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為西方文明、文化與藝術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2020-12-19 走遍世界博物館

作者:M·辰

#希臘篇-3#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持、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墨西哥一直走到亞洲系列的新加坡、韓國、印度尼西亞、土耳其。現在,「文明古國系列(四)——希臘篇」正在隆重登場!小夥伴們,速搬沙發,開講啦!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使用

(希臘神話中的女神雅典娜)

上一篇中,我們聊了:「西方文明的源頭在古希臘……古希臘文明的源頭在克裡特島,考古學家通過《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細節發現了這個線索……」。

今天,咱們說說古希臘文明傳承的載體是什麼?說白話就是:古希臘文明能夠傳承至今並成為西方文明、文化、藝術與哲學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古希臘所處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疆域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以及小亞細亞半島西岸,是一個島嶼眾多、海岸線曲折且山地連綿的百島之國(約400餘座島嶼)。早在約公元前6000年,古希臘本土與愛琴海諸島就有了早期先民居住。

(愛琴海)

由於島嶼眾多,且島與島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因此古希臘人的航海技術與水性都特別的好,諸島之間的各種聯繫(貿易、文化等)也較為頻繁。

生活在波瀾壯闊、無邊無際大海中的古希臘人,每天都在經受著大自然變化莫測的捉弄,甚或有時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面對無力徵服的自然,天神以及天神的世界便出現在人們的想像中——神話誕生了。

馬克思早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就曾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徵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也即:當人類面對無法解釋、無法改變、無法抗爭的自然現象時,人的想像力就會超常發揮,臆想出一個強大無比的神仙世界。神話,反映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世界觀。

希臘神話中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維納斯)

與世界上其它一些國家(地區)的神話有所不同的是,希臘神話中的神都是人形化的。他們長著人的相貌,有著人的身體軀幹(非三頭六臂);他們需要吃飯、睡覺,享樂;甚至他們還有著像人一樣的七情六慾,遇到美女不僅動心,還身體力行地出軌;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神力並非「佛法無邊」,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常常因為功夫不夠而慘被修理。用一句名言來形容就是:「古希臘的神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

古希臘的神幾乎都來自於生活中的各種自然現象與人類情感,諸如太陽神、月亮神、愛神、海神,balalala,因此,古希臘的神和神話特別貼近於真實的生活。通過講述神與人在大自然中同居共處的各種神奇故事,將社會與生活中的倫理道德、世界觀、生死觀等哲理融入其中,經過千百年歲月變遷中的世代相傳,神話最終成為希臘人精神的信仰與依託。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使用

(義大利羅馬名勝「特雷維噴泉」)

傳說古希臘神話中的神有3萬之多(還真不算多。印度的神有3000萬之多好麼)。然而,對於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小夥伴們來說,實際上只需要記住其中一些主神的名字就OK啦!

