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媽做的柴火味 大鍋燉肉,一頓能多吃2碗飯!

2020-12-17 行走的晨姐

北方人,講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原來生活條件差時,每逢過年才吃上一頓肉,還記得小時候逢年的臘月28,農村家家戶戶開始大鍋燉肉,從下午3點飄出的嫋嫋炊煙和飄散的香味中,能判斷誰家媽媽正在家裡燉肉,那時候只要燉肉,這一天就賴在家裡哪也不去,就等著熟了能吃上一口。

那時的吃肉還講究吃肥肉,燉出來的才香才有肉味。燉肉前先把買來的大塊肉放在盆裡泡上一天,泡出血湯,然後下鍋,燒開,再去掉血湯和沫子,把豬毛拔得一乾二淨,吃著才幹淨放心。

由於北方的山區只燒柴火,沒有煤,更沒有燃氣灶,所以這裡的人們做什麼飯,都靠一把把把柴棍送入灶膛。一般鍋上一個人,灶膛前一個專門添柴的,火滅了,飯在鍋裡也不會熟,所以吃的每頓飯都不容易,如果趕上鍋灶不好燒燒什麼柴都冒煙的,這個家庭煮婦就要一輩子在灶膛前被嗆著流淚做飯了。

燉肉時,把第一次煮開鍋的肉塊撈出,清洗乾淨,切成小四方塊,也有切薄片的,但比較費事,然後鍋裡放油,鍋燒熱,加糖炒色,等肉全部被金黃色包裹時,倒入溫水,沒過肉,加蔥姜蒜花椒大料,開始燒。如果肉多,這樣要慢燉2到3個小時左右,時間越長,肉湯燒黏糊,這樣燉出來的肉吃著才香。

由於兒女多,大家都愛吃母親燉的肉,所以每次回老家,都要電話裡先問問家裡還有沒有燉肉,如果沒有,什麼不買,一定要買塊五花肉回家讓老媽拿大鍋燉。因為這麼多年來,吃了再多的燉肉,都沒有母親拿老家裡的鐵鍋燉的柴火肉香。

