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牙齒長什麼樣?這是不少小孩子感興趣的問題,但如果變作4500萬年前的魚牙長啥樣,則是古生物學家希望從化石上獲得的信息。最近一組研究人員就在整理博物館的化石庫存時,發現了一種長著「尖牙利齒和劍齒」的史前怪魚。
這個研究小組關注的是遠古魚類的演化,像絕大多數的古生物研究一樣,資料來源主要就是化石。前不久,他們在布魯塞爾的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院化石標本庫有了發現,那是兩塊魚類化石,其中一個出土於比利時,另一個則出自巴基斯坦,兩塊化石距今有大約4500萬年的歷史,它們最惹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其上的尖牙,雖然與劍齒虎那種又長又粗的上犬齒有差異,但研究者將其形象地稱為「劍齒」。
尖牙位於上嘴唇中間,它的長度明顯長於其他牙齒,除了這顆尖牙外,其他的牙齒也都相當鋒利。事實上,此前就已經有許多基於同時期魚類化石的研究,並且證明了距今4500萬年前,不少魚類都有明顯的獵食性。
科學家認為在6500萬前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後,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生物都隨之發生了變化,海洋中原本的大型獵食魚類消失,給了其他海洋生物機會,這次發現的「怪魚」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演化出了獨特的「劍齒」,而它在海洋食物鏈中的位置也因此不同了。
一口尖牙利齒可以說是利大於弊的,長長的類似劍齒的牙,能夠輕而易舉地刺透獵物的身體,有一擊致命的效果,當控制住獵物後,其他的牙齒再發揮撕裂、咀嚼等作用,最終完成捕食、進食的過程。
研究人員還對「怪魚」化石進行了全面的掃描,儘可能還原出它的樣貌。據推測,它們有點像放大版的「鯷」,長度約在1米左右。光聽名字,我們會覺得「鯷」有些陌生,但其實魚罐頭常用的原料之一就是鯷。
它們的身體細長,略微有些扁,嘴比較寬大,尾鰭呈深V型叉,長度在10釐米左右。雖然「怪魚」長得像鯷,但是兩者無論是在生存年代、生活方式、飲食結構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那種長著「劍齒」的史前魚類存活至今。
或許就像劍齒虎一樣,這種尖牙魚可能曾經因為與眾不同的牙齒而得益,在捕獵時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是卻也在漫長的演化之路上消失了,長、粗的尖牙是否與它們的滅絕有關,還有待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