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了,市面上的蜂產品漸漸多了起來,昨日東南快報(微博)記者走訪福州多家超市和蜂蜜零售店,發現蜂蜜價格從20元/斤到76元/斤不等,淘寶網上更是有二十多萬件蜂蜜產品,可謂琳琅滿目。怎麼辨別蜂蜜優劣成為市民頭疼的問題,網絡上也流傳很多關於蜂蜜質量的自檢方法,昨日,東南快報(微博)記者也找來了福建省養蜂學會副會長黃秉正進行實驗。實驗後,記者發現這些方法並不實用。
對於大家所關心的鑑別問題,昨日,黃秉正憑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也說明了如何辨別真偽蜂蜜的方法,大家趕緊記起來吧!
筷子拉絲法
網傳用筷子挑起蜂蜜能拉成長絲,最長可達1尺,且絲斷會自動回縮呈球狀者為上品。
實驗情況分析:昨日專家拿了一瓶麥芽糖漿,發現這樣的摻假蜂蜜也能拉絲,絲拉得也很長。
實驗總結:能拉絲的不一定是真蜜,一般混合蜜也能拉起絲,優質蜂蜜更會,但拉絲長達1尺基本不可能。
碘液檢測法
網傳摻有澱粉的蜂蜜加入碘液顏色會變藍。
實驗情況分析:這個方法是檢測蜂王漿的,不能套到蜂蜜上,澱粉加到蜂蜜裡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該方法不能用。
水溶法
網傳用冷水衝泡蜂蜜後倒入礦泉水瓶內快速搖晃。如果是真蜂蜜液體部分會顯得渾濁,且會出現大量泡沫,假蜜不但泡沫少、容易消退、液體部分也很清澈;用筷子慢慢攪動,真正的蜂蜜,會有絲絲連連的現象。如果是假蜜,則很快就會溶到水裡。
實驗情況分析:針對以上的說法,專家找來了麥芽糖漿和純正的冬蜜。冬蜜加水液體渾濁,且分層快,一下子就沉下去了;用筷子攪拌,泡沫多且持續時間久;而麥芽糖漿加水後分界也很明顯,且不好溶解,用筷子攪拌泡沫非常少,將筷子提起時,泡沫全消失。
實驗總結:蜂蜜中加糖漿難溶解,一些純蜜也會很快地溶到水裡面,並不是假蜜,只是濃度不高,以上說法不嚴謹。
結晶法
網傳看蜂蜜是否結晶也能判定蜂蜜真假。假蜜以果糖為主要原料,不會結晶。
實驗情況分析:假蜜不會結晶這個說法不對,每種蜂蜜的結晶點不一樣,北方的洋槐蜜和南方的龍眼蜜就不會結晶。
鐵絲檢測法
網傳用燒紅的鐵絲插入蜂蜜中,如果鐵絲上附有黏物,說明蜂蜜中有雜質。如果鐵絲上仍很光滑說明沒有雜質。
實驗情況分析:這個沒有依據,不建議採用。
滴紙可測蜂蜜濃度
網傳滴一滴蜂蜜在餐巾紙上,若蜂蜜沒有穿透紙巾,更沒有滲開,四周看不到一點水漬,那就是真蜂蜜;若蜂蜜四周有水漬,並逐漸散開,就是假蜂蜜。
實驗情況分析:專家拿出麥芽糖漿和山花蜜,用紙巾辨別後,麥芽糖漿反而散不開,而山花蜜過幾分鐘後,反而慢慢地滲開了,這個方法也不精準。
實驗總結:通過餐巾紙檢測蜂蜜,只能大致分辨出蜂蜜的濃度,有水漬散開的蜂蜜不一定是假的,只是說明它含的水分比較多。
搓蜜法可識別糖水假蜜
網傳先用筷子取一些蜜出來,再用手指捻搓蜜的結晶,好的蜜(花蜜)結晶搓起來比較柔滑,摻了蔗糖的結晶捻搓時手感粗糙,有較硬的顆粒。
實驗情況分析:專家找出了椴樹蜜和冬蜜。椴樹蜜有團粒,剛搓手感比較粗糙,之後再搓也變得軟細,但這不能說是假蜜。
實驗總結: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和葡萄糖,在葡萄糖含量高、水分少、溫度低的情形下,大多數的蜂蜜就容易結晶。因而用「搓蜜法」是不錯的方法。如果將筷子沾上蜂蜜的結晶,用手一搓,這些結晶馬上就化了,這有可能是真蜜,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馬來西亞的馬佔相思樹採的蜜,結晶團比較大,且顆粒相對比較硬。此外,荔枝蜜結晶搓起來也比較硬。所以市民買蜂蜜時,要先問是什麼蜂蜜。
綜上所述,網傳這些方法並不是很靠譜。黃秉正說,要鑑別蜂蜜的優劣,前提是先要確定蜂蜜的真假,然後綜合判定蜂蜜的純度、濃度、光澤、色、香、味、形態等指標。辨別真偽只能憑藉經驗,不同蜂蜜顏色各不同,味道和形態也不同。如果市面上買到兩種蜂蜜顏色不同,而味道相近,那其中一種很有可能是摻假的。
東快記者盧錦花/文劉朔/圖