孩子們說,一桌菜如果沒有奶奶和姥姥燉的肉,吃啥菜都不香。

城裡的兒女們說,有了老媽燉的肉,一燉能多吃2碗飯,每次吃到撐必須到外面要走幾圈。

日子都過的越來越好,可我們,卻越來越懷念和嚮往鄉下的農村生活。

相關焦點

  • 北方農村婚宴中的6種「大鍋菜」,看著不受看,吃起來多下兩碗飯
    由於親朋好友都來,所以一般都會請鄉村廚師隊來幫忙,在婚宴前一天,幾口大鍋大灶就開始燒火燉雞燉肉。婚宴中飯菜,別看做起來沒有大飯店的精緻,看著不受看,衛生也不那麼講究,但有幾種百吃不厭家家必備的大鍋飯大鍋菜,人稱比飯店做的還好吃。
  • 柴火大鍋煮餃子,白蘿蔔大肉餃子吃出鄉味,農村奶奶吃的香
    做法其實也並不難,就比如這次,農村81歲的大毛奶奶就只用到了四種食材:蔥、白蘿蔔、大肉和生薑。準備好食材,首先要剁白蘿蔔(像在大毛的農村老家,家裡本來就有圖一切蘿蔔絲的物件,很好用),再就是切好生薑和大蔥,再剁碎大肉(這一系列的步驟大毛就不為各位朋友一一羅列了)。
  • 回娘家,老媽給做的滿滿一桌子菜,真解饞,這得多心疼女兒啊
    忙得快有一個月沒有見到老媽了,想家,想媽,想念媽媽的飯菜味道,放下一切,不管不顧的回家,路上,老媽打了幾個電話問到家時間,結果在進家門的那一刻,見到的就是老媽在往飯桌上擺放飯菜,滿眼的晶瑩,被老媽的一句「快坐下吃飯」給抹掉,這是得有多心疼女兒啊,做得這滿滿一桌子的菜,而且全部都是女兒喜歡的味道,看著都解饞,有沒有想吃的呢。
  • 河北鄉村喜事:3個60後大媽鐵鍋燉肉太香了,多吃了2碗飯
    最近到河北一個村子參加親戚孩子的十天出生宴,由於路途比較遙遠,加上修路難走,如果在當地飯店請本想不去,後來聽說是在老家辦自己採購食材找大廚做,因為就愛湊這個熱鬧還愛吃大鍋飯,欣然前往。上午10多鍾一到門口,正好趕上3個60後大媽在大鐵鍋燉肉。
  • 回娘家,老媽給做得滿滿一桌子菜,真解饞,這得多心疼女兒啊
    忙得快有一個月沒有見到老媽了,想家,想媽,想念媽媽的飯菜味道,放下一切,不管不顧的回家,路上,老媽打了幾個電話問到家時間,結果在進家門的那一刻,見到的就是老媽在往飯桌上擺放飯菜,滿眼的晶瑩,被老媽的一句「快坐下吃飯」給抹掉,這是得有多心疼女兒啊,做得這滿滿一桌子的菜,而且全部都是女兒喜歡的味道,看著都解饞,有沒有想吃的呢。
  • 河南農村娶媳婦吃啥飯:柴火大鍋煮餃子,幾百人吃的餃子宴見過嗎
    河南農村娶媳婦吃啥飯:柴火大鍋煮餃子,幾百人吃的餃子宴見過嗎?在中國,結婚娶媳婦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其中結婚喜宴吃啥飯,各地都有不同,有的奢華、有的簡樸,但基本上都是有席面的。但在河南北部農村,婚宴飯菜卻很有特點,既好吃又實惠,那就是吃柴火大鍋煮餃子。農村結婚,基本上大半個村的人都會來捧場,加上親戚朋友,每頓飯都有幾百人同時吃飯。包餃子十分費時間,為了圖熱鬧,也是為了好吃,來婚宴的婦女都會早早到來,一塊做餡、和面、包餃子。
  • 福建40多年路邊小店,門口兩口大鍋柴火燉肉,周末不少外地人來吃
    這家不起眼的路邊小店,沒有名字,門口有兩口大鍋,仍然用柴火燉肉煮麵,這種在城市裡很少見的烹飪方法,讓很多人吃到小時候媽媽煮湯的味道。別看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已經開了40多年了。因多年都沒有招牌來吃的都是熟客,他家最顯眼的就是門口的這兩口大鍋,老闆堅持用柴火來燉肉,據說柴火的燃燒值低燉出來的肉更香,而且沒有煤氣燃燒後的汙染物。他家燉三種肉,大小腸,羅漢肉和精肉,面只有兩種,一種是油麵,一種是面線。
  • 為什麼農村都喜歡用柴火做飯?
    二、按照城裡人說那樣:柴火做飯好吃。因為從農村出來的,我從來不覺得農村的飯有多好吃。在城裡,經常看到有大鍋菜、地鍋飯為招牌的飯店。而且這些飯店的生意還特別紅火。儘管是在城裡開的飯店,但他們用的大鍋是農村人用的大鍋,鍋臺也是農村廚房的那種老式鍋臺,做飯用的火就是柴火。大部分是從農村或者野外運來的劈柴。
  • 農村人喜歡柴火灶,老爺爺說出真相,城裡人紛紛模仿農村卻取消?
    首先這是和祖祖輩輩農村人的生活習慣分不開的,柴火灶都是直通土炕的,農村人一輩子大都睡土炕,特別是在冬天,晚上做飯的時候,就狠狠的多燒一些柴火,柴火不花錢,都是自己家地裡的秸稈,不燒就扔掉了,所以燒著也不心疼,北方寒冷的冬天在土炕上睡覺,就蓋一層被,熱量是在身子底下忘上冒,土炕的熱氣不發潮,又暖和又舒服,城裡人根本沒條件享受這種待遇
  • 擔心農村土灶拆除再也吃不到柴火飯?這種新型灶臺可以解決
    說到農村,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是磚瓦房,大院子,土灶臺。確實,在磚瓦房中吃著用土灶做好的飯菜更加香甜。不過現在國家正在推行改造,好多專家都不建議使用土灶了。因為土灶都是依靠燒一些秸稈或者是木材來為大鍋加熱,從而做熟飯菜,雖然說大鍋這樣做出來的飯菜確實口感比較好,但是會產生不少的廢氣廢煙,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所以現在農村的土灶也改變成新的樣式了,集傳統和新型為一體,既乾淨又衛生。在很多年前的時候,土灶都是用土和泥來建成的,所以密閉性不是很好,也不太牢固。
