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請勿轉載
這種嘰嘰喳喳的小鳥很多人不待見,卻有農民朋友靠它致富!如今的鄉村,已經很少有人還是靠著種地來養活自己了。很多都換了謀生的職業,一部分選擇離開土地,到城市裡去打工;一部分開始種些花朵,草藥,還有不常見的水果;還有一部分人們,養些動物在家裡,等他們長成了,再賣掉。一般養動物的,選豬或者能夠生蛋的雞和鵝比較常見,但是有的傢伙偏就喜歡走不同路線。
拿麻雀這種小鳥來舉例,過去的鄉村裡,因為麻雀經常偷吃穀子,因此很不喜歡它。再加上這小鳥的數量很多,每個枝頭都能看到一排,整齊的跟人為掛上去的燈籠串似的,也就沒人在意。除了長的小,滿身毛,蹦躂著走道,挺可愛的以外,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如今它卻被人們保護起來,還有專門的養殖區域。時代的改變,還真是難以預料。
說起養殖它們的真正原因,就明白為啥大家那麼容易忽視掉了。市場上需要的,不是這小東西的可愛,也不是它那點可憐的肉,或者羽毛,人們真正想要的,是它們的排洩物。誰能想到這種東西,居然是一味中藥!還有一個非常入耳的名字,叫做白丁香。去藥房的中藥臺抓藥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看看有沒有這味中藥。這種嘰嘰喳喳的小鳥很多人不待見,卻有農民朋友靠它致富!
雖然它的取得方式似乎有點尷尬,但是在治病方面,卻一點不含糊,許多種病症都需要它的參與。因此也有人開始做人工培養的生意,畢竟小鳥到處亂飛,真要收集野生的,難度太大了。因此飼養小麻雀的人家,便開始逐漸增多了。只要有需求,就有空子。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地方,從來不會少人氣。加上這種鳥的身體構成,實在適合多產。短小的腸胃,使它們近乎於直腸子,進去多少就能排出來多少,不用擔心沒有收穫。只要後面的銷售接上軌,根本不愁掙不到錢。
此外,小時候在鄉村裡抓過小巧的孩子們,有個別可能會體驗過吃它們的的感覺。畢竟早些年,大家的條件還不是那麼好,一年也不能買幾次肉回家。偶爾抓點野生的動物回來,也是給家裡改善了一下。別開這東西個頭小,它的肉質真是不賴,堪稱鮮美。不過那都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這些野生的小傢伙們,可是國家規定的,需要被特別保護起來的對象。不說那些被人養色不能抓,抓山裡面的,也一樣是違反法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