最後的話:我們為什麼要囉哩吧嗦地講了這麼一大篇「希臘神話」?因為,它是構成歐洲文明的二大基石之一: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基督教),俗稱「二希文明」。你去歐洲旅行,隨處隨地、無時無刻不沉浸在這兩種文明的包裹中。希臘神話,你非知道不可!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百家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相關焦點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趙林《古希臘文明的光芒》:古希臘神話之光,照見西方文明的源頭
    喜歡西方藝術的人,多少對希臘神話都有所了解。正如馬克思曾經說過的,「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藝術的寶庫,而且是希臘藝術的土壤。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希臘藝術的精神和靈魂是希臘神話。」事實上,古希臘神話不僅僅是西方藝術(建築、雕塑、繪畫等)的寶庫,更是和西方的宗教、文學、戲劇、哲學等文化形態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的古希臘文明,如何盛極而衰的!
    那些倖存下來的「神二代」,如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阿佛洛狄特,酒神狄奧尼索斯等也成了希臘的雕塑、建築、繪畫、詩歌、戲劇等藝術作品的最主要的素材來源。希臘神話和人們所信奉的奧林匹斯宗教,也構成了古希臘文明最根本的文化土壤。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一本書讀懂古希臘文化,為孩子珍藏
    比如:蘇格拉底在古希臘的地位,到底如何?原來,他的地位,就如孔子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一樣,無可超越。比如:蘇格拉底所處的古希臘,當時有著怎樣的文明?去看書吧!太多、太多了!等等。無論是古希臘,還是古希臘的哲學、名人等,上學的時候,基本都是淺談,或者老師劃的一個重點。曾經好奇卻得不到解答的答案,在如今能夠通過一本書,輕而易舉的解惑,這種感覺只有一個字——爽!
  • 西方飲食文明之源——古希臘烹飪:為什麼飲食文明之源在古希臘
    東至小亞細亞、西至南義大利的城邦們共同組成了古希臘。在這個黃金時代裡,以雅典為代表的文明生活奠定了後世飲食系統的主要構成。從食物的結構,到主食和肉食的具體種類,甜品與消遣乃至調料及烹調方式,不論從哪裡,我們都能看到現代西方世界的影子。軸心時代吃什麼?
  • 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素未謀面,卻是似曾相識的故人
    那時候的中國正是東周的尾聲,戰國時代的白熱化階段,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的唯一一次邂逅的機會就此擦肩而過。希臘的古典文明時期,中國正經歷東周的禮崩樂壞。古希臘文明對西方的意義,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作出類比:「中國之有周人,猶泰西之有希臘。」
  • 希臘是西方國家嗎?古希臘文明與西方國家是什麼關係?
    解釋一下看起來有些拗口的第一句,這是說希臘不是西方的一部分,而是作為古典文明的家園,對西方文明的產生貢獻了極大的影響。西方含有從希臘傳過來的影響,但希臘自身並非什麼都是西方的。在這一點上,西方人有個專門的詞彙來形容這一類型的影響。不只是希臘,而且包括近東的許多國家。
  • 古希臘是怎樣成為歐洲飲食文明發源地的?
    飲食文化從古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人們在古代就在吃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而因為所處的地域不同,自然環境和作物種植也是不相同的,所種植出來的作物類別也是有很多區別,所以中西方飲食的習慣也是不盡相同的。西方的飲食文化也是當地自然和歷史原因長期演變的結果。那麼西方飲食文明是首先發自於哪一個國家呢?
  • 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母親,那歐洲文明的「外婆」是誰?
    古希臘文化,幾乎以一己之力孕育了整個歐洲文明的誕生,無論是西方哲學、政治,科學,民主制度還是數學等諸多學科,無一不是從古希臘文化衍生發展的。而這些制度以及文化在歐洲後來的發展裡的深刻的影響了其整個文明的發展體系。
  • 魅力四射的古希臘文明
    導語: 西方文明起源於希臘。古希臘的人文和科學精神是西方文明重要的思想來源。因此可以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母。魅力四射的古稀文明以其獨特的韻味吸引著無數遊人和科學家的目光。古希臘文明簡介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泉,愛琴海區域又是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愛琴文明發源於克裡特島,後來文明的中心又轉至邁錫尼,因此愛琴文明亦被稱為「克裡特一邁錫尼文明」。克裡特文明又稱「米諾斯文明」,這一稱謂源於古代希臘神話中克裡特王米諾斯的名字。地中海東部的克裡特島是歐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是古代愛琴文明的發源地。
