年野釣經驗,覺得不要一到冬天,就嫌大板鯽不好釣,因為現在只要你換用以下這3招,保你一周至少釣五次天氣再冷也照樣狂拉!
  • 試試膠粘米,過濾小魚的同時還能上大板鯽
    冬季剛來,在還未到嚴寒低溫的時候,不少魚還是見餌就咬的,因此這時我們還能看到不少野外釣魚人還是成片成片的,但是這個時候我們也要面對一個較嚴峻的問題,就是小魚還沒絕口,但大魚吃鉤卻弱了,這怎麼辦呢?本期《漁課堂》來教大家一招。
  • 什麼天氣冬季適合釣大板鯽 釣友們可能沒有想到最好釣是這個天氣?
    那冬季什麼天氣適合釣大板鯽,今天小編分享自己以往冬季垂釣大板鯽的經驗?小編一般在冬季陰雨天垂釣大板鯽,因為陰雨天溫度相對低,溫差小,會形成水錶溫度低,2米左右的水深處,水溫比較高,適合鯽魚覓食和生存;小編一般冬季突然的降溫或者升溫不會出去垂釣,因為冬季突然的降溫和升溫,魚兒都會不適應,都會往深水區跑或者遠離近岸的淺水區跑,魚口會很差,不建議出釣;其實小編冬季出太陽的天氣,小編也不會出門釣魚,肯定有釣友說,冬季出太陽的天氣,長竿釣淺水阿
  • 為啥天一熱大板鯽就不好釣了?弄懂它的習性,漁獲就不是問題了
    那麼問題來了,之前的大板鯽那麼多,現在的大板鯽去哪兒了?又該怎麼釣?這個疑惑相信很多在春天剛學釣魚的釣友都很想知道,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首先咱們要弄清楚,為啥大板鯽不好釣了。其實不管做什麼都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春天的大板鯽之所以好釣,主要還是大勢所趨。
  • 冬釣大鯽魚用「麥芽餌」,野生黃金大板鯽連竿釣不停
    其實一些老釣魚人都會自製一些冬季釣鯽魚的餌料,「麥芽餌」野生黃金大板鯽特別愛吃,今天就分享這款餌料的製作方法給大家。喜歡自製的釣友可以試試!準備兩斤小麥備用,我們先將2/3左右的小麥粒用鐵錘將小麥稍微砸碎一些,然後倒入鍋中用小火炒香,加入半斤左右40度白酒泡製1-2天即可做窩料用。
  • 過了「雨水」釣大板鯽,就用這種釣法!把灰面抖起來!
    雨後氣溫又開始回升,秋季講究一場秋雨一場寒,貌似春季一場春雨一場暖啊。所以氣溫的回升,讓大板鯽開始戰爭復甦,一冬天沒好好吃東西,這時候正是好釣的時候。早春、仲春釣大板鯽,還是傳統釣更給力一點。其中抖灰面,就是非常適合春季的一種釣法。
  • 香蕉加麥片做餌料,魚兒搶著咬鉤,大板鯽的剋星
    說起來鯽魚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冬季,很多釣友認為鯽魚適合冬季垂釣,其它季節都得釣大魚,其實釣友這樣想是錯誤的,鯽魚一年四季都可以被垂釣。每個季節鯽魚都是有大有小,並不是說只有冬季的鯽魚才比較肥滿。其它季節的大鯽魚都在深水區,如果想釣的好,有款適口的餌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