  • 家常版煙燻臘肉,這4味料一個不能少,鹹香美味,一頓多吃兩碗飯
    家常版煙燻臘肉,這4味料一個不能少,鹹香美味,一頓多吃兩碗飯冬天來了,除了天氣變得寒冷,人們在選擇飲食方面也會有意識的改變,冬天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火鍋和各種營養湯了。但是在小編的心裡,冬天印象最深刻的美食就是煙燻臘肉了。
  • 冬天柴火洋芋飯,沒有菜都可以吃下幾碗,是農村娃最熟悉的味道!
    洋芋飯是每個農村娃深藏在心底最熟悉的味道,粉嘟嘟的洋芋配上糯糯的米飯,沒有菜都可以吃下幾碗。洋芋飯,顧名思義就是用洋芋(俗稱:土豆)做成的米飯。它醇香可口,佐以韭菜或野蔥更是開胃,再加點臘肉或肉末,不用其它食物即為一頓豐盛的「大餐」,是農村娃念念不忘的味道。
  • 教你一道東北菜,蔥炒雞蛋,一頓能吃兩碗飯
    很高興能為大家分享我的家常美食。如果您喜歡就動手試試吧。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道我們這嘎達的土菜,既好吃又好看,一頓能吃兩碗飯。這不,農村的老媽給帶來了她自己種的蔥,現在農村有菜地,可以自己種各種小菜,這個時候的菜,基本上都吃不完。媽媽給帶過來一大捆蔥,如果只用來做蔥花,是吃不完的。為了不浪費,我就用它來炒雞蛋,非常的好吃。
  • 農村特殊的「飯」大鐵鍋裡有羊肉羊雜,城裡人苦惱:條件不允許
    農村特殊的「飯」大鐵鍋裡有羊肉羊雜,城裡人苦惱:條件不允許。一般很多城裡人都會選擇去飯店尋覓一些好吃,或者是直接找一家飯店訂上年夜飯,對這樣的做法似乎在農村很少能見到,因為很多農村人都非常的傳統,他們平安夜飯都會選擇自己在家裡做,他們說了這樣過年才算是有年味,雖然年夜飯去餐廳裡吃非常的省事,但是這樣對於家裡面的感覺遠遠沒有那份幸福和熱鬧,今天給大家分享這種美食就是農村獨有的一種美食,讓程世林看到之後,那還真的是特別的羨慕
  • 農村「土灶臺」遭淘汰,這種新式的,乾淨衛生依舊吃到「柴火飯」
    說起農村,可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磚瓦房,土灶臺。確實在我們的記憶中,在磚瓦房裡吃著用大鍋做出來的香噴噴的飯菜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不過現在都在推行改進,農村的大土灶也不例外。那這土灶臺以後沒有了,我們還能吃得上地道的柴火飯嗎?答案就在這種新型的灶臺上!
  • 農村婚宴6個大廚做16道菜 一桌8人成本花300 看看都吃些啥!
    圖說故事,此行帶你走進河北東北部農村人家,看當地人的婚宴。這是一戶農村人家姑娘的回門宴,由於現在孩子少,閨女出嫁也都像兒子娶媳婦一樣熱鬧隆重,全村平時關係不錯的相鄰都要來道喜。當天,計劃坐25桌,特別請了6個農村大廚,人多屋裡坐不下桌,廚師隊自帶帳篷桌椅,把婚席放在了門前的大街上來吃。
  • 只比平時煮飯多一步,輕鬆做出軟糯香甜的南瓜飯,孩子多吃兩碗飯
    南瓜色彩亮麗,怎麼烹飪都超級美味,不僅能夠炒菜,燉湯,做米糊,還能夠做蛋糕和麵包,美味百搭,顏值高,怎麼都吃不夠。我家么妹再過幾天就去上班了,這一走就是4月之久,還真是十分的不舍呀。出門在外,再也吃不到老媽做的這些美食了。這幾天我都是做的么妹愛吃的,么妹最愛吃南瓜乾飯,這幾天我就做來讓她吃個夠。
  • 農村的飯比城裡的好吃嗎?吃個新鮮而已
    周末去風景區遊玩登山,回程正好午飯時間,找個農家樂吃一頓休閒餐,這樣飯店在遼寧有很多,多出去走走農村小路,來點當地水溝的河魚,喝碗羊湯,吃點當地菜。每個人花幾十元消費,也當成建設新農村啦。排骨燉豆角是最下飯的農家菜。
  • 石家莊農村過年煮肉,柴火大鍋滿滿一鍋,豬頭肘子這才是年味!
    進入臘月在農村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煮肉、做豆腐,做年糕等等。小編上周回老家正好敢上家裡煮肉,有幾年沒有吃過柴火大鍋煮的肉了,這回過了把癮!豬肉是買的自己村老鄉自己養的豬,幾家分了一頭,正好趕上周末煮了,先過開水焯下!
  • 農村柴火灶,兒時難忘情!它為什麼仍然在農村流行?
    我是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名牌大學生,小時候家裡窮,很小就在幫父母做家務事,我對於這個柴火灶可謂相當熟悉了,因為小時候做得最多的家務就是點柴火,燒水和做飯,也承載著兒時難忘的親情。我們先來認識下柴火灶。一般來說,柴火灶都是如圖所示的這種,有兩個口大鍋,然後有個磚頭堆砌的大煙囪,下面是兩個灶門,用來加柴火的,柴火一般就堆砌在灶門口。有的灶門還有兩個挖空的小孔,用來放置打火機、火柴或者廢紙等配套物件。那麼柴火灶為什麼深得農村人喜愛呢?其實只有弄清楚這個問題,才能解決題主所擔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