  • 西方文明的源頭希臘
    二,古希臘文明是綻放在歐洲第一縷文明之光,公元前3000年~前1100年克裡特島就出現了米諾斯文明 三,西方哲學、奧林匹克運動會、西方文學、歷史學、政治科學、民主制度、科學和數學原理,以及西方戲劇都發源於希臘地區。
  • 歐洲文明的三大支柱: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民族
    影響歐洲的最重要的三大因素:1.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文化上,是古希臘羅馬文化之源。提供了歐洲的精神元素。2.基督教的發展信仰上,是基督教信仰。基督教文化表面看起來是反對希臘羅馬精神的,但實際上卻促進和保存了希臘羅馬的文化,雖然用自身的教義斷章取義了部分地希臘羅馬文化,從而導致中世紀長達千年的黑暗,但希臘羅馬的文化,一直被基督教傳承下來,並沒有完全熄滅,一旦機緣來到,便能引起傳統文化的復興。這就是後來的文藝復興。因此看起來,造成歐洲停滯不前的基督教也變相地成為了歐洲文明昌盛的一個動力。
  • 古希臘文明存不存在?中國學者:子虛烏有!
    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西方有記載的文學、科技、藝術都是從古代希臘開始的,可以說現代歐美的幾乎一切,都建立在古希臘文化之上。歐美文明看古希臘,古希臘看亞里斯多德,其實至少從亞里斯多德作品來看,古希臘文明是否存在的確存疑!眾所周知,儘管《史記》等書籍記載了堯舜禹和夏朝,但西方學者認為沒有100%的考古證據支撐,所以一直不予認可。對於這一點,不少中國學者網友也予以認可,畢竟沒有明確證據,怎麼能說堯舜禹和夏朝存在過呢?雖然有些抬槓,但也的確是嚴謹的態度。
  • 古典文明接受史研究:古希臘、羅馬文明研究的新視角
    近年來,古典文明接受史研究(Classical reception studies)已成為歐美學術界在古希臘、羅馬文明研究領域最熱門的分支學科之一。他具有典型的西方中心論的歷史觀,認為希臘人和羅馬人創造了複雜而高貴的文明。但羅馬帝國衰亡後,西歐陷入野蠻狀態。經歷了中世紀前期的「黑暗時代」後,西方文明能夠克服野蠻的衝擊、逐漸復興就是通過「重新發現已被湮沒的希臘、羅馬文化」。他相信,現代世界來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
  • 古希臘文明對後世的影響(一)
    從這個建築中我們就可以猜測得到在公元前那段時間的這個地方,曾經過多麼輝煌的文明。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文明呢?他們的發展有時如何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其實英國一個非常著名的詩人雪萊就說過,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所使用的法律、文學、宗教和藝術的根源都在希臘。
  • 許凱的遊記//在古希臘文明的映照下
    許凱老師的遊記,把我們帶進了古希臘的文明世界, 使我們對古希臘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這篇散記值得一讀。作者認為:古希臘歷史完全是西方人憑空捏造出來的,古希臘的一切典籍都是文藝復興時期作偽高手炮製杜撰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不可能在古希臘時代寫出上百萬字的著作,那時的文獻是寫在羊皮紙或者埃及紙草上,根本無法保存。在他看來,古希臘哲學根本不存在,是一種文化虛構。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這一次相當於從頭開始學習這部古代地中海的文明誕生史,《埃及、希臘與羅馬》全書將古代地中海地區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歷史、文學、建築進行了囊括總結,以藝術、建築等為媒介,講述古代地中海沿岸的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 王天成 | 中華文明VS西方文明
    西方這個時期是古希臘文明時代。古希臘是個地區概念,不是一個國家。西方當時是城邦社會,以一個城市為中心,連成周圍鄉村構成的奴隸制小國。城邦的公職人員由抽籤方式選出,每個公民都有出任公職、行駛作為城邦主人的職權,這是西方早期的民主。東方的春秋戰國,也是由若干個宗法分封制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奴隸制諸侯國,實行的是世卿世祿的世襲制。東西方在管理制度上不同。
  • 古希臘文明之光22日閃耀國博(圖)
    「古希臘:人與神」文物展22日開展,半數展品為首次出境的希臘國寶。  我們總是感嘆古希臘文明的輝煌與偉大,卻很少有機會親眼目睹到這一文明的面貌。這一次,國家博物館終於為中國觀眾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接觸古希臘文明的機會———「古希臘:人與神」文物展將於本月22日開展。
  • 古希臘文明的聖地,一段曠世飄逸的神話
    早在公元前15世紀衛城山上就建有一些房屋,公元前8世紀人們在這裡興建神廟等祭祀用的建築物,使之成為雅典城邦的宗教活動中心,衛城的周圍也逐步形成了幾個居民聚集地。神話、哲學、天文、科技、民主、史學、文學、醫學、建築、藝術、奧運、